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 山行 (课件)(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 山行 (课件)(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7 21:36:0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6张PPT)
导入新课
秋天是美丽的,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赞美秋天、描绘秋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人眼中秋天吧。
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径、斜”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会写“寒、径”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
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
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过程与方法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首古诗, 默写《山行》。
2. 能借助注释,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能从古诗中的景象知道古诗描写的季节。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难点: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山行
题解
山行:在山中行走。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四,研读古诗
(一)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寒山:深秋的山。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抓字眼,晓诗意
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 “白云深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
入诗境,悟诗情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晩,霜叶红于二月花。
1 .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景有何不同?前两 句和后两句诗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前两句抓住“寒”字,描绘了一种
辽阔深远的远景。后两句抓住“红”
字,描写了一种秋比春美的近景。
2 .你更喜欢哪两句?为什么
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诗釆用了非常有新
意的对比,用红叶比春花,在美的基础上渲
染了一层坚强。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 感,古诗中写秋的诗文大多是悲凉的,而这
首诗却表达了一种喜爱的情感。
一.题解
《赠刘景文》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 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 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 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
简介
苏轼(1037—1101),字
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
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
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 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初读感知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研读古诗
1.一起赏景。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2)联系诗句说一说,诗中的景物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悟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
文?作者写枯败的荷叶、傲霜的残菊有什
么用意?又为什么写到了橙黄橘绿
刘景文当时已经58岁了,有些迟暮 之感。作者写这首诗告诉他秋天正是收 快的季节,勉励如墓文奋发有为。
总结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名句,其实秋天不只有火红的枫叶,灿烂的菊花、还有很多像橙黄橘绿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让我们去寻找诗意的秋天吧。说一说你眼里的秋天。
赠刘景文
托物言志: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
向上。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对同处窘境
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
初读感知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2.赏析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前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
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后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四,总结提升
II
II
这首诗先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 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作者借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寂寞的心情,表达亍弟自己童年崖活的富爱和向荏。
字词乐园:词语积累
描写秋天的成语
橙黄橘绿
金风送爽
秋风萧瑟
秋风习习 天朗气清 秋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