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5章 探究电路 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5章 探究电路 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9 14: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B为磁敏电阻,该磁敏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随外加磁场增强而变大。现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B阻值变大 B.RB两端的电压变大
C.RB所在处外加磁场变弱 D.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减小
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各实验器材完好,开关由断开到闭合,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1与V的示数均不变 B.A和V的示数均变大
C.V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D.V1与V的差变大
3、纯电动汽车因其环保节能的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它也有不便之处,今年国庆长假,出行人员众多,充电桩不足,导致很多电动车主遇到了充电难的问题,呼吁在高速服务区增加充电桩数量。如图,这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保险装置
B.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C.万一有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D.充电线破损时,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安全使用
4、超载是道路交通中的重要危害之一,高速公路入口都有测量超载的装置:地磅。地磅工作时,重物越重,电表的示数就越大。下列的四幅电路图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其中符合地磅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
B.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
C.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不变
D.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
6、下列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的是(  )
A.新冠病毒的传播 B.扫地时灰尘飞扬
C.冬日大雪纷飞 D.墙里开花墙外香
7、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小的是(  )
A.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 B.电流表A和电流表A2的示数
C.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 D.电压表V和电流表A1的示数
8、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是定值电阻
B.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2.5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5A
9、用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电器甲电阻不变,大小为0.1Ω
B.用电器乙电阻随着电流增大而变大,最大值为10Ω
C.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4A
D.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5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25A
10、在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如图所示。其中R0是阻值已知的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下列设计中不能测出Rx阻值的电路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电流表A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2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图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跟滑杆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个浮子。当电流表示数越小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越______,油箱内油量越______。
3、如图所示是小明家买的熏香,瓶子上写着可以使用半年,但是小明使用方法完全正确,但夏天很快就没了,原因是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4、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是______联的。某家庭电路中,只有电冰箱、电饭煲和两个节能灯在工作,通过电冰箱和电饭煲的电流分别为1A、4A,通过每个节能灯的电流均为100mA,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A。
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它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丝的______来改变电阻从而实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器件。当把A、D连入电路,欲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须将滑片P向______端移动。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不变,定值电阻R1为10Ω,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求:
(1)只闭合S1时,R1的电流;
(2)R2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两电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
(2)电源电压和R1的阻值。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0为10Ω,电源两端电压为3V并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0.2A。
(1)画出实物电路所对应的电路图;
(2)求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3)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R1=20Ω,R2为滑动变阻器,图乙为R3的I﹣U图象。当S1闭合,S2断开时,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电流表示数为0.6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端,电压表示数为8V。求:
(1)R3的阻值;
(2)电源电压U;
(3)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4)当S1、S2均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多少?R2的最大阻值为多少Ω?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龙在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有“20Ω 1A”字样,四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相关操作步骤如下:
(1)连接完电路,小龙将电源电压调节为3V,把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端后闭合开关;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小龙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测出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如下表所示。老师检查后,给他指出某次数据不是真实的实验数据,不真实的数据是第______次;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U/V 0.5 1.0 1.5 2.0
电流I/A 0.1 0.2 0.3 0.4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3)在进行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时,小龙先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适当移动滑片后,记录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再用10Ω的定值电阻替换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他需将滑片P向______(选填“右“或“左”)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U0=______V,再记录下电流表的示数;小龙继续用15Ω的定值电阻替换10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调节为U0。为了用四个定值电阻都能顺利完成探究,小龙想到了如下调整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多选,填写字母番号);
A.如果只调整电压表的示数,则应控制电压表示数U0的范围为1.5V~3V
B.如果只更换滑动变阻器,则更换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不小于40Ω
C.如果只调节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调节的范围是1V~2V
(4)小龙完成上述实验后,将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源电压调节为6V不变,再将定值电阻换接为电阻箱R0(阻值只能在0≤R0≤100Ω范围内进行调节),其它器材及连接情况均不变(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压表量程0~3V,电流表量程0~0.6A)。若闭合开关后,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均能调节到0.2A。在确保电路安全的情况下,在调节电阻箱及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阻箱R0的阻值调节范围为______Ω,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______V。
2、小华同学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两个滑动变阻器(分别标有“”、“”)、开关及导线若千,实验器材齐全且完好,所用电源电压不变;小华选择其中一个变阻器正确串联,并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继续移动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为零,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6安。
(1)小华连接电路时出现的问题是:______;小华经过思考重新连接电路并规范操作,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接着,他移动滑片,当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9小格时,电压表的指针又到了如图(b)所示的位置;
(2)根据以上信息,通过计算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
(3)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精确到0.1欧)
3、某类型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随着雨的大小,刮动的速度相应地发生变化,雨停后,刮水器自动停止工作。
(1)相关资料显示,雨刮器的工作电路中安装有“雨水检测金属网”装置。如图(a)是雨水检测金属网(以下简称检测网)的示意图,将其接入如图(b)所示电路进行探究。实验时,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再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电路接通,通过观察______的变化,来判断检测网的电阻。
(2)将检测网竖立并浸入雨水中不同深度处进行实验,记录如下数据:
检测网浸入雨水中部分 未浸入 浸入 浸入 全部浸入
电流表的示数/A 0 0.16 0.20 0.32
分析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深度越深,电阻越______。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以判断:检测网电阻变小,可以看作是导体的______发生变化引起的。
(3)小明设计的电路在无雨水时,电动机不能转动,将无法手动启动雨刮器,实现车窗的清洗。请你在不拆卸原电路的基础上,在该电路中加装一个电路元件,以解决此问题,简述你的做法: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磁敏电阻RB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磁敏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随外加磁场的增强而变大,所以,当磁敏电阻RB附近的磁场增强时,RB的阻值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由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R0为定值电阻,阻值大小不变,所以RB的阻值变小,故A错误;
BD.定值电阻R0与磁敏电阻RB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两电阻分电源电压,R0为定值电阻,阻值大小不变,当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则RB的两端的电压变小,故BD错误;
C.磁敏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随外加磁场增强而变大,因为RB的阻值变小,所以外加磁场变弱,故C正确;
故选C。
2、D
【详解】
AB.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能形成通路,电流表A示数为0,电压表V、V1都测电源电压;当S闭合后,电阻与小灯泡串联,电路形成通路,电路中有电流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故A、B错误;
CD.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所以V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开关断开时,V1与V的差为0,闭合后,V1与V的差变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为了安全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故A符合题意;
B.安装充电桩时,为了安全,要接地线,故B不符合题意;
C.万一有充电桩起火,不能浇水扑灭,应先关闭电源再施救,故C不符合题意;
D.充电线破损时,容易引发电路和触电事故,为了安全使用应更换新导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
A.由图知,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重物越重时,滑片向下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小,则电流表读数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重物越重时,滑片向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则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知,电流表把滑动变阻器短路,电流不经过,所以无论重物怎么变化,电流表的读数都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相当于测电源电压,所以无论重物怎么变化,电压表的读数都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
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变大,通过灯的电流变大,灯泡变亮,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D
【详解】
A.新冠病毒的传播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扫地时灰尘飞扬,灰尘属于宏观物体,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冬日大雪纷飞,雪花是宏观物体,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墙里开花墙外香,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花的香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上图中,R1、R2并联,电流表A2测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因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变;因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故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由并联电路各支路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故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得,干路电流变小,故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由图得,乙的电阻随乙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增大,故A错误;
B.由图得,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A,故B错误;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甲乙的电压分别为1.5V、0.5V,则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
故C正确;
D.当电压为2.5V时,甲乙的电流分别为0.5A,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2.5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
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如图可知,根据公式可得甲的电阻
故A错误;
B.如图可知,当用电器乙两端的电压为1.5V、2.5V、4V、4.5V、5V时,对应的电流分别是0.05A、0.1A、0.25A、0.35A、0.5A;根据公式的变形公式可求出乙对应电阻分别为30Ω、25Ω、16Ω、12.9Ω、10Ω。所以用电器乙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最大电阻不是10Ω。故B错误;
C.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相同;由图可知,当电压为4V时,用电器甲的电流I甲=0.4A,用电器乙的电流I乙=0.25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可知干路电流
故C错误;
D.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5V的电源上,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如图可知,当电流为0.25A时,用电器甲两端电压为U甲=2.5V,用电器乙两端电压为U乙=4V,电源电压刚好为6.5V。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由图可知,Rx与R0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压Ux,电流表测Rx电流Ix,根据可算出Rx的电阻,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开关闭合时,Rx与R0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开关断开时,Rx未接入电路,电流表测R0电流I0,可得电源电压
Ux=U0=I0R0
闭合开关后,通过Rx电流
Ix=I﹣I0
可测出Rx电阻
故B不符合题意;
C.开关S闭合时,R0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U;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测量Rx两端的电压Ux;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得R0两端的电压
U0=U﹣Ux
通过R0的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通过Rx电流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电流Ix=I0,则Rx电阻
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为Rx的简单电路,电流表Rx的电流;当开关S闭合时R0、Rx并联,电流表仍测Rx电流,所以无法求通过R0的电流,不能计算出电源电压,所以不能求出Rx阻值,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变大 变小
【详解】
[1][2]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它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
2、大 少
【详解】
[1]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R与定值电阻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 的变形式可知,当电流表示数越小时,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
[2]由图可知,滑片上移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浮子下移,油箱内油量越少。
3、温度
【详解】
使用时,会有一部分熏香扩散到空气中,使熏香减小;夏天熏香很快就没了,原因是夏天温度高,分子运动激烈,扩散进行的快。
4、串 5.2
【详解】
[1]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是串联的,才可控制灯泡的通断。
[2]家庭电路中,电冰箱、电饭煲和两个节能灯是并联工作,由于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流
I总=I1+I2+2IL=1A+4A+2×0.1A=5.2A
5、长度 A
【详解】
[1]通过滑动滑片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电阻。
[2]当把A、D连入电路,接入电路的有效部分的电阻丝为AP,欲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应使接入部分的电阻变小,故须将滑片P向A端移动,以减小AP部分电阻丝的长度。
三、计算题
1、(1)0.6A;(2)
【详解】
解:(1)只闭合S1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1,R1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U1=U=6V
只闭合S1时,R1的电流
(2)同时闭合S1和S2,R1和R1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通过R2的电流
电阻R2的阻值
答:(1)只闭合S1时,R1的电流为0.6A;
(2)R2的阻值为。
2、(1)0~20Ω;(2)6V,10Ω
【详解】
解:(1)由电路图知道,滑片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电路,此时电路电流最小;由U﹣I图象知道,此时电路电流IA=0.2 A,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滑=4V,由知道,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当滑片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0,所以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是0~20Ω。
(2)当滑片在b端时只有R1接入电路,此时电路电流最大;由U﹣I图象知道,电路中最大电流为0.6A,电源电压
U=0.6A×R1·····①
当滑片在a端时,电源电压
U=0.2A×(R1+20Ω)······②
联立①②可得
U=6V
R1=10Ω
答:(1)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是0~20Ω;
(2)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为10Ω。
3、(1);(2)2V;(3)5Ω
【详解】
解:(1)根据实物电路图,各元件为串联,电路图如图所示
(2)根据题意,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
(3)根据题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答:(1)见解析;
(2)求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
(3)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4、(1)20Ω;(2)12V;(3)40Ω;(4)1.2A~0.8A
【详解】
解:(1)由图乙可知,当R3两端的电压
U0=6V
通过的电流
I0=0.3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3的阻值
(2)当S1闭合,S2断开时,滑片P在a端,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源电压
U=IaR1=0.6A×20Ω=12V
(3)当S1闭合,S2断开时,滑片P在b端,R1与R2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
U1=U﹣U2=12V﹣8V=4V
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为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欧姆定律,
(4)当S1、S2均闭合,R1、R2串联后与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滑片P在a端时,R2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Ω,R1与R3并联;当滑片P在b端时,R2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此时R1与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串联后再与R3并联,根据串联电阻大于其中任一电阻,可知R1与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串联后的电阻大于R1,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可知,当滑片P在b端时,电路的电阻最大,当滑片P在a端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最大,由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
当滑片P在b端时,此时电流表示数最小,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通过R1和变阻器支路的电流为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最小电流为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2A~0.8A。
答:(1)R3的阻值为20Ω;
(2)电源电压为12V;
(3)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40Ω;
(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2A~0.8A。
5、3V,10Ω
【详解】
解: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I1=0.6A,由可得,电源的电压
U=I1R1=0.6A×R1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I2=0.2A,U2=2V,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I2R1+U2=0.2A×R1+2V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
0.6A×R1=0.2A×R1+2V
解得
R1=5Ω
U=3V
答:电源电压为3V,R2的最大阻值为10Ω。
四、实验探究
1、1 正比 变大 左 1 ABC 10~15Ω 4
【详解】
(2)[1][2]第一次数据是编造的,因为当电流为0.1A时,电源电压为3V,则总电阻为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则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只有20Ω,故第一次实验是编造的;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电压与电流之比是一个定值,故结论是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3][4][5][6]根据串联分压,电阻变大,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故用10Ω的定值电阻替换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示数变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电压不变,而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他需将滑片P向左移动,让滑动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大,分担更多的电压;当电阻为5Ω时,电流为0.2A,说明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定要控制电压不变,故更换10Ω的电阻后,也需要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1V;为了使4个电阻都完成实验可以采取下列方式
A.如果只调整电压表的示数,则应控制电压表示数U0的范围为1.5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也为1.5V,那么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之比为
当定值电阻为20Ω时,滑动变阻器也可以为20Ω,可以完成实验,当控制电压表示数U0的范围为3V时,不需要滑动变阻器即可完成实验,故A符合题意;
B.如果只更换滑动变阻器,根据电阻之比等于电压之比,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该定值为
由于定值电阻最大为20Ω,故也需要一个更大的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
整理可得
故B符合题意;
C.如果只调节电源电压,将电源电压调节为1V,可以直接实验,不需要使用滑动变阻器,若将电源调节为2V,则滑动变阻器需要分担1V的电压,即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为,那么电阻之比也为,当定值电阻为20Ω,滑动变阻器也为20Ω,刚好完成实验,故C符合题意。
故选ABC。
(4)[7][8]电阻箱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若闭合开关后,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均能调节到0.2A,说明此时的总电阻能够达到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20Ω,故电阻箱的最小值为
当电阻箱的阻值变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根据电压表的量程可知,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3V,而电源电压为6V,那么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为
若闭合开关后,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均能调节到0.2A,则此时总电阻为30Ω,根据串联分压,电压之比即为电阻之比,那么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
故电阻箱能够调节的范围为10~15Ω;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20Ω,此时电阻箱的阻值最小,最小值为10Ω,且此时的电流为0.2A,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2、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了
【详解】
(1)[1]小华选择其中一个变阻器正确串联,并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为第一次操作),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如图(a)、(b)所示,左图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2A;右图中,电压表若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2V,若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电压为10V。电压表可能并联在电源两端、滑动变阻器两端或待测电阻的两端,继续移动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为零,故电压表只能测量变阻器的电压,小华连接电路时出现的问题是: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了。
(2)[2]根据题意可知,在第一次操作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2A,若电压表示数取2V,根据欧姆定律,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若电压表示数取10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
与给出的器材不相符,故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电阻为。
(3)[3]继续移动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为零,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6安,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为第二次操作)。重新连接电路并规范操作,则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阻的两端,且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1伏(为第三次操作),与第一操作相比,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也最大,则第三次操作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2V,电路的电流与第一次操作时相同,即为0.2A,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则电源电压为
U=2V+1V=3V
接着,他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为第四次操作),当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9小格时,即电流表示数增大了
故第四次操作中电路的电流为
此时电压表的指针又到了如图(b)所示的位置,即电压表示数为2V,在第四次操作中,根据欧姆定律,待测电阻为
在第三次操作中,待测电阻为
在第二次操作中,待测电阻为
为减小误差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待测电阻大小为
3、电流表示数 小 横截面积 在检测网两端并联一个开关
【详解】
(1)[1]由题意“检测网未放入雨水中,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再将检测网放入雨水中,电路接通”可知雨水是导体;刮水器随着雨的大小,刮动的速度相应的发生变化,因此小华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
(2)[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检测网浸入雨水中深度越深,电流表示数越大,这说明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在变小。
[3]电阻的大小与电阻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有关,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结合题意可知,a、b间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化是由导体的横截面积变化引起的。
(3)[4]有雨水时,水是导体,检测网在水中可以接通电路,不拆卸原电路,在检测网处并联一个开关,在无雨水时,闭合开关,接通电路,可以实现无雨水时电动机的工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