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并结合《纲要》所学内容,梳理民国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概述民国时期的政治特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结合教材内容,概括从土地革命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制度探索,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内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综合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感受中国共和制建立道路的艰难性、曲折性,进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家国情怀)
【时空坐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梳理共和制在中国建立脉络、了解民国到共和国政治体制的变化。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历史时空背景下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教学内容】
知识点01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背景 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其标志是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目的 防止袁世凯独裁
内容 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积极作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局限性 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没有采取地方分权制,不利于民国的巩固;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
【微点拨】 从唯物史观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与民主性
(1)在政治上,它不仅宣判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死刑,而且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帝制非法、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5)在对外关系上,强调中国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启发国民爱国主义的民族感情,防止帝国主义侵略。
(6)在国际上,在20世纪初的亚洲各国当中,是一部最民主、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民权宪章。
2.局限性(民权范围片面、政体设计缺陷、制约体制有限、“因人设法”消极)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虽然规定了国民拥有众多平等的权利,但它却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限制袁世凯权力的愿望及目的,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
2.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党政治
(1)开始:辛亥革命后。
(2)转折:1913年春“宋教仁案”发生和二次革命被镇压。
(3)失败:袁世凯窃取大总统职位,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此后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4)影响:袁世凯走上帝制之路,但不久被迫取消帝制。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
3.国民政府的“训政”时期
(1)开始:1928年。
(2)表现
①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3)实质:一党专政。
(4)结束: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知识拓展】
角度 南京临时政府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政权与制度建设 ⑴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⑵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⑴1912年8月,同盟会与几个党派合并,改组为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由宋教仁主持党务;⑵1913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多数党领袖;⑶(1913年春,袁世凯制造“宋案”,并镇压二次革命)1914年,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后解散国民党和国会。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⑴1928年,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宣告军政时期结束,训政时期开始;⑵1946年11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通过了国民党一党专制的《中华民国宪法》;⑶1948年,国民党打出“行宪”招牌,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约法》 《训政纲领》和《中华民国宪法》
政治特征 孙中山缔造了民主共和制(三权分立和内阁制) ⑴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⑵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政党政治的尝试;⑶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破坏民主共和,实行独裁统治 披着“训政”“宪政”的外衣,实行国民党专制和蒋介石独裁统治
【微点拨】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袁世凯逝世后,北洋各部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1928年国民政府领导的北伐战争取得胜利,北洋政府彻底覆灭,国民政府完成了短暂的形式统一代表大买办和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内独裁对外卖国,但此时期,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微点拨】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特点、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不能成功的原因
(1)特点
①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政党政治活跃;
②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以谋求议会席位为目标;
③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④政党数量众多,但没能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思考;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
(2)原因
①受传统政治文化影响较深;
②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③政党仓促成立(不成熟),且党争不休;
④国民缺乏参政素养(或政党政治缺乏群众基础);
⑤中国没有形成适合代议制民主的政治环境;
⑥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操控政权。
知识点02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角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历史背景 1927—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多个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逐步扩大。根据地初期称“边区”,后期称“解放区” 解放战争期间,随着战局的发展变化,解放区日益扩大
政权建设 ⑴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陆续建立起来;⑵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中国共产党采取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的办法,巩固新兴的人民政权。东北、华北、中南、西北等行政区先后建立起来
制度探索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 ⑴中国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⑵在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 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机关,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制度 苏维埃代表制度 抗日民主制度,具有统一战线性质 大行政区制度
历史意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这些措施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微点拨】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的分子,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微点拨】“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1、(1)“革命根据地”,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
(2)“敌后抗日根据地”,指1937年到1945年即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3)“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知识拓展】 “三三制”原则
1.内容:即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2.评价:
①团结开明地主和民主人士,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争取抗战胜利;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②三三制原则让中国共产党积聚了力量,同时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对后来的成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③为新中国建立民主政权积累经验
知识点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础 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确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性质 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作用 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挫折 1957年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完善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建立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发展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共中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完善 ①改革开放后,该制度被写入宪法,使得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②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③2019年10月,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突出强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知识拓展】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
比较项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
不同点 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 人民政协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在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不同点 职能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产生方式 人大代表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 政协委员是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
相同点 ①二者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二者都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了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
【微点拨】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合我国国情?
提示:①历史上,民主党派作为民族资产阶级政党曾经是中国共产党的同盟军,共同进行反帝反封的斗争。他们与共产党有着共同的利益。三大改造完成后,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政党,热爱并拥护社会主义。
②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出科学的决策;有利于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克服官僚主义;有利于形成对共产党监督机制和党风廉政建设。
【知识拓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
经济基础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工具
行使权力主体 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 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利益关系的场所。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权力机关原则 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代表大会是立法机关,有权组织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人民代表大会除了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的制约 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织。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以便协调和平衡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相似点 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从形式上看有某些相似之处,都是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
【知识拓展】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几个发展阶段
(1)1921—1927年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萌芽期。
(2)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雏形期。
(3)1937—1945年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发展期。
(4)1945—1954年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成长期。
(5)1954年至今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的成熟期。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