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一 教材同步导学(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 1 章 走近细胞(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三维设计》2013-2014学年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一 教材同步导学(晨背关键语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第 1 章 走近细胞(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9-23 17:47:57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1 章第1节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考向一考向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
才能生活。
3.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
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5.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
次,如植物就无系统这个层次。
6.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填空]
  (1)病毒的生命活动:病毒不具有 结构,只有依赖 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 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分裂、摄食、生长、应激性等。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活细胞单个细胞各种分化的细胞细胞[自读教材·夯基础]2.多细胞生物生命活动的基础[连线]  1.生产流感疫苗时,要先培养流感病毒。结合病毒的生活特性,请分析能否直接用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来培养病毒?
  提示:不能。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营寄生生活,即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必须用活细胞来培养,如活鸡胚。  2.结合实例分析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
  提示:从三个方面说明:一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如病毒的生命活动需在活细胞中进行;二是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的生命活动是依赖单个细胞完成的;三是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如缩手反射是依赖多个细胞完成的。[跟随名师·解疑难]1.生物的类群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无细胞结构生物——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①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②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中才具有生命现象。(2)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特别提醒] 
  ①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
  ②病毒的寄生具有一定的专一性,根据宿主细胞的不同,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自读教材·夯基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填空]  2.各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判断正误]
  (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2)病毒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 (×)
  (3)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  1.细菌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及高等植物是否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
  提示: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器官和系统”等结构层次,植物无“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们是否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提示:不是。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层次是细胞,蛋白质和核酸只是细胞的组成成分。[跟随名师·解疑难]1.不同生物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地球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最大的生命系统。
  (2)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属于细胞或个体层次。
  (3)植物体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  2.系统、生命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1)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其范围可大可小,小到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但不是生命系统),大到整个生物圈为一个系统。
  (2)三者的关系如下图表示:  [特别提醒] 
  ①病毒虽然是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
  ②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及原子、分子属于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  [例1]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引起艾滋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均无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B.衣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只靠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等多种生命活动
  C.缩手反射的完成需要多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
  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A项错误,引起艾滋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均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们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生命活动。B项正确,衣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均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等多种生命活动。C项正确,缩手反射是高等动物具有的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D项正确,无论是不具备细胞结构的病毒,还是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生命活动均要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
  [答案] A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B.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其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
C.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没有生命
D.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解析:单细胞生物的一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它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宿主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答案:B  [例2]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  )
  ①一个大西瓜 ②血液 ③白细胞 ④变形虫 ⑤血红蛋白 ⑥SARS病毒 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 ⑨一片桃园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⑤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不属于生命系统;⑥SARS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③白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②血液属于组织层次;①一个大西瓜是果实,属于生殖器官;④变形虫是生物个体;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属于种群;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⑨一片桃园是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 B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肌纤维即肌细胞,它们都属于细胞层次。
  (2)一块骨骼肌中包括血液、肌肉、神经等,应属于器官层次。 1.探究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2.以病毒和草履虫为素材的实验分析。?典例剖析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并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请以草履虫为研究对象,探究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
  实验原理: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它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反应。
  材料和用具:草履虫培养液、食盐、吸管、显微镜、载玻片、镊子、吸水纸。  (1)实验方案实施步骤:
  ①吸取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一滴,滴在载玻片的左侧,右侧滴一滴不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并将两滴培养液连通,在低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状况。过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培养液的草履虫数量大致相等。
  ②在载玻片左侧含草履虫的培养液中加入少许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________。(2)预测可能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食盐对草履虫的影响,步骤①已将两滴培养液相连通,而且最终两侧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大致相等,所以在步骤②中可向一侧培养液中加入少许食盐,继续观察草履虫在两侧培养液中的数量分布情况,从而进行判断。若两侧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大致相等,则说明食盐不影响草履虫的活动;若左侧培养液中草履虫多,则说明食盐是有利刺激;反之,则说明食盐是有害刺激,生物体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答案] (1)②食盐 草履虫的活动(或分布)
(2)a.食盐对草履虫没有影响
b.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
C.草履虫从右侧培养液游向左侧培养液
c.食盐对草履虫是有利刺激?归纳拓展解答实验设计题的一般思路点 击 下 图 进 入点 击 下 图 进 入课件52张PPT。第1 章第2节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考向一考向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知识点三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
在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原核生物主要有细菌、蓝藻、支
原体等。
3.细胞的统一性表现为都有细胞膜、
细胞质、核糖体和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4.英国科学家虎克既是细胞的发
现者,也是命名者。
5.细胞学说的主要观点:①细胞
是结构单位;②细胞是功能单位;③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6.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自读教材·夯基础]  1.低倍显微镜的使用[判断正误]
  (1)取镜时左手握镜臂,右手托镜座。    (×)
  (2)对光时应调整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变明亮。(√)
  (3)观察时,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
  (4)观察时,右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低倍镜视野中央转换器光圈细准焦螺旋  1.回忆初中阶段对显微镜的学习,思考:
  (1)观察写有“b”字母的玻片,你能看到的物像是什么?试总结物像与实物之间的位置关系。
  提示:物像是“q”。实物旋转180°与物像相同。  (2)若左眼注视着物像,向上、下、左、右四个不同方向稍微移动玻片,视野中的物像分别会向哪个方向移动?试总结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提示:物像分别向下、上、右、左移动。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  2.物镜和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观察细胞数目多少及视野亮度的关系是什么?
  提示: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目镜相反。  3.下图1和图2分别是在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10×时观察到的细胞数,若将物镜转换为40×,观察到的细胞数分别是多少?总结两种情况下,观察到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提示:图1,2个;观察到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图2,1个;观察到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跟随名师·解疑难]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1)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
  (2)要移动物像时,物像位于哪个方向,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2)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装片距离越远,如H2。
  (2)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4.视野中细胞的数目与亮度的比较[自读教材·夯基础]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填空]
(1)分类依据:有无以 为界限的细胞核。核膜(2)原核生物示例:蓝藻拟核光合作用自养细菌鞭毛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寄生或腐生异养2.常见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举例[连线]1.如何区分某一细胞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
提示:据核膜的有无或有无完整的细胞核。 2.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提示: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中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差异性: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含有染色体,细胞质中还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跟随名师·解疑难]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差异性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
(1)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2)都有遗传物质DNA。 [记忆技巧] 常见原核生物种类的记忆口诀为:蓝(蓝藻)色细(细菌)线(放线菌)支(支原体)毛衣(衣原体)。[自读教材·夯基础]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填空]  2.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填空]
  (1) 是一个有机体,一切 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 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 中产生。动植物相对独立老细胞细胞1.是否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提示:不是,如病毒。
2.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
提示: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例1] 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调节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选________。
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应选用甲图中②③⑤组合。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的放大倍数。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面移动装片才能使其居于视野中央。
  [答案] D  (1)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关系:
  ①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范围成反比的规律计算。
  ②圆形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计算。(2)污物存在位置的判断方法:1.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64个分生
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目为 (  )
A.20个       B.4个
C.8个 D.16个解析:细胞充满视野时,变换放大倍数时,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物像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答案:B  [例2] 对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    (  )
  ①颤藻 ②酵母菌 ③变形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HIV ⑦大肠杆菌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⑨肺炎双球菌
  A.无核糖体的生物是⑥⑧
  B.具核膜的生物只有③④⑤
  C.①⑦⑨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
  D.①④⑤是自养型生物[思路点拨][精讲精析][答案] B2.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  )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解析:根据细胞结构的不同特点,可以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类型。变形虫和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其细胞结构相似;香菇、酵母菌、灵芝为真菌;水绵属低等植物;大肠杆菌为细菌,属原核生物;小麦、番茄、大豆、烟草及豌豆均为高等植物。
答案:C?典例剖析  俄罗斯科学院研制用于加工乳酸食品的新型酵母菌,由于用其加工出来的乳酸食品中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菌,适合俄罗斯人的体质,俄罗斯媒体称这种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异同。
2.探究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2)为了探究影响双歧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菌过程中,发现了在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该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W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双歧杆菌,结果是双歧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
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双歧杆菌不能生长繁殖”的原因的最可能假设是:W菌产生了不利于双歧杆菌生存的物质。 (1)媒体称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存在知识性错误,原因是酵母菌和细菌不是一类生物,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A.方法步骤:
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
b.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接种双歧螺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培养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双歧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2)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根据题干信息可确定,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是否接种过W菌。  [答案]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②A.方法步骤:b.在甲培养基上接种W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甲培养基上的W菌c.在甲、乙两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双歧杆菌
d.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双歧
杆菌
B.实验结果:甲培养基上的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限
制,不能正常繁殖,而乙培养基上的双歧杆菌的生长
繁殖不受限制,正常繁殖?归纳拓展实验设计中“操作步骤”书写表达的“四步曲”
(1)分组标号:选择相同的材料平均分为A、B两组或甲、乙两组。
  (2)实验处理:按照实验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处理,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3)培养或观察:把两个组放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或观察。如把两组小鼠放在适宜、相同的环境中,定时测量与记录甲、乙两组小鼠的耗氧量和活动量。  (4)结果与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归纳出一般概括性的结论,并用文字、图表、绘图等方法做一个简明的总结。点 击 下 图 进 入点 击 下 图 进 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