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空。(每空1 分,共6分)
1.(2020三上·天津期中)冰是 态的水,除了有一定的质量和形状外,也有一定的 。
【答案】固;体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2.(2020三上·天津期中)通过探究我们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答案】不同的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50毫升水中,能够溶解的食盐大约是16-18克,能够溶解的小苏打大约是6-8克。小苏打受水的温度影响很大,水的温度越高,可溶解的越多,水的温度越低,溶解的也就越少。
3.(2020三上·天津期中)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它总会充满各处,并且具有一定的质量。
【答案】空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4.(2020三上·天津期中)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 ,然后具有了 性。
【答案】压缩;弹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当外力撤消时,空气在内部压强的作用下,又会恢复到原来的体积。
二、我能辨是非。(请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3分, 共30分)
5.(2020三上·天津期中)常温下,放在玻璃杯内的水不会蒸发。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常温下,放在玻璃杯内的水也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6.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
【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 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7.(2020三上·天津期中)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潮湿的地面上,一段时间后盒內壁可能会出现水珠。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8.(2020三上·天津期中)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根据对加快溶解的认识,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题干正确。
9.(2020三上·天津期中)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分离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子,是利用了水的溶解性,食盐可以溶解于水沙子不溶于水,然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沙子,滤液中含有盐,蒸发滤液得到食盐。
10.(2020三上·九江期末)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食盐可以溶解到水中,也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来。
11.(2020三上·天津期中)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起球后,平衡就会被破坏。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题目的说法错误。
12.(2020三上·天津期中)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具有流动性。
【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13.(2020三上·天津期中)我们能够在空中看到彩虹,所以空气有时具有颜色。
【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我们经常在雨后的天空中看到彩虹,形成这一美丽景观的原因是光的折射,并不是空气具有颜色。
14.(2020三上·天津期中)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答案】(1)正确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人的力量,不同机械有不同的用途,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省力、方便。
三、我会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 3分,共30分)
15.(2020三上·天津期中)通常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0℃ B.37℃ C.100℃
【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16.(2020三上·天津期中)下图中,要使糖块溶解得快,最好的方法是( )
A.10℃,不搅拌
B.30℃,搅拌
C.50℃,搅拌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影响方糖溶解的因素有温度、搅拌、颗粒的大小,分析选项可知,在50℃同时搅拌的情况下方糖溶解得快。
17.(2020三上·天津期中)把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A.石头、水、空气 B.石头、空气、水 C.水、石头、空气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质量最大的是石头,其次是水,最轻的是空气。
18.(2020三上·天津期中)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味精 B.食用油 C.红糖
【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食用油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溶解的特征,说明它不能在水中溶解。味精、红糖放入水中,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不能通过沉淀、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形成的溶液符合溶解的特征,说明它们能够在水中溶解。
19.(2020三上·天津期中)实验时,我们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食盐溶液加热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酒精灯火焰结构的认识,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在用酒精灯加热铜球时,我们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以便取得最好的加热效果。
20.(2020三上·天津期中)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类似的是( )
A.将竹子制作成竹筷
B.火柴燃烧后变成灰
C.用大豆、小麦酿造出酱油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 属于物理变化,将竹子制作成竹筷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21.(2020三上·天津期中)下列物质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是( )
A.石头 B.空气 C.水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B选项符合题意。
22.(2020三上·天津期中)玻璃瓶中存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一半空气,剩下的会是( )。
A.半瓶空气 B.大半瓶空气 C.一瓶空气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剩余空气将占据整个玻璃瓶,C符合题意。
23.(2020三上·天津期中)一定量的空气被压缩后,没有改变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形状
【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封闭在某容器中的气体,当它的体积被压缩后减小,质量不变。
24.(2020三上·天津期中)下列物质加热后体积膨胀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石头
【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物体因温度改变而发生的膨胀现象叫“热膨胀”通常是指外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在相同条件下,气体膨胀最大,液体膨胀次之,固体膨胀最小。
四、发现与探索。(共22分)
25.(2020三上·天津期中)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与错误(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
【答案】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1、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和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失火。
26.(2020三上·天津期中)生活中,不小心将食盐洒落到沙里了,怎样将它们分离呢?请根据课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了它们( )
A.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B.颜色不同
C.颗粒大小不同
(2)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溶液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 )
A.食盐 B.沙 C.没有东西留下
(3)蒸发食盐溶液时,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①准备器材。(请 在括号里填写它们的名称)
②器材B的主要作用是( )
A.让蒸发皿温度更高
B.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C.防止蒸发皿底部变黑
③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水慢慢变少了,是因为这些水( )
A.被蒸发皿吸收了
B.渗到蒸发皿外面了
C.变成水蒸气了
④当发现( ),就应该熄灭酒精灯火焰
A.有白色颗粒出现
B.食盐水沸腾了
C.食盐水烧干了
【答案】(1)A
(2)B
(3)①C:三角架; D:酒精灯②B③C④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我们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沙则不溶解,沉于水底。
(2)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
(3)①要求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实验器材,其中C是三角架,D是酒精灯。
②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③加热的过程中,水越来越少,变成水蒸气蒸发了。
④当发现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盐水蒸发的差不多了,就应该熄灭酒精灯。
五、生活中的科学。(共 12分)
27.(2020三上·天津期中)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水有多种存在形态,请你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
【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放热液化变成水;水放热凝固形成冰,冰吸热融化变成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冰,冰吸热升华变成水蒸气。
28.(2020三上·天津期中)在玩注射器的时候,将注射器抽进一定量的空气,用下图“加压前”的图片表示,堵住注射器管口,将活塞向下压,出现如图“向下压后”的现象,将活塞向上拉,出现如图“向上拉后”的现象。根据图示现象,完成下列问题。(图中O表示空气微粒)
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向下压活塞后,空气微粒之间的空隙 ;向上拉活塞后,空气微粒之间的空隙 。(填“变小”或“增大”)
实验结论:
【答案】变小;增大;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在压缩空气实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用力向上拉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扩张,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大。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练习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空。(每空1 分,共6分)
1.(2020三上·天津期中)冰是 态的水,除了有一定的质量和形状外,也有一定的 。
2.(2020三上·天津期中)通过探究我们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3.(2020三上·天津期中)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它总会充满各处,并且具有一定的质量。
4.(2020三上·天津期中)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 ,然后具有了 性。
二、我能辨是非。(请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3分, 共30分)
5.(2020三上·天津期中)常温下,放在玻璃杯内的水不会蒸发。
6.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
7.(2020三上·天津期中)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潮湿的地面上,一段时间后盒內壁可能会出现水珠。
8.(2020三上·天津期中)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9.(2020三上·天津期中)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后,就没有办法进行分离了。
10.(2020三上·九江期末)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 )
11.(2020三上·天津期中)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
12.(2020三上·天津期中)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具有流动性。
13.(2020三上·天津期中)我们能够在空中看到彩虹,所以空气有时具有颜色。
14.(2020三上·天津期中)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
三、我会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 3分,共30分)
15.(2020三上·天津期中)通常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A.0℃ B.37℃ C.100℃
16.(2020三上·天津期中)下图中,要使糖块溶解得快,最好的方法是( )
A.10℃,不搅拌
B.30℃,搅拌
C.50℃,搅拌
17.(2020三上·天津期中)把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按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A.石头、水、空气 B.石头、空气、水 C.水、石头、空气
18.(2020三上·天津期中)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味精 B.食用油 C.红糖
19.(2020三上·天津期中)实验时,我们应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食盐溶液加热
A.内焰 B.外焰 C.焰心
20.(2020三上·天津期中)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下列变化与水的变化类似的是( )
A.将竹子制作成竹筷
B.火柴燃烧后变成灰
C.用大豆、小麦酿造出酱油
21.(2020三上·天津期中)下列物质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是( )
A.石头 B.空气 C.水
22.(2020三上·天津期中)玻璃瓶中存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一半空气,剩下的会是( )。
A.半瓶空气 B.大半瓶空气 C.一瓶空气
23.(2020三上·天津期中)一定量的空气被压缩后,没有改变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形状
24.(2020三上·天津期中)下列物质加热后体积膨胀最大的是( )
A.空气 B.水 C.石头
四、发现与探索。(共22分)
25.(2020三上·天津期中)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正确与错误(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打×)。
26.(2020三上·天津期中)生活中,不小心将食盐洒落到沙里了,怎样将它们分离呢?请根据课上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了它们( )
A.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
B.颜色不同
C.颗粒大小不同
(2)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溶液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 )
A.食盐 B.沙 C.没有东西留下
(3)蒸发食盐溶液时,我们是这样操作的:
①准备器材。(请 在括号里填写它们的名称)
②器材B的主要作用是( )
A.让蒸发皿温度更高
B.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C.防止蒸发皿底部变黑
③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水慢慢变少了,是因为这些水( )
A.被蒸发皿吸收了
B.渗到蒸发皿外面了
C.变成水蒸气了
④当发现( ),就应该熄灭酒精灯火焰
A.有白色颗粒出现
B.食盐水沸腾了
C.食盐水烧干了
五、生活中的科学。(共 12分)
27.(2020三上·天津期中)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水有多种存在形态,请你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
28.(2020三上·天津期中)在玩注射器的时候,将注射器抽进一定量的空气,用下图“加压前”的图片表示,堵住注射器管口,将活塞向下压,出现如图“向下压后”的现象,将活塞向上拉,出现如图“向上拉后”的现象。根据图示现象,完成下列问题。(图中O表示空气微粒)
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向下压活塞后,空气微粒之间的空隙 ;向上拉活塞后,空气微粒之间的空隙 。(填“变小”或“增大”)
实验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固;体积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2.【答案】不同的
【知识点】溶解;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50毫升水中,能够溶解的食盐大约是16-18克,能够溶解的小苏打大约是6-8克。小苏打受水的温度影响很大,水的温度越高,可溶解的越多,水的温度越低,溶解的也就越少。
3.【答案】空气
【知识点】认识空气;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4.【答案】压缩;弹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使内部压强增大。当外力撤消时,空气在内部压强的作用下,又会恢复到原来的体积。
5.【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常温下,放在玻璃杯内的水也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6.【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 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
7.【答案】(1)正确
【知识点】探究水的特征
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根据对加快溶解的认识,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题干正确。
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子,是利用了水的溶解性,食盐可以溶解于水沙子不溶于水,然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沙子,滤液中含有盐,蒸发滤液得到食盐。
1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食盐可以溶解到水中,也可以从水中分离出来。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两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放在杠杆尺的两侧平衡,刺破一个起球后,平衡就会被破坏。说明空气是有重量的。题目的说法错误。
12.【答案】(1)正确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认识空气
【解析】【分析】我们经常在雨后的天空中看到彩虹,形成这一美丽景观的原因是光的折射,并不是空气具有颜色。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
【解析】【分析】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人的力量,不同机械有不同的用途,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做事情更省力、方便。
15.【答案】C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通常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16.【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影响方糖溶解的因素有温度、搅拌、颗粒的大小,分析选项可知,在50℃同时搅拌的情况下方糖溶解得快。
17.【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质量的测量
【解析】【分析】相同体积的水、空气、石头,质量最大的是石头,其次是水,最轻的是空气。
18.【答案】B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食用油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不符合溶解的特征,说明它不能在水中溶解。味精、红糖放入水中,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不能通过沉淀、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形成的溶液符合溶解的特征,说明它们能够在水中溶解。
19.【答案】B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根据对酒精灯火焰结构的认识,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在用酒精灯加热铜球时,我们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以便取得最好的加热效果。
20.【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或变成冰,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还是水, 属于物理变化,将竹子制作成竹筷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21.【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固态物质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态物质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B选项符合题意。
22.【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瓶中剩余空气将占据整个玻璃瓶,C符合题意。
23.【答案】B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封闭在某容器中的气体,当它的体积被压缩后减小,质量不变。
24.【答案】A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物体因温度改变而发生的膨胀现象叫“热膨胀”通常是指外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在相同条件下,气体膨胀最大,液体膨胀次之,固体膨胀最小。
25.【答案】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1、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和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失火。
26.【答案】(1)A
(2)B
(3)①C:三角架; D:酒精灯②B③C④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1)我们把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水中并搅拌,利用水来分离食盐和沙,这是利用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不同,食盐能够溶解在水中,沙则不溶解,沉于水底。
(2)利用滤纸过滤含有沙的食盐水时,最终留在滤纸上的是沙。
(3)①要求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实验器材,其中C是三角架,D是酒精灯。
②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让蒸发皿均匀受热。
③加热的过程中,水越来越少,变成水蒸气蒸发了。
④当发现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盐水蒸发的差不多了,就应该熄灭酒精灯。
27.【答案】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放热液化变成水;水放热凝固形成冰,冰吸热融化变成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冰,冰吸热升华变成水蒸气。
28.【答案】变小;增大;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在压缩空气实验中,向下压活塞后,管中空气被压缩,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用力向上拉活塞后,管中空气被扩张,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空气体积变大。实验说明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