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科学 教科版 五年级 上册
计量
时间
学习目标
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留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保持水位高度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
1
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对古人的智慧创作产生敬佩之情。在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时能始终保持严谨细致的态度。
3
了解社会的发展会带动计时工具的进步。
4
能通过实验发现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法。
2
在古代,人们利用什么来计时?
蜡烛
日晷
圭表
燃香
温故知新
在古代,人们还曾利用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日晷和圭表,以及香火一类的燃烧钟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促使人们继续探索更精准的计时工具——水钟。
观察水流的速度。
仔细观察,水流速度是否保持均匀。
把一个透明塑料饮料瓶去掉底部,倒过来盛水,在瓶盖上扎一个小孔,让水可以从小孔中缓缓流出。
实验材料:
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
(1)用刚才的瓶子装200毫升水;
(2)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流出,并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水;
(3)测量量杯内的水积聚到50毫升时用了多少时间,重复3次实验。
实验步骤:
测量单个滴漏200ml水流出50ml所需要的时间 水流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0毫升
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
300
300
300
(4)推测量杯内的水积聚到100毫升、150毫升时,分别用了多少时间。
流水量 推测时间(秒) 实际所需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0毫升 ——
100毫升
150毫升
我的发现 流水量 推测时间(秒) 实际所需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0毫升 ——
100毫升
150毫升
我的发现 随着瓶内水位的下降,水流速度越来越慢。
测实际测量并记录观测结果。
3
630
630
630
300
300
300
600
900
990
990
990
流完前50毫升水的时间与流完前100毫升、150毫升水的时间并不成倍比关系。随着瓶内水位的下降,水流速度越来越慢了。这是为什么呢?
1.滴水速度与水位高度、孔径大小有关。
2.水位高时,水流较急;水位越低,水流速度越慢。
观察古代水钟。
4
·观察古代水钟的结构。
·思考它们是怎样用来计时的。
进水管
浮标
漏斗
积水容器
泄水孔
保持初始水位不变
水钟计时的原理:
保持水位高度不变,则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
(1)“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着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受水型”水钟
(2)“受水型”水钟。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着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泄水型”水钟
1.水流的速度是均匀的吗?怎样才能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水流的速度是不均匀的。
当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样。所以控制水位高度和孔径大小不变,可以让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流。
2.古代的水钟用水滴有什么好处?人们是怎样控制水以均匀的速度往下滴的?
保持水位高低
保持固定水量
古代的水中用水滴是因为减少水位变化,耗水量少。他们是利用盛水漏斗中的锥体控制流水孔的大小,盛水漏斗边上的泄水孔保持水位高低
选一选
1.下列方法在夜晚不能用来计量时间的是( )。
A.点燃一盘蚊香 B.沙漏
C.在24小时常亮的灯下放一个日晷
2.想利用水来计时,应该解决( )问题。
A.水流速度 B.容器大小 C.水质
C
A
选一选
3.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 )有关。
A.滴漏的高度 B.滴漏中的水位
C.容器的颜色 D.滴漏的大小
4.与日晷比较,水钟的优点是( )。
A.更先进 B.更方便 C.使用不受天气影响
C
B
总 结
1.水流特点有: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
2.保持水位高度不变和孔径大小不变,水流速度不变。
3.古人利用水流的这些特点制作了水钟,用来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