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应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23 07:3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欧姆定律第6节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一、欧姆定律实验探究1、探究I-U,I-R的关系用什么方法?2、探究I-U,I-R的关系用什么电路图?3、如何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4、如何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5、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研究I-U的关系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研究I-U的关系研究I-R的关系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研究I-R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德国物理学家
欧姆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内容:公式: U 电压 伏特(V) I 电流 安培(A) R 电阻 欧姆(Ω)欧姆定律 (1)公式中的单位要统一。
(2)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 同一段电路。要注意哦!试电笔结构
用来限制通过人体的电流现有一支试电笔,其中的电阻为880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的很多,可以不计。使用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算算看吧!解: R=880kΩ=880 x 103Ω
U=220V
所以如果把安培换算成毫安,则I=0.25mA答:使用这支试电笔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是0.25mA。R=880kΩI=?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5Ω,通过的电流为0.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牛刀小试解:由 得,
U= IR=0.5Ax5Ω=2.5v
答:应加2.5v电压。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或并联时,总电阻是比原来 大还是小?猜想:设计实验: 小组交流,说出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分工合作,记录实验现象科学探究:深化理解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结论理论推导: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由欧姆定律可知:U=IR所以??????????? IR=I1R1+I2R2所以?????????? ?R=R1+R2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I=I1=I2
电压的特点:U=U1+U2 U1=I1R1U2=I2R2? ??我的收获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根据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 计算.
3.用实验和理论推导的方法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A、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电阻也为零。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
C、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也越大。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可导出
关于此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2、把电阻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两端所加的电压为24V,通过的电流为0.2A,如果R1 =80Ω,求R2 。U=24V二、欧姆定律应用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1阻值为8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滑动变阻器R2此时阻值达到最大。求: (1)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解: = 0.5A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1阻值为8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滑动变阻器R2此时阻值达到最大。求: (2)马平同学在求滑动变阻器
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根据欧姆定律:
R2=U/I=12V/0.5A=24Ω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解:=16 Ω例、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2V,R1阻值为8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滑动变阻器R2此时阻值达到最大。求: ⑶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得R2有4Ω未接入电路,则此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解:=0.6 AR2= R2-R2=16 Ω-4 Ω=12 Ω=0.6 A×8 Ω=4.8V试一试你肯定行1、为了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小强运用所学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右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8V,R2的规格为“15Ω 1A”。
(1)R1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2)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3)当电流表读数是
0.5A时,R2接入电路
的阻值是多少?试一试你肯定行2、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
A.三个电表的示数都变小
B.电流表A、电压表V1示
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两电
压表示数不变
D.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
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D课堂小结: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