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了解电路专题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组成串联电路,则应将( )
A.S2闭合,S1、S3断开 B.S3闭合,S1、S2断开
C.S1、S2闭合,S3断开 D.S2、S3闭合,S1断开
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表负接线柱连接了一根带金属夹E的导线。金属夹E分别夹在a、b、c、d四点,然后闭合开关S,则当电压表示数最小时,金属夹E是夹在(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3.5V,则( )
A.L1两端电压为2.5V B.L1两端电压为3.5V
C.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 D.L2两端电压为2.5V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是4V则( )
A.灯L1两端的电压为4V B.灯L2两端的电压为4V
C.灯L1两端的电压为2V D.灯L2两端的电压为6V
5、如实物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
B.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C.L1与L2串联,电流表测L2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D.L1与L2串联,电流表测L1的电流,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
6、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其中A球带负电。现将A分别与B、C靠近,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1甲、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球一定带负电 B.B球可能不带电
C.C球一定带正电 D.C球可能不带电
7、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吸引,由此可知道(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D.小球一定不带电
8、如图所示,通过开关的通断来研究电路连接和电路故障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S1和S3、闭合S2时,R1和R2并联
B.断开S1和S3、闭合S2时,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电压
C.断开S1,闭合S2和S3时,R2被短路
D.断开S3,闭合S1和S2时,R1和R2串联
9、关于电学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B.闭合开关前,滑片应放在阻值最小处
C.电流表应选用大量程
D.电压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10、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于中点。用一电源电压为6V的电源替换原有电源后,下列方法中一定不能使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差与替换电源前它们的差值相同的是( )
A.用阻值大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向右移动滑片
B.用阻值大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向左移动滑片
C.用阻值小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向右移动滑片
D.用阻值小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向左移动滑片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水,将等量的红墨水同时滴入两杯水中,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甲杯水温度较______(选填“高”或“低”)。
2、如图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后,电路无故障,两电表指针如图所示,则通过L1的电流是______,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
3、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个电子,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_______。如题图所示,利用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说明利用发光二极管可判断电流的_______。
4、电流表是测量电流强弱的仪表,使用时应首先认清电流表的量程和_______,与被测电路串联,并使电流从_______接线柱流入,从黑色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无法读数。
5、小红和小明分别进行“怎样使两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探究活动。小红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用导线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逐一顺次连接起来。
(1)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填“闭合”或“断开”)
(2)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L1,可观察到______现象;
(3)断开开关后可观察到______现象;
(4)以上两个现象说明了串联电路______,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工作这两个特点;
(5)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用导线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逐一顺次连接后,刚将最后一根导线接好,L2就亮了,但L1没亮。他们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______;
(6)关于L1没亮,小明认为L1的灯丝烧断了,但小红说L1的灯丝没烧断。你应该支持的______观点,理由是__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是一个实验用玻璃箱中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时,有时需要和同时发光,不发光;有时需要和同时发光,不发光。求:
(1)只闭合,表示数为,则表示数为多少?
(2)闭合、、,表示数为,表示数,则表示数为多少?
2、如图所示,通过灯L1、L2和L3的电流分别为0.3A、0.4A和0.5A,则电流表A1、A2的示数I(A1)和I(A2)分别为多少?
3、若6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90库仑,求通过该导体的电流I。
4、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其定义式为,其中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表示在时间(单位为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
(1)已知在内通过某段导线横截面积的电子数为个,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求导线中的电流;
(2)如图所示,是横截面积为、长为的一段粗细均匀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后,设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度大小为,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请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出导体中的电流。要求写出具体过程。
5、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V1、V2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电压表V2的示数为2.5V,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5A,问:
(1)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多少?
(2)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若灯泡L1灯丝被烧断,则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某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实验选用两节崭新干电池做电源,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V。图乙是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2)如表是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初步得出:_______(填IA、IB、IC的关系表达式)。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结论正确与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
位置 A B C
电流I/A 0.3 0.24 0.54
2、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钟声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进行实验。
实验次数 A处的电流IA/A B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IC/A
1 0.10 0.48 0.58
2 0.20 0.20 0.40
3 0.25 0.30 0.55
(1)连接电路时他发现电流表指针略微偏向零刻度线的左侧,接下来他应该 ___________,将电流表连接在C处,闭合开关后,发现指针又向左偏转,接着他应该 ___________;正确连接好电路后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 ___________A。
(2)实验过程中,钟声同学误将电流表与L2并联,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A.L2熄灭,L1更亮
B.L1、L2都不发光
C.电流表可能损坏
D.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3)钟声同学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选填“减小误差”或“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在多次实验中以下操作无意义的是 ___________。
A.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B.交换小灯泡的位置
B.再并联一个小灯泡
D.更换不同电压的电源
(4)根据表格数据得到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是:___________。
3、如图,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1)用丝绸摩擦两根有机玻璃棒,玻璃棒 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带上了 _____(选填“正电荷”或“负电荷”)。将一根玻璃棒放到绝缘的挂钩上,另一根靠近时,悬挂着的玻璃棒转向远离。此现象表明 _____。
(2)将用丝绸摩擦的有机玻璃棒放到绝缘的转钩上,用毛皮摩擦的硬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玻璃棒转向靠近,此现象表明 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由电路图知,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2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开关S3闭合,S1、S2断开时,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故B符合题意;
C.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开关S2、S3闭合,S1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2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金属夹E夹在a点时,电压表并联在一段导线上,示数最小,为0,故A符合题意;
B.金属夹E夹在b点时,电压表并联在灯泡L2上,测L2的电压,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属夹E夹在c点时,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L1和L2两端,测L1和L2的总电压或电源电压,故C不符合题意;
D.金属夹E夹在d点时,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或两灯泡的总电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由电路图知,L1、L2串联,电压表单独与L2并联,故电压表测量L2两端的电压,即L2两端电压为3.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知,L1两端电压为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L1与L2串联,电压表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是4V,则灯L1两端电压为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灯L2两端电压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5、D
【详解】
由图可知,开关闭合后,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L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两个灯泡的电流,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由题意知,A小球带负电,A靠近B时,相互吸引,则B可能带正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也可能不带电,因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A靠近C时,相互排斥,则C带负电,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此橡胶棒一定带负电,橡胶棒与小球吸引,说明棒与小球带异种电荷或不带电,则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故选C。
8、C
【详解】
AB.断开S1和S3、闭合S2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电流表、R1、R2回到负极,只有一条路,R1、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故AB错误;
C.断开S1,闭合S2和S3时,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电流表、R1直接可以回到负极,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不经过R2,所以R2被短路,故C正确;
D.断开S3,闭合S1和S2时,电流可以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经电流表、S1和S2回到负极,造成电源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9、A
【详解】
A.为防止短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故A正确;
B. 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中的各个元件,滑片应放在阻值最大处,故B错误;
C.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选用大小合适的量程,故C错误;
D.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此时测量电源的电压,故D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
AB.开关S闭合后,电路为电阻R1与R2的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压表V1示数与电压表V2示数之差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当电源电压增大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必然增大,用阻值大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变大,应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即增大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才能保证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不变,则要向右移动滑片,若向左移动滑片,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继续增大,则A能达到目的,B不能达到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用阻值小于R1的电阻替换定值电阻R1,则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变小,若R1两端电压小于替换之前的电压,应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若R1两端电压大于替换之前的电压,要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所以换一个小阻值的电阻后,向右或者向左移动滑片要具体分析,能使差值相同。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高
【详解】
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将等量的红墨水滴到两个杯中,甲烧杯中红墨水快速扩散开来,几乎整个烧杯的水都变红了,甲烧杯中的红墨水扩散的快,因此可以推断,甲烧杯的水温较高。
2、1.2A 0.3A
【详解】
[1]当闭合开关后,电路无故障,两电表指针如图所示,灯泡L1与灯泡L2并联,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灯泡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A1的示数大于A2的示数,故A1选择大量程,读数为1.5A,电流表A2选择小量程,读数为0.3A,则通过L1的电流是
[2]电流表A2灯泡L2的电压,其示数为0.3A。
3、50 相等 方向
【详解】
[1][2]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锡原子核外有50个电子,由于金属锡的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
[3]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它只允许电流从它的正极流向负极,不允许从负极流向正极,可以利用发光二极管可判断电流的方向。
4、分度值 红色(正)
【详解】
[1]电流表在使用前,便以读数应首先认清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电流表的电阻很小,使用时通常把它当成导线,故与被测电路串联,并使电流从正(红色)接线柱流入,从负(黑色)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损坏电流表,无法读数。
5、断开 L2熄灭 L1、L2都熄灭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小红 如果L1灯丝烧断,L2也不亮
【详解】
(1)[1]为了保护电路安全,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断开。
(2)[2]由图可知,两灯泡串联,串联电路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取下其中L1,电路开路,L2熄灭。
(3)[3]由图知道,电路中两灯泡串联,断开开关后,电路开路,两个小灯泡都熄灭。
(4)[4]以上两个现象说明了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工作这两个特点。
(5)[5]刚将最后一根导线接好,L2就亮了,说明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6)[6][7]串联电路中,L2亮了,但L1没亮,L1的灯丝没烧断,如果L1的灯丝烧断了,L2也不亮,故小红说的对。
三、计算题
1、(1)0.36A;(2)0.9A
【详解】
[1]只闭合, L2与L1串联,由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知,流过A2的电流为
[2]闭合、、,L2与L3并联,L1被短路,表测干路电流,测流过L2的电流,测流过L3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的示数为
2、0.9A,0.7A
【详解】
解: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流过灯L2与L3的电流,电流表A2测流过灯L2与L1的电流。已知通过灯L1、L2和L3的电流分别为I1=0.3A、I2=0.4A和I3=0.5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
I(A2)=I1+I2=0.4A+0.3A=0.7A
I(A1)=I3+I2=0.5A+0.4A=0.9A
答:电流表A1、A2的示数I(A1)和I(A2)分别为0.9A和0.7A。
3、1.5A
【详解】
解:通过该导体的电流
答: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1.5A。
4、(1);(2)见解析所示
【详解】
(1)已知在内通过某段导线横截面积的电子数为个,单个电子的电荷量为,通过导线的电荷量
导线中的电流
(2)如图所示,因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的速度为,则电荷移动距离所用的时间为
其体积为,则通过导体某一截面的自由电子数为,该时间内通过导体该截面的电量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解得
答:(1)导线中的电流是;
(2)见详解。
5、(1)0.5A;(2)3.5V;(3)6V,0V。
【详解】
解:(1)因为灯泡L1和L2 串联,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已知通过灯泡L2电流为0.5A,则通过灯泡L1电流为
(2)因为灯泡L1和L2 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L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灯泡L2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S,电压表V2的示数为2.5V,即灯泡L2两端电压U2=2.5V。又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L1两端电压为
(3)若灯泡L1灯丝烧断,此时V2与L2并联后再与V1串联,V2与L2并联,由并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知,并联部分的总电阻比L2的电阻还小,而V1的电阻比并联部分的总电阻大得多,则并联部分分得的电压几乎为0,电压表V1分得的电压接近于电源电压,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0V。
答:(1)通过灯泡L1的电流是0.5A,电流表示数为0.5A。
(2)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3.5V。
(3)若灯泡L1灯丝烧断,则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0V。
四、实验探究
1、3 C IC=IA+IB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详解】
(1)[1]若电源是两节新的干电池串联使用,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则电源电压为
[2]电流表与待测电路串联,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电流,如图甲是他们设计的电路图,C处是干路的电流;故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C处的电流。
(2)[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故得出: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初步结论为
[4]一次实验得结论,结论存在偶然性,为寻找普遍性的结论,要选择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2、对电流表调零 见详解 0.46 BC 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B 并联电路干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详解】
(1)[1][2][3]连接电路时他发现电流表指针略微偏向零刻度线的左侧,为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他应该对电流表调零;将电流表连接在C处,闭合开关后,发现指针又向左偏转,这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接着他应该让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电流表选用的是0~0.6A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0.46A。
(2)[4]两灯并联,实验过程中,误将电流表与L2并联,则L2短路,这个灯不发光,同时造成L1和电源短路,两灯都不发光,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很大,故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L1、L2都不发光,电流表可能损坏,故AD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选BC。
(3)[5]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6] A.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故A不符合题意;
B.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交换小灯泡的位置,不能达到多次测量的目的,故B符合题意;
C.再并联一个灯泡,也改变了电路的电阻,故C不符合题意;
D.更换不同的电源,也能达到多次测量的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7]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并联电路干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失去 正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详解】
(1)[1][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所带电荷为正电荷。
[3]两根玻璃棒都带正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时会互相远离。
(2)[4]毛皮摩擦的硬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荷,与玻璃棒相互靠近时,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会靠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