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5章 探究电路 专题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5章 探究电路 专题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9 14: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专题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做出过大量贡献的科学巨匠,以下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无需力维持
B.哥白尼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地心说
C.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推动了物理学科新的发展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都闭合,然后断开S2、S3,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均变小
B.开关都闭合,滑片P向左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只闭合S1,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D.只闭合S1、S3,滑片P向左移动,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
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
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
C.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
4、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从油量表(由电流表安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  )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 B.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
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 D.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
5、关于运动和能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灰尘飞舞属于微观运动 B.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C.从远处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运动 D.行驶中的汽车具有能量
6、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A.用湿抹布擦拭电灯 B.在加热器上烘烤衣物
C.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D.发生触电事故后,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7、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有规则运动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8、下列哪个因素与导体电阻大小无关(  )
A.导体材料 B.导体两端的电压
C.导体的粗细 D.导体的长度
9、将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D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是(  )
A.A和C B.A和B C.B和D D.C和D
10、如图所示,电源恒定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
C.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压表V1的示数之差变大
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之比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存在着大量的________。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________(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材料制造的。
2、如图甲所示的三孔插座中,为了防止漏电,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1孔应接___________线。如图乙和丙所示,人们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图___________。
3、两个小灯泡接入同一电路中,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3︰5,则这两个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________,把它们以另一种方式接入同一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
4、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电流表A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2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接入某电路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10s内电流通过该定值电阻所做的功为______J。当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2V时,通过它的电流将增大______A。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2的阻值为15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4A。
①求电阻R2两端电压U2。
②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特点及欧姆定律,推导出串联电路总电阻R=R1+R2
2、如图甲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图,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反映油量的多少。R是滑动变阻器,滑杆可以绕O点转动。油箱中的油量从最大降至最小时,浮子带动滑杆从滑动变阻器的最下端移到最上端,电流表的示数也随之改变。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40Ω,油量随电流表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求:
(1)电源电压是多大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9V不变,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R=60Ω,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求:
(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
(3)在保障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求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3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V1示数为1V,电流表示数为0.2A。
求:(1)电压表V2的示数。
(2)R2的阻值。
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电阻R1为5欧。电流表的规格如图(b)所示,变阻器R2标有“100欧,2安”字样。闭合开关S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2安,求:
(1)通过R1的电流I1。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2。
(3)选择适当的电表量程,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过程中,发现二个电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相等,求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2'。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流变大,导线不得交叉)。(_______)
(2)图乙是小明同学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流过电阻R的电流I随其阻值大小变化的图像,图中阴影面积大小表示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
(3)本实验中所用到的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是5Ω、10Ω、15Ω、20Ω、25Ω,为顺利完成五次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___________Ω
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0,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的电路测电阻Rx的阻值,请将下列相关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
②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__端,记录电流表示数I2;
③写出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x=______(用已知量R0和测量量符号表示)。
3、小红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实验所用器材齐全且完好,滑动变阻器所标的字样仅有“1A”清晰可见。小红先将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最大,电路连接完毕后试触开关,观察到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她经过分析思考,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重新闭合开关时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分别为0.2A、2V。随后在确保电路安全的要求下,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是使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此时两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丙所示。
(1)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A。
(2)根据图乙、丙所示,该次实验所测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计算结果精确到0.1欧)
(3)根据相关信息,请写出试触开关时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可能位置是______。
(4)根据相关信息,求本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Ω。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需要力维持,故A错误。
B.哥白尼是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他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地心说,有力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故B正确;
C.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他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建立的,故C错误;
D.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理论,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力学体系,故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开关都闭合时,R2与电压表被短路,此时电压表无示数,L与R1并联,电流表测总电流。断开S2、S3后,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电压,此时电路总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由无示数变为有示数,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B.开关都闭合时,R2与电压表被短路,移动滑片对电路无影响,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故B错误;
C.只闭合S1,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电流,滑片右移时R2的阻值变大,由于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等于R2的阻值,则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比值变大,故C正确;
D.只闭合S1、S3,电路中只有R1,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被短路示数为0,则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乘积都为0,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AC.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一个人吸烟,满屋子都可以闻到烟味,这两种现象是由于气体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AC不符合题意;
B.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墙壁内部会变黑,这种现象是由于固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D.扫地时,太阳光下能看到大量灰尘在空中飞舞,这是固体大颗粒的机械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油量表串联接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浮标下降,油面降低,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A.灰尘飞舞是机械运动,不是微观运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远处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行驶中的汽车具有动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
A.用湿布擦拭电灯,容易发生人体触电事故,因为不纯净的水是导体,当湿布与带电体接触时,便会出现人体触电,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加热器上烘烤衣物,容易出现人体触电事故,因为不纯净的水是导体,当湿衣物与带电体接触时,便会出现人体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容易引发高压电弧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发生触电事故,直接救人时,可能导致施救人也触电,所以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故A正确;
B.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腌制咸鸭蛋,利用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小米和大豆都不是单个的分子,故C错误;
D.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两个削平的铅块被紧压在一起不易分开,是因为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故D错误。
故选A。
8、B
【详解】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与电压、电流等外界因素无关,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
A.当A和C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将左半部分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向D端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长,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A符合题意;
B.当A和B接入电路时,将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定值电阻,并且滑片失去调节电阻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当B和D接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将右半部分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向D端移动,接入电路的电阻线变短,即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当C和D接入电路时,将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并且滑片失去调节电阻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10、D
【详解】
两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故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压表V2测量电源电压,不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其示数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压表V1的示数之差即为电阻R1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小,电流变大,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故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串联,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量与定值电阻R1的电压变化量相同,定值电阻R1的电压变化量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量之比即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自由电荷 半导体
【详解】
[1]导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存在大量的自由电荷,导体导电时,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
[2]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2、地/保护接地线 乙
【详解】
[1]三孔插座接线是左零右火上接地,图甲的1孔处于最上方位置,可以判断1孔应接地线。
[2]测电笔的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手接触尾部金属体,乙图是正确使用方法,丙图中手没有接触笔尾金属体。
3、5︰3 1︰1
【详解】
[1]由题意,它们的电流之比是,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两灯是并联的,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
[2]根据题意,原来是并联的,换一种连接方式则为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故此时的电流为比为1︰1。
4、变大 变小
【详解】
[1][2]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它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5、1 0.2
【详解】
[1]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接入某电路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的电压为
U=IR=0.1A×10Ω=1V
10s内电流通过该定值电阻所做的功为
W=UIt= 1V×0.1A×10s=1J
[2]当该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2V时,即电压为
电压为原来的3倍,根据欧姆定律,在电阻(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大小无关)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此时的电流为
通过它的电流将增大
三、计算题
1、①6V;②见解析
【详解】
解:①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题意可知,电流表示数为0.4A,即电路中电流为I=0.4A,因电阻R2的阻值为15Ω,故由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2两端电压为
U2=IR2=0.4A×15Ω=6V
②设电路中总电阻为R,电路中电流为I,因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1两端电压为U1=IR1,电阻R2两端电压为U2=IR2,电路的总电压为U=IR。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故有
U=U1+U2
即有
IR=IR1+IR2=I(R1+R2)
得到
R=R1+R2
答:①电阻R2两端电压为6V;
②推导过程见解析。
2、(1)8V;(2)40Ω
【详解】
解:(1)油箱中油量最大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由图乙知
I1=0.2A
根据欧姆定律,电源电压
U=I1R0=0.2A×40Ω=8V
(2)油箱中油量最小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由图乙知
I2=0.1A
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阻为
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max=R串-R0=80Ω-40Ω=40Ω
答:(1)电源电压是8V;
(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40Ω。
3、(1)0.5A;(2)12Ω;(3)6~60Ω
【详解】
解:(1)灯泡L上标有“6V,3W”字样,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6V,额定功率为3W,由P=UI可得,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3)闭合S,L与R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滑动变阻器的取值最小;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L=0.5A;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 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值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故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可以达到60Ω,所以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6~60Ω。
答:(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0.5A;
(2)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12Ω;
(3)在保障电路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6~60Ω。
4、(1)2V;(2)10Ω
【详解】
解:(1)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可知,电压表V2的示数即R2两端的电压为
(2)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则通过R2的电流为0.2A,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2的阻值为
答:(1)电压表V2的示数为2V;
(2)R2的阻值为10Ω。
5、(1)1.2A;(2)7.5;(3)20
【详解】
解:(1)通过R1的电流I1为
I1===1.2A
(2)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I2= I-I1=2A-1.2A=0.8A
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2为
R2===7.5
(3)由二个电表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相等可知,A1测量干路中电流I’量程应为0~3A,A2测量R2支路中电流I2’量程应为0~0.6A,当偏转角度相同时,A1示数是A2示数的5倍,即
I’=5I2’

I1+I2’=5I2’
因通过R1的电流I1始终为1.2A不变,解得
I2’=0.3A
则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R2'===20
答:(1)通过R1的电流I1为1.2A;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2为7.5;
(3)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2'为20。
四、实验探究
1、 电压 20
【详解】
(1)[1]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故滑动变阻器的左下端接线柱串联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2)[2]由图乙可知,横轴表示电阻R,纵轴表示电流I,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横轴的数据乘以纵轴的数据,即R×I=U,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电压。
(3)[3]由图乙可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为
UV=IR=0.5A×5Ω=0.1A×25Ω=2.5V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滑=U-UV=4.5V-2.5V=2V
由图乙可知,当定值电阻为25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滑=0.1A,则当接入25Ω电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为
故为顺利完成五次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是20Ω。
2、b
【详解】
[1][2]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a端,此时滑动变阻器R全部电阻与未知电阻Rx并联,此时电流表测通过R和Rx的总电流,为I1;为了测通过Rx的电流,需测出通过R的电流,根据题意可知,应将滑片移到b端,此时Rx被短路,电流表测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且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不变,为I2,根据得,电源电压为
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为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则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根据得,待测电阻为
3、0.58 10.3 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或电源两端了
【详解】
(1)[1]她经过分析思考,正确连接电路(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待测电阻的电压),且实验步骤正确,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重新闭合开关时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分别为0.2A、2V。随后在确保电路安全的要求下,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是使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此时两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因滑动变阻器所标的字样标有“1A”字样,可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故图乙中电流表只能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58A。
(2)[2]此时电压表若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1.2V;若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电压为6V,根据题目条件,因此时电流最大,故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能比甲图中的示数(示数超过3V或15V)小,可知电压表示数只能为6V,即电源电压为6V,而甲图中选用的电压表选用的为小量程。根据欧姆定律,根据图乙、丙所示,该次实验所测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3)[3]小红先将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最大,电压表示数大于3V(当然也大于2V),重新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此时滑动变阻器全部电阻连入电路中,且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电压表示数为2V,故可知,小红开始时将滑动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最大,电压表一定没有并联在待测电阻的两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U滑=U-UV=6V-2V=4V
则可能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或电源两端了。
(4)[4]她经过分析思考,重新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了电路中,因待测电阻的电压为2V,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