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同步精品练习)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同步精品练习)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7 10:45: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北京·临川学校高一阶段练习)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下列因素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无关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雪山连绵,气候高寒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3.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2021·江西·南昌知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5.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地震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021·河南·濮阳油田实验学校高一阶段练习)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我校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太阳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层
7.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太阳黑子是出现在色球层的黑色区域
8.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2022·云南·易门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太阳黑子后绘制的太阳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层
10.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太阳黑子是出现在色球层上的黑色区域
11.这次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③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④日本阿苏火山喷发⑤印度尼西亚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③距海远,降水少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南极科考昆仑站日出日落正南方 B.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C.乙地可观测到太阳黑子数目增多 D.澳大利亚北部火灾频发
(2021·全国·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福建省坡度为15°的坡面上不同坡向四季各旬的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分布(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平均值为某旬各坡向太阳辐射量的平均值)和第1旬为1月上旬,第2旬为1月中旬,其他旬以此类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180°表示的坡向最可能是( )
A.正北 B.正东 C.正南 D.正西
15.第19旬各坡向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角大②白昼较长③太阳光与各坡向垂直④阴雨天气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16.(2021·山东·邹平市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下表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统计,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米2)。
纬度 0° 10°N 20°N 30°N 40°N 50°N 60°N 70°N 80°N 90°N
年总辐射量(亿焦/米2) 131.7 129.9 124.5 115.8 104.1 90.1 74.9 62.6 56.4 54.8
(1)根据表中数据,补充右图纵坐标数据、名称(单位),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曲线____,并描述其分布规律____。
(2)描述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
(3)写出图中M点的取值范围,分析该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
17.(2021·甘肃·白银市第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填字母);按照八大行星结构特征,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和____(填字母);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与____星轨道之间(填文字)。
(2)行星绕日公转表现出的运动特征有____性、____性、____性。
(3)在左图中,①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
②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
③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产生____现象。平时我们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____层(填字母)。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预报(多选)(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5)①②③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④⑤⑥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判断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太阳系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④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⑥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
A.①-⑥、②-⑤、③-④ B.①-⑤、②-⑥、③-④
C.③-⑤、②-⑥、①-④ D.①-⑤、②-④、③-⑥
18.(2021·安徽·肥东凯悦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图甲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____,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填序号和地名)
(2)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3)比较地球表面各纬度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
19.(2021·陕西省丹凤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材料三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辖区阿拉善盟,地处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海拔约1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它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千米。
(1)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2)读材料二,简析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读材料三试评价该基地作为卫星发射场的自然环境条件。
20.(2021·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贯通南宁吴圩机场至大塘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吴大高速公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条采用光伏发电的高速公路,平均年发电量为126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电费75万元。下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及吴圩机场附近主要交通干线局部放大示意图。
(1)说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把吴大高速公路选为省内第一条光伏高速公路的原因。
(3)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试说明我国努力提高太阳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北京·临川学校高一阶段练习)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下列因素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无关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雪山连绵,气候高寒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3.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答案】1.D
2.C
3.D
【解析】1.据材料“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可知,光合有效辐射越大,农业生产潜力越大。由图示可以看出,青藏高原的PAR强度最大,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农业生产潜力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根据题意,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光照时间长,ABD不符合题意。雪山连绵会增加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会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C符合题意。故选C。
3.读图可知,乙地地处内蒙古高原,晴天多,太阳射强,PAR值高,甲地处于四川盆地,地势低、阴雨天多,太阳辐射弱,PAR值低,D正确;内蒙古高原比四川盆地纬度更高,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较弱,与题意不符,A错误;植被不是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B错误;内蒙古高原地势比四川盆地高,但是地势高低不是导致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
(2021·江西·南昌知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5.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地震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4.D
5.B
【解析】4.读图可知,在大气上界,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处获得太阳辐射最高(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高,辐射集中),随着纬度增加,年太阳辐射总量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变小,辐射逐渐分散),即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在北半球大致由南向北递减,在南半球大致地由北向南递减,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太阳源源不断地太阳辐射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太阳辐射部分到达地球表面,可以维持地表温度,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通过生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能量,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地球上火山爆发的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源源不断放射的能量。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放射的总辐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表层光热能的主要来源。
(2021·河南·濮阳油田实验学校高一阶段练习)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我校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制的“太阳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黑子位于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层
7.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太阳黑子是出现在色球层的黑色区域
8.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
【答案】6.A
7.A
8.D
【解析】6.该同学观测到的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A正确。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为耀斑,日冕层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BC错。黑子没有位于太阳风层,D错。故选A。
7.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其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A正确。从数量众多到下一次数量众多,太阳黑子的周期约为11年, B错误。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相关性,C错误。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的温度较低的区域,D错误。故选A。
8.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点粒子可能会导致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①②④正确。钱塘江大潮为天体引潮力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③错误。日本阿苏火山爆发、印尼爪哇深海发生6.5级地震都属于地球内能释放的形式,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不是太阳活动造成的,⑤⑥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022·云南·易门县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远镜中观测太阳黑子后绘制的太阳黑子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风层
10.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 B.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太阳黑子的周期约是11年
C.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太阳黑子是出现在色球层上的黑色区域
11.这次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③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④日本阿苏火山喷发⑤印度尼西亚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答案】9.A
10.A
11.D
【解析】9.该同学观测到的为太阳黑子,太阳黑子位于光球层,A正确;色球层的太阳活动为耀斑,日冕层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风,BC错;太阳没有位于太阳风层,D错。故选A。
10.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黑子,其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A正确;从数量众多到下一次数量众多,太阳黑子的周期约为11年, B错误;太阳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相关性,C错误;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的温度较低的区域,D错误。故选A。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可能会导致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高能带电粒子冲进地球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现象,①②③正确。日本阿苏火山爆发、印尼爪哇深海发生6.5级地震都属于地球内能释放的形式,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不是太阳活动造成的,④⑤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北半球各纬度某时太阳辐射量分布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甲地太阳辐射量多的原因主要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少③距海远,降水少④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损耗少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3.此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南极科考昆仑站日出日落正南方 B.地球自转速度加快
C.乙地可观测到太阳黑子数目增多 D.澳大利亚北部火灾频发
【答案】12.C
13.A
【分析】12.据图可知甲地的纬度为北纬30度附近,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故①正确,该纬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故②正确,图中无经度信息,无法判断距海的远近和海拔高度,故③④错,本题选A,BCD错。
13.乙地位于北极附近,没有太阳辐射,说明出现了极夜现象,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去南极科考的时间是12月--2月,昆仑站在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日出日落都在正南方,故A正确,地球自转速度基本不变,故B错,乙地可观测到极光,无法观察太阳黑子数目,故C错,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北部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带来丰沛的降水,火灾少,故D错。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是: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2021·全国·高三阶段练习)下图示意福建省坡度为15°的坡面上不同坡向四季各旬的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分布(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平均值为某旬各坡向太阳辐射量的平均值)和第1旬为1月上旬,第2旬为1月中旬,其他旬以此类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180°表示的坡向最可能是( )
A.正北 B.正东 C.正南 D.正西
15.第19旬各坡向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角大②白昼较长③太阳光与各坡向垂直④阴雨天气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14.C
15.A
【分析】14.读图可知,180表示的坡向在第1旬(1月上旬)第10旬(4月上旬)和第28旬(10月上旬)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值较大,且为正值,说明该坡向太阳总辐射量较其他坡向大,福建省位于北半球,南坡为向阳坡,所以应为南坡,故C正确,ABD错。
15.第19旬为7月上旬,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福建省各地太阳高度角都较大,且白昼较长,各坡向日照时间的差异较冬季小,则第19旬各坡向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差异较小,故①②正确,太阳光不可能与各坡向都垂直,故③错,第19旬的阴雨天气也较少,但各坡向太阳总辐射距平差异较大,故④错,本题选A,BCD错。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是: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低;日照时间长短;坡向。1、纬度高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越强。2、天气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阴天多,太阳辐射少;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4、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5、阳坡太阳辐射强,阴坡太阳辐射弱。
二、综合题
16.(2021·山东·邹平市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下表为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统计,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米2)。
纬度 0° 10°N 20°N 30°N 40°N 50°N 60°N 70°N 80°N 90°N
年总辐射量(亿焦/米2) 131.7 129.9 124.5 115.8 104.1 90.1 74.9 62.6 56.4 54.8
(1)根据表中数据,补充右图纵坐标数据、名称(单位),绘制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曲线____,并描述其分布规律____。
(2)描述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
(3)写出图中M点的取值范围,分析该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
【答案】(1) 绘图如下:
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3)30【分析】本题以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统计表和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等值线判读、我国太阳能的分布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1)
表中数据大于50但小于140,纵坐标给出了10个刻度,故右图纵坐标数据从坐标轴交点之上第一个刻度起,自下而上依次为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由表格内容可知,名称为“年总辐射量(亿焦/米2)”。根据表中数据,在不同纬度,用点标出其对应的年总辐射量,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据图表可知年总辐射量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
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般先要描述哪里多哪里少,或者从哪到哪递增或者递减,然后描述哪里最多,哪里最少。据图可知,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总体由东南向西北增加;最低值在四川盆地,最高值在青藏高原。
(3)
M为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为低值中心,因此,a值应为40,依据“大大小小”原则可判断,M值应大于30但小于40。根据材料可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高低等。四川盆地纬度较低,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但太阳辐射能很少,主要是因为天气原因。四川盆地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周山区东南部相对较低有利水汽进入,西北部山区相对较高不利于水汽的散失,导致空气湿度高;封闭的地形导致四川盆地常年风速偏低,是我国年平均风速最小的地区之一。所以四川盆地水汽多而风又小,水汽难以散失,以至容易产生多云雾的天气。阴天多,云雾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
17.(2021·甘肃·白银市第十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填字母);按照八大行星结构特征,属于巨行星的是____和____(填字母);小行星带位于____星与____星轨道之间(填文字)。
(2)行星绕日公转表现出的运动特征有____性、____性、____性。
(3)在左图中,①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
②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
③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产生____现象。平时我们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____层(填字母)。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预报(多选)(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5)①②③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④⑤⑥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判断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①太阳系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④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⑤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⑥地球表层存在大气层
A.①-⑥、②-⑤、③-④ B.①-⑤、②-⑥、③-④
C.③-⑤、②-⑥、①-④ D.①-⑤、②-④、③-⑥
【答案】(1) C E F 火 木
(2) 同向 共面 近圆
(3) 光球 黑子 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 色球 耀斑##日珥 日冕 极光 ①
(4)ABD
(5)B
【分析】本题以“太阳大气结构图”和“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太阳系的组成、运动特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存在生命的星球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八大行星的分布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右图中,表示地球的是C;按照八大行星结构特征,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对应字母为E、F;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2)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都是自西向东,具有同向性;公转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具有近圆性。
(3)
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在左图中,①为太阳大气层中的光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其形成原因是温度比光球层平均温度低,所以显得暗。②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该层的太阳活动为耀斑和日珥。③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日冕层,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闯入地球高纬度大气,在那里轰击高层大气,产生极光现象。平时我们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大气层是光球层,对应字母为①。
(4)
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当耀斑爆发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电网、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的影响。因此通信部门、航天部门、气候研究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研究的预报;冶金工业部门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不大,ABD正确,C错误。故本题选ABD。
(5)
根据所学可知,太阳系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因此①对应⑤;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表层存在适宜呼吸的大气层,因此②对应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得地球温度适宜,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因此③对应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2021·安徽·肥东凯悦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图甲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____,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是____。(填序号和地名)
(2)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3)比较地球表面各纬度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
【答案】(1) ①青藏高原 ②四川盆地
(2)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升高,年太阳辐射总量逐渐减少,最小值出现在极点。
(3)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是回归线附近的地区,由此向极点和赤道方向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点。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递减,到极点时为0。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和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图为材料,涉及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根据图中的等值线可读出,①青藏高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高的地区,②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低的地区。
(2)
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纵坐标表示辐射量,从图中可读出,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赤道,全年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随着纬度的升高,年太阳辐射总量逐渐减少,最小值出现在极点。
(3)
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纵坐标表示辐射量;从图中可读出,整体上夏半年太阳辐射量大于冬半年,且夏半年纬度差异小于冬半年;且纬度越高夏半年与冬半年同纬度的差值越大;从图中看,夏半年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由此向极点和赤道方向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点。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递减,到极点时为0。
19.(2021·陕西省丹凤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新疆正在利用戈壁荒漠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利用基地,将在哈密、吐鲁番等地区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并网电站以及3~5个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
材料三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辖区阿拉善盟,地处荒无人烟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海拔约1000米,是戈壁沙漠的一块小绿洲。它距离这里最近的酒泉市直线距离超过200千米。
(1)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
(2)读材料二,简析在新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有利条件。
(3)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均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读材料三试评价该基地作为卫星发射场的自然环境条件。
【答案】(1)3600小时<甲<3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400小时<乙<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2)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太阳能丰富;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地租金低廉。
(3)优势:地处戈壁滩中,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气候干燥少雨,晴天多,云量小,大气透明度好,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劣势:冬季严寒,夏季干热,温差大,风沙多,无霜期短,生存环境较差。
【分析】本题考查了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太阳能开发条件、卫星发射场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
【详解】(1)据图可知,等值距为200.甲乙两地都为数值闭合的区域。从等日照线分布上看,甲周边是3600,往外到3400,再向外是3200,从这种趋势上判断甲应高于3600低于2800。乙位于2600-2800的区域中,一般这样的等值线和周围低相同的中间值就小,反之就大,乙其周边的数值是2600和小的相同,所以中间数值小,乙低于2600高于2400。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天气状况等。据图,根据省区轮廓判断可知,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乙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2)读材料二可知,新疆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晴天多、光照强,因此太阳能丰富。 且植被稀少、荒漠面积广,荒漠土地租金低廉,因此有利建设光伏电站。
(3)评价题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根据材料三,该基地并不在酒泉,发射基地地处戈壁滩中,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睛天多,云量小,大气透明度好,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但是,该地冬季严寒,夏季干热,温差大,风沙多,无霜期短,生存环境较差,被称为“生命禁区”。这些是不利的环境条件。
20.(2021·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高一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贯通南宁吴圩机场至大塘高速公路连接线的吴大高速公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条采用光伏发电的高速公路,平均年发电量为126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电费75万元。下图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及吴圩机场附近主要交通干线局部放大示意图。
(1)说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把吴大高速公路选为省内第一条光伏高速公路的原因。
(3)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试说明我国努力提高太阳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的原因。
【答案】(1)分布规律:自南向北呈减少趋势(或自北向南呈增大趋势)。主要影响因素:纬度。
(2)广西南部太阳辐射总量丰富,能满足光伏发电需求;位于省会地区附近,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能满足光伏高速公路建设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
(3)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安全,清洁,无污染;太阳能存在普遍,无地域限制,资源易得;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应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能源短缺,可以缓解能源紧张,保障能源安全。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能的分布、利用。
【详解】(1)据图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自南向北呈减少趋势。这主要是因为由南到北纬度越来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所以太阳辐射越来越少。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
(2)本题考查影响能源利用的主要因素。据图可知,广西南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可以满足光伏发电对太阳能的需求;吴大高速公路位于省会西宁附近,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水平高,能满足光伏高速公路建设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
(3)本题考查太阳能的优点和利用价值。太阳能的优点包括为可再生资源;安全,清洁,无污染;分布普遍,无地域限制。对于我国来说,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同时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用清洁的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应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变暖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导致能源短缺,使用可再生的太阳能可以缓解能源紧张,保障能源安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