(2022-2023学年同步精品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1.1地球中的宇宙环境(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同步精品练习)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1.1地球中的宇宙环境(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6 19:09: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1.1地球中的宇宙环境(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湖北·宜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读“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C.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D.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以下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B.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C.月球是地球的一颗人造卫星 D.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
(2021·湖北·宜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 )
A.M B.J C.V D.W
4.小行星带位于( )
A.M轨道与V轨道之间 B.V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W轨道之间 D.W轨道与J轨道之间
(2022·陕西省安康中学高一期末)双子座流星雨在12月中旬绽放夜空,每小时流星的峰值数量达到150颗左右。专家表示,12月13日晚至14日晨是观测双子座流星雨的最佳时机。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与流星现象的成因无关的是( )
A.漂浮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的大量碎屑物质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较大,引力较强
C.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自转周期适中
6.观测流星雨的时机和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之地 ②远离城市的郊外,避免人为光源污染
③应选择在晴朗的夜晚,满月时最佳 ④夜空越暗越有利于观测
⑤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极光的干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
(2020·北京房山·高一期中)2020年7月23日中午,“天问一号”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中国人的首次火星之旅。“天问一号”还将飞行4个月才能抵达火星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1月,“天问一号”已经脱离了(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8.与火星相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距太阳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B.昼夜交替周期长,获得光热多
C.氮气和氧气含量高,温室效应强
D.大气密度小,保温效果好
(2022·贵州铜仁·高一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天宫课堂”所在的空间站不属于(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0.推测宇航员在空间站内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失重、缺氧 B.超重、黑暗 C.黑暗、喝水 D.失重、刷牙
(2022·浙江湖州·高一期末)2021年4月某日的傍晚,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文奇观(图1),图2为地月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从分类上看,木星和土星同属( )
A.地内行星 B.远日行星 C.类地行星 D.巨行星
12.“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世界最大、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该望远镜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14.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 )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 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15.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陨石 B.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 D.天空中的云
二、综合题
16.(2021·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读太阳系示意图(④⑤之间为小行星带),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填序号),小行星带两侧的④⑤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________性,方向为________.八大行星其它两个运动特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按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火星属于________行星,木星属于________行星,天王星属于________行星。
17.(2021·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学习材料 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下表)、太阳系模式图(下图)。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体积(地球=1) 赤道半径(千米)
水星 0.387 0.056 2440
金星 0.723 0.856 6050
地球 1.0 1.0 6378
火星 1.25 0.15 2295
木星 5.20 1316.00 71400
土星 9.50 745.00 60000
天王星 19.20 65.20 25900
海王星 30.10 57.10 24750
活动一 读表和图中信息,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河外星系改正:银河系。
活动二 参考表和图中信息,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读图 “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三 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3)地球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于什么?
(4)依据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原因。
(5)分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18.(2022·辽宁抚顺·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望远镜在17世纪被发明出来以后,人类就发现宇宙是如此的浩瀚、并开始尝试在宇宙中寻找其他地外生命,霍金认为在宇宙中肯定存在其他外星文明,并对20世纪NASA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中携带人类信息的行为表示不满,他认为探测器会把人类文明暴露给那些并不友好的外星文明。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
(1)根据人类发射的探测器,推测外星文明对太阳系中地球的位置描述。
(2)说明太阳系模式图展示的地球人类文明发展的优势条件。
(3)请分析霍金认为地外文明存在的主要依据。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1月1日,浙江省安吉县收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寄来的小行星命名证书,正式命名永久编号为362177的小行星为“安吉星”,安吉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县名而获小行星命名的县。
材料二“安吉星”的位置。
(1)图中所示中心天体是____。
(2)“安吉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③____。与相邻两行星相比,“安吉星”具有____小、____小的特点。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安吉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很小,说明八颗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上,这对地球的意义是____。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____,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____。
20.(2021·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小行星中心2008年8月24日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1)“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根据质量、体积和距日远近来分类,②属于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行星的公转方向为________,“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形状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____上。
(3)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________。其自身原因是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1.1地球中的宇宙环境(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湖北·宜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读“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
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
C.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
D.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2.以下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B.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C.月球是地球的一颗人造卫星 D.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中心
【答案】1.D
2.A
【解析】1.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通过阅读天体系统层次图可知,甲系统的半径最大,为可观测宇宙,最高层次的天体系统,其次乙为银河系,为稍低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再其次为丙,为太阳系,最后是丁,为地月系,最低层次的天体系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A说法正确;根据图丙可判断,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B错误;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C错误;由图乙可看出,太阳系并不处于银河系的中心,与银河系中心有3万光年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
(2021·湖北·宜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金星,它不是光源,人们称它为“启明星”。下图是太阳系部分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被称为“启明星”的是( )
A.M B.J C.V D.W
4.小行星带位于( )
A.M轨道与V轨道之间 B.V轨道与地球轨道之间
C.地球轨道与W轨道之间 D.W轨道与J轨道之间
【答案】3.C
4.D
【解析】3.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图中M为水星、V为金星、W为火星、J为木星。由材料可知,“启明星”即金星。故选C。
4.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因此图中M的水星、V为金星、W为火星、为木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故选D。
【点睛】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属于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属于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类地行星和巨行星轨道之间,即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2022·陕西省安康中学高一期末)双子座流星雨在12月中旬绽放夜空,每小时流星的峰值数量达到150颗左右。专家表示,12月13日晚至14日晨是观测双子座流星雨的最佳时机。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与流星现象的成因无关的是( )
A.漂浮在地球公转轨道附近的大量碎屑物质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较大,引力较强
C.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 D.地球距离太阳较近,自转周期适中
6.观测流星雨的时机和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之地 ②远离城市的郊外,避免人为光源污染
③应选择在晴朗的夜晚,满月时最佳 ④夜空越暗越有利于观测
⑤关注太阳活动预报,避免极光的干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
【答案】5.D
6.D
【解析】5.大量碎屑物进入大气层容易产生流星现象,A错误;地球引力较强,能够吸引碎屑物进入大气层,B错误;大气层与碎屑物摩擦,燃烧形成流星现象,C错误;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气温适宜,气温波动小,与流星现象无关,D正确,所以选择D。
6.海拔较高的地区空气稀薄,云层遮挡较小,①正确;远离城市的郊外,减少人为光源对流星的影响,②正确;满月时,流星光芒受到月亮光芒影响,③错误;夜空越暗,流星现象更加明显,④正确;极光现象多出现在两极地区,⑤错误,所以选择D,ABC错误。
【点睛】流星是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通常包括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空间物质)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摄动而被地球吸引,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成为火所产生的光迹。
(2020·北京房山·高一期中)2020年7月23日中午,“天问一号”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开启了中国人的首次火星之旅。“天问一号”还将飞行4个月才能抵达火星轨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11月,“天问一号”已经脱离了(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8.与火星相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距太阳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
B.昼夜交替周期长,获得光热多
C.氮气和氧气含量高,温室效应强
D.大气密度小,保温效果好
【答案】7.D
8.A
【解析】7.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1月,“天问一号”抵达火星轨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星系包含银河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火星和地球(两者是并列关系)均绕日公转,均属于太阳系。故11月,“天问一号”已经脱离了地月系,仍属于太阳系。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故选D。
8.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颗行星距太阳的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轨道位于火星轨道之内,与太阳的距离较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所以平均气温更高,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星昼夜交替的周期大于24小时(火星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地球上的氧气不是温室气体,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气密度小,保温效果较差,故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总星系)内,共有四个级别的天体系统,如下图:
(2022·贵州铜仁·高一期末)北京时间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天宫课堂”所在的空间站不属于( )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0.推测宇航员在空间站内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
A.失重、缺氧 B.超重、黑暗 C.黑暗、喝水 D.失重、刷牙
【答案】9.B
10.D
【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宫课堂”所在的空间站属于载人航天器(人造天体),围绕地球运动,属于地月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观测宇宙包含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太阳系包含地月系,因此,“天宫课堂”所在的空间站不属于河外星系,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太空中的黑暗、缺氧都属于外界环境,不是空间站内的困难,故ABC选项错误;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处于失重状态,由于失重导致航天员在空间站内飘来飘去,喝水、刷牙等生活必需都成了大难题,故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目前,人类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内,共有四个级别的天体系统(如下图)。
(2022·浙江湖州·高一期末)2021年4月某日的傍晚,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双星伴月”天文奇观(图1),图2为地月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从分类上看,木星和土星同属( )
A.地内行星 B.远日行星 C.类地行星 D.巨行星
12.“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1.D
12.B
【解析】11.太阳系内的八大行星按照质量、体积及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所以木星和土星同属巨行星,D正确,BC错误。地内行星指地球公转轨道以内的行星,包括水星和金星,A错误。故选D。
12.读图可知,“双星伴月”出现时,月相为亮面凸向西的娥眉月,根据位置判断,月球位于图中①处时应为接近新月的残月(亮面凸向东),月球位于图中②处时应为娥眉月(亮面凸向西),月球位于图中③处时应为接近满月的凸月,月球位于图中④处时应为下弦月,由此判断,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月相,天文学术语。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世界最大、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位于我国贵州省。该望远镜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信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与河外星系属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14.如果发现与地球类似的地外文明,其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可能是( )
A.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 B.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C.来自恒星的光照稳定 D.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15.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
A.世界最大的陨石 B.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 D.天空中的云
【答案】13.B
14.A
15.B
【解析】13.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的级别由高到低依次是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属于同一级的天体系统, B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B。
1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可以利于生物的繁殖和生长,进而促进生命的出现和繁殖,A选项正确。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利于生命的繁殖,厚厚的大气层会减少星球表面获得的恒星热量,可能会影响行星的温度,B选项错误。稳定的光照条件并不是生命得以发展的自身条件, C选项错误。与其他天体各行其道是星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并非其自身内部条件,D选项错误。故选A。
15.陨石是指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已经成为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 A选项错误;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属于天体, B选项正确;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还没发射到太空,属于地球上的物质, C选项错;天空中的云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 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天体,是指包括星际物质和各种积聚态实体在内的所有宇宙星体的统称。天体的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人们看到的宇宙物质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聚集态者构成星体,弥散状者构成星云,弥漫其间的极其稀薄者则称星际物质,包括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所有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实验室、各种探测器则被称为人造天体。
二、综合题
16.(2021·新疆·呼图壁县第一中学高一期中)读太阳系示意图(④⑤之间为小行星带),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填序号),小行星带两侧的④⑤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________性,方向为________.八大行星其它两个运动特征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按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火星属于________行星,木星属于________行星,天王星属于________行星。
【答案】(1) ③ 火星 木星
(2) 同向 自西向东 共面性 近圆性
(3) 类地 巨 远日
【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载体,涉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特征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该图①为水星,②为金星,③为地球,④为火星,⑤为木星,⑥为土星,⑦天王星,⑧为海王星。所以图中表示地球的是③,小行星带两侧的④⑤分别表示的是火星和木星。
(2)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公转轨道面接近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的特点;公转轨道面近似圆性,有近圆性的特点。
(3)
按照结构特征,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
17.(2021·北京市大兴区兴华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学习材料 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下表)、太阳系模式图(下图)。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体积(地球=1) 赤道半径(千米)
水星 0.387 0.056 2440
金星 0.723 0.856 6050
地球 1.0 1.0 6378
火星 1.25 0.15 2295
木星 5.20 1316.00 71400
土星 9.50 745.00 60000
天王星 19.20 65.20 25900
海王星 30.10 57.10 24750
活动一 读表和图中信息,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河外星系改正:银河系。
活动二 参考表和图中信息,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读图 “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三 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3)地球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于什么?
(4)依据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原因。
(5)分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答案】(1)错误1.原文:同一条椭圆轨道-改正:各自的椭圆轨道
错误2.原文:公转方向不同-改正:公转方向相同
错误3.原文: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改正:地球外侧相邻的是火星
错误4.原文: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改正: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2)从天体的大小、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各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公转轨道的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例如:各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
(3)太阳辐射
(4)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一起绕太阳公转时,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具有近圆性。
(5)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安全;太阳光照稳定;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产生适度引力)形成适宜生命(存在)的大气;有液态水存在。
【分析】 本题以地球的宇宙环境为材料,涉及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图示信息,结合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特点可知,太阳系的各行星在绕日公转时,是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所以“同一条椭圆轨道”是错的;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所以“公转方向不同”是错的;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是错误的;日地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而不是1.5千米。
(2)根据太阳系的模式图,可以从天体的大小、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各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公转轨道的形状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各行星大小的比例不符合实际,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距太阳最近,体积质量较小,为类地行星;木星、土星为巨行星,体积质量最大;而天王星和海王星体积质量居中。建议依据行星的实际大小,按照相同比例缩小制作模型,另外轨道建议画成椭圆形。
(3)地球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源源不断的释放出来的能量,即太阳辐射。
(4)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一起绕太阳公转时,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具有近圆性。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相比,质量、体积相近。
(5)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包括太阳本身的稳定和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有稳定的光照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气温适宜,有液态水存在。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其引力能吸引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并演化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自转、公转周期适中,表面温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
18.(2022·辽宁抚顺·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望远镜在17世纪被发明出来以后,人类就发现宇宙是如此的浩瀚、并开始尝试在宇宙中寻找其他地外生命,霍金认为在宇宙中肯定存在其他外星文明,并对20世纪NASA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中携带人类信息的行为表示不满,他认为探测器会把人类文明暴露给那些并不友好的外星文明。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
(1)根据人类发射的探测器,推测外星文明对太阳系中地球的位置描述。
(2)说明太阳系模式图展示的地球人类文明发展的优势条件。
(3)请分析霍金认为地外文明存在的主要依据。
【答案】(1)地球围绕太阳(恒星)运动,是距太阳第三近的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中间,与金星和火星相邻。
(2)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适中,地表温度适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
(3)宇宙中有无数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在这些恒星中,一定有与恒星距离适中的行星存在;一定存在质量、体积适宜的行星,如果这些行星上有适宜的大气、温度和淡水资源,就会存在地外文明。
【分析】本题以寻找地外文明及太阳系模式图为背景,涉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理位置,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分析地外文明存在的依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若按照行星公转轨道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序,地球位于第三位,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中间。
(2)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题目中“太阳系模式图”展示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包括: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中年时期,状态稳定),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日地距离适中,为地球提供适度的热量,使地表温度适宜。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星生命存在的条件包括:行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厚度);距绕转恒星的距离适中,形成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在宇宙中有无数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在这些恒星系统中一定存在与恒星的距离适中,且自身质量和体积适中的行星。若这些行星表面有适宜的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及存在液态水,就有可能存在地外文明。
19.(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1月1日,浙江省安吉县收到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寄来的小行星命名证书,正式命名永久编号为362177的小行星为“安吉星”,安吉由此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县名而获小行星命名的县。
材料二“安吉星”的位置。
(1)图中所示中心天体是____。
(2)“安吉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③____。与相邻两行星相比,“安吉星”具有____小、____小的特点。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安吉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很小,说明八颗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上,这对地球的意义是____。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____,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____。
【答案】(1)太阳
(2) 火星 木星 体积 质量
(3) 同向 平面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为安全的宇宙环境
(4) 存在生命 充足的水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分析】本题以太阳系中天体为材料,涉及天体、行星运动、天体中生命存在的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从图中来看,安吉星仍位于太阳系内,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为太阳。
(2)
材料分析“安吉星”位于小行星带上,故①为地球,②为火星,③为木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安吉星属于小行星,相较于火星与木星这类传统的大行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的特征。
(3)
偏心率小说明与其他行星的轨道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其绕日运动具有同向性,在同一个平面上说明其又具有共面性。八颗行星和小行星公转的轨道处于同一面上,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
(4)
从太阳系位置来看①为地球,地球的特殊性在于其星体上存在着生命。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是有液态水、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及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20.(2021·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小行星中心2008年8月24日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1)“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根据质量、体积和距日远近来分类,②属于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行星的公转方向为________,“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轨道形状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____上。
(3)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________。其自身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火星 木星 类地行星
(2) 自西向东 近圆 平面
(3) 存在生命(有生命存在)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水多以液态存在;地区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较小,温度适宜;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上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分析】本题以“北京奥运星”的特征为背景,涉及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分布及公转特征,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原因分析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分析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火星轨道距太阳较近,木星轨道距太阳较远,故②为火星,③为木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质量、体积和距日远近来分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②)属于类地行星。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都为自西向东),公转轨道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内),公转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等公转特征。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行星是地球,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体现在存在生命。地球存在生命的自身原因是;太阳与地球距离适中、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这使得地球表面有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水多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存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