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山东·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
A.光球层 B.辐射区 C.日冕层 D.色球层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极昼 D.极光
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高纬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 B.短波无线电信号中断
C.火山的爆发 D.“磁暴”现象
【答案】1.A
2.B
3.C
【解析】1.人类肉眼能观测到的是太阳的光球层部分,日食时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A正确;日核外面的一层为辐射区,不属于太阳大气层,B错误;日冕发出的光比色球层的还要弱,日全食时可以观测,C错误;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察到,日全食时可以观测到,D错误。故选A。
2.色球层平时不易被观察到,日全食时可以观测到,图中日食时光亮的是色球层。黑子是太阳光球层的太阳活动,A错误;耀斑是太阳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B正确;极昼是地球公转的意义,C错误;极光是太阳风对地球的影响,D错误。故选B。
3.地球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现象,A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加强时,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B不符合题意;火山爆发的能量来自地球的内部,与太阳活动无关,C符合题意要求;太阳活动加强时,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可以干扰地磁场,引发“磁暴”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2022·吉林·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5.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能的是( )
①植物生长②喜马拉雅山的隆起③地热和温泉④火山喷发
⑤风力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⑦水力发电
A.①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⑤⑥⑦
【答案】4.A
5.D
【解析】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光热电站适宜建设在地势平坦、光照强度大、日照时间长的地方。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都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地形条件较为复杂;而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度大;降水量较少,日照时间长,最适宜建设太阳能光热电站,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太阳辐射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光热资源,提供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动力;提供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所以①⑤⑥⑦正确。②③④都是来自于地球内力作用。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地理环境:维持地表温度;提供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动力;能量转化(生物能);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生产生活:提供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等);太阳能系列;大棚农业。
(2021·云南·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太阳辐射只有约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 )
A.太阳外部核聚变反应 B.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C.太阳表面核裂变反应 D.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7.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来看,太阳提供了( )
①人类使用的全部能源②人类使用的大部分能源
③地壳运动的动力能源④大气运动的动力能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6.B
7.B
【解析】6.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正确,排除ACD。故选B。
7.太阳辐射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大部分能源,但并非全部能源,如核能、地热能等并不来源于太阳辐射,①错,②正确。太阳辐射为大气运动提供了动力能源,而地壳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④正确,③错。故选B。
【点睛】太阳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四个氢原子核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这个过程中质量出现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
(2021·甘肃·白银市第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其能量主要集中于波长较长的红外区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9.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②河流水流动③核能发电④地热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太阳辐射按照波长由短到长可以分为三部分( )
A.红外区、紫外区、可见光区 B.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C.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 D.可见光区、紫外区、红外区
【答案】8.C
9.A
10.B
【解析】8.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其能量主要集中于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约占总能量的50%,A错误。地震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B错误。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C正确。“磁暴”现象是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磁场出现的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D错误。故选C。
9.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①正确;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因此河流水的流动与太阳辐射有关,②正确;核能和地热的能量来自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④错误。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按照波长由短到长可以分为三部分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生产提供能量。太阳辐射除了直接被吸收、转化成热能外,还可以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人们大量使用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
(2021·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2019十大经济黑天鹅事件预测,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入选!如果在明年的某一天,西半球正好处在太阳照射之下,太阳耀斑爆发了,超强X射线和高能粒子先后袭击地球,人类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全部戛然而止,社会陷入混乱……尽管这只是一个预测,我们当然也是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只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在太阳活动中出现X级(强太阳耀斑强度等级)的事情那是拦也拦不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2.太阳活动高峰年,下列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机械生产部门 B.航空运输部门 C.钢铁生产部门 D.纺织生产部门
【答案】11.D
12.B
【解析】1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其释放的物质会干扰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产生磁磁暴现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卫星定位系统的信号穿过电离层时将受到干扰,②、③符合题意;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被磁场引导向两地地区运行,并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但不会在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①不符合题意;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中纬度,不会出现极昼现象,而且极昼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2.太阳活动高峰年,太阳活动释放的物质会强烈干扰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从而影响为飞机定位导航的信号传输,因此航空运输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最大,B符合题意;而机械生产部门、钢铁生产部门、纺织生产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不明显,排除ACD。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活动高峰年往往激烈天气现象增加,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等。②影响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和航天。③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2021·河南·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读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通电后太阳可发光)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地热能 B.重力势能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14.该模型中有待改进之处有( )
①太阳位置需要上移②行星数量需要增加
③公转轨道未能显示④行星大小比例不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都属于类地行星的一组是( )
A.水星和金星 B.木星和土星 C.天王星和海王星 D.火星和木星
【答案】13.C
14.D
15.A
【解析】13.生物活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的 生物活动,故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C正确;地热能、重力势能、太阳活动都不是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ABD错误。故选C。
14.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太阳近乎在同一平面上,图中太阳的位置过高,所以太阳位置上移的改进措施不正确,①错误;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所以行星数量不需要增加,②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转轨道未能显示,有待改进,③正确;太阳系中的巨行星——木星和土星体积大,图中可看出比例不当,有待改进,④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类地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有木星、土星;远日行星有天王星、海王星。水星和火星都属于类地行星,A符合题意;木星、土星属于巨行星,不是类地行星,B不符合题意;天王星、海王星属于远日行星,C不符合题意;木星属于巨行星,火星属于类地行星,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二、综合题
16.(2021·云南·罗平县第五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
材料二: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在兰州、贵阳、海口、昆明四个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的是。
(2)兰州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总辐射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
【答案】(1)贵阳
(2)兰州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广州位于沿海,气候湿润,阴雨天多。
【分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等值线判读、太阳能利用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
(1)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兰州与海口的数值是130-140,昆明的数值是140,贵阳的数值是90-100。贵阳是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城市,因而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
(2)
纬度、海拔高度及天气状况等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兰州虽然纬度比广州高,但兰州位于我国地势高,深居我国大陆内部,天气晴朗,云层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差(反射差),太阳辐射强;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湿润,降雨较多,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太阳辐射弱。
17.(2021·云南·玉溪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②____。
(2)____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层(填字母)。
(3)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出现美丽的____。下列地区中,最易观察到该现象的是____。
A.澳大利亚珀斯港 B.中国最北部漠河村 C.美国阿拉斯加州 D.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球,请根据图乙,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____和____。
【答案】(1) 木星 金星
(2) 黑子 B
(3) 极光 C
(4) 稳定的光照 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
【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系部分结构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天体名称、太阳活动类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1)
根据图片,①行星是距离太阳第五近的行星,是木星;②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是金星。
(2)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中,对应图中的B层。
(3)
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极光出现在高纬度的极地地区。四个地区中,只有美国阿拉斯加州符合条件,澳大利亚珀斯港、中国最北部漠河村、非洲最南端好望角三地的纬度位置不符合条件,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
(4)
图乙中能显示出来的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比较稳定;日地距离适中。
18.(2021·浙江·瑞安市第六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它发出的________会扰乱地球上的________,产生________等现象。
【答案】(1)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2) 耀斑 色球层 黑子和耀斑
(3) 11年 高能带电粒子(或填电磁波,注意与后面对应) 磁场(电离层,与前面电磁波对应) 磁暴(无线电通讯中断,与前面电离层对应)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大气结构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
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A是光球层、B是色球层、C是日冕层。
(2)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其中,耀斑是太阳色球层表面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耀斑爆发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3)
由图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两个相邻的黑子相对数最大值或两个相邻的黑子相对数最小值之间的时间间隔)。太阳活动发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的磁场,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引起磁暴现象。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导致无线短波通讯中断。
19.(2021·河南·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图1)”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图2)”。
(1)八颗行星中,F表示___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星和_______星轨道之间(填名称)。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性、近圆性和_______性。
(3)世界上许多地区气候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周期有一定关系,常诱发水旱灾害。此外,太阳活动还影响地面无线电_______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现象,干扰大气层,两极地区也可能产生极光现象。
【答案】(1) 土星 火 木
(2) 同向 共面
(3) 短波 磁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以及运动特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
F为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第6颗行星,为土星;读图以及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2)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内)、近圆性(公转轨道为近似于圆的椭圆形轨道)。
(3)
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
20.(2021·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图1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由图1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和最高值区,并分析其成因。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我们熟知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
【答案】(1)空间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影响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青藏高原最丰富: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四川盆地最少:地形闭塞,气候湿润,水汽充足,多云雾,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
(3)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灶等。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及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太阳能的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图中可以看出,纬度越高的地方,太阳辐射能越小,其原因是随着纬度升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因此太阳光线经过的大气层的厚度越大,大气削弱作用越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少,故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
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具有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总体上看是东少西多、南少北多。其中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加上晴朗天气多,因此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多,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而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加之盆地地形,水汽不易向外扩散,使得该地区常年多云雾或阴雨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强,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少的地区。
(3)
联系生活实际或从教材中可以获知,太阳能应用十分广泛。利用太阳能加热、做饭、烧水的装置,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装置,如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山东·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日全食时太阳的“贝利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被遮挡住发黑的部分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 )
A.光球层 B.辐射区 C.日冕层 D.色球层
2.图中闪亮主体部分的主要太阳活动类型是( )
A.太阳黑子 B.太阳耀斑 C.极昼 D.极光
3.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高纬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 B.短波无线电信号中断
C.火山的爆发 D.“磁暴”现象
(2022·吉林·乾安县第七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5.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各项能量源于太阳能的是( )
①植物生长②喜马拉雅山的隆起③地热和温泉④火山喷发
⑤风力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⑦水力发电
A.①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⑤⑥⑦
(2021·云南·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太阳辐射只有约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对地理环境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6.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源于( )
A.太阳外部核聚变反应 B.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C.太阳表面核裂变反应 D.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7.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来看,太阳提供了( )
①人类使用的全部能源②人类使用的大部分能源
③地壳运动的动力能源④大气运动的动力能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021·甘肃·白银市第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有关太阳辐射及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其能量主要集中于波长较长的红外区
B.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关
C.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D.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9.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作用的是( )
①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②河流水流动③核能发电④地热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太阳辐射按照波长由短到长可以分为三部分( )
A.红外区、紫外区、可见光区 B.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C.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 D.可见光区、紫外区、红外区
(2021·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2019十大经济黑天鹅事件预测,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入选!如果在明年的某一天,西半球正好处在太阳照射之下,太阳耀斑爆发了,超强X射线和高能粒子先后袭击地球,人类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全部戛然而止,社会陷入混乱……尽管这只是一个预测,我们当然也是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的,只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在太阳活动中出现X级(强太阳耀斑强度等级)的事情那是拦也拦不住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卫星定位系统将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会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12.太阳活动高峰年,下列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A.机械生产部门 B.航空运输部门 C.钢铁生产部门 D.纺织生产部门
(2021·河南·尉氏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一适合生物生存的行星。读某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通电后太阳可发光)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模型模拟地球上生物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地热能 B.重力势能
C.太阳辐射 D.太阳活动
14.该模型中有待改进之处有( )
①太阳位置需要上移②行星数量需要增加
③公转轨道未能显示④行星大小比例不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都属于类地行星的一组是( )
A.水星和金星 B.木星和土星 C.天王星和海王星 D.火星和木星
二、综合题
16.(2021·云南·罗平县第五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无处不在,“低碳经济”悄然融入百姓生活,下图是某城市太阳能路灯街道景观。
材料二: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在兰州、贵阳、海口、昆明四个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条件最差的是。
(2)兰州纬度比广州高,但年太阳总辐射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原因。
17.(2021·云南·玉溪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②____。
(2)____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该标志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层(填字母)。
(3)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会出现美丽的____。下列地区中,最易观察到该现象的是____。
A.澳大利亚珀斯港 B.中国最北部漠河村 C.美国阿拉斯加州 D.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4)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球,请根据图乙,列举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____和____。
18.(2021·浙江·瑞安市第六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根据所给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注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
(3)从图中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它发出的________会扰乱地球上的________,产生________等现象。
19.(2021·河南·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图1)”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图2)”。
(1)八颗行星中,F表示_______,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星和_______星轨道之间(填名称)。
(2)从运动特征来看,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性、近圆性和_______性。
(3)世界上许多地区气候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活动周期有一定关系,常诱发水旱灾害。此外,太阳活动还影响地面无线电_______通讯,也会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_______现象,干扰大气层,两极地区也可能产生极光现象。
20.(2021·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图1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由图1概括全球太阳辐射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值区和最高值区,并分析其成因。
(3)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除了我们熟知的太阳能路灯之外,还有哪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