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4.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新知导入
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却生长良好。这是为什么呢?
新知讲解
什么是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课堂练习
【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池塘中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一块农田
C.一窝蜜蜂
D.一个池塘
C
资料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析下列图片中展示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在森林中是常见的。
资料分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
1、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
吃与被吃的关系(树→昆虫的幼虫→啄木鸟)
树桩最终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消失
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真菌是分解者
新知讲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等。
新知讲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分解者
被取食
被捕食
消费者
消费者
生产者
被分解
分解后的产物被吸收
被分解
被分解
新知讲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植物;职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
新知讲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
消费者:动物;职能:不能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新知讲解
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职能:能够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课堂练习
【解析】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缺少非生物部分;B、生产者与分解者,缺少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C、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是非生物部分,缺少生物部分;D、生物部分与非生物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正确。
生态系统大可以是生物圈,小可以是一个小花园。组成生态系统必须具备下列哪些成分(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与分解者
C.空气、水、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D.非生物环境与生物
D
新知讲解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例:草→兔→狐。
观察思考
食物链和食物网
观察下图所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以表示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观察思考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相关的吗?
②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共9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是互相关联的。
假若蛇数量大量减少,蛇的天敌和被蛇捕食的动物数量会发生变化;蛇的天敌减少,被蛇捕食的动物增加。
观察思考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的书写规则:
(1)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2)箭头方向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
(3)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
(4)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新知讲解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当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资料分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
右图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A微小的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E大鱼。
图中的红色圆点表示的是排入水体中的某些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
红色圆点的多少表示有毒物质量的多少。
资料分析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②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会导致毒素进一步在人体中积存。
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有毒物质在生物的体内不能分解,无法排出,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而逐级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
课堂练习
【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存在食物链:草→鼠→鹰,草→鼠→蛇→鹰。所以,鹰和蛇是捕食和竞争关系。B错误;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
B.图中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
C.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
新知讲解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大草原长期处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却依然生机勃勃,这是为什么?
新知讲解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的数量和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
自动调节机制 动态平衡
新知讲解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并且建立了有关的自然保护区。
课堂练习
【解析】在广场上铺设地砖,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导致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食物缺乏等,影响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D错误。
某地扩建城市广场的过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铺设地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蝴蝶等常见昆虫将会减少
B.城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C.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将减少
D.广场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响
D
课堂总结
生物和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概念: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网
食物链
组成: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课堂练习
1.下列不能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松花江
B. 长白山景区
C. 湿地公园
D. 镜泊湖的动植物
2.下列哪项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
A. 一条河流
B. 我们校园内的全部老师和学生
C. 一片草原上的全部植物
D. 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
A
D
课堂练习
3.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阳光 →草→牛→虎
B. 鼠←蛇←鹰
C. 鹰→蛇→青蛙→昆虫
D. 草→兔→鹰
4.绝大多数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寄生者
C
D
课堂练习
5.2021年1月1日,长江重点流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以促进生态持续发展。图示为长江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
B. 图中鲫鱼和轮虫有竞争关系
C. 禁渔可防止图中食物链中断
D. 禁渔可减弱生态系统稳定性
6.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分解者很少 B. 没有消费者
C. 缺乏必要的治污设备 D. 温度太低
A
D
课堂练习
7.图1表示某平衡状态的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表示图1中某食物链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量。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由图1所示生物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 能量沿食物链草→兔→鹰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C. 图1中共有3条食物链,鹰与蛇是捕食关系
D. 图2中的乙是变温动物,丙具有胎生、哺乳特征
8.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野兔的数量( )
A. 迅速上升
B. 缓慢上升
C. 保持相对稳定
D. 先上升后下降
D
B
课堂练习
9.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草木离不开太阳”,下列对此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B. 鱼等生物必须生活在淡水中
C. 草木等生物一秒钟也不能没有阳光的照射
D. 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就有草
10.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未加网罩的草地生长良好,是因为( )
A. 植被被破坏
B. 缺水干旱
C. 环境污染
D. 食物链被破坏
D
D
作业布置
练习:
1.题
2.题
3.题
4.题
5.题
课外阅读:
林业工人的新任务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