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4.古诗三首
第1课时
唐朝有位著名的文学家,从小就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他刻苦学习,25岁就参加考试,金榜题名。他善于写诗,他的诗立意新奇,语言优美。他又熟悉兵法,文武双全。他就是杜牧。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前行,身着一袭长衫的杜牧正悠闲地坐在车上。山道两旁古木参天,黄叶翻飞,林中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诗人写下了《山行》这首诗。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属南岳衡山山脉的一部分,其最高峰海拔297米。每逢深秋时节,枫叶流丹,红舞秋山。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觅,以爱晚亭、岳麓书院、麓山寺、望湘亭等最为有名。爱晚亭环亭全是枫树,每逢深秋时节,这里就成为观赏红叶的绝佳之处。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读:读得正确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读:读出节奏
远上寒山①石径斜,白云②生处有人家。
三读:读懂意思
注释:
①【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②【生】产生,生出。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读:读懂意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读:读懂意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读:读懂意思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在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读懂词句的方法
1.借助注释;
2.看看插图;
3.联系生活实际;
4.连词成句。
三读:读懂意思
停车坐③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读:读懂意思
③【坐】因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读:读懂意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四读:读出情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识记生字,读得正确。
2.寻找示范,读出节奏。
3.理解词句,读懂意思。
4.想象画面,读懂情感。
学习古诗四步骤
1.借助注释
2.借助插图
3.联系生活实际
理解词语三方法
布置作业
1.抄写《山行》。
2.用本节课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记录下不太理解的地方。
4.古诗三首
第2课时
步骤一:识记生字,把古诗读正确。(提醒: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者查字典。)
步骤二:尝试朗读,读出节奏。(提醒:七言诗有223、2221、2212等停顿方法。)
步骤三:理解词句,读懂意思。(提醒: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借助注释、插图、联系生活实际。)
步骤四:想象画面,读懂情感。
学习古诗四步骤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一诗作于元祐五年,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全文的意思为: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拨弄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布置作业
选择一首古诗,将其改编为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