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6 17: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课标要求】
以历史发展阶段为脉络,以历代变法和改革为主题,展现中华民族在政治制度上不断与时俱进、求变求新的变革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变法的概况,让学生从时空观念的角度了解这一基础知识。
2.从史料实证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变法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近现代改革的特点。
【时空坐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历代重要变法和改革,即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维新变法,新中国改革开放及不断深化。
难点:对改革的共性原因、时代背景的分析,对改革家的共同精神品质的认识。
【教学内容】
知识点01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
(1)背景
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为了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变法
②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③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④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⑤秦孝公求贤若渴。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2)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
(3)指导思想:法家思想
(4)宗旨:富国强兵
(5)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6)变法特点:商鞅变法核心内容可概括为“重农”和“法治”。商鞅变法是实行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7)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死因:
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
②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
③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
④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碍,最终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成功:
商鞅变法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顺应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变革,是对整个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得以进一步的确立与发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成功的原因:
①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逐步崩溃和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时期,变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
②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
③有充裕的时间,施行十年,令百姓能适应及接受。
④厉行法治,赏罚分明,人民知所遵守。
⑤重农抑商,令百姓温饱,故获人民拥护。
⑥良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⑦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⑧商鞅义无返顾的坚毅精神和大胆而审慎的处事态度。
(8)内容:
内容 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 废井田、开阡陌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统一度量衡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制定秦律 有利于加强统治。
提高战斗力的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扩大了统治基础。
加强思想控制的文化改革 “燔诗书而明法令” 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改革旧俗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9)影响: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10)局限:
原因: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
表现: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③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④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
⑤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微点拨】商鞅变法面临的时代特征及其改革必然性
(1)经济领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变法的根本原因)
(2)政治领域: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
(3)军事领域: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变法的直接推动力)
(4)思想文化领域:法家思想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2.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 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北魏统治者开始参照汉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方式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冯太后掌权 促使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对他后来推行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政权制度建设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政权的基层统治方式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影响:导致各地人民起义不断。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
(2)时间:471---499
(3)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4)内容:
①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有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政权。
措施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 国家征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制定严惩贪赃办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推行均田制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推行新的租调制 与均田制相适应,保证税收 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②汉化
措施 迁都洛阳 原因: 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3.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5.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影响:孝文帝借迁都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迁都洛阳,为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影响: 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它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动了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4)作用:
①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原因:
a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实施。
b技术的进步:如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
c水利设施的兴修。
d是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如鲜卑族的畜牧业经验。
e孝文帝放松对民间手工业的管制,加强对官办手工业的管理。
f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
表现:
a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b手工业: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c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达西方国家。
影响:
a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b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c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②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统治者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鲜卑族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的转变促使了整个社会习俗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促进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5)性质:是自上而下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
【知识拓展】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民族融合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从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着手,具体如下:
(1)汉族对北方各族的影响: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族生活习惯的汉化。
①经济上:均田制、租调制的颁布和实行,使鲜卑族劳动者成为农民,脱离了游牧生活,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同时鲜卑贵族变成了地主——经济生活的变化;
②文化上:各种移风易俗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汉化。如易服装、改汉姓、通婚姻和讲汉话等。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
(2)北方各族,尤其鲜卑族对汉族的影响:
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中,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在汉人中得到传播,对北方的经济生产起着一定影响。在服饰、食物等方面也显示汉人受鲜卑文化的影响。
北宋——王安石变法
(1)背景:
背景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尖锐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民族对立严重 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统治阶级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势力同守旧势力斗争激烈,出现朋党之争
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 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 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兵,军队素质下降 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积贫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权分割宰相职位,官职增加;科举取士多; “恩荫”法授官多) 2.冗兵(面临西夏和辽的威胁;为安定社会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当民) 3.冗费(对辽和西夏战争耗费付给出大量金银和布匹) 表现: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庆历新政昙花一现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会矛盾仍然尖锐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得到宋神宗的赞赏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 时间:1068年,宋神宗即位。决定起用王安石
(2)目的: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内容:
内容 主要措施 内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国之法 农田水利法 鼓励各地由民户出资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方田均税法 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分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争议最大) 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募役法 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服差役的民户则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是沉重的负担
市易法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均输法 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之法 保甲法 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以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设军器监 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保马法 将原来由政府的牧马监养马改为由保甲民户养马。保甲户自愿养马,可由政府给以监马或者给钱自行购买,并可以免除部分赋税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将兵法 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增加法科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整顿太学 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不经过科举考试可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专科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惟才用人
(4)结果:最终失败
①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
②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③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
④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⑤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废除
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
(5)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6)评价
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③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④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7)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③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权和私利,因而会有阻力,甚至充满了尖锐的斗争。因此,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行动要坚决彻底,要注意用人。
【知识辨析】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1)相同点:
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3)启发:
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明朝——张居正改革
背景 措施 作用 影响 结果
经 济 土地兼并,经济危机 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 1.纳银代役的规定,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赋役征银的办法,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 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军 事 边患严重,边境危机 实施边防新政 成效明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政 治 吏治腐败,政治危机 整顿吏治,颁行考成法 1.控制内阁成为推行变法的中枢。 2.提高行政效率
【微点拨】一条鞭法
顾名思义就是简化赋、役征收手续。
(1)把田赋和繁杂的徭役、杂税合并统一征收;
(2)把徭役部分地摊入田亩,既根据人丁又依照田亩征收;
(3)田赋、徭役和杂税合为一条后,一律征银。田赋,除政府必需的米麦仍然交实物外,其余以白银折纳;徭役,一律实行银差。这就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
【知识辨析】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的共同点
(1)背景:面临封建国家的统治危机
(2)主持者:统治阶级内部有识之士
(3)目的: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4)作用:增加财政收入
(5)结果:主持者失势后新法被废除,失败
(6)失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
【史论总结】如何认识中国古代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改革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若是两种力量对比悬殊,那么成功和失败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3)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只有有利的内外环境,才能促使改革走向成功。
知识点02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1、戊戌变法:
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
时间 1898年6—9月
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内容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
结果 戊戌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失败 原因 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力量过于强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
影响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知识拓展】 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较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直接原因:
①慈禧太后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
②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
③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2、戊戌变法的特点
(1)结合性:中西结合
(2)革命性:反封建
(3)妥协性:依靠君主
(4)策略性:利用孔子
(5)爱国性:救亡图存
(6)进步性:学习制度
(7)空想性:行不通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1)政治上: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2)经济上:维新派在经济上提倡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上: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百日维新中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设立新式学堂,也为改革封建教育制度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4)社会生活上:维新派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如主张男子剪辫子、妇女不缠足)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2.清末新政
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时间 1901年开始
主导力量 最初是洋务派,不久立宪派开始推动新政的进程
内容 (1)改革官制,裁闲散衙门,添新机构; (2)改革兵制,扩练新军; (3)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4)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者。
失败原因 由于清政府掌握全国能力削弱,执行力下降;改革缺乏诚意;革命打断了改革等原因,新政失败。
评价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但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在某种程度上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很快革命爆发了。
【知识拓展】整体认识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主观目的的反动性:为取悦列强,遏制革命形势和消除统治危机。
(2)活动本质的封建落后性:仍未超出“中体西用”范畴。
(3)客观影响的进步性:清政府的这些让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趋势。
(4)实际作用的背离性:清政府努力的结果适得其反,从直接影响看,这引起人民的反抗和满汉地方之间及资产阶级立宪派的离心,不但削弱了自身统治,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从根本影响看,派遣的留学生成为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编练的新军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奖励实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还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经济的基础。
(5)认识:
新政、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原因是本质上的落后性。
【知识辨析】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1)内容相似:
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进程不同:
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
(3)实质不同:
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清末新政则是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3.民国时期的改革
(1)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
(2)结果:由于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国家始终未能实现实质上的统一,这些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知识拓展】南京临时政府的十四件大事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公布了许多法令,其中有建立新制的,有改革旧习的.这些法令,有的立即实行或逐步实现了,有的则只是空文而未来得及实行。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值得赞许的。它反映了孙中山的民主、法制精神和改革图新的思想。我们把它归纳为十四件大事。
1.建元改历。2.限期剪辫。3.劝禁缠足。4.禁止刑讯。5.保障人权,改变“贱民”身份。6.禁止买卖人口。7.禁止贩卖猪仔,保护华侨。8.严禁鸦片。9.改变旧称呼。官员乃“人民之公仆”,废止“大人、老爷”等恶称,民间则称“先生”或“君”。10.废止跪拜。“规定普通相见一鞠躬.最重礼为三鞠躬”。11.禁止赌博。12.廉洁奉公。从临时大总统到一般职员,都按规定支付薪金。他们除食宿由政府供给外,每人只是给了由临时政府财政部发行的军用券30元。13.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14.民主作风。在这方面孙中山接近群众,接待老人的例子尚不少,不再多举。
总之,以上十四件大事,不论在当时做到了什么程度.它在民国的移风易俗方面,都是有着深远影响的。除此之外.临时政府在学制改革、课程改革、新闻改革等方面都发布了很多法令。所有这些,对于培育一代新人、推行民主制度,都起着重大作用。
【史论总结】正确认识中国近代的改革
(1)改革家们不直接暴露改革意图,而是披上各种伪装。
(2)改革在外交、军事与商业领域取得的成绩较大,而与西方挑战关联较小的部门取得的成绩较小。
(3)改革家主要是地主阶级,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4)除“戊戌变法”外,大都没有公开发布的系统的政策纲领,也从未形成全国范围的全面系统的改革运动。
知识点0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
1.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新中国成立初期
①内容:中国共产党推行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②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①标志:毛泽东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
②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③结果: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
【知识拓展】曲折发展时期( 1956~1976年)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3)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4)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列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并载入党章。
(5)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一步作出部署。中共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6)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7)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知识拓展1】 《论十大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起到作用
(1)《论十大关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它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和提出的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有巨大贡献。
(2)《论十大关系》以苏为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其各部分关系阐述都是总结和借鉴我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反对教条主义,大胆解放思想,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的新路。
(3)《论十大关系》初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发展新模式。
(4)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
【知识拓展2】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1)不断解放思想,推进理论创新。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
(3)灵活运用改革方法,既先行先试、先易后难,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史论总结】
对改革的规律性总结(内含知识拓展)
一、改革的分类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一)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三)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2.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
(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
二、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从本质上讲,改革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或调整。其背景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适应。从适应的程度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况:
1.整体适应,局部不适应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前提下对具体制度或政策的局部调整,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
2.整体不适应,必须从根本上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确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种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必然导致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如商鞅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等。
三、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1.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3.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4.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5.民族危机严重。
四、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历史上成功的改革:
(1)外国的:梭伦改革、欧洲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罗斯福新政。
a、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b、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c、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d、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e、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中国的: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新中国改革开放。
a、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b、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c、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d、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e、中国当今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2.历史上失败的改革:
(1)外国: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2)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3.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4.认识
(1)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一要看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看改革是否被中断。即看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2)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3)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4)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改革者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5)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6)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具有多样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的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7)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