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探究电路必考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B.根据可知,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2、如图所示的酒精测试仪中装有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是一种气敏电阻,它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变化。若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测试仪中电压表的示数越大,则下列酒精测试仪工作原理电路图合理的是( )
A. B.
C. D.
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属于绝缘体的是( )
A.自来水 B.玻璃棒 C.硬币 D.铅笔芯
4、对一确定的导体,其电阻所表示的意思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
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天落叶纷飞 B.气体容易被压缩
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
6、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高
C.导体的电阻越大,对流过导体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强
D.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7、关于家庭电路接法和测电笔的使用,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8、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各实验器材完好,开关由断开到闭合,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1与V的示数均不变 B.A和V的示数均变大
C.V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D.V1与V的差变大
9、针对欧姆定律公式I=,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 )
A.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路
B.利用该公式的变形式R=,可以测量出导体的电阻
C.导体的电阻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而增大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和电流都有关系
10、如图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选择a和b两条金属丝进行实验,可以探究的因素是( )
A.长度 B.温度 C.材料 D.横截面积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如图(a)所示,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同种金属棒AB和CD串联在电路中。则通过AB的电流_____________通过CD的电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用电压表测得AB和AD两端的电压如图(b)所示,则AB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_伏,CD两端电压为__________伏。
2、两个小灯泡接入同一电路中,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3︰5,则这两个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________,把它们以另一种方式接入同一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
3、小军同学通过实验,分别画出了定值电阻R1和R2的I~U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知两定值电阻的阻值:R1______R2(选填“>”、“=”或“<”)。将两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流为0.3A的电路中时,两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______V。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它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电阻丝的______来改变电阻从而实现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器件。当把A、D连入电路,欲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须将滑片P向______端移动。
5、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________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因为这样放置可以避免________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且保持不变,R1的阻值为30欧,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闭合开关S后,某电流表示数改变了0.3安。求:
①电源电压U;
②电路中的总电阻R。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L1、L2的电阻分别为15Ω、10Ω(灯丝电阻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1、L2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干路电流是多少?
(3)若灯泡L2的灯丝烧断,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3、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片P从b端移动到a端的过程,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求:
(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1的阻值。
4、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阻值为,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1)求通过电阻的电流;
(2)求电阻的阻值。
5、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不变,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标有“50Ω 2A”字样,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
(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保证电路中各元件不损坏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R2min。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红学习了电阻的知识后,对当地山泉水的导电性产生了兴趣。查阅相关资讯后,她提出:“山泉水的导电性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的猜想,并做了相应的实验设计。
(1)实验目的:探究山泉水的导电性强弱与______的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极、导线、电热水杯(含电源)、山泉水,为完成实验目的,她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
(3)小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看后指出了该电路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为了避免问题发生,请你在虚线框内画出改进后的电路图______。
(4)改进之后,进行实验。请帮小红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______(表格内容根据实验设计需要自行填写)。
2、小明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由两节新干电池组成,R为定值电阻。
(1)在连接实验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_____状态;
(2)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滑动滑片P,电流表均无示数,电压表示数约为3V,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明正确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根据此图象,可初步得到实验结论:导体的 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___。
3、在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按如图连好实验电路,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 序号 电阻(Ω) 电压(V) 电流(A)
1 10 2 0.2
2 10 4 0.4
3 10 6 0.6
表一: 表二:
实验 序号 电压(V)) 电阻(Ω 电流(A)
1 3 5 0.6
2 3 10 0.3
3 3 15 0.2
由表一可得到的结论是:电阻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二可得到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实验关系的实验时,他第1次接入的定值电阻为1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某一电压值,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当他将10Ω的电阻换成5Ω的电阻时,在完成第1次实验后未移动滑片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要完成第2次实验,应将滑动变阻器接的滑片P________。(向左调/向右调/位置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A.由欧姆定律可知,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正确;
BC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可以由公式计算求出,但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无关,导体导电性与导体是否有电阻无关,导体容易导电并不能说明它没有电阻。故BC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
A.由电路图可知,此时气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当酒精气体的浓度变大时,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串联电路电阻分压规律可知,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变大,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符合题意;
B.由电路图可知,此时气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气敏电阻两端电压,当酒精气体的浓度变大时,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由串联电路电阻等分压规律可知,此时气敏电阻两端电压变小,故电压表示数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由电路图可知,此时气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酒精气体的浓度变大时,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小,而此时电源电压不变,故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由电路图可知,此时气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当酒精气体的浓度变大时,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小,而此时电源电压不变,故电压表示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A.自来水含有矿物质阴阳离子,因此容易导电,是导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玻璃棒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符合题意;
C.硬币是金属材质,容易导电,是导体,故C不符合题意;
D.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石墨容易导电,是导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AB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大小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C错误;
D.根据欧姆定律有
故导体的电阻等于加在它两端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故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A.秋天落叶纷飞,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不属于分子热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百合花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是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分子热运动,故C符合题意;
D.把瓶子中的水倒入杯中,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
AD.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短、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经导体的电流无关,故AD错误;
B.由U=IR可知,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两端的电压就越高,故B错误;
C.电阻的定义就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对流过导体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强,故C正确。
故选C。
7、D
【详解】
A.使用测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金属笔杆,同时手要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才不会造成误判,故A不符合题意;
B.三孔插座的接线原则为“左零右火上接地”,故B不符合题意;
CD.处于安全用电的考虑,开关应与用电器串联,同时开关应控制火线,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AB.开关断开时,电路中不能形成通路,电流表A示数为0,电压表V、V1都测电源电压;当S闭合后,电阻与小灯泡串联,电路形成通路,电路中有电流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故A、B错误;
CD.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示数变大,所以V的示数与A的示数的比值发生变化;开关断开时,V1与V的差为0,闭合后,V1与V的差变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该公式仅适用于纯电阻电路,故A错误;
B.由该公式的变形式可知,导体的电阻可以用导体两端电压除以通过导体的电流,即可测量出导体的电阻,故B正确;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故C错误;
D.导体的电阻与电压和电流没有关系,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由题意可知,选择a和b两条金属丝进行实验,从图中可以看到,a和b两条金属都是镍铬合金的材料,长度相同,但是粗细不同,即横截面积不同,分别把这两条金属丝接入电路,比较电流表的示数,即可进行探究,其中可探究的因素为横截面积。
故选D。
二、填空题
1、等于 1.5 8.5
【详解】
[1]由图(a)知,两电阻串联,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AB的电流等于通过CD的电流。
[2][3]由题意可知,导体AB和CD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是横截面积不同,由图可知,
SAB>SCD
所以AB段的导体电阻小于CD段的电阻;通过两导体的电流相等,由U=IR可知,AB段的两端电压要小于CD段的两端电压;图(b)中,测AB段的电压时,电压表若选0~15V的量程,则示数为7.5V;若选0~3V的量程,则示数为1.5V;测AD段的电压时,电压表若选0~15V的量程,则示数为10V;若选0~3V的量程,则示数为2V;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部分的电压之和,所以
UAD>UAB
如果AB段的电压是7.5V,则AD段的电压是10V,CD段的电压
UCD1=10V-7.5V=2.5V
因为AB段的电压要小于CD段的电压,所以AB段的电压不是7.5V,应该是1.5V,此时CD段的电压
UCD2=10V-1.5V=8.5V
如果AD段的电压是2V,此时CD段的电压
UCD3=2V-1.5V=0.5V
AB段的电压大于CD段的电压,不符合题意。所以AB两端的电压应为1.5V,CD两端电压应为8.5V。
2、5︰3 1︰1
【详解】
[1]由题意,它们的电流之比是,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两灯是并联的,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
[2]根据题意,原来是并联的,换一种连接方式则为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强度处处相等,故此时的电流为比为1︰1。
3、< 4.5
【详解】
[1]由上图可知,当R1和R2的电压为3V时,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
I1=0.6A
I2=0.3A
根据欧姆定律
R1[2]将两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流为0.3A的电路中时,由串联电阻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U=IR=I(R1+R2)=0.3A× (5Ω+10Ω)=4.5V
4、长度 A
【详解】
[1]通过滑动滑片可以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进而改变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电阻。
[2]当把A、D连入电路,接入电路的有效部分的电阻丝为AP,欲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应使接入部分的电阻变小,故须将滑片P向A端移动,以减小AP部分电阻丝的长度。
5、扩散 B瓶 重力
【详解】
[1]如图所示装置,在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玻璃中的气体颜色都变成了二氧化氮的红棕色,但颜色比混合前的稍淡,这说明两种气体相互进入了对方,所以是用来演示气体扩散现象的。
[2][3]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瓶。因为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如果放在上方,那么在重力的影响下,二氧化氮也会混到空气中,所以将装有空气的玻璃瓶放在上方可以避免重力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三、计算题
1、①6V;②12Ω
【详解】
解:①由电路图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A2测干路的电流。开关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工作,则
此时电源电压
②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独立工作,那么开关闭合或断开,对R1支路无影响,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所以开关闭合后,示数发生变化的是A2,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干路的电流
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答:①电源电压U为6V;
②电路中的总电阻R为12Ω。
2、(1)3V;(2)0.5A;(3)仍为0.2A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L1支路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L1两端的电压
U1=I1R1=0.2A×15Ω=3V
电路为并联电路,所以电源电压为
U=U2=U1=3V
(2)通过L2的电流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通过干路电流
I=I1+I2=0.2A+0.3A=0.5A
(3)因灯泡L1与L2并联,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所以即使灯泡L2的灯丝烧断,通过L1的电流不变,仍为0.2A。
答:(1)电源电压是3V。
(2)干路电流是0.5A。
(3)若灯泡L2的灯丝烧断,电流表示数仍是0.2A。
3、(1)20Ω;(2)10Ω
【详解】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位于b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由图2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R2两端的电压,由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源的电压为
﹣﹣﹣①
当滑片位于a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2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则电源的电压为
﹣﹣﹣②
由①②可得:,。
答:(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
(2)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4、(1);(2)
【详解】
解:(1)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的电压,图乙中,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电压为2V,由欧姆定律,通过电阻的电流
(2)因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两端电压
由可得,电阻的阻值
答:(1)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2)电阻的阻值为。
5、(1)1.2A;(2)6.7Ω
【详解】
解:(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在电源电源两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测量干路中的总电流,电流表A1测量流过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压为U=12V,电阻R1的阻值为10Ω,故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
(2)由图中可知,电流表的最大量程为3A,故可知电流表A的最大示数为I=3A,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流过电流表A1的最大电流为
I2=I-I1=3A-1.2A=1.8A
由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越小,流过R2的电流越大,故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为
答:(1)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为1.2A;
(2)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R2min约为6.7Ω。
四、实验探究
1、温度 温度计 直接将电流表接在电源两端容易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流表
实验次数 温度T/℃ 电流表示数I/A
1
2
3
【解析】
【详解】
(1)[1]根据题意,由小红同学的猜想可知,实验目的为探究山泉水的导电性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2)[2]因为实验的目的为探究山泉水的导电性强弱与温度的关系,所以实验需要测量水的温度,故需要温度计。
(3)[3][4]由甲图,电路中只接入了电流表,相当于电流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由于电流表电阻较小,通过的电流较大,可能会损坏电流表,故需要在电路中串联安装一个保护电阻R0,如图所示
(4)[5]根据实验的目的,需要记录每次实验中水的温度及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大小,为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应多次实验,设计实验表格如图所示
实验次数 温度T/℃ 电流表示数I/A
1
2
3
2、断开 定值电阻断路 电阻 正比
【详解】
(1)[1]在连接实验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2)[2]某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无论怎样滑动滑片P,电流表均无示数,则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约为3V,则电压表与电源接通,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断路。
(3)[3][4]排除故障后,小明正确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I﹣U图象,根据此图象,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也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可知为一倾斜直线,可初步得到实验结论: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向左调
【详解】
(1)[1]表一,三次实验中电阻都是10Ω,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所以可得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2]表二,三次实验中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3V,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乘积不变,所以可得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3]在探究电流跟电阻实验关系的实验时,要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因此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也是一定的,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可知,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在整个实验中也不变,当定值电阻阻值由10Ω换为5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也要变小,因此,滑片要向左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