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选座位
or
第二节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大气热力环流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能够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的原理
能够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热力环流的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A
地面
高空
1000hpa
600hpa
500m
1000m
P1
P2
1.气压:
气压:P1 > P2
知识储备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指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即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单位:百帕(hpa)。
A
地面
2.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B
C
D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知识储备
高空
小实验
两纸片自然垂下,人向纸片间吹气,那么纸片会怎样运动
吹气
高压
高压
低压
A
地面
2.高压、低压:
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上空气由高压向低压运动。
B
C
D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知识储备
高空
E
F
低压
高压
实验探究
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任务:绘制容器内部空气的运动示意图
热水
冰块
用箭头表示空气的运动情况
热水
冰块
大气热力环流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概念习得
A热
C冷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结合实验中观察到的空气流动情况,阅读课本36页,在下图中按形成顺序绘制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注意:用单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情况,标上高压、低压)
B冷
地面
高空
动手画一画
A
受热
受冷
B’
A’
高空
近地面
B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受冷
C’
C
低压
高压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运动(风)
引起
导致
促使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归纳总结
问题解决
冷
热
当然选我咯!
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内容:探究案【学以致用】中的三个案例
时间:5分钟
分组:1组、2组:案例一 真相只有一个 (海陆风)
3组、4组:案例二 城市热岛环流 (城市风)
5组、6组:案例三 火熄上方谷 (山谷风)
要求:
1.动手、动脑,深入思考、讨论,完成探究案问题。
2.,讨论完成后,由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展示本组成果。
学以致用
深秋的夜晚,在一个海边度假村,发生了一起命案,有两名嫌犯最具可疑。
甲
乙
1006hpa
1004hpa
当时我面朝大海,海风迎面吹来,吹得我心旷神怡,一整个晚上我都在那里想心事
甲
当时我在沙滩上,面朝大海,可是我感觉风是从我背后吹来的,吹得我后背都凉飕飕的
案例一:真相只有一个
海洋
陆地
升温快
升温慢
海洋
陆地
降温快
降温慢
深秋的夜晚,在一个海边度假村,发生了一起命案,有两名嫌犯最具可疑。
甲
乙
1006hpa
1004hpa
当时我面朝大海,海风迎面吹来,吹得我心旷神怡,一整个晚上我都在那里想心事
甲
当时我在沙滩上,面朝大海,可是我感觉风是从我背后吹来的,吹得我后背都凉飕飕的
凶手!!
案例一:真相只有一个
学以致用
这是我校地理实践小组在县城中心和郊区测量的气温数据(从8:00到18:00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单位 ℃)
时间
地点
1.根据测量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2)在图中标出市区、郊区气温差异(用“冷、热”表示)和气压差异(用“高压、低压”表示),并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3)拟在图中A、B两地建一座水泥厂(生产过程中释放大量烟雾和粉尘),从城市环保角度考虑,应建在哪一处?为什么?
A
B
(1)对比上表气温数据,城中心相对于郊区某农场气温较_____?
学以致用
案例二:城市热岛环流
这是我校地理实践小组在县城中心和郊区测量的气温数据(从8:00到18:00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单位 ℃)
时间
地点
1.根据测量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2)在图中标出市区、郊区气温差异(用“冷、热”表示)和气压差异(用“高压、低压”表示),并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
(3)拟在图中A、B两地建一座水泥厂(生产过程中释放大量烟雾和粉尘),从城市环保角度考虑,应建在哪一处?为什么?
热
冷
冷
高压
低压
低压
A
B
高压
B处。B处位于城郊热力环流之外,以减少水泥厂对市区的污染。
低压
高压
(1)对比上表气温数据,城中心相对于郊区某农场气温较_____?
高
学以致用
案例二:城市热岛环流
案例三:火熄上方谷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上方谷”中,用火攻之,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
诸葛亮叹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来呢?真的是“天意”吗?
2.大火在谷底燃烧,山顶并未着火,衣服碎屑和炭灰是怎么来的呢?
学以致用
增温快 (热)
增温快 (热)
增温慢 (冷)
山谷风
“天意”
山谷风
“人为”
案例三:火熄上方谷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上方谷”中,用火攻之,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突降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
诸葛亮叹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来呢?真的是“天意”吗?
这场雨其实并不是什么“天意”,熊熊大火使山谷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对流雨)。
2.大火在谷底燃烧,山顶并未着火,衣服碎屑和炭灰是怎么来的呢?
衣服碎屑和炭灰随着山谷间的空气流动,最终落到山顶。
学以致用
增温快 (热)
增温快 (热)
增温慢 (冷)
谷 风
山谷风
“天意”
降温快(冷)
降温快(冷)
降温慢(热)
山 风
山谷风
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
地面冷
热不均
空气垂直
方向运动
同一平面产
生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方向运动(风)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大气热力环流
本节收获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冷
热
A
B
C
D
1.图中环流画法错误的是:( )
B
当堂检测
2.地区间的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 )
A.上升和下沉的垂直运动 B.上升运动
C.下沉运动 D.水平运动
3.右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A
C
生活现象我来说
1.你知道被放飞的氢气球的最终宿命吗?为什么?
2.孔明灯是寄托哀思和祝福的载体,为什么点燃后才能飞上天空?
3.夏季对于易变质的水果,往往用冰块冷藏,你认为放在水果什么位置降温效果最好?
爆炸 海拔越高、气压越小
受热膨胀上升
放在水果上方 受冷收缩下沉
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周围。
地理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祝福每位同学都能充分享受到学以致用的喜悦。
感 言
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热力环流有关的例子
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