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7 10:4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上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了解七七事变、正面战场的抗战等史事,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出的抗战精神。
2.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时间、人物、现象等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结果。(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3.认识和感悟抗战精神,继承革命传统,培养优良作风。(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二、要点梳理
1.七七事变
(1)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2)经过: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________搜查遭拒,日军炮轰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反击。又称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________、________相继失陷。(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壮烈殉国)
(4)影响: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也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
(1)正式形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___,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2)表现:整编军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新四军),叶挺任军长。
(3)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淞沪会战
(1)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__年______月
(2)战况:①日军借口士兵强闯虹桥机场警戒线被击毙挑起事端。②宝山保卫战(_________)、四行仓库战斗(__________)③中国_______首次参战。④11月, _______________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3)影响:打破了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迷梦,激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南京大屠杀(每年的_____月_____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____。
(2)罪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士兵达__________人以上。
(3)认识: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本质;我们要反对战争,争取和平;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铭记历史,知耻而后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真题训练
1.如图是某事件形势示意图。该事件是(  )
A.华北危机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宛平城外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名挑起了事端,‘士兵失踪’本是他们多年来惯用的伎俩……”这个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C.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中国共产党的这一系列举措目的是(  )
A.为了国共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 B.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彻底消除国共之间矛盾 D.为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4.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5.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我们要了解“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里哭泣”这段历史,我们最应该去的纪念馆是(  )
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B.新四军纪念馆 C.九一八纪念馆 D.渡江战役纪念馆
6.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7.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翔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日关系的走向,不仅是中日双方所关心,也为世界各国政要所注目。总的来说,中日关系的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国际因素的影响。
材料一: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近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
——摘自《中国崛起策》
材料二: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者问
材料三: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第一次打断了中国近代化尝试的“挑衅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为打断中国第二次近代化进程,日本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
(3)请你谈谈材料三中我国立法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的意义。
答案:
二、知识梳理
1.(1)1937;7;7
(2)宛平城;卢沟桥事变
(3)北平;天津;赵登禹;佟麟阁
(4)全民族抗战
2.(1)国共合作宣言
(2)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1937;8;1937;11
(2)姚子青;谢晋元;空军;上海
(3)三个月灭亡中国;全国人民的斗志
4.12;13
(1)重庆
(2)30万
三、真题训练
1.C 2.D 3.D 4.C 5.A 6.A 7.A
9.(1)甲午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2)历史和领土问题。
(3)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可以时刻警醒我们铭记历史、牢记耻辱,警惕和防范日本军国主义的复苏,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