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教学中,读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读比听更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让学生动口、动眼、动脑,调动多种感官进行。低年级的寓言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在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以读为主,通过读来有所感悟。此外,通过表演,结合具体的句子和语境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语,明白寓言故事。文章在遣词造句上极富特点,很适合学生积累、运用。把握住课文的这个特点,我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以及“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将“得法课内,得益课外”作为本节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开展语言思维训练,将课堂上学到的加以运用,凸显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教材分析
《狐假虎威》是根据《战国策·楚策一》改写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全文共9个自然段,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老虎抓住了狐狸。“窜过”“扑过去”说明动作发生很快,时间很短。狐狸快速地跑过,还是被老虎抓住,说明老虎很凶猛,要把狐狸当作食物,揭示了狐狸危险的处境。第二部分(第二至六自然段)讲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表明狐狸一下子就想出了主意。“老虎一愣”,说明老虎本以为吃狐狸是理所当然的,被狐狸的反问吓住了,觉得很奇怪,不敢立刻把狐狸吃掉。狐狸口气很大,用“老天爷”来威吓老虎。如果老虎吃了它,就等于和老天爷作对。如果说之前狐狸的反问有试探的意思,那这次“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就是对老虎非常强硬的威吓了。狐狸的谎言奏效了,老虎松开了爪子,放弃了已经到手的美餐。这时候狐狸还不能逃跑,因为它一跑,老虎就会立刻识破它的骗局,最终又入虎口。它能做的,是乘势而上,借老虎的威风吓跑野兽,以假象彻底打消老虎的疑虑。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狐狸必须让老虎亲眼见识一下它的威风,才能让老虎完全折服于它。第三部分(第七至八自然段)讲述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的场景。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故意装作很了不起的样子,同时也说明它特别有把握,相信老虎一定会上当。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则说明老虎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话,很困惑,想看看周围动物的反应。这几个词把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动物们对狐狸大摇大摆的样子很“纳闷”,说明狐狸平时没有这么神气,动物们并不怕它。但看到它后面有一只大老虎,撒腿就跑,说明他们害怕的是老虎。动物们的反应表面上验证了狐狸的话,让老虎以为是狐狸的“威风”吓退了百兽。第四部分(第九自然段)讲述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事情的真相。老虎从之前的半信半疑,到现在完全受骗,信以为真了。课文最后一句话,是对“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意思的解释。“假”就是“借”的意思。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对狐狸、老虎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可以看出两者的不同特点,例如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大摇大摆”和老虎的“一愣、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读起来趣味盎然。
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已经一年,经过一年的学习,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虽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能够达到学习目标。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但是要想一节课都提高上课的兴趣也不容易,所以在设计课的时候,我采用了一些游戏,合作阅读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兴趣,并在他们学会的基础上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因此,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反复朗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另外,通过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
教学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闷”,会写“爪、食”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百兽之王”、“违抗”、“纳闷”的意思。
3.借助课文的句子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读准多音字“闷”,理解“百兽之王”、“违抗”、“纳闷”的意思。
2、借助课文的句子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听清楚老师的游戏规则。这里有一个大转盘,上面有许多的小动物,待会儿呀,这个大转盘会飞快地旋转,你们随时喊停,指针落在哪个小动物上面,你们就要说出含有这个小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听明白的小朋友朝老师点点头。好,大转盘开始转。
生:停。
师:指名说。大转盘接着转。指名说。
师:真厉害,咱班儿同学都是成语积累的高手。
二、初读课文,了解题意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跟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瞧,故事的主人公来了。这是(老虎),这是(狐狸),狐狸的狸在这里要读轻声,我们一起读。
师:孩子们,咱们今天就来走进这个狐假虎威的故事。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瞧,课题里还藏着两个我们要认识的生字呢,谁来读。(出示字卡,指名读,齐读。)
师:我们把这两个字送回课题,一起来读一读。
师:孩子们,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别着急,答案就藏在故事里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99页,大声朗读一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师:老师要表扬那些读完就坐的很端正的小朋友。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呀?
指名答。
师:对照大屏幕看看,和老师标的一样吗。
师:课文中哪句话写了狐假虎威的意思呢?指名答。
师:你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瞧,在课文的结尾呀,就把狐假虎威的意思告诉我们了。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这个句子有点长,我们要读好它的停顿。请你再来读。(谁再来读?)我们一起读。
师:孩子们,狐假虎威这个词语中中狐指的是是——,虎是——,那你知道威是什么意思吗?
指名答。(出示字卡),指名读,齐读。
师:那狐假虎威的假又是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师:真聪明,假在这里就是借的意思。孩子们,假在古时候大多都是借的意思,例如这个词,跟老师读,生读。不假思索,不假思索呀,就是不借助思考,谁来读把这个句子读给大家听。(出示:老师上课问了一个问题,他不假思索就回答了出来。)
三、运用方法,理解词语
师:大家都真厉害,狐假虎威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们借助课文中的句子就了解啦。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来了解一个词。(违抗)
指名读。齐读。
师:那违抗又是什么意思呢?别着急,我们先来看这个句子,谁来读?指名读。齐读。师:字字准确,你能借助这个句子说说违抗的意思吗?
生答。(不听话)。
师:聪明。狐狸说他是百兽的首领,老虎却要吃了它,这就是不听老天爷的话(命令),就是违抗。那什么是首领?
生答。
师:对,首领就是老大,(头头)路队长就是路队的首领,班长就是班级的首领。)百兽的首领,就是所有动物的头头,也就是我们说的百兽之王。
师:违抗的意思我们借助句子也了解了,大家都很厉害,老师奖励大家一个句子,谁来读。
(带有纳闷那句话)指名读,我们一起读。
师:嗯,读的很流利,那你知道在这句话里纳闷什么意思吗?
生答。
师:小动物们以前见到的狐狸不是这样的,所以他们感到很奇怪,不明白。这就是纳闷,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个词。)齐读。
师:这个闷字呀,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呢,我们在一年级《要下雨了》
这一课中学过,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闷的很,就是不透气的意思,天气炎热,让人透不过气来就是闷热。我们一起来读这两个词语。除了纳闷,闷在这个词语里也读四声,我们一起读。(闷闷不乐)
师:我们一起读好这四个词语。
师:词语读好了,你会填一填吗?(出示)
1、今天天气(),2、他怎么哭了?同学们都很()。3、老师批评了他,他()。4、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实在()。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会借助课文中的句子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了。真厉害。
四、再读课文,梳理脉络,指导朗读。
故事里谁上当受骗了呀?
生答。
师:老虎是怎样受骗的?狐狸又为什么要借老虎的威风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的开头。谁来读?
师:字正腔圆,那什么是窜过呀?快速的跑过就是窜过。
师:这只狐狸可逃不过饥肠辘辘的老虎的眼睛呀,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狐狸要成为老虎嘴巴里的(字卡食物)指名读,齐读。
师:食还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呢。(讲解,不写。)
师:这只狐狸可不甘心,它想出了什么招数来对付老虎呀?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谁来读。指名读。
师:孩子,别着急坐下,你能做一下眼珠子骨碌碌一转这个动作吗?
生做。
师:大家看,眼珠子围绕一个中心旋转,这就叫骨碌碌一转,那小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它在想什么呀?
生答。
师:想到办法了吗?生答。
师:是呀,狐狸想到办法了,这就是,一起读: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师: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想到办法了。谁来读?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对老虎说——你敢吃我?
生读。
预设1,读对了,可是你没注意到要扯着嗓子。咱班的班长呢,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请你上讲台管管班(出示:都安静!别说话了!)生喊。
大家一听,立马安静下来了。
师:孩子们,他这样就是——扯着嗓子,指名读,齐读。谁来做这只老虎,扯着嗓子对老虎说。指名读。
师:不只有声音,狐狸还会有什么动作呀?
生答。
师:哦,插着腰,请你做这只狐狸,插着腰。对老虎扯着嗓子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做这只狐狸,师引导读。
预设2、(哎呀,老师吓一跳,孩子们,他的声音大不大?这就是扯着嗓子,我们一起读这个词语。
师:不只有声音,狐狸还会有什么动作呀?
生答。
师:哦,插着腰,请你做这只狐狸,插着腰。对老虎扯着嗓子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做这只狐狸冲老虎扯着嗓子喊一喊。老虎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说——生齐读。)
师:真有气势。这个时候老虎什么反应呀?
生答。(第三段去找一找)
师:是呀,你真会读书。所以老虎就问啦。(谁来读?)
生读。
师:老虎很奇怪,这只狐狸怎么敢冲我嚷嚷,我可是百兽之王。狐狸扯着嗓子一喊,老虎愣住了,狐狸的招数管用了吗?
生答。
师:接下来,狐狸又用了什么招数呢?出示。指名读。
师:字字准确。那孩子们,百兽的首领也就是百兽之王是谁呀?老虎,狐狸却说它才是百兽的首领,他说的是真的假的呀?假的。所以它是在骗老虎。再指名读。
师:感叹号要读出感叹的语气,要加重一点。指名读。齐读。
师:不光有声音,还有动作呢。狐狸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试着加上动作读。指名。(2到3个)
师:(预设情境:班长和另一个同学)
师:看,反应不过来了吧,老虎和你一样,心里害怕了,为什么呀?我哪里做错了?难道以后我就得听他的吗?老虎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找一个小朋友来读狐狸的话,一个小朋友来读老虎的话,老师来帮忙读旁白。友情提示:要加上动作哦。生表演读。自由练习。一组上台。五、讲解生字
师:孩子们,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一个生字哦。
师:孩子们,我狐狸扯着嗓子用气势压制了老虎。老虎一愣,感到很奇怪,狐狸又接着对老虎说,它是百兽之王,老虎又蒙住了。后来狐狸又想到了什么招数,才让自己最终虎口逃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