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20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 专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20章 能源、材料与社会 专题练习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9 14: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现在很多汽车尾部都安装有倒车“雷达”,当车子接近障碍物时能及时报警,方便司机判断车尾与后部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下列生物的生存技能中与倒车雷达的原理相似的是(  )
A.壁虎的脚掌上生有吸盘能爬壁 B.南美河流中的电鳗用电击的方式捕猎
C.蝙蝠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捕食 D.大象用大耳朵扇风降温
2、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如图所示,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返回器内剩余燃料的热值不发生变化
B.返回器返回过程中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外壳的内能
C.地面上的雪受热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D.返回器在返回过程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能的总量是不变的,所以我们不需要节约能源
C.酒精燃烧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小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垃圾集中丢弃不分类 B.三插插头改成两插插头使用
C.倡导海绵城市建改 D.矿泉水喝两口就随意丢弃
5、小亮从网上购买了一个神奇的灯——磁悬浮灯,将灯座的电源适配器连接至家庭电路中,悬浮在灯座上方的灯泡没有线连接,竟然发光了,如图所示.该灯具采用先进的无线电传输技术使悬浮物中的半导体芯片发光,无需电池供电,灯座和灯的里面都有磁体.以下关于这个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悬浮灯”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B.“磁悬浮灯”之所以能悬浮,利用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C.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D.半导体芯片的电阻为零
6、如图所示,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立即将该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金属箔带上了异种电荷
B.该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带电种类
C.玻璃棒、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均为导体
D.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丝绸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7、下列四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碗、空气 B.玻璃杯、大地 C.铅芯笔、人体 D.橡胶、陶瓷
8、在国产大飞机制造时,使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它比同体积的普通铝合金质量更轻且坚硬耐用,能有效维持舱内的温度。关于该合金材料的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热性好 B.硬度大
C.隔热性好 D.密度小
9、导体和绝缘体都是很好的电工材料,下面列举的几种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铅笔芯 B.陶瓷 C.人体 D.酱油
10、如图所示,小叶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棒和金属球都是绝缘体
B.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验电器到玻璃棒
C.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请阅读《物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并回答32题。
物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当温度变化时,物体的电阻是否会变化?其实,不同材料的物体情况各有不同。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这是因为温度升高,金属材料中自由电子运动受到的阻力会增大,电阻就会不断变大。到了一定温度,物态开始发生变化,例如:从固体变成液体,再从液体变成气体时,由于原子的排列变得更为混乱、分散,电阻率还会出现跳跃式的上升。各种金属导体中,银的导电性能是最好的,但还是有电阻存在。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如铝在-271.76℃以下,铅在-265.95℃以下,电阻就变成了0,这就是超导现象。
半导体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电阻有特别的规律。如硅、锗等元素,它们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个电子,既不容易挣脱束缚,也没有被原子核紧紧束缚,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但温度升高,半导体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可供其他电子移动的空穴增多,所以导电性能增加,电阻率下降。掺有杂质的半导体的电阻率变化较为复杂:当温度从绝对零度上升,半导体的电阻率先是减小,到了绝大部分的带电粒子离开他们的载体后,电阻率会因带电粒子的活动力下降而稍微上升。当温度升得更高,半导体会产生新的载体(和未掺杂质的半导体一样),电阻率会再度下降。
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就会进入新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此时,原子被电离,电子逸出,原子核组合成离子团,因此即使原本物质是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也可导电。
还有一些物体,如锰铜合金和镍铬合金,其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可以利用它们的这种性质来制作标准电阻。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______导电;(选填“能够”或“不能”)
(2)本文的第二自然段,研究的科学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
(3)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导体的导电性会增强
B.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可能会减小
C.用镍铬合金制成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变小
(4)超导现象应用于实际,会带来哪些好处______?
2、目前城市交通指示灯及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白天,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_能,除供正常使用外,将多余的能量转化成_______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夜晚供交通指示灯及照明灯发光。
3、1791年,意大利人伏打发明了最早的电池——伏打电堆,小明仿造了一个伏打电堆,并用电压表测量其电压,如图所示。此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___(选填“锌板”或“银板”),需要___________节这样的电堆串联才能达到一节新蓄电池的电压,伏打电堆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电池提供的电力点亮了一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由___________(选填“导体”、“半导体”、“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4、炒菜的锅体一般是铁质材料构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铁的___________性能很好,方便加热食物。导线芯一般是用铜质的材料构成,主要原因是铜的___________性能很好。
5、近年来,手机“微信”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靠手机发射和接收的_____来传播信息的;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能,人类是在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利用能量,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_____的,因此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40℃.求: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
(3)热水器的效率η;
(4)若改用煤气来加热这些水,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煤气的热值q=4.2×107J/kg,假设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有80%被水吸收)
2、天气晴朗时,小明测得太阳能热水器1h内使质量为50kg的水从20℃升高到了30℃,问:
(1)水吸收了多少热量___[c水=4.2×103J/(kg ℃)]?
(2)若用加热的方式时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至少需要燃烧多少m3的液化气____?[假设液化气燃烧放出的热量35%被水吸收,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m3].
3、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如汲水的桔槔(如图甲所示)。人们在竖立的架子上支起一根长直杆,直杆的一端用绳子悬挂水桶,另一端用绳子悬挂石块作为配重。人用力向下拉绳,将桶放入井内打水,放手后这桶水在配重的作用下被向上提起。将桔槔的直杆、支架、水桶、配重这个整体看作一个系统,当系统内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系统内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系统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机械能守恒定律。 其中动能用“Ek”表示, ;重力势能用“Ep”表示, 。 如图乙所示是桔槔的简化示意图,将直杆看作是绕支点 O 转动的杠杆,其 A 点悬挂水桶,B 点悬挂配重。若 OA=2OB,当水桶装满水时,水和桶的总质量 m=15kg。若不计杠杆自重、摩擦及空气阻力,g 取 10N/kg,求:
(1)水和桶受到的总重力;
(2)若杠杆刚好能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的质量;
(3)水桶上升 1m,水和桶的重力势能增加了多少J;
(4)将配重更换为 40kg 后,用手将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静止,松手后杠杆随即顺时针转动。整个过程配重未触地,水未溢出。请计算当配重下降 0.5m 时,水桶运动的速度。
4、某一型号的房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56 km,用时半小时 .
(1)求该房车的行驶速度;
(2)已知这一过程消耗燃油1.5×10-2m3,则热机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总能量是多少?(假设燃油完全燃烧,燃油密度ρ为0.8×103 kg/m3,燃油热值q为4.5×107J/kg);
5、有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送满水.
(1)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2,每天日照时间按8h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约为多少?
(2)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c水=4.2×103J/(kg ℃)]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一天饭后,小明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不禁想到了一个问题并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猜想与假设: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3)制订计划,即实验设计
①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各一块,足够的水。
②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
(4)获取事实与证据: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现象记入下表。
布料种类 涤纶 麻 棉
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较少 最少
布块所含水量 最少 较多 最多
(5)检验与评价: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知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种类有关。
2、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与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条件下,物体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物体做功多少相等.为了验证此规律,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容器里装一定质量的水,中间装上带有叶片的转轴,转轴上绕上绳子,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与一重物相连;当重物下降时,绳子拉动转轴转动,带动叶片旋转,使容器里的水温度升高,结合水的比热计算出水增加的内能,以此验证水的内能增加量与重物的重力做功多少是否相等.
(1)为了完成此实验,除已提供测质量的电子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2)兴趣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请写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种原因:________.
(3)改进实验后,获得了如下数据,规律得到验证.
实验 序号 重物质量 (千克) 下降高度 (米) 升高温度 (℃) 实验 序号 重物质量 (千克) 下降高度 (米) 升高温度 (℃)
1 20 5 0.5 4 10 10 0.5
2 20 10 1.0 5 30 10 1.5
3 20 15 1. 5 6 40 10 2.0
若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则25千克的重物需下降________米.
3、请阅读《核电技术》并回答题。
核电技术
核电与水电、火电一起构成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应的二氧化碳;核能发电能量密集,功率高,为其它能源所不及:核电比火电“经济”,核能发电成本要比火电厂低15%~50%。诚然,核能发电会产生废料,具有放射性,如果在事故中发生泄漏,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
我国核电事业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近70年的发展已经跻身核电强国之列,自主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出口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核电运营管理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至2019年6月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47台,装机容量4873万千瓦,位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位居全球第一。
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有的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个数比较少,像氦(读hai)原子核,其结构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它有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像这样的原子核我们称之为轻核;而有的原子核是由比较多的质子和中子组成,像某种钍(读tu)核,它有90个质子和144个中子,我们把这样的原子核叫作重核。重核在其它粒子的责击下分裂成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核反应,叫作重核裂变。科学家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是重核),发生了重核裂变。裂变不但可以释放出能量,同时还发射出几个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去轰击其它的核,继续发生裂变,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可以测算1kg铀全部变时放出的能量就相当于2800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
为了控制反应堆中重核裂变的速度,人们用容易吸收中子的某种材料做成足够长的控制棒插入反应中心,控制棒插入深一些,吸收的中子就多一些,而去轰击核的中子就会少ー些,发生裂变的轴核就会减少,产生的能量就会减少。裂变产生的核能转变为内能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转变为电能。
在高铁成为“中国创造”代表的同时,中国核电依靠其领先国际的技术和安全水准,也成为与高铁并驾齐驱的一张“中国创造”的新名片。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利间题
(1)核能发电的优点___________(出一条即可)
(2)从核能到我们用到的电能,其中经历的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
(3)若想使反应堆中裂变产生的能量增加,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是重核裂变过程的截面示意图(中子用●表示,质子用Ο表示)其中合理的是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A.壁虎的脚掌上生有吸盘是利用了大气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南美河流中的电鳗用电击的方式捕猎是因为水是导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这与蝙蝠用回声定位捕食的本领相似,C符合题意;
D.大象用大耳朵扇风降温是为了加快空气流速,加快汗液蒸发,蒸发吸热,可以起到降温的效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A.由于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返回器内剩余燃料的热值不发生变化,故A正确;
B.返回器返回过程中主要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增加了外壳的内能,故B错误;
C.地面上的雪受热熔化过程中,吸收了热量,内能变大,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返回器在返回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
A.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正确;
B.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性的,可利用的能源会越用越少,所以需要节约能源,故B错误;
C.酒精灯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沙子比水热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垃圾集中丢弃不分类,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能源浪费。故A错误;
B.三插头改成两插插头使用,虽然不影响用电器的正常使用,但可能造成人体触电。故B错误;
C.倡导海绵城市,有利于缓解城市发展压力,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故C正确;
D.矿泉水喝两口就随意丢弃,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能源浪费。故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A.悬浮在灯座上方的灯泡没有线连接,无线电传输技术,使灯发光,为电磁感应原理,故A正确;
B.“磁悬浮灯”之所以能悬浮,是利用磁极间相互作用,故B错误;
C.我们所使用的电能都是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因此电能属于二次能源,故C错误;
D.超导体电阻为零,半导体芯片的电阻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
A.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A错误;
B.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斥的原理工作,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但无法判定带电的种类,故B错误;
C.玻璃棒不容易导电,玻璃棒属于绝缘体;金属球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C错误;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即玻璃棒失去了电子,部分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陶瓷碗、空气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杯属于绝缘体,大地属于导体,故B不符合题意;
C.铅笔芯、人体都属于导体,故C符合题意;
D.橡胶、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A
【详解】
AC.“能有效维持舱内的温度”,说明该合金材料导热性差,隔热性好,故A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B.“坚硬耐用”,说明该合金材料硬度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它比同体积的普通铝合金质量更轻”,说明该合金材料密度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
ACD.铅笔芯、人体和酱油都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CD不符合题意;
B.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A.玻璃棒不容易导电,玻璃棒属于绝缘体,金属球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A错误;
B.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验电器不带电,当玻璃棒与金属球接触时,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移动到玻璃棒,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故B错误;
C.玻璃棒带正电,当其与验电器接触时,验电器也带正电,故C错误;
D.据验电器的原理可知,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能够 温度 B 传输电能时采用超导材料能大大降低电能损耗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当温度极高时,物质就会进入新的状态,成为等离子体。此时,原子被电离,电子逸出,原子核组合成离子团,因此即使原本物质是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也可导电。所以,绝缘体成为等离子体后能够导电。
(2)[2]由题意可知,当温度升高时,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研究的科学问题的自变量是温度。
(3)[3]A.由题意可知,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电阻变大,导电性会减小,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半导体原子最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可供其他电子移动的空穴增多,所以导电性能增加,电阻率下降。故B正确;
C..镍铬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极小,故当温度升高时,用镍铬合金制成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保持不变,故C错误。
故选B。
(4)[4]若超导现象应用于实际,在输送电力等方面采用超导材料,就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
2、电 化学
【详解】
[1][2]白天,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供用电器使用,多余的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蓄电池内,使用时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
3、银板 4 化学 半导体
【详解】
[1]由图知道,银板接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故银板为电源的正极。
[2]由图知道,电压表量程为0~3V,对应的分度值为0.1V,示数为0.5V;由于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为2V,所以,需要4节这样的电堆串联使用。
[3]由于伏打电堆消耗的是化学能,而产生电能,所以,伏打电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池。
[4]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具有单向导电性。
4、导热 导电
【详解】
[1]炒菜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对食物进行加热,锅体一般是铁质材料构成,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铁的导性热好。
[2]铜的电阻率低,即导线芯一般是用铜质的材料构成,主要原因是铜的导电性好。
5、电磁波 化学 方向
【详解】
[1]手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在人讲话的时候,它用电磁波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靠手机发射和接收的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2]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消耗电能,产生化学能,所以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自然界中的能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因此可利用的能源是有限的。
三、计算题
1、(1)1.68×107J;(2)2.1×107J;(3)80%;(4)0.4kg.
【解析】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cm(t t0)=4.2×103J/(kg ℃)×100kg×40℃=1.68×107J,(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4.2×106J/h×5h=2.1×107J;(3)热水器的效率:η==80%(4))∵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80%被水吸收,∴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2.1×107J,∵Q=mq∴完全燃烧煤气的质量: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即Q放=Q=1.68×107J,由Q=mq可知完全燃烧煤气的质量:
m′= ==0.4kg.
2、2.1×106J 0.12m3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50kg(30℃﹣20℃)=2.1106J;(2)由η=100%可得,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 = =6106J,由Q放=mq可得,所需液化气的体积:V= = =0.12m3 .
点睛:(1)已知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以及水的初温和末温,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2)根据η=×100%求出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根据Q放=Vq求出需要液化气的体积.
3、 (1)150N;(2)30kg;(3)150J;(4)2m/s
【详解】
(1) 水和桶受到的总重力为
(2)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配重的重力为
配重的质量为
(3) 水和桶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4)配重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桶和配重的动能以及桶的重力势能,所以
由于 OA=2OB,所以
于是
答:(1)水和桶受到的总重力为150N。
(2)若杠杆刚好能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的质量为30kg。
(3)水桶上升 1m,水和桶的重力势能增加了150J 。
(4)当配重下降 0.5m 时,水桶运动的速度为2m/s。
4、 (1) 112 km/h (2) 5.4×108 J
【解析】
(1)该房车行驶的速度v=s/t=56km/0.5h=112km/h;(2)消耗燃油的质量m=ρV=0.8×103 kg/m3×1.5×10-2m3=12kg,消耗的总能量为Q=mq=12kg×4.5×107J/kg=5.4×108J.
5、(1);(2)60℃
【详解】
解:(1)据题意可得,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

(2)水的密度,体积 所以水的质量为:
;水吸收的热量:

由 得: ;
答案:(1); (2)60℃
【点睛】
(1)首先计算1.5m2的面积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然后乘以每天日照时间按8h,就可计算出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
(2)首先根据表中水的容量计算出水的质量,再根据效率求出被水吸收的热量,最后根据热量的变形公式,计算升高的温度.具体解析见详解.
四、实验探究
1、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 等量 杯中所剩水量
【详解】
(1)[1]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的抹布擦桌面的效果,所以可提出与抹布有关的问题: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吗?
(3) ②[2] 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将质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涤纶布放到烧杯中湿透,然后把三块布分别取出;
(4)[3] 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水量。
2、刻度尺、温度计 由于转轴处存在摩擦(或液体散热) 20
【详解】
(1)实验中应需要用刻度尺测量重物下降的高度、用温度计水升高的温度;
(2)在实验的过程中,由于滑轮存在摩擦、液体会散热等情况,使得水内能的增加量小于重物做功的大小;
(3)由2次实验可知:20kg的重物下降10m,升高的温度为1℃,则每kg的重物下降1m,升高的温度为;
使容器内相同质量水的温度升高2.5℃,则需要的高度为:h==20m.
3、能量巨大 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让控制棒插入的浅一些 D
【详解】
(1)[1]由材料可知,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应的二氧化碳;核能发电能量密集,功率高,为其它能源所不及:核电比火电“经济”,核能发电成本要比火电厂低15%~50%。核裂变不但可以释放出能量,同时还发射出几个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去轰击其它的核,继续发生裂变,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
(2)[2]裂变产生的核能转变为内能加热水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转变为电能。故从核能到我们用到的电能,其中经历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3)[3]为了控制反应堆中重核裂变的速度,人们用容易吸收中子的某种材料做成足够长的控制棒插入反应中心,控制棒插入深一些,吸收的中子就多一些,而去轰击核的中子就会少ー些,发生裂变的轴核就会减少,产生的能量就会减少。故若想使反应堆中裂变产生的能量增加,可以进行的操作是让控制棒插入的浅一些;
(4)[4]由于重核在其它粒子的责击下不仅分裂成中等质量原子核,同时还发射出几个中子,故应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