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 72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新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质疑法。
学法:
采取转化、迁移、点拨、对比、反馈等多种方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才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几个数字成语的谜语,来考考你们。教师出示数字成语,学生口答。
师:大家都这么聪明,老师猜想,你们一定都是爱读书的孩子。接下来我们就聊聊与书有关的话题。每本书都有它的定价,你们知道吗?比如我们的语文、数学教科书,语文 8.23元,大家观察一下你的数学教科书是多少元。
生:7.43元。
师:有定价,说明购书是需要用钱的,但是你们现在用的教科书,都是由我们国家政府出钱为你们购买的。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应该感谢我们的政府,所以孩子们应该认真努力的学习,回报我们伟大的祖国。
一、交流预习(环节 1:教师提问)
师:问题是数学的希望。我国伟大的数学家陈省身说过一句这样的话:一个没有问题的学生称不上好学生。那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自由发言。
生:买一本语文教科书和一本数学教科书一共多少元?
师:你能根据自己提的问题列出算式吗?生:8.23+7.43
板书:8.23+7.43
师:谁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生:语文比数学教科书贵多少元?8.23-7.43板书:8.23-7.43
师:这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板书:小数加减法
师:8.23+7.43用竖式应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以往的经验,当我们遇到新知识的时候,通常你们会怎么做?
一、交流预习(环节 2、师友释疑)
生: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
师:转化确实是我们数学里面一种很重要的思想。小数加减法我们没学过,但整数加减法我们学过吗?那这两个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怎么转化为整数呢?
生:转化成以分为单位,8.23元=823分,7.43元=743分。
师:你的思维非常敏锐,用转化的方法先独立思考,再把计算过程写在答题纸上。完成后师友交流解题思路。教师巡视,找出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一一展示。并说出解题思路,教师点拨。
生:第一种方法:8.23元=823分 7.43元=743分 823+743=156(分)823+7431566 1566分=15.66元
师:这个同学的方法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进行计算。
师:整数加法是怎样计算的呢?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
师:笔算整数加法第一步,也是做重要的一步,是相同数位对齐。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二、互助探究
(环节 1:师友探究)
生:第二种方法:
8.23+7.43=15.66(元)元角分
8. 2 3
+ 7. 4 3
15 . 6 6
先算百分位 3+3=6,再算十分位 2+4=6,再算个位8+7=15。
师:用竖式计算两个小数相加,首先怎么样?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除了相同数位对齐,还有什么是对齐的?
生:小数点要对齐。
师: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会不会对齐呢?师友交流讨论。
生:小数点对齐了,左边第一位都是个位,右边第一位都是十分位、第二位都是百分位,相同数位都对齐了,所以计算小数加法,首先要小数点对齐。
板书: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对齐后,跟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师友交流。
生:一样。教师板书计算过程。故意点错小数点,让学生发现错误。强调小数点要与横线上面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师友交流,总结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生: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1,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师:这两种方法都正确,你们都喜欢哪一种呢?
生:第二种。
师:小数的加法大家都会计算了,小数的减法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完成第二个问题。师友交流答案。
生:
8 . 2 3
- 7 . 4 3
0 . 8 0
师:末尾的 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生:末尾的 0要去掉。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 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整数部分的 0能去掉吗?为什么?
生:不能,他起到占位的作用,整数部分没有用 0代替。
二、互助探究
(环节 2:教师讲解)
师: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生: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得数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小数末尾的 0要去掉。板书: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点上小数点;小数末尾的 0要去掉。
师:老师这里又一首童谣送给大家:
小数加减点对齐,从右向左计算起,
满十进一要牢记,退一当十别大意,
得数一般要最简。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了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门表现的都非常棒,接下来老师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三、分层提高
(环节 1:师友训练)基础题:
例题 1。师:周末小丽来到图书馆选了两本书,问题来了,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拓展题:火眼金睛找错误,出示题目。用手势表示对错。先独立完成,再师友交流,基础性习题由学友直接说给师傅听,师傅指导、纠错,拓展性习题师友自主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分层提高
(环节 2:教师提升)
师:不要忘记带你上小数点,点小数点时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进位和退位时的 1不要忘掉。教师引导师友订正答案,对师友出现的错题有选择性地讲解、点拨,组织师友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错题中的基础性问题让学友讲给师傅听,错题中的拓展性问题师傅要教会学友。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师傅进行当堂培训指导。
四、总结归纳
(环节 1:师友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师友之间互相说一说吧!师友展示。教师评价: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学数学啊,就是要同学们这种认真细致的思考态度。四、总结归纳
(环节 2:教师归纳)
一对齐: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 位对齐。
二计算: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
三点点:在得数上点上小数点,要与横线上方的小数点对齐。
四化简:如果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 0,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化简。
五、巩固反馈
(环节 1:师友检测)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发现大家都非常善于思考和总结。老师还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有信心吗?
生:有!
师:你们知道自己的身高吗?谁来说一下自己的身高是多少?
生:1.45米,1,52米,1.42米......
师:谁能猜一下老师的身高?
生:1.65米,1.7米,1.67米......出示老师的照片,标出身高。
师:用老师的身高和你自己的身高提出一个问题,并解决。完成后师友交流解题思路。师友展示,教师点拨。
五、巩固反馈
(环节 2:教师评价)
这节课,同学们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通过交流和探究总结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大家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是很了不起的习惯。我们知道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其计算法则与整数无异,其实生活亦然。当你为生活的山重水复而愁眉苦脸时,不妨转化一种思想看世界,相信你会收获一个柳暗花明的美好心情。祝各位同学每天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