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1946.6~1949)
这胜利是中国上千万人的血泪汗换来的。我想无论在朝在野的人士,得到这胜利的消息,痛定思痛,在万分欢欣之余,必都有一种沉痛的回味,这胜利真来得不容易啊!现在国人惟一的希望,也正是惟一的责任,就是要怎样保持这经过数十年艰苦沉痛才换得的胜利的成果。
——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1945年8月12日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杜鲁门回忆道,当作为大使的赫尔利回国述职时,和魏迈德一起来白宫讨论对华政策,“我清楚地告诉他们说,我们的政策就是支持蒋介石,但是我们却不能卷入中国的内战为蒋介石作战。”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美 国:支持国民党,扶蒋反共;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1945年,在马歇尔调处期间,美国政府把国民党14个军、8个交通警察总队共约54万余人运到内战前线,为蒋训练军队、特务等人员15万人,给国民政府价值13亿美元的物资援助。内战爆发后,美国转让给国民政府7.81亿美元的物资;授权总统以总数不超过271艘舰艇及船坞器材赠给国民政府;美将其在西太平洋的价值8.25亿美元的战争物资以1.75亿美元低价售给国民政府,而这些物资的实际价值估计在20亿美元以上。
※美 国:支持国民党,扶蒋反共;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国民党:反共立场暴露,积极准备内战;
“与中共斗争,无法妥协。今日之急务,在于团结本党,建立对中共斗争的体系,即创造斗争的优势条件与环境,故必须在政治上军事上强固党的力量”
——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上讲话
※美 国:支持国民党,扶蒋反共;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美 国:支持国民党,扶蒋反共;
※国民党:反共立场暴露,积极准备内战;
《两个中国之命运》:“即使把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也还是有这样两个前途。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也就是说,光明的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 ——中共“七大”开幕词.1945
※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救国
“尽管蒋介石于1945年8月11日下达了命令,要求共产党军队在收到进一步指令之前,必须停留在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上。但共产党坚称,他们有权接受敌军的投降。据8月10日和11日延安发出的指令,为了迫使日本人投降,共产党军队对日本人控制的关键据点和重要交通线发起了大规模的总攻。当何应钦将军在8月23日向冈村宁次下达命令时,共产党正从日本人受中接管张家口市。从8月下旬到9月底,共产党军队和日军以及伪军之间的战斗,据报道超过了100次。日军和伪军成功地从共产党手中收回了安徽、河南、河北、江苏、山西、山东以及绥远的20余个城镇。”
——胡素珊.《中国内战》
抗战结束了,但战争还在继续。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美 国:支持国民党,扶蒋反共;
※国民党:反共立场暴露,积极准备内战;
※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救国
※人 民: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到现在可以说是精疲力竭。我们需要和平,需要休息……流亡、穷困使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
—1945.8新华日报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的和平谈判。 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2.重庆谈判:1945.《双十协定》
内容:
a、和平建国;
b、坚决避免内战;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等;
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问题
未能达成的协议:
和平协定及不和平的弦外之音
和平的呼声遭压制
1945年11月25日,昆明各校师生和社会人士6000多人在西南联大草坪上举行反对内战、呼吁和平的时事晚会,钱端升、费孝通等教授在会上发表演讲,遭到国民党军队破坏。次日,全市罢课。
12月1日,大批国民党特务和军人,携带武器,分别闯入西南联大、云南大学等处,并且投掷手榴弹,杀死4人,重伤11人,轻伤14人。
昆明学生罢课联合会明确宣布:“我们要指出这是一个在当局指挥下的有计划的屠杀。”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2.重庆谈判:1945.《双十协定》
1946年10月12日,正在奔走调停的中国民主同盟秘书长梁漱溟,早晨看到报上登载着国民党军队攻下张家口的消息时,向记者脱口而出了一句传诵一时的名言:
“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
3.政治协商会议——1946.1、通过和平建国纲领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实力对比
统治区域约占全国76%,人口约3.39亿,控制着几乎所有大城市,大部分铁路交通线、近代工业和人力、物力资源
总兵力约430万人,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
解放军总兵力127万人,没有海军和空军,陆军装备较差
解放区土地面积占全国24%,人口约1.36亿,基本上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
得到美国的经济和军事援助
国际上没有得到任何公开的支持
国民党
共产党
二、内战爆发:国共再战
1. 防御阶段(1946.6~1947.6)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陕
北
山
东
歼敌70多万,粉碎全面进攻
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战役胜利,粉碎对陕北的进攻
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粉碎对山东的进攻
国民党:
中共:
100万人
130万
430万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万
373万
内战一年后,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呈现什么变化?
1947.6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挺进大别山
武汉
南京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2. 反攻阶段(1947.6~1948.9)
1. 防御阶段(1946.6~1947.6)
二、内战爆发:国共再战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变化的趋势?
100万人
130万
430万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万
373万
280万
365万
1948年秋
1947年,中共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1946~1948,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中共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2. 反攻阶段(1947.6~1948.9)
1. 防御阶段(1946.6~1947.6)
3. 决战阶段(1948.9~1949.1)
战役 时间 部队 歼敌人数 战果
1948.9—11 47万
1948.11~1949.1 中原 华东 基本解放长江以北的
华东和中原地区
1948.11~1949.1 52万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二、内战爆发:国共再战
解放东北全境,
解放军取得数量优势
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55万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以徐州为中心)
平津
战役
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攻占锦州,截断国民党军向关内的退路
(“关门打狗”)
淮海战役:歼敌最多,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召开:1949年3月,在河北西柏坡召开
内容:
①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
②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三、国民党的统治危机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派遣大批军政人员前往原日本占领区,共接收了日伪工厂2411座,价值约20亿美元;还接收了日本侵占的大量物资、金银等,价值在10亿美元以上。
这些物资完全由国民党官僚资本集团控制。国民党接收大员们贪婪地掠夺财物,接收变成“劫收”。
1、官僚资本恶性膨胀,激化与民众矛盾
三、国民党的统治危机
1、官僚资本恶性膨胀,激化与民众矛盾
2、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全面内战爆发后,为了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1948年前八个月纸币的发行量已经是1937年全年发行量的47万倍。
三、国民党的统治危机
1、官僚资本恶性膨胀,激化与民众矛盾
2、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3、国民党的专制独裁与国统区兴起反蒋运动
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为标志,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兴起,核心是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 北平和谈
1949.4.20,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为着分清是非,判明责任,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团双方(以下简称双方)确认,对于发动及执行此次国内战争应负责任的南京国民政府方面的战争罪犯,原则上必须予以惩办...
※….双方确认,南京国民政府于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召开的“国民代表大会”所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应予废除......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 北平和谈
1949.4.20,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1949.4.21~4.23)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1946.04.28 哈尔滨解放 1949.05.03 杭州解放 1949.09.25 迪化解放
1947.11.12 石家庄解放 1949.05.16 武汉解放 1949.10.14 广州解放
1948.09.24 济南解放 1949.05.20 西安解放 1949.11.14 贵阳解放
1948.10.21 长春解放 1949.05.22 南昌解放 1949.11.30 重庆解放
1948.10.22 郑州解放 1949.05.27 上海解放 1949.12.04 南宁解放
1948.11.02 沈阳解放 1949.08.04 长沙解放 1949.12.09 昆明解放
1949.01.14 天津解放 1949.08.17 福州解放 1949.12.27 成都解放
1949.01.21 合肥解放 1949.08.26 兰州解放 1950.05.01 海口解放
1949.01.31 北平解放 1949.09.05 西宁解放 1951.10.16 拉萨解放
1949.04.23 南京解放 1949.09.19 归绥解放
1949.04.24 太原解放 1949.09.23 银川解放
全国解放时刻表
如何评价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1、原因:
①国民党方面:因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2、意义:
①国内: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国际: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进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