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难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13章 内能与热机 难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8-29 14:0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难点解析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用分子动理论解释下列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D.水结成冰后分子就停止了运动
2、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放出了相同的热量(c水>c食用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末温较低 B.食用油的末温较低
C.水降低的温度较多 D.食用油降低的温度较多
3、如图所示,2021年5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因摩擦而燃烧。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B.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内能
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加 D.机械能保持不变
4、关于运动和能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灰尘飞舞属于微观运动 B.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
C.从远处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运动 D.行驶中的汽车具有能量
5、煤炭是一种重要燃料。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
A.密度 B.比热容 C.热值 D.硬度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所有物体的分子间只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C.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越多的其热值越大
D.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沙石比热容较小,其升高的温度比水小
7、搓手时感觉手变热,该过程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哪一个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8、如图所示,是一则公益广告,浓浓的孝心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阳节前夕,学校倡议同学们,为长辈用热水洗一次脚。关于热水洗脚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泡在热水中的脚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B.洗脚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泡在热水中的脚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D.洗脚过程中水的温度降低比热容变小
9、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少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是 4.2×103J/(kg·℃)
D.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10、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小赵同学在网上下单了自热小火锅。如图,上下包装被分为两层,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一段时间后便可食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加热的鸭血有内能,未加热的虾饺无内能
B.闻到火锅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刚开始加热的藕片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不变
D.发热包放热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如图所示是内燃机四个冲程示意图,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填序号顺序),其中______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用砂纸反复打磨木棒或将木棒放到火焰烘烤,均能使其温度升高,内能 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事实表明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如图所示,表示的是内燃机的______冲程,它将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4、如图A所示,迅速来回拉动绳子,可以看到塞子被顶出,塞子被顶出过程的能量转化相当于B图中的_____(甲/乙/丙/丁)冲程能量转化过程。若B图中的四缸四冲程柴油机中某一缸的各参数如图C所示,1s内该缸对外做功_____次,在每个做功冲程里该单缸对外做功_____J,若该冲程消耗柴油0.0625g,理论上该冲程的热机效率为_____%。()
5、如图所示,小强从滑梯上匀速下滑,他感到臀部发热,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20°C、质量为0.1kg的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假如完全燃烧酒精1.26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C),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求:
(1)水温度升高到40°C时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酒精1.26g时放出的热量;
(3)如果不考虑热量的损失,水完全吸收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问水最后的温度是多少?
2、一水壶中装有体积为2L的水,在液化石油气炉上从20℃加热到100℃,在这过程中,共燃烧了液化石油气42g(壶吸收的热量忽略不计), [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q气= 4.0×107J/kg] 求:
(1)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
(2)这些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共放出多少热量?
(3)炉子的效率。
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市借助多功能雾炮车可喷雾、功力强、射程远、可调节、覆盖面积大的优点,将其运用到城市消毒杀菌工作中来,使之成为成为抗击疫情、奋战一线的“防疫战士”。某雾炮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kW,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已知ρ水=1.0×103kg/m3,q汽油=4.5×107J/kg,g=10N/kg)。
(1)该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5000m用时10min,求此过程该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2)该车完成消毒杀菌工作后返回环卫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3)若在第2问中的行驶过程消耗汽油的质量是5kg,该车的发动机效率是多少?
4、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装置,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在物理实践活动中,小闽同学观察到,在晴天时,太阳能热水器工作12h能把贮水箱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90℃。[c水=4.2×103J/(kg ℃),q天然气=4.2×107J/m3]求:
(1)贮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2)若用加热效率为70%的天然气灶加热这些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完全燃烧的天然气的体积。
5、如图,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对可燃冰实现安全可控开采的国家;假设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的天然气。(已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求:
(1)可燃冰释放出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若上述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将温度为35℃、质量为的水加热到多少℃?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重庆一种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热学实验:
(1)第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冰熔化的特点,这个装置是可行的。原因是:在一般情况下,外界的空气温度___________冰的熔点(选填“高于”或“低于”)。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C点时的内能___________其B点时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第二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图丙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沸腾的特点,他们测出的水温将_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萍萍和小越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①萍萍和小越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不同;
②当地的气压可能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用如图所示甲、乙两套相同的装置,可完成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二“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1)进行实验一时,烧杯中应装入质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__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种”)的液体,可以通过______(选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进行实验二时,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记录燃料充分燃烧所用时间。
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__和______;
(2)如果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是通过比较_____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3)从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______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食用油”);
(4)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就要给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选填“水”或“食用油”);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尘土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土的颗粒,不是单个的分子,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5mL水与5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B正确;
C.将石块研磨成粉状,是物理变化,属于宏观物质的变化,分子的大小没有变化,故C错误;
D.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水结成冰,分子仍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由Q=cmΔt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放出相同的热量,由于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大,因此水的温度降低得少,食用油温度降低得多,由于不知道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因此不能确定水和食用油的末温高低,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和空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A正确;
B.在整个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会有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不是全部转化成内能,故B错误;
C.在进入大气层过程中,速度虽然变大,但质量因烧蚀在不断减小,所以动能不能确定;同时高度降低,重力势能一定减小,故C错误;
D.由于返回舱克服空气的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其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4、A
【详解】
A.灰尘飞舞是机械运动,不是微观运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从远处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行驶中的汽车具有动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煤炭是燃料,利用煤炭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从而加以利用,故热值来检验煤炭是最科学的方法。
6、AC
【详解】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更小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A正确;
B.所有物体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B错误;
C.由Q=mq知,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完全燃料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故C正确;
D.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则沙石的温度升得更多,故D错误。
故选AC。
7、B
【详解】
搓手时感觉手变热,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与上述能量转化相同;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与题意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C
【详解】
AC.由于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所以,泡在热水中的脚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错误,C正确;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故B错误;
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温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的水的比热容不变,因为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及状态有关,与质量无关,故A错误;
B.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则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少,故B正确;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kg·℃),故C错误;
D.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则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升温较多,而两者质量不等时,无法比较温度变化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一切物体都是有内能的,与物体温度无关,故A错误;
B.火锅的分子不断运动,所以能闻到火锅的香味,故B正确;
C.藕片温度升高,内能也随之增加,故C错误;
D.通过向下层加水,使发热包膨胀升温,是发热包内物质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乙、丁、甲、丙 压缩
【详解】
[1][2]根据示意图特点,甲图中活塞向下运动,火花塞处有火花,是做功冲程,改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是吸气冲程;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门打开,是排气冲程;丁图中活塞向上运动,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是压缩冲程,改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此内燃机四冲程排序为乙、丁、甲、丙。
2、增大 热传递 做功
【详解】
[1][2][3]用砂纸反复打磨木棒是通过做功的方式让木棒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将木棒放到火焰烧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木棒的内能,温度升高,所以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3、做功 内
【详解】
[1]如图,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此冲程为做功冲程。
[2]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燃气对活塞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机械能。
4、乙 25 1000 40
【详解】
[1]图A塞子被顶出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其能量转化和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相同;对比B图的四个冲程,乙冲程进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所以乙冲程是做功冲程,故塞子被顶出过程的能量转化相当于B图中的乙冲程能量转化过程。
[2]如图C,柴油机每分钟转3000转,则每秒转50转,每两转做一次功,故每秒做功25次。
[3]该单缸的功率为
每个做功冲程里该单缸对外做功为
[4]每个做功冲程消耗柴油的质量为
每个做功冲程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该做功冲程的热机效率为
5、机械 内 做功
【详解】
[1][2][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小强在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有灼热的感觉,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他的内能。
三、计算题
1、(1)8.4×103J;(2)3.78×104J;(3)100°C
【详解】
解:(1)水由t-=20°C升温到t0=40°C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t0)=4.2×103J/(kg·°C)×0.1kg×(40°C-20°C)=8.4×103J
(2)1.26g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放=m酒精q=1.26×10-3kg×3.0×107J/kg=3.78×104J
(3)在不考虑热量损失的情况下时,水吸收的热量
Q′=Q放=3.78×104J
由Q=cmΔt可得,水升高的温度为
最终水的温度为
t′=t0+Δt=20°C+90°C=110°C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C,所以水的末温是100°C,水实际升高的温度为80°C。
答:(1)水温度升高到40°C时吸收的热量是8.4×103J;
(2)完全燃烧酒精1.26g时放出的热量是3.78×104J;
(3)如果不考虑热量的损失,水完全吸收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水最后的温度是100°C。
2、(1)6.72×105J;(2)1.68×106J;(3)40%
【详解】
解:(1) 根据题意知道,水壶中水的体积
2L=2000ml=2000cm3
水的质量为
m=ρV=1g/cm3×2000cm3=2000g=2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 ℃)×2kg×(100℃-20℃)=6.72×105J
(2)燃烧的液化石油的质量
m气=42g=0.042kg
这些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0.042kg×4×107J/kg=1.68×106J
(3)炉子的效率
答:(1)水共吸收热量6.72×105J;
(2)这些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共放出的热量是1.68×106J;
(3)炉子的效率是40%。
3、(1)1.44×104N;(2)7.2×107J;(3)32%
【详解】
解:(1)已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P=120kW=1.2×105W
行驶的路程
s=5000m
所用的时间为
t=10min=600s
根据W=Fs和W=Pt,发动机的牵引力为
因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由二力平衡可知该车受到的阻力为
f=F=1.44×104N
(2)返回环卫处所用的时间仍为600s,则牵引力做功为
W1=Pt=1.2×105W×600s=7.2×107J
(3)已知消耗汽油的质量是
m=5kg
则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Q放=mq汽油=5kg×4.5×107J/kg=2.25×108J
则该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答:(1)该车所受到的阻力为1.44×104N;
(2)牵引力做功为7.2×107J;
(3)该车的发动机效率是32%。
4、(1)2.94×107J;(2)1m3
【详解】
解:(1)贮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2)由可得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由可得需完全燃烧的天然气的体积为
答:(1)贮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2.94×107J;
(2)需完全燃烧的天然气的体积为1m3。
5、(1)7.14×109J;(2)85℃
【详解】
解:(1)由题知,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200m3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热量
Q放=Vq天然气=200m3×3.57×107J/m3=7.14×109J
(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Q放=7.14×109J
由Q吸=cm(t-t0)可得将温度为35℃、质量为 3.4×104kg 的水加热到
答:(1)1m3可燃冰释放出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7.14×109J;
(2)若上述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将3.4×104kg的水从35℃加热到85℃。
四、实验探究
1、高于 固液共存态 大于 偏高 质量 低于
【详解】
(1)[1]图甲装置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是因为外界空气温度高于冰的熔点,冰能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热量而熔化。
[2]由图乙知,从第2min至33min,冰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所以第5min处于固液共存态。
[3]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持续吸收热量,所以整个过程内能增大,那么C点的内能大于B点的内能。
(2)[4]图丙装置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这样测得的温度会比水的实际温度高。
①[5]由图丁知,b、c两种情况下,水的初温相同,而加热至沸腾的时间不同,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②[6]由图丁知,水的温度在98摄氏度时保持不变,此时已沸腾,所以此时水的沸点为98摄氏度,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水的沸点100摄氏度,所以当地大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2、相等 不同种 加热时间 不需要
【详解】
(1)[1][2][3]进行实验一时。由控制变量法,烧杯中应装入质量相等的不同种液体;由转换法,可以通过加热时间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4]要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用燃料燃烧来加热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因此只需要将燃料充分燃烧,不需要记录燃料充分燃烧所用的时间。
3、秒表 温度计 升高的温度 水 水 大于
【详解】
(1)[1][2]由记录表格可知需要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即需要秒表测时间和温度计测温度的升高。
(2)[3]由数据表知煤油和水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升高不同的温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即用升高温度的多少,来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3)[4]水升高的温度
煤油升高的温度
所以
故水的吸热能力强。
(4)[5]由表格数表可知,如果煤油和水都升高25℃,煤油需要加热时间一定小于6分钟,而水加热时间为6分钟,所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一些。
[6]用加热时间长短表示吸热的多少,由数据表煤油和水的质量相同,分析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被加热时间大于煤油被加热时间,即水吸收热量大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