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5章 探究电路 难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5章 探究电路 难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9 14: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如图所示是“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部分电路,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都有电阻,所以测量会有误差,关于该电路测量Rx阻值的实验误差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值小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流表电阻RA和待测电阻Rx串联后的总电阻
B.测量值小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压表电阻Rv和待测电阻Rx并联后的总电阻
C.测量值大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流表电阻RA和待测电阻Rx串联后的总电阻
D.测量值大于实际值,测量值的本质是电压表电阻Rv和待测电阻Rx并联后的总电阻
2、关于运动和能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灰尘飞舞属于微观运动 B.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C.从远处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运动 D.行驶中的汽车具有能量
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根据可知,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端向左端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D.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都变小
5、下列能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的是(  )
A.新冠病毒的传播 B.扫地时灰尘飞扬
C.冬日大雪纷飞 D.墙里开花墙外香
6、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
B.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其外壳与零线相连
C.断开开关S时,用测电笔接触a点氛管发光,接触b点氛管不发光
D.闭合开关S时,电灯不亮,保险丝未烧断,可能是电灯短路
7、关于家庭电路接法和测电笔的使用,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8、纯电动汽车因其环保节能的特点深受大家的喜爱,但它也有不便之处,今年国庆长假,出行人员众多,充电桩不足,导致很多电动车主遇到了充电难的问题,呼吁在高速服务区增加充电桩数量。如图,这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下列有关说法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保险装置
B.安装充电桩时,不连接地线也可以
C.万一有充电桩起火,应迅速浇水扑灭
D.充电线破损时,只要稍加注意便可安全使用
9、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变小的是(  )
A.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 B.电流表A和电流表A2的示数
C.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示数 D.电压表V和电流表A1的示数
10、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细雨濛濛 B.雪花飞舞
C.桂花飘香 D.树叶飘落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甲、乙两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分别标有“10Ω 1A”和“15Ω 0.6A”,若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Ω;电路两端最大电压为___________V。
2、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________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因为这样放置可以避免________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V保持不变,R1=R2=R3=10Ω,先闭合开关S1,则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再闭合开关S2、S3,电流表示数为______A,电压表示数为______V。
4、电子触摸屏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等设备上已普遍使用,当手指在触摸屏表面施以一定的压力时,触摸屏通过分别识别触摸点的水平与竖直位置,从而确定触摸的位置。
(1)其工作原理: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______;
(2)以竖直方向为例,触摸屏相当于一根电阻丝,触摸时,触摸点P将电阻丝分为上下两部分,设上部分电阻为R1,下部分电阻为R2,结构可等效为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将______,若测得R2两端电压增大,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______(以上两空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 。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张彬同学为了检测空气污染的指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的倒数与空气污染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12V保持不变,R0=5Ω,当电压表为4V时,求:
(1)通过R0的电流;
(2)此时电路总电阻的阻值;
(3)当电路中电流为1.2A时,空气污染指数是多少API?
2、某实验小组探究完电流、电阻、电压关系后,遇到如下两组问题,请帮忙解决: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3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1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6A,求:
(1)R1两端电压;
(2)电阻R2的阻值。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2=10Ω,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再将开关S1闭合,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1的阻值。
4、如图 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 S1,电流表示数为 0.6A, S1、S2都闭合,电流表示数为 1.5A,已知 R1=30Ω,求:
(1)电源电压 U 是多少
(2)R2的阻值是多少
5、如图,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1.2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9A。
求:(1)电源两端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3)若将两个电阻改为串联接入同一电源,则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U1、U2分别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红同学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实验所用器材齐全且完好,滑动变阻器所标的字样仅有“1A”清晰可见。小红先将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最大,电路连接完毕后试触开关,观察到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她经过分析思考,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重新闭合开关时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分别为0.2A、2V。随后在确保电路安全的要求下,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是使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此时两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丙所示。
(1)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A。
(2)根据图乙、丙所示,该次实验所测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计算结果精确到0.1欧)
(3)根据相关信息,请写出试触开关时电压表接在电路中的可能位置是______。
(4)根据相关信息,求本实验所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Ω。
2、小王、小张分别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待用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10;2A”、“20;2A”的字样),待测电阻Rx规格相同。实验中,两位同学所用的变阻器不同,但他们在连接电路时都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他们所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图(a)、(b)所示,接着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小王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小,而小张却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在思考并解决实验问题后,两位同学均完成实验。
(1)在连接电路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情况的是:________(选填“小王”、“小张”或“小王和小张”)
(2)请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__;
(3)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___伏;
(4)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________;请说明理由(写出分析过程):________。
3、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
(1)某一小组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开关闭合前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______(选填“A”或“B”)端;
(2)某次实验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______Ω;
(3)小明计划测量当Rx两端电压分别为1V、2V、3V时对应的电流,但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Rx两端电压达到1V,原因可能是______;本实验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总电流,此时电路中测量的是电压表V和待测电阻Rx并联时的总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所测电阻值偏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A
【详解】
A.灰尘飞舞是机械运动,不是微观运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远处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行驶中的汽车具有动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
A.由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正确;
BC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可以由公式计算求出,但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导体导电性与导体是否有电阻无关,导体容易导电并不能说明它没有电阻。故BC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如图所示,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电压,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端向左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变小,电路中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而R1的电阻一定,电流变大,则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
A.新冠病毒的传播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扫地时灰尘飞扬,灰尘属于宏观物体,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冬日大雪纷飞,雪花是宏观物体,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墙里开花墙外香,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了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花的香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零线与地线之间的电压为0V,故A错误;
B.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后其外壳应与地线相连,故B错误;
C.断开开关S时,a点可看作在火线上,b点看作在零线上,所以用测电笔接触a点氛管发光,接触b点氛管不发光,故C正确;
D.若电灯短路,则电路中电流会过大,保险丝会烧断,所以闭合开关S时,电灯不亮,保险丝未烧断,不可能是因为电灯短路,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金属笔杆,同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才不会造成误判,故A不符合题意;
B.三孔插座的接线原则为“左零右火上接地”,故B不符合题意;
CD.处于安全用电的考虑,开关应与用电器串联,同时开关应控制火线,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
A.为了安全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丝或空气开关,每个充电桩在安装时都要装漏电保护器,故A符合题意;
B.安装充电桩时,为了安全,要接地线,故B不符合题意;
C.万一有充电桩起火,不能浇水扑灭,应先关闭电源再施救,故C不符合题意;
D.充电线破损时,容易引发电路和触电事故,为了安全使用应更换新导线,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
上图中,R1、R2并联,电流表A2测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A1测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因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变;因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于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始终等于电源电压,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故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由并联电路各支路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故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得,干路电流变小,故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A.细雨濛濛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雪花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桂花飘香是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香味,故C符合题意;
D.树叶飘落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25 15
【详解】
[1]两个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都为最大值,且串联连接时,电路中的最大总电阻
R=R1+R2=10Ω+15Ω=25Ω
[2]两个变阻器串联时,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A,则电路中允许最大电压
U=IR=0.6A×25Ω=15V
2、扩散 B瓶 重力
【详解】
[1]如图所示装置,在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玻璃中的气体颜色都变成了二氧化氮的红棕色,但颜色比混合前的稍淡,这说明两种气体相互进入了对方,所以是用来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
[2][3]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瓶。因为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如果放在上方,那么在重力的影响下,二氧化氮也会混到空气中,所以将装有空气的玻璃瓶放在上方可以避免重力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3、4.5 1.8 9
【详解】
[1]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阻R2与R3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
电源电压为9V,故电压表示数为4.5V。
[2][3]再闭合开关开关S2、S3,电阻R3被短路,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则电压表的示数是9V;电流表的示数是
4、大 不变 变大
【详解】
(1)[1]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有关,在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2)[2]由题意可知,整根电阻丝的电阻R不变,电源电压U不变,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所以当触摸点在竖直方向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3]两电阻串联,R2两端电压U2变大,由U2=IR2可知,I不变,则电阻R2阻值变大,触摸点P到屏下端的距离变大。
5、4V 10
【详解】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左端时,电路中只接入定值电阻R,因此电压表示数既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也是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所以定值电阻的阻值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时,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此时电路中电流为0.2A,则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
U=I′R=0.2A×20Ω=4V
[2]根据题意可知,定值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RP的总电阻为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P=R总-R=30Ω-20Ω=10Ω
三、计算题
1、(1)0.8A;(2)15Ω;(3)50API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当电压表示数U0=4V时,通过电阻R0的电流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路电流
此时电路总电阻
(3)当电路中电流I'=1.2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

由图乙可知,此时空气污染指数为50API。
答:(1)通过R0的电流为0.8A。
(2)此时电路总电阻的阻值为15Ω。
(3)当电路中电流为1.2A时,空气污染指数为50API。
2、(1)12V;(2)20Ω
【详解】
解:(1)闭合开关S,两电阻并联接入电路,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R2的电流,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
由欧姆定律可得R1两端电压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由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2的阻值
答:(1)R1两端电压为12V;
(2)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3、(1)4V;(2)20Ω
【详解】
解: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S1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S闭合,开关S1断开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R2的电流。
(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R2的电流不变,即通过R2的电流I2=0.4A,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及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为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1的电流为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阻R1的阻值为
答:(1)电源电压为4V;
(2)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4、(1)18V;(2)20Ω
【详解】
解:(1)只闭合开关 S1,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根据电流表示数为 0.6A,由欧姆定律,电源电压
U=I1R1=0.6A×30Ω=18V
(2)S1、S2 都闭合,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示数为 1.5A,由并联电路各支路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通过R1的电流保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通过R2 的电流
I2=I-I1=1.5A-0.6A=0.9A
根据欧姆定律,R2的阻值为
答:(1)电源电压 U 是18V;
(2)R2 的阻值是20Ω。
5、(1)9V;(2)30Ω;(3)2.25V,6.75V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为
(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2支路的电流为
则电阻R2的阻值为
(3)若将两个电阻改为串联接入同一电源,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
由欧姆定律可得,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答:(1)电源两端电压为9V;
(2)电阻R2的阻值为30Ω;
(3)若将两个电阻改为串联接入同一电源,则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U1、U2分别为2.25V和6.75V。
四、实验探究
1、0.58 10.3 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或电源两端了
【详解】
(1)[1]她经过分析思考,正确连接电路(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待测电阻的电压),且实验步骤正确,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重新闭合开关时观察到两电表的示数分别为0.2A、2V。随后在确保电路安全的要求下,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其中一次实验是使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此时两电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因滑动变阻器所标的字样标有“1A”字样,可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故图乙中电流表只能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58A。
(2)[2]此时电压表若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1.2V;若电压表选用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电压为6V,根据题目条件,因此时电流最大,故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0,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电压表示数不能比甲图中的示数(示数超过3V或15V)小,可知电压表示数只能为6V,即电源电压为6V,而甲图中选用的电压表选用的为小量程。根据欧姆定律,根据图乙、丙所示,该次实验所测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3)[3]小红先将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最大,电压表示数大于3V(当然也大于2V),重新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此时滑动变阻器全部电阻连入电路中,且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电压表示数为2V,故可知,小红开始时将滑动滑动变阻器电阻调到最大,电压表一定没有并联在待测电阻的两端,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U滑=U-UV=6V-2V=4V
则可能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或电源两端了。
(4)[4]她经过分析思考,重新正确连接电路,且实验步骤正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了电路中,因待测电阻的电压为2V,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2、小王和小张 见解析 6 20Ω;2A 见解析
【详解】
(1)[1]在连接电路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小王和小张都不规范。
(2)[2]他们在连接电路时都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可能是最小为零,或者是最大。闭合开关,电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接着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根据小王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小,可判断出闭合开关时,小王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零;而小张却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可判断出闭合开关时,小张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所以小王不规范的地方在于: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阻值最小处。从以上还可以分析出小王电流表用0~3A量程,示数为1.2A,电压表用0~15V量程,示数为6V;小张电流表用0~0.6A量程,示数为0.24A,电压表所用0~3V量程,示数为1.2V。所以小张不规范的地方在于:在连接电路时,在无法估计电流、电压大小情况下两电表直接选择了较小量程。
(3)[3]由以上可知,闭合开关时,变阻器电阻为零,只有待测电阻Rx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此时电压表示数为6V,则电源电压等于6V。
(4)[4][5]因为电源电压为6V,待测电阻Rx规格相同。根据小张、小王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刚开始小张电路中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此时
Ix=I滑=0.24A
小张电路中待测电阻Rx的电压
Ux=1.2V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U滑=U-Ux=6V-1.2V=4.8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
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2A。
3、B 10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减小误差
【详解】
(1)[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最大阻值处,即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B处。
(2)[2]电流表使用的0~0.6A量程,分度值是0.02A,电流为0.2A,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2V,通过的电流是0.2A,则定值电阻的阻值
(3)[3][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电源电压为3V,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当电阻电压为1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应为2V,根据分压原理,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待测电阻的2倍,才能达到要求,所以电阻两端电压达不到1V,可能是因为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小造成的;实验中需要多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然后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