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1.2 运动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为什么飞行员能抓住飞行的子弹?可能吗?让学生在惊奇中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激起学习的兴趣。
图中运动的物体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它们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
飞驰的猎豹
穿梭宇宙的彗星
缓慢的蜗牛
一、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位置的变化:
1.相对一个物体的距离的变化;
2.相对一个物体的方位的变化。
请你说说身边有哪些
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例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谁说的对?
为什么对同一个物体的是否在运动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
二.参照物
在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位置相对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想想议议: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难点强调】
(1)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2)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如树木、建筑物、高山)作为参照物。(3)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该物体是运动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无位置变化,该物体是静止的。
参照物的选择:
(1)可以任意选择,即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2)一旦被选定为参照物,无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
(3)研究物体本身不能作参照物。
(4)不特别说明,一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
学生活动
准备:一本物理书,一块橡皮,将橡皮放在书上,放在桌面上推动。
⑴以桌面为参照物,书和橡皮如何?
⑵以书为参照物,橡皮如何?
⑶以橡皮为参照物,书如何?
⑴运动⑵静止⑶静止
由⑴⑵可知: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果可能不同。
由⑵⑶可知:书和橡皮相对静止。
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因为子弹与飞行员此时的速度相同,子弹与飞行员相对静止!
小故事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三、相对静止
拖拉机与联合收割机
在物理上,两个物体运动的方向和运动的速度相同,他们之间就叫相对静止。
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物体随时间位置发生变化就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选择一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例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一句歌词,对这句歌词中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前一句是以人为参照物,说竹排是运动的
B.后一句是以竹排为参照物,说青山是静止的
C.前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说竹排是运动的
D.后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说青山是运动的
C
例2.小红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小红背着的书包 B.迎面走来的行人
C.从身边驶过的汽车 D.路旁的树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