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6 22:2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1900—1999),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被称为“世纪老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等。
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
舅父 斩杀 凯旋 诸葛亮 水浒传
鲁智深 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书卷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呻吟 某年
会认字
舅父 斩杀 凯旋 诸葛亮 水浒传
鲁智深 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书卷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呻吟 某年
zhǎn
kǎi

zhuàn
shà
jiǎ
juàn
ɡě
kòu
kān
suǒ

shēn
mǒu
jiù

多音字
1.雷锋精神要代代传递( )下去。
2.妈妈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一本人物传( )记。

chuán (传说)(传递)
zhuàn (传记) (列传)
zhuàn
chuán
1. 人们正在散步时,突然天降大雨,真是大煞( )风景。
2.凶神恶煞( )的歹徒冲进了珠宝店打劫。

shā (抹煞)(大煞风景)
shà (地煞) (凶神恶煞)
shà
shā
1.小花猫卷曲( )着身子在床上呼呼大睡呢。
2.书卷( )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

juǎn (卷曲)(卷尺)
juàn (书卷) (卷轴)
juàn
juǎn
词语积累
描写读书的词语:
津津有味 栩栩如生 真情实感 无限期待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心动神移 不能自已
一知半解 索然无味 朦朦胧胧 无病而呻
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消遣
索然无味
风花雪月
连一连。
寻找感兴趣的事来打发空闲。
形容事物枯燥无味。 。
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词语解释
俗语和常用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词语积累
会写字














学习活动二:
1.速读。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冰心回忆
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
2.寻读。抓住关键词句,用不同的记号标出冰心
“忆读书”的时间、书籍、体会。
3.填表。同桌讨论后,完成课堂作业本4。
4.表达。借助所填图表说说作者的读书经历。
填写作者的读书经历。
兴趣不大
厌烦
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章回小说
自七岁开始
读万卷书
津津有味
无限期待
尤其欣赏
唯一消遣
心动神移
读《红楼梦》
十二三岁时
日本访问回来后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作者是元末明初施耐庵。
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是清代曹雪芹。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取材于《大唐西域记》和民间传说等。唐僧以玄奘法师为原型。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其中《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
《西游记》
罗贯中
施耐庵
曹雪芹
吴承恩
连一连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总说读书感受。一谈到读书,话就多。
第二部分(2—8)回忆读书经历,阐明“读书好,多读书”的观点。
第三部分(9—10)写对书的挑选和比较,侧重谈“读好书”的观点。
第四部分(11—12)对儿童读书提出希望: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梳理感知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描述了作者幼时及一辈子的读书经历,认为 ,要 ,作者经过长时间的多读书,得出还要 的观点,对儿童读书提出希望: 。
读好书
多读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好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字词,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也对冰心奶奶及她的读书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具体学习《忆读书》!
第二课时
在这篇文章里冰心奶奶想说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来说吗?
第二课时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的意义
有数量
有质量
本文的
中心
学习活动一:整理冰心乐读卡。
“冰心”乐读卡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好书书目 读书方法 读书乐趣 成为好书的理由
《三国演义》 1.
2.人物栩栩如生
3.
4.
5.
6. 真情实感
《水浒传》 关注人物个性 《红楼梦》 尝到兴旺盛衰的滋味 《西游记》 现代文艺作品 挑选、比较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冰心”乐读卡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好书书目 读书方法 读书乐趣 成为好书的理由
《三国演义》 1.
2.人物栩栩如生
3.
4.
5.
6. 真情实感
……
《水浒传》 关注人物个性 比较读 《红楼梦》 尝到兴旺盛衰 的滋味 《西游记》 现代文艺作品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一知半解地读
再读,忘我
中年再看
关注人物命运
挑选读
比较读
津津有味
无限期待
引起兴趣
尤其欣赏
心动神移
不能自已
情节精彩感人
人物命运多变
得到做人处事的道理
质朴浅显
现在在你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
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饱含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书才是好书。
精彩的《西游记》
栩栩如生的《水浒传》
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你是否赞同作者“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赞成作者的读书方法,因为……
我不赞成作者的读书方法,因为……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赞成作者的读书方法,因为这样读能扩大阅读面,也能在脑海中留下对这篇文章的大概印象。
我不赞成作者的读书方法,因为这样囫囵吞枣地读,不能吸收文本的营养,且会对内容有错误的理解。
1.寻读。哪些句子体现了读书乐?划出相关句子。
2.摘抄。哪处“读书乐”让你感受深刻?选择一句完成“我的摘抄卡”。(同桌先交流,后课堂作业本5)
3.共情。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体会。(小组先交流,后个别分享)
学习活动二:体会读书乐。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读书乐摘记卡
我的摘抄
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从“津津有味”“好听极了”,感受到书中的故事情节让她很享受。
我的感受
我的摘抄
我的感受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从“无限期待”“含泪上床”,可以看出她很想看书。
读书乐摘记卡
我的摘抄
我的感受
我的摘抄
我的感受
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从“无限期待”“含泪上床”,可以看出她很想看书。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筐萝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于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节选自《忆读书》原文
《聊斋志异》

时拿起放下
作文课很有
帮助
《精忠说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大的印象,虽然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在此顺使说一句,我酷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 《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就是李清照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威……”写得十分动人,尤其是以“寻寻觅觅”起头,描写尽了“若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节选自《忆读书》原文
古典诗词
从头背到底
十分动人
到我11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对于林译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说来看,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节选自《忆读书》原文
《茶花女遗事》
去买林译小说来看
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学习活动二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忆读书
忆读书
1.练说: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自己的阅读书单。
2.练笔:写一段自己的读书经历。用“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作开头或结尾。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闻天下事,读天下书。
精读好书,点亮心灯。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英国)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