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一节 水循环
2020级高一地理第三章
阜阳市第三中学
水循环
地球上的水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水循环
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水循环的概念、环节和类型;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运用示意图,结合案例说明水循环原理的实际应用。
【课标要求】
课前预习检测
1、水循环的概念
(1).水循环的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_______、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_________、降水、下渗、_____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大气圈
水汽输送
径流
2.水循环的环节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
3.水循环的类型和过程:
(1)类型: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 和 丙___________。
(2)过程: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_____与_____之间 _____与_____上空之间 _____与_____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典例
海洋
陆地
陆地
陆地
海洋
海洋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
我国沿海地区夏季的降水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未登陆的台风
水汽输送
蒸发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海陆间循环
(大循环)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携带水量最大)
蒸发
降水
植物蒸腾
陆上内循环
(参与水量最小)
水循环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蒸发,形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蒸发,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回到海洋,周而复始。
2
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
地表径流
降水
下渗、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降水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
地表径流、陆地水的蒸发、 下渗
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主要影响环节是地表径流。
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可以改变水的时空分布,化害为利。
(1)图甲植被茂密,图乙植被破坏严重,植被稀少,请问在暴雨发生时,两地地表径流的差异?下渗水量的差异?地下水水位上升量的差异?
图甲地表径流较小,下渗水量较大,地下水水位上升较多;
图乙地表径流较大,下渗少,地下水位上升少。
人类影响植被,从而影响了水循环的蒸发、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以及降水等环节。
(2)由此可知甲和乙两地,哪个地点气候会比较干旱?为什么?
图甲植被茂密,地下水储量大,地表比较湿润,蒸发蒸腾作用较强,气候较湿润;
图乙植被稀少,地下水位较低,地表干燥,蒸发蒸腾作用小,气候较干旱。
“7.20”特大暴雨给我们河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
灾难背后值得我们深思。
为什么同样的降水,在市区街道积水较多?
1、地面硬化、绿地面积减少,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
3、城市排水管道堵塞,管网建设滞后,排水能力差等。
2、城市建设使湖泊、河流面积减少,蓄水排水能力差
思考:根据某城市城采取的措施,说出这些措施是如何影响水循环环节的。
湖泊
透水砖
公园绿地
河流
活动: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砂田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孔隙增大
下渗速度
地表径流流速变慢
削减地表径流
增加地表粗糙度
下渗量增加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读”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图,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根据图3.4可以发现砂田的蒸发量总小于裸田的蒸发量。说明砂石覆盖层可以有效抑制蒸发,减少蒸发量。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读”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图,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下渗、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砂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下渗、抑制蒸发、削减地表径流、蓄水保墒。
(1)使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水本身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在与岩石、土壤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溶解和带走其中的矿物质,促进了地球表层区域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迁移;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是海陆间的主要纽带。水循环促进了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能量交换,对地表温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4)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进而影响自然环境:水循环可以改变一些地区的生态和生活环境。如尼罗河所流经的下游地区,荒漠中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
(3)不断塑造地表形态: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如河口三角洲等,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义
本节小结
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地下)
水循环的类型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第三章 第一节
水 循 环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D
C
3.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B
4.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加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为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洪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蒸发 降水
植树造林,保护地表植被
C
7.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
A.① B.④ C.⑤ D.⑥
C
6.
8.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9.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A
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
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8~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