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锤、凿、焚”三个生字,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石灰坚强不屈的精神。
3、联系诗人生平,感悟诗人借石灰来表达自己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追求,领悟本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石灰坚强不屈的精神。
2、感悟诗人借石灰来表达自己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追求,领悟本诗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
备粉笔、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诗题。
师:(拿起粉笔)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
(石灰)
师:那咱们今天的学习就由它开始,请看老师书写课题(边板书边提醒“吟”的写法)。
师:结合以往的学习,谁来告诉老师“吟”是什么意思?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题材,在这里有“赞颂”“称颂”的意思。)
师:所以题目我们可以理解为“赞颂石灰”。那么,平凡的石灰有什么可值得称颂的呢?一起来走进今天的学习去看一看吧。
(二)检查预习,读正确。
1、检查词语,屏幕出示“千锤万凿、焚烧、粉骨碎身、等闲”等词语。(指名读、齐读)
2、“锤、凿、焚”标红,学生自由提醒容易书写错误的地方,并练写易错字“锤”。(过渡)师:生字大家都读得很棒了,那么放到诗中大家又读的怎么样呢?
3、检查诗歌诵读情况(指名读),其他学生从发音、语速、停顿等方面进行点评。
(三)再读诗歌,悟诗意。
(过渡)大家已经把诗读得非常优秀了,但老师觉得大家的朗读中还缺少了一丝韵味,相信理解了诗意会让大家的朗读更上一层楼。
1、出示读书要求:四人小组合作,边读诗边借助文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对诗句的理解。
2、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展示(说出大意即可)。石灰石经过无数次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只为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师:是啊,石灰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只为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同学们,对于石灰来说“清白”指的是什么?
5、(出示石灰石、石灰粉图片,拿起粉笔引导)对于石灰来说“清白”指的是“洁白的底色”。教师相机板书。
6、师:那么,石灰为了把清白留在人间都经历了哪些磨难?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能不能结合具体诗句谈一谈?
预设一:“千锤万凿出深山”。
生 1: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成了一块石灰石,经受着铁锤,无数次的捶打和凿击,感受到石灰很疼。
生 2:石灰石被铁锤砸破了头;砸开了全身;以至支离破碎,可他仍要坚强的爬出深山。
师:能不能把你们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指名读、齐读)
预设二:“烈火焚烧若等闲”。
生:石灰把熊熊烈火的燃烧看作是平常事。师:老师之前查过资料,这里的烈火有 900~1100°C,我们平时喝的开水是多少度?要比他高十倍的温度灼烧你,你躲不开,逃不掉,读——(齐读)那熊熊燃烧的烈火已经让你浑身发烫;读——(齐读)仿佛马上就要化了一样;读——(齐读)
师:那是一种抽筋蚀骨的疼啊。让人忍无可忍,可是石灰却——生读“若等闲”
师: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
生: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当年的红军战士为了人民舍生取义,而在石灰眼里,为了留住自己的清白,千锤万凿是——生读:若等闲,烈火焚烧也是——生读:若等闲。
师:带着这种感情让我们接着读诗歌?(指名读)
预设三:“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从一块完整的石灰石,经历了铁锤的——(读)千锤万凿,在分崩离析之后在窑洞中忍受着——烈火焚烧,最后即使自己——粉骨碎身,也全不怕。只因——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精彩,通过理解诗意,我们很容易读出诗歌带给我们的意境,同时读出了石灰身上的品质——(指名说)坚强不屈。
(四)、走近作者,明志向。
师: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你们对石灰的赞美和敬佩。于谦这首咏物诗不仅写石灰。还借石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抱负。读史明智,知背景才能悟诗情。让我们结合课前搜集的于谦的资料,去深入的认识他,深度的解读这首诗歌吧。谁给大家先来介绍一下童年时代的于谦。
一诵:少年壮志(出示资料)
生一:于谦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把那副画像挂在书桌旁,并且题上词,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
师:于谦望着画像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因如此,他在 12 岁时便写下了《石灰吟》,抒发自己的志向。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于谦?
生:志向远大
师: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于谦,你会怎样诵读这首诗?
(指名读)二诵:为官感悟
生二:成年为官后的于谦一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每逢进京汇报工作,其他官员必带金银财宝,只有他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他就潇洒一笑,说,我只有两袖清风。但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清官却命运多舛,屡次蒙冤。
师:假如你是为官后的于谦,你会以怎样的心情再次吟诵这首诗呢?
三诵:临刑陈词
生三:后来,皇帝战败被俘。于谦临危受命,大败敌军,救回了皇帝。可于谦不仅没有收到嘉奖,反而惨遭迫害,处以死罪,本可以逃离的于谦却大义凛然,慷慨就义。据说,于谦上刑场这一天,整个北京城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师:据说于谦上刑场的这一天,整个北京城乌云压城,闷雷滚动。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师:假如你就是于谦,此刻你很坦然。因为你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更无愧于国家,死亦何惧?—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分明听到身后的百姓们,也为他轻轻地吟诵着——(指名一个大组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渐渐地,应和的人越来越多——(指名两个大组读)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越来越多——。直至响彻天地——
四诵:后世评价于谦的一生如石灰一样,后人想起于谦,就一定会想起他的这一首诗,也一定会吟起这首诗。人已远去,精神长存,无限的感动,化作深情的诵读。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齐来读《石灰吟》!(齐读)
师小结:本首诗表面写——石灰,实则表达了诗人 ——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板书)像这样通过对物的描写或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的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五)拓展延伸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于谦的另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咏煤炭》(出示诗和注释),学生结合注释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诗歌。进一步体会于谦的高尚品格。
(六)升华主题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石灰吟》,认识了那个两袖清风,不畏强权的于谦,请大家记住这个伟大的诗人,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做一个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
板书设计
石灰吟
石灰 洁白的底色
清白
于谦 高洁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