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植被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识别主要的植被类型。
2.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新课导入
2017年8月中旬,智利北部最大沙漠阿塔卡马沙漠出现罕见的降水。之后奇迹出现了,曾经的不毛之地,遍地野花绽放,俨然称为花的海洋。这平常几乎看不到植物的“死亡之地”,为什么短时间变成花的海洋?其他沙漠中会出现类似的现象吗?
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的植被,如经济林、人工草场等
人工植被
天然形成的植被,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自然植被
稳定的植被,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规律: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植被覆盖率与水土流失关联性示意图
草本层
灌木层
乔木层
小结: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植物对环境的作用: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改造其生长的土壤、水分、大气等环境条件。
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世界自然植被带分布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世界森林植被覆盖率分布图
热带雨林
主要分布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
典型区域:刚果盆地、亚马孙流域、马来群岛。
气候特点:
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植被特点:
①植物全年旺盛生长,森林呈深绿色;
②植被种类丰富、垂直构造复杂,有丰富的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
③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寄生植物
Parasitic plant
板根现象
P-root phenomenon
茎花
板根
热带雨林植物特征
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植被特点:
①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②垂直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
③少茎花、板根等现象。
主要分布气候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典型区域: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常绿阔叶林
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且降水适宜。
植被特点:
①乔木叶片宽阔;
②春季发叶、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结构简单。
主要分布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典型区域: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欧洲西部、美国东北部
落叶阔叶林
活动:
1.针对上述红树林植物的特点,分别说明其适应的环境条件。
2.说明红树林对所在海岸地区生态环境的意义。
支状根和板状根:适应和防止海浪冲击。
呼吸根:退潮时和海水淹没时用于通气,保淤保滩,净化空气。
胎生”:适应海滩和海流,增强生存能力。
发育可排盐分的腺体:适应海水浸泡,净化海水。
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抵御风浪袭击,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加速淤泥沉积,保淤保滩。
净化海水和空气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特点:
①湿季降水丰沛,草原葱绿; 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
②散生着灌木和乔木
主要分布气候区:
热带草原气候区
典型区域:东非高原、巴西高原
热带草原
气候特点: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气候干燥
植被特点:
①草原夏绿冬枯,
②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有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
主要分布气候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温带草原
温带草原分布
气候特点:
降水稀少,干旱半干旱的气候
植被特点:
①以旱生的灌木为主,具有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
②也有非旱生的短生命植物,如智利沙漠中的雨后花海。
主要分布气候区: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荒漠植被
温带沙漠中的短生命植物
东北林区
东南林区
西南林区
①东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
②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③南方松杉林和常绿阔叶林及油茶、油桐等经济林
中国草原分布图
内蒙古牧区
青藏牧区
我国最著名的四大草原
新疆伊犁草原
西藏那曲高寒草原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新疆牧区
拓展: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分析植被破坏以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气候:蒸腾作用减少,空气中的水汽较少,降水减少,气候变得干旱;昼夜温差和年温差增大,灾害性天气增多
土壤: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土壤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水文: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洪水期,对降水的阻截作用减弱,汇水速度快,下渗减弱,水位升高;枯水期,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位低)易发生水旱灾害,含沙量增大
整体:生态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