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1.3地球的历史(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云南·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年代 1.4亿 3.3亿
植物界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动物界 两栖动物
地质年代 甲 乙
1.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新生代,乙是中生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2.乙地质年代末期( )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 C.出现被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
(2018·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教育研训中心高一期末)2016年12月,科学家们在缅甸发现了含蜂蚁和恐龙尾巴的琥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琥珀形成于( )
A.新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 D.元古代末期
4.在地质历史上,该琥珀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干燥 C.寒冷湿润 D.温暖湿润
(2020·辽宁·高一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伏,乙是古生代
6.甲的末期( )
A.恐龙灭绝 B.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C.出现裸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
(2022·安徽宣城·高二期末)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
8.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9.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2022·云南昆明·高一期末)古生物学家在湖北省首次发现了生活在三叠纪,头部和捕食方式与鸭嘴兽(图1)极为相似的卡洛董氏扇桨龙化石(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1.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的时期可能( )
A.哺乳动物出现 B.蓝藻繁盛 C.两栖动物起源 D.人类诞生
(2021·浙江杭州·高一期中)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B.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D.中生代、恐龙
13.下列关于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海陆变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B.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C.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D.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2021·河南郑州·高一期中)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断层断裂最可能发生在(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新生代后期 D.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
15.图中乙地层形成的地质时期是(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 D.新生代后期
二、综合题
16.(2021·新疆·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的地层数码是____。
(3)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4)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性。
(5)在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了数次____交替变化。目前地球正处在一个温暖期。
17.(2020·辽宁·高一期中)读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26日,美国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并传回首张照片。近几十年来人类已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
地球 火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km 1.496 2.279
赤道半径/km 6378 3395
公转周期 1年 1.9年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 24时37分
质量(地球为1) 1 0.11
体积(地球为1) 1 0.15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23°26' 23°59'
材料二:下图为某地质勘测队在某地区三个地点处发现的岩层及各岩层含有的化石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____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填“长”或“短”)。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____(填“高”或“低”)。
(2)材料二中,ABCD岩层中最古老的是____层,最年轻的是____层。地点3缺失B层,可能是因为____。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
18.(2020·北京房山·高一期中)下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___。
(2)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的结构时发现,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__,越是新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__。
(3)A~G地层中形成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4)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陨石撞击。据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来,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而今,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通过在陨石坑中心的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地质工作者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
(1)简述该陨石坑形成至今的地貌演变过程。
(2)说明该陨石坑深度变化的原因。
(3)阐释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的原因。
20.(2021·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科幻冒险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月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
(1)指出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的地质年代及距今时间。
(2)说明人们研究这种早已灭绝的早期爬行动物的方法。
(3)简析在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的植物及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1.3地球的历史(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云南·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距今年代 1.4亿 3.3亿
植物界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海生藻类
动物界 两栖动物
地质年代 甲 乙
1.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新生代,乙是中生代 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
2.乙地质年代末期( )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 C.出现被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
【答案】1.B
2.A
【解析】1.图中甲对应的地质年代距今1.4亿年,裸子植物繁盛,被子植物已经产生,因此对应中生代;乙对应的地质年代距今3.3亿年,三叶虫和藻类繁衍旺盛,因此对应古生代,B选项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2.乙地质年代为古生代,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蕨类植物明显衰退,A选项正确;恐龙等爬行动物盛行于中生代,恐龙灭绝更是在中生代后期,B、D选项错误;被子植物出现于新生代,C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古生代(约5.7亿年-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生物界开始繁盛。动物以海生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脊椎动物有鱼和两栖动物出现。植物有蕨类和石松等,松柏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因此时的动物群显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中生代(约2.5亿年-0.65亿年前)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时期的主要动物是爬行动物,恐龙繁盛,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主要是菊石类和箭石类。植物主要是银杏、苏铁和松柏。
(2018·浙江·杭州市临安区教育研训中心高一期末)2016年12月,科学家们在缅甸发现了含蜂蚁和恐龙尾巴的琥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琥珀形成于( )
A.新生代末期 B.中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 D.元古代末期
4.在地质历史上,该琥珀形成时期的气候特征是( )
A.寒冷干燥 B.温暖干燥 C.寒冷湿润 D.温暖湿润
【答案】3.B
4.B
【解析】3.恐龙繁盛于中生代,并于中生代末期灭绝;新生代恐龙已经灭绝;元古代没有出现动物;古生代动物等级较低,除少量的爬行动物开始出现外,陆生动物少,没有恐龙;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据上题分析可知,该琥珀形成于中生代,结合地质历史时期气候的变化特征,中生代气温较现代高,降水比现代少,气候温暖干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特点:古生代早期温暖湿润,古生代中期温暖干燥,古生代晚期寒冷湿润,中生代的温暖干燥,新生代早期温暖湿润,新生代晚期寒冷湿润。
(2020·辽宁·高一期中)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 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
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 D.甲是新生伏,乙是古生代
6.甲的末期( )
A.恐龙灭绝 B.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C.出现裸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
【答案】5.B
6.A
【解析】5.读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甲是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乙是古生代,故B正确, ACD错误。故答案选B。
6.甲为中生代,恐龙灭绝于中生代的末期,故A正确;蕨类植物衰退于古生代,故B错误;裸子植物出现于古生代,盛行于中生代,故C错误;爬行动物盛行于中生代,中生代的末期已经衰退,故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
(2022·安徽宣城·高二期末)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 )
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
8.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9.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兴盛的植物是( )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答案】7.B
8.D
9.C
【解析】7.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B正确。故选B。
8.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地理环境不太可能是热带海域,D正确,C错误;炎热干旱和寒冷干燥,不可能出现茂密森林,AB错误;故选D。
9.孢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海洋藻类出现在太古代,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而恐龙又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故选C。
【点睛】计算地质年龄的方法有两种:①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石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对应生物发展的一些自然阶段,即相对地质年代。它可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顺序、地质历史的自然分期和地壳发展的阶段;②根据岩层中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物的含量,测定出地层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年代,即绝对地质年代。据此可以编制出地质年代表。
(2022·云南昆明·高一期末)古生物学家在湖北省首次发现了生活在三叠纪,头部和捕食方式与鸭嘴兽(图1)极为相似的卡洛董氏扇桨龙化石(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1.卡洛董氏扇桨龙生活的时期可能( )
A.哺乳动物出现 B.蓝藻繁盛 C.两栖动物起源 D.人类诞生
【答案】10.C
11.A
【解析】10.三叠纪、侏罗纪以及白垩纪属中生代时期,从材料可知卡洛董氏扇桨龙主要生活在三叠纪,故应属于中生代,C选项正确,排除其他选项。故选C。
11.哺乳动物最早出现在晚三叠纪时期,而卡洛董氏扇桨龙主要生活在三叠纪,二者时间较为接近,A选项正确。蓝藻繁盛的时期为前寒武纪时期,前寒武纪时期远在中生代之前,B选项错误。两栖动物起源于古生代时期,远在中生代之前, C选项错误。人类诞生在新生代时期的第四纪前后,人类不可能诞生在中生代时期,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距今灭绝年代超过千年的古哺乳动物的属或种乃至亚种都可称古兽,哺乳动物最早出现于晚三叠纪侏罗纪时代,至恐龙灭绝开始兴盛,故称古近纪,新近纪及第四纪更新世为古兽时代,至全新世纪告终。
(2021·浙江杭州·高一期中)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
A.古生代、三叶虫 B.新生代第四纪、鱼类
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 D.中生代、恐龙
13.下列关于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海陆变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了若干大片陆地
B.我国东北、华北抬升成陆地
C.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D.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山系
【答案】12.D
13.D
【解析】12.三叶虫所在的古生代时期植物主要还是藻类,与材料中的裸子植物不符, A选项错误。新生代第4纪人类已经出现,主要是哺乳类时代,鱼类主要是在古生代出现, B选项错误。新生代第3纪已进入哺乳类时代,此时的植物以被子类植物为主,与材料中的裸子植物不符,C选项错误。中生代主要是恐龙时代,此时是爬行类动物的时代,其植物主要为裸子植物,与材料中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相符合, D选项正确。故选D。
13.该煤层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时期。远古代时期,地球上大部分仍然被海洋掩盖着,到了元古代晚期地球上出现了大片的陆地 ,A选项错误。在晚古生代海西运动后,我国的东北、华北被抬升为大片的陆地,与该煤层形成时期不相同,B选项错误。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阶段,时间最短,此时地球的地貌与同今天的状况基本相似了,与煤层形成的时期不相同,C选项错误。环太平洋地带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大的山系,是在中生代时期,与煤炭形成的中生代时期一致,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希腊文中,中生代意为“中间的”+“生物”。中生代介于古生代与新生代之间。由于这段时期的优势动物是爬行动物,尤其是恐龙和翼龙,因此又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2021·河南郑州·高一期中)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断层断裂最可能发生在(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新生代后期 D.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
15.图中乙地层形成的地质时期是( )
A.古生代前期 B.古生代后期一中生代前期
C.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 D.新生代后期
【答案】14.D
15.B
【解析】14.读图可知,恐龙化石岩层发生断层,但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岩层并未发生断层,所以图中断层应发生于恐龙化石形成年代后,大型哺乳动物化石形成年代之前。恐龙灭绝于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大型哺乳动物出现于新生代,所以图中断层最可能发生在中生代后期一新生代前期,D正确,其他时间段与图示所给信息不符,A、B、C错误。故选D。
15.根据图片,乙地层位于含有三叶虫化石和恐龙化石的岩层中间,三叶虫主要生活在古生代时期,恐龙生活在中生代时期,因此乙地层形成于两个地质历史时期之间,即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前期,B正确,其他时间段与图示所给信息不符,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三叶虫主要生活在古生代时期,恐龙生活在中生代时期,绝于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大型哺乳动物出现于新生代。
二、综合题
16.(2021·新疆·拜城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____。
(2)在图中数码①②③④所示地层中,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的地层数码是____。
(3)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____代表的地层中去寻找。
(4)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____性。
(5)在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了数次____交替变化。目前地球正处在一个温暖期。
【答案】(1)④
(2)③
(3)①
(4)不可逆
(5)冷暖
【分析】本题以地质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5个小题,涉及到地层、地质演化、生物进化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1)
据所学可知,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早期,对应图例应是地层④。
(2)
根据所学可知,蕨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森林的时期,为古生代晚期,对应图例应是地层③。
(3)
人类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的最晚,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①代表的新生代地层中去寻找。
(4)
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
(5)
在新生代第四纪时期,全球出现了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正处在一个温暖期。
17.(2020·辽宁·高一期中)读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26日,美国的“洞察”号无人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并传回首张照片。近几十年来人类已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
地球 火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km 1.496 2.279
赤道半径/km 6378 3395
公转周期 1年 1.9年
自转周期 23时56分4秒 24时37分
质量(地球为1) 1 0.11
体积(地球为1) 1 0.15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23°26' 23°59'
材料二:下图为某地质勘测队在某地区三个地点处发现的岩层及各岩层含有的化石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判断,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____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填“长”或“短”)。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____(填“高”或“低”)。
(2)材料二中,ABCD岩层中最古老的是____层,最年轻的是____层。地点3缺失B层,可能是因为____。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煤炭,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
【答案】(1) 四 长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低
(2) A D B层形成时期地点3上升,没有形成B层;也可能是B层形成后,地点3上升,B层被侵蚀掉了 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
【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层层序及地球环境的演化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距太阳由近及远: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四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长。读表格中数据可知,自转周期,火星为24时37分,地球为23时56分4秒;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地球为23°26',火星为23°59'。因此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自转周期和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地球为1.496亿千米,火星为2.279亿千米,火星与太阳距离比日地距离要远,火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要少,且火星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小,大气层厚度比地球薄,大气层对火星表面的保温作用也弱,因此火星表面的温度较地球表面温度低。
(2)根据所学知识,地层层序特点是“后来者居上”。因此A、B、C、D岩层中,A岩层位于最底层,形成年代最早,因此最古老的是A层,D岩层位于最表层,形成年代最晚,因此最年轻的是D层。地点3缺失B层,可能原因有二:一是在B层形成时期地点3地壳上升,海拔较高,不能形成沉积层,没有形成B层;二是可能是B层沉积形成后,地点3上升至海拔高处,外力作用把B层侵蚀掉了。若地点1的A岩层含有煤炭,煤炭需要森林沉积形成,而森林生长需要的是温暖湿润的陆生环境,因此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地环境。
18.(2020·北京房山·高一期中)下图为“甲、乙两地岩层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________或________。
(2)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的结构时发现,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__,越是新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________。
(3)A~G地层中形成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哪一层?分别形成于什么地质年代?
(4)A~G层和W~Z层中可能形成于同一地质年代的地层有哪些?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答案】(1) 遗体 遗迹
(2) 简单 复杂
(3)A层最早,形成于古生代;G层最晚,形成于新生代
(4)B和W、C和X、F和Y、G和Z属同一地质年代,BFG对应WYZ是因为每对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C和X属同一地质年代,因为地层的先后顺序和岩石属性相同。
【分析】本题以甲、乙两地岩层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化石的概念、化石结构的特点、地层形成时间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1)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2)生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因此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新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3)根据所学可知,地层越靠下,其形成时间越早,因此可知,A层形成的最早,G层形成的最晚。根据A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和菊石化石,可知,该地层形成于古生代;G层含有哺乳类动物化石、植物化石和鸟类化石,可知形成于新生代。
(4)据图可知,B和W、F和Y、G和Z三组地层中含有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因此可知B和W、F和Y、G和Z属同一地质年代。C和X地层的先后顺序和岩石属性(喷出岩)相同,可知,C和X属同一地质年代。
19.(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辽宁省岫岩陨石坑形成于距今约5万年的一次陨石撞击。据地质工作者勘察推算,最初坑深约500来,直径约1400米。岫岩陨石坑形成后,曾一度成为封闭的湖泊。后经侵蚀,坑壁形成缺口,导致湖水外泄,露出坑底的湖床。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坑壁的冲沟与坑底的小河流,新的水系系统形成。而今,坑深减少到150米,直径却达1800米。通过在陨石坑中心的钻探,发现了厚达107米的湖相沉积物,该沉积物富含大量有机质。地质工作者发现,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幸福的生活和劳作。下图示意该陨石坑地质剖面。
(1)简述该陨石坑形成至今的地貌演变过程。
(2)说明该陨石坑深度变化的原因。
(3)阐释湖相沉积物中富含大量有机质的原因。
【答案】(1)洼地(陆地)积水成湖(水域);湖水外泄后再形成洼地(陆地);陨石坑变浅底部变平缓。
(2)坑周围高地、坑壁受到外力风化侵蚀作用,高度逐渐降低;坑周围高处的风化产物,被外力搬运到陨石坑底部沉积,导致坑底高度增加。
(3)湖泊中水生动植物残体沉积在湖床上;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受外力作用搬运到湖泊中;水底氧气含量少,水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经历漫长的时间,逐渐积累而成。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辽宁省岫岩陨石坑的有关知识。岫岩陨石坑是中国首个被证实的陨石坑,位于辽东半岛北部的辽宁省鞍山市。此陨石坑形态呈碗状,属于简单坑,直径1800米,坑深约150米,坑区基岩为20亿年前形成的早元古代变质岩地层。陨石坑是小行星或彗星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对探索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古生物变迁、成岩成矿以及地球深部物质状态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1)地貌演变大致过程:陨石撞击形成洼地,洼地(陆地)积水成湖(水域);湖水侵蚀坑壁,形成缺口;湖水外泄;形成洼地(陆地);湖泊沉积,陨石坑变浅,底部变平缓。
(2)坑深度的变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坑周围高地、坑壁受到外力风化和流水侵蚀作用,高度逐渐降低;二是坑周围高处的风化产物,被外力搬运到陨石坑底部沉积,导致坑底高度增加。三是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经过长年沉积转变成有机质,使坑变浅。
(3)主要从有机质的来源和分解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湖泊中水生动植物残体沉积在湖床上形成有机质;二是湖泊周围陆生动植物残体受外力作用搬运到湖泊中形成有机质;三是水底氧气含量少,水温低,有机质分解缓慢;经历漫长的时间,逐渐积累,从而形成大量的有机质。
【点睛】
20.(2021·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科幻冒险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学家利月凝结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体内的恐龙血液提取出恐龙的遗传基因,将已绝迹6500万年的史前庞然大物复生,使整个努布拉岛成为恐龙的乐园,即“侏罗纪公园”。
(1)指出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的地质年代及距今时间。
(2)说明人们研究这种早已灭绝的早期爬行动物的方法。
(3)简析在龙繁盛的时代地球上主要的植物及对于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有何影响
【答案】(1)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 2.01亿~6600万
(2)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人类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以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
(3)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为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地质历史的有关知识。恐龙是所有陆生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一亿多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详解】(1)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 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恐龙这种物种主要出现在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距今约2.52亿年--6600万年。
(2)通过对地层和化石的研究,使我们人类获知了恐龙的基本信息以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环境。恐龙是中生代时期(2.3亿年前)的一类爬行动物,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 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
(3)古生代裸子植物极度繁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煤炭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矿物燃料,所以说,因此可以说该时代的茂密的植物,为我们目前的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
【点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