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大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7 07:49:50

文档简介

2023 届新高三开学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 8 页 ,20 题。全卷满分100 分 ,考试用时 75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 ,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武王灭商后 ,对原商统治的地区" 复盘庚之政" ,对鲁、卫两国要求" 启以商政 ,疆以周索" , 即顺从当地的民俗 ,奉商之正朔 ,而以周代法令来约束 。这些措施
A.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 B.说明周朝因仁义统一天下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 D.形成家国一体的民族心理
2 .秦汉在县以下划分为乡、里 ,选任乡官里吏辅助统治基层 。下列选项中 ,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 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秦朝)里吏由里中推选、县廷任命 , 以没有军功爵且办事能干 的公卒、士伍担任里吏 秦朝集权理念渗透 基层治理
B (秦制)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 , 收赋税;游徼徼循 ,禁贼盗 秦朝建立起完善的 地方税收体系
C 汉明帝即位初赐爵" 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永平三年再次 赐爵"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汉朝的基层治理体 系已经完备
D 西汉"循吏"朱邑" 少时为舒桐乡啬夫 ,廉平不苛 , 以爱利为行 , 未尝答辱人 ,存问耆老孤寡 ,遇之有恩 ,所部吏民爱敬焉 汉朝儒学成为正统 思想
3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空中飞舞的神 。北凉、北魏时期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带有男性特 征 ,腰系印度围裙 ,深目高鼻 ,上身半裸 。到唐代 ,飞天已基本女性化 ,脸形丰满 ,姿态妩媚 ,有 些飞天头梳唐代妇女流行的双丫髻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飞天形象的变化说明了
A.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趋势 B.唐朝丝绸之路推动民族交融
C.唐代女性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D.敦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高三大联考 ﹒ 历史 第 1 页 (共 8 页)
4 .南宋时期 ,朱熹积极兴建书院 ,认为" 学校之设 ,所以教天下之为忠为孝也" 。陆九渊在白鹿 洞书院讲学时 ,开篇就提到《论语》中的"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 在于求利 。这说明
A.书院与统治者意志相违背 B.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
C.商品经济推动书院的兴盛 D.宋代理学成为主流思想
5 .唐宋有关借贷契约法律对索债方式没有过多限制 ,甚至默许暴力抢夺方式 。而清代法律规范 了追债行为 ,并对追债过程中采取抢夺手段予以严厉打击 ,更加注重保护借贷方人身权利和 财产权利 。这一变化
A.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B.说明清朝抑商政策松动
C.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反映清朝法制已经完善
6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 那个时候 ,正炮声初息 ,王朝中人惊魂甫定 ,与 刚刚结束的一番遭遇相比 ,12 年之后的事是很渺茫的 ,正窃喜于· 万年合约' 换来的太平 ,紫
禁城景物依旧。"这一番遭遇
A.推动中国近代化蹒跚起步 B.使外国势力进人中国内地
C.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带来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
7 .1896 年 ,梁启超发表《古议院考》,提出"议院之名 ,古虽无之 ,若其意 ,则在昔哲王所恃以均天 下也" , 同时认为汉代有与议会相似的制度 , " 汉制议员之职有三:一 曰谏大夫 ,二曰博士 ,三 曰议郎。"这表明
A.梁启超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
B.中国汉朝制度尚有民主遗风
C.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D.汉制为议会的实施提供基础
8 .下表是一位学者整理研究的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据此可知 , 中国近代城市化
年份 全国总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数(万人) 城市人口比重(%)
1820 37377 2420 6 .5
1840 41281 2769 6 .7
1843 41724 2825 6 .6
1893 33671 2769 8 .2
1920 44715 4742 10.6
1936 46926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
A
.
总体呈现上升趋

C
.
源于西方列强侵略
)B.集中于沿海沿江城市
D.瓦解了中国自然经济
高三大联考 ﹒ 历史 第 2 页 (共 8 页)
9 .下图为刊登在《救亡漫画》第五号( 1937 年 10 月 10 日) 封面上的《" 今年的双十节"》。漫画 中的日军军官举起双手投降 ,两只分别注明"共产党"和"国民党" 的手上横抓着一杆步枪 ,其 投影到日寇身后的墙上刚好构成一个连体的"双十" 。该漫画反映了
A.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B.国共两党共赴国难合作抗日
C.日军军官战败举手投降 D.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
10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国家鼓励发达省市区与欠发达省市以对口帮扶形式开展多层次 ,全方 位协作 。广东省实施珠三角"对口帮扶"粤东西北战略 ,汕尾是深圳市对口帮扶城市 。2015 年 11 月 , 比亚迪积极响应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号召 ,东进汕尾 。这些举措反映了
A.国家坚持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 B.粤东与珠三角经济差距缩小
C.区域发展失衡难题得到了解决 D.广东对外开放进人崭新阶段
11 .古代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下图是某学者整理的埃及象形文 字与字母文字的演变对照表 。据此可知 ,该学者认为
A.希腊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 B.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鼻祖
C.西方的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 D.埃及文化与希腊文化具有同源性
12 .1767 年 ,索邦神学院审查《贝利塞留》时 ,对哲人们的指控也一般无二 , " 争先恐后地努力动 摇宗教的基础 ,损毁秩序、君权和经济 ,以误人歧途的想象、骗人的梦幻取代神圣贤明的高尚 原则" 。材料中的"哲人"
A.主张恢复古希腊罗马的文化
B.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高涨
C.重视经验和事实的思维方式
D.描绘了资本主义"理性蓝图"
高三大联考 ·历史 第 3 页 (共 8 页)
13 .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 ,贫富不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对分化引发的严重后果 , 有识者都已经预感到了 ,社会解体的威胁也已经被各种政治色彩的人都看到 。据此可知 ,工 业革命
A.变革生产方式 ,调整产业结构 B.导致贫富不均 ,加大变革难度
C.激化社会矛盾 ,推动社会变革 D.壮大资产阶级 ,形成责任内阁 14 .当时代表资产阶级立场的俄国"路标转换派" 明确认为新经济政策不是一种策略 ,而是一种
走向资本主义的演变 ,是一种内部的蜕变 。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下的俄国一定会走向通常 的资产阶级国家 , 因此他们号召要支持新经济政策 , 因为历史是殊途同归的 。这从一个侧面 证实了新经济政策
A.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恢复了资本主义秩序
C.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引发了意识形态混乱 15 .当前在美国社会颇受关注的移民收紧趋势 ,其深层的社会原因是自 1965 年移民法实施以
来 ,亚洲和拉丁美洲持续地大规模移民后 ,美国社会面临结构性困境 ,美国社会多样性快速 发育 ,政府及社会应对不力 ,导致社会矛盾突出 。这一趋势表明美国
A.移民以亚洲和拉丁美洲最多 B.移民政策具有务实性和利己性
C.政府对移民的控制有所放松 D.移民文化形成多元一体的特征 16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是20 世纪的历史潮流 ……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 ,接着转向非洲和拉
丁美洲 ,一浪高过一浪 ,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 。从 4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 , 大约30 年左右时间 ,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促进亚非拉独立运动的高涨
C.表明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D.直接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 ,共 52 分。
17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材料一 冯友兰先生在其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中说:. 从先秦以来 , 中国人鲜明地区分· 中 国,或·华夏,与 · 夷狄, ,这当然是事实 ,但是这种区分是从文化上来强调的 , 不是从种族上 来强调的。"而《春秋公羊传》记载了儒家论述.夷夏互变"的大量历史案例 。可见 ,是夷狄还 是华夏依据是否认同华夏礼乐文化而转移 ,正如韩愈在评价《 春秋》时所说的一样:. 孔子之 作《春秋》也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夷之进于中国者 ,则 中国之。" 正是这种依文化辨华夷的观 念使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能够通过文化学习相互融合、凝聚。
—摘编自张刚《中国古代民族观与中华民族凝聚》 材料二 二十四史的民族史撰述 , 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认同意识做了具体反映 ,《 史 记》的.十二本纪"分别记述了五帝、夏、商、周、秦国、秦朝、项羽、刘邦、吕后、汉文帝、汉景帝 和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 由此构建起了华夏民族的政治统绪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十六国政权普
遍认可《史记》编排的这一政治统绪 。《晋书》中的《 刘元海载记》记述了匈奴人刘渊认同 自
高三大联考 ·历史 第 4 页 (共 8 页)
己为刘汉后裔 ,所建政权以" 汉" 为号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十六国政权总体来说都非常重视 汲取汉族先进文明制度 ,统治者都非常热心儒学 ,如北魏孝文帝就以汉化改革著称 ,对儒家 道统极为认同 , 自觉捍卫华夏道统。
-摘编自汪高鑫《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文化认同意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中国古代的民族观 。(6 分)
18 .有同学研究世界近现代交通发展史 ,收集了如下材料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材料一 世界上最初的两条铁路是从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 ,分别于 1825 年和 1830 年开通。 女演员弗朗丝(范妮) .金伯尔幼年时曾在第二条铁路开通的那一年搭乘过 ,她对那段旅程 作了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 30 英里— 出发 , 它比鸟的飞翔速度 还要快( 因为他们曾用猎鸟做过试验) 。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 的— 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图是美国发行的关于"人类首次飞行 100 周年"的纪念币。
-摘编自马天一《世界纪念币上的交通史》 材料三 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严重光化学污染事件的城市 。洛杉矶盆地位于美国的 西海岸 , 它既是一个有名的汽车城 ,也是有名的烟雾城 。洛杉矶首次光化学烟雾发生在 20 世纪40 年代 , 当时洛杉矶的 800 多万辆汽车是产生空气污染的最大元凶 。洛杉矶的居民和 游客饱尝这种烟雾之苦 , 它刺激眼睛 ,灼伤喉咙和肺部 , 引起胸闷 ,其影响对人体健康是长期 的 。有调查表明 ,在洛杉矶长大的儿童肺功能因此下降了 10%— 15% 。据估计 , 洛杉矶空 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大约为 100 亿美元。
(
(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概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以何角度进行华夏认同
并说明这种


认同的历史影响
。(
8
分)
)-摘编自刘希艳、高元伟、李丰主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示范精品教材:汽车文化》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世界近现代交通发展的价值 。(6 分)
(2)综合上述材料 ,简述世界近现代交通发展的影响 。(6 分)
(3)除上述材料之外 ,研究世界近现代交通发展史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 ,请至少列出两 种 。(2 分)
(

三大联考
.历史

5

(共
8
页)
)高三大联考 .历史 第 6 页 (共 8 页)
19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张之洞( 1837— 1909 年) ,字孝达 ,号香涛 ,晚号抱冰 。 同治进士 ,授编修 ,历任翰林院 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四川学政 。与宝廷、陈宝琛、张佩纶纠弹时政 , 号为清流 。光绪七年 (1881)授山西巡抚 。十年升两广总督 。 中法战争中起用冯子材 ,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 。 曾 设广东水陆师学堂、矿务局 ,立广雅书院 , 以图自强 。十五年调湖广总督 ,开办汉阳铁厂和湖 北枪炮厂 ,设织布、纺纱、巢丝、制麻四局 ,创办两湖书院 ,筹办芦汉铁路 。 中 日 甲午战争时代 任两江总督兼江宁将军 ,巡阅江防 ,购新式炮 ,筑西式炮台 ,编练江南自强军 ,广设武备、农工 商、铁路、方言、军医学堂 ,主张改革科举 。反对《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十一年列名北京、上 海强学会 ,后授意查禁上海强学会和《 强学报》, 回任湖广总督 。二十四年在《 劝学篇》中提 出了"旧学为体 ,新学为用" 。义和团运动时期 ,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倡"东南互保" ,镇压反 洋教斗争及自立军起义 。二十七年与刘坤一上变法三疏多被采纳 。次年充督办商务大臣、 署两江总督 。二十九年任经济特科阅卷大臣 ,厘定大学堂章程 。三十二年晋协办大学士 ,擢 体仁阁大学士 ,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 。后督办粤汉铁路 ,充实录馆总裁官。
-摘编自郑天挺 ,荣孟源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 .清史卷》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概括张之洞的历史贡献 。(6 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简述张之洞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品质 。(6 分)
高三大联考 ·历史 第 7 页 (共 8 页)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文艺政策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 ,其价值取 向不断嬗变的过程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1949— 1978 年 ,政治挂帅 ,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以政治标准为核心要素 ,体现为电影 对意识形态的着力张扬。
1979— 1992 年 , 多元探索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 ,鼓励文艺创作的多元化 , 电影经由传统 到现代的变革。
1993—2000 年 ,市场化转型 ,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关注文艺作品的商品属性 , 电影的商 业化日益凸显。
2001 年至今 ,产业化建设 ,文艺政策的价值取向强调文艺构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电影产业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金宜鸿《新中国文艺政策与当代中国电影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 , 围绕" 文艺政策" 自拟论 题 ,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 ,持论有据 ,论证充分 ,表达清晰)
高三大联考 ·历史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及解析
历史
2023届新高三开学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排除A项:材料反映朱、陆的办学思想,没有体现商
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周武王灭商后,在原商统
品经济发展对书院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
治的地区恢复盘决的制度,在鲁、卫顺从当地的民俗,
当时理学是否成为主流思想,排除D项。
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故选C项:材料意在强调周天
5.C【解析】材料体现唐宋到清朝借贷契约法律的进
子对地方的统治,无法体现疆域的扩大,排除A项:
步,规范了借贷行为,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故C项正
周朝并未实现统一天下,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
确:材料中放贷人并不等于地主阶级,不能体现唐宋
出当时已形成家国一体的民族心理,排除D项。
更加注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反映
2.A【解析】秦里吏以没有军功爵且办事能干的公
清朝法律加强对借贷行为的规范,无法体现出抑商政
卒、士伍担任,并由县廷任命,以此来减少地方里吏势
策的松动,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力膨胀的现象,要求办事能干可更好地贯彻中央的政
6.D【解析】根据材料中“12年之后的事”“‘万年合
令,由此可以得出秦朝集权理念渗透基层治理,故选
约'换来的太平,紫禁城景物依旧”可以推测出“这一
A项:B项说法较为片面,排除:C项“完备”的说法绝
番遭遇”是鸦片战争,因为鸦片战争并未带来清政府
对,排除;D项无法体现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的变革,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排除。
社会,社会性质发生转变,D项正确:洋务运动开启了
3.A【解析】佛教来自于印度,北魏的飞天腰系印度
中国的近代化,排除A项:使外国势力进人中国内地
围裙,深目高鼻,上身半裸,明显带有印度特征:到唐
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排除B项:八国联军侵华
代,印度的特征逐渐减少,代之以唐朝的特征,表现为
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
佛教的本土化,飞天还体现出唐代世俗女子流行发
廷,排除C项。
型,体现了佛教的世俗化,故选A项:飞天造型的转7.A【解析】据材料梁启超“认为汉代有与议会相似
变主要反映的是中外交流,排除B项;飞天造型中体
的制度”,这有利于为变法减少阻力,故选A项:汉朝
现女性化,反映了唐朝的审美和社会风气的开放,无
是君主专制制度,谏大夫、博士等职都是为皇权服务
法反应唐代女性地位得到较大提高,排除C项:材料
的,不能体现民主遗风,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梁启
不能体现敦煌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排除D项。
超为变法寻找历史依据,C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
4.B【解析】材料朱熹认为书院教育强调“忠”“孝”,
排除:汉制体现专制,无法为议会的实施提供基础,排
陆九渊认为“求学在于求知而不在于求利”,这说明
除D项。
书院承担教化育人功能,故B顶正确:朱、陆办学并不
8.A【解析】从材料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
完全跟统治者意志相违背,也不能代表所有的书院,
中国近代城市化总体呈现上升趋向,故选A项:材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