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作业课件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的概念及理解(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作业课件第十三章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的概念及理解(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6 14:1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十三章 内能
人教版
第3节 比热容
第1课时 比热容的概念及理解
1.(3分)小明和小华在做“探究比较水与铁砂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内酒精的质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铁砂
D.盛放水和铁砂的容器相同
B
2.(26分)小明用如图(a)所示装置探究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除了图中的器材外,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天平和_____。
(2)实验前,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 ___(填“A”或“B”)的位置,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
A
使酒精灯外焰加热
(3)组装好器材后,选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上____相等、____相同的液体甲和乙,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分别加热,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间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通过比较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A.加热时间   B.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质量
初温
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A
B
(5)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b)所示,分析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吸收的热量较多;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升温较高,__液体的吸热能力较强。(均填“甲”或“乙”)



(6)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较多缺点,
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如图(c)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
该方案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次实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是 ____(填字母代号)。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C.转换法 D.类比法
用同一热源加热
确保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等或只需要一次加热,实验耗时较短等
AC
3.(3分)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凝固成冰 B.煤块粉碎成煤屑
C.一杯水倒去一半 D.40 ℃的水变成50 ℃的水
4.(4分)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它表示质量为____的水,
温度每升高(或降低) ___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水结冰,
比热容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A
1 kg
1 ℃
4.2×103 J
变小
5.(4分)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能力
B.不同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
C.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比热容大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A
6.质量相等和初温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加热相同时间(已知c铝>c铜),
则有( )
A.铜块吸收的热量多
B.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C.两者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铝块上升的温度较高
C
7.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和初温相同的铝块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内能从铝块传给铁块
B.热量从铁块传给铝块
C.不发生热传递
D.温度从铁块传给铝块
B
8.小慧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A.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0 g水的比热容的2倍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D.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铅块的温度变化较大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冰 2.1×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铅 0.13×103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D
9.(多选)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
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相同
AC
10.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 kg,丙物体质量为2 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 ℃,吸收热量如图所示,则甲物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kg·℃);
甲、乙、丙三个物体的比热容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__。
3 000J
c甲>c乙>c丙
11.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初温均为20 ℃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m甲<m乙),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加热过程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 ____(填“相同”或“不同”),第30 s甲液体的内能____乙液体的内能,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乙液体的比热容。(后两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相同
小于
大于
12.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符合冰熔化规律的是图_____(填“甲”或“乙”)。这是因为c冰 ___(填“>”“<”或“=”)c水,所以相同时间内 ___(填“冰”或“水”)升温更快。



13.(核心素养)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和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种类 质量/g 温度升高10 ℃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20 ℃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30 ℃所需时间/s
甲 200 110 225 342
乙 200 85 179 270
(1)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不计热量损失)
(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液体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4)停止加热后,____液体温度下降得快。
吸收的热量相等
43
c甲>c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