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9.论教养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明确作者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教养”,真正的含义,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
导入课文 观看图片,悟出教养到底体现在生活中哪些方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苏联作家德米特里·利哈乔夫从众多事例的分析、比较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去探讨教养的本质。(板书课题:论教养) 分析题目,论教养(论:“论”是论说,议论的意思,“教养”是议论的对象) 出示学习目标(见课件) 三、了解作者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学者、作家、政治家、文艺理论家。 检查预习 (见课件) 读准字音。 尴尬gān gà 涵养hán 恪守kè (见课件) 2.解释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引出论题,分析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第二部分:(2-12)分析讨论真正的教养的表现。 第三部分:(13-17)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指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第四部分:(18)归纳结论: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几分智慧,便会自然地拥有优雅风度并将修养优雅的举止付诸实践。 精锻品读 研读第一部分(1) 思考:读课文第一段,说说文章开头段有什么作用。 提示:开门见山,引出论题。指出良好的教养的来源:家庭、学校和自身。 研读第二部分(2—12) 课文第2段有什么作用?(提示: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提示: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3.第十段“愚蠢到了极点!”为什么要加感叹号?(对这种“无教养”之人的厌恶) 4.有无教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否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5.作者列举了有教养的人的哪些表现? 提示;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重承诺;稳重随和。 6.第十二段引用谚语,有何作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个性修改
提示:运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7.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是非曲直不言而喻,引人深思,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研读第三部分(13-17) 1.第13段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提示: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具体见课件) 研读第四部分(18) 阅读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提示: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开头。强调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再加上随机应变的智慧就会具有优雅的风度,给人以启迪。 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 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对此,你怎么看? 提示:家庭是形成个人良好教养的主要场所,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认识,作者这样写,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 3.文章谈论“教养”,为什么要谈“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提示:“教养”是“风度”的内在基础,“风度”是“教养”的外在表现。 品味语言 说说下面句子画线词语的作用。 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提示: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处方”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用语生动形象。) 课堂总结(学生自己总结) 拓展延伸 1.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算是个“有教养”的人? 2.结合本文观点,你觉得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诚信守约、和善亲切、尊重他人) 十一、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教养的名言警句,积累句子。 2.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习惯的不足之处。
板书设计 教养的来源:家庭、学校、自身 无教养的表现 论教养 教养的表现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有教养的表现 教养的核心:优雅风度 教养的本质:尊重他人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