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同步精品练习)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地球的运动(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同步精品练习)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地球的运动(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8-27 11:37:0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地球的运动(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等分为四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到乙 B.乙到丙 C.丙到丁 D.丁到甲
2.2019年2月5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2021·陕西·周至县第四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图(单位:千米/小时),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图所示位置在( )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北半球高纬度 D.南半球高纬度
4.若图中甲、乙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甲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乙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甲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乙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2021·湖北·阳新县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示意黄赤交角,据此完成下题。
5.黄赤交角是( )
A.地轴与平面③之间的夹角 B.地轴与平面④之间的夹角
C.平面③与平面④之间的夹角 D.23°26′,且永远保持不变
6.地球公转方向与周期的正确组合是( )
A.逆时针1回归年 B.顺时针1恒星年
C.自西向东365日6时9分10秒 D.自西向东365日5时48分46秒
7.“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3月12日前后结束,经历九九八十一天,春天便翩然而至。这段时间( )
A.南阳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B.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南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8.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赤道 D.45°N纬线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2021·山西·长治市上党区第一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小明同学发现某日太原市(约37°N)某楼房朝南窗户的正午阳光照射情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若这一天正午阳光照射在室内的面积S达一年中最大值,这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0.面积S最大时,关于太原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最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最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最长 D.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最短
(2022·四川·树德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2年3月,成都树德中学举办“春耕节”,同学们亲手种下一颗颗葵花籽,并用黑色地膜覆盖。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白天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透明地膜相比,覆盖黑色地膜有利于( )
A.地温回升 B.抑制杂草 C.增强地面辐射 D.增强大气逆辐射
12.白天,向日葵转动方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2021·山东·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A.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B.②到③逐渐加快
C.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D.④到①逐渐变快
二、综合题
16.(2018·河南·济源市第四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日期是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
(2)当地球位于C处时,此时北半球为____(季节),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
(3)当地球从C运动到D处过程中,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
(4)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的椭圆形,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____点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5)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移动。
17.(2020·江西·高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节气)。
(2)地球位于图中____位置时最接近远日点,此时是____(日期)前后
(3)地球从B位置运动到C位置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太阳直射点逐渐向____移动。
18.(2021·安徽·池州市江南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节气名称),此时地球公转到右图中____处(填序号),
(2)当日左图中a~d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填东、南、西、北)移动,再过4个月,太阳直射在____半球。
19.(2021·青海·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____,表示冬至日的是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的方向分别是:
夏至日:日出____,日落____。
冬至日:日出____,日落____。
二分日:日出____,日落____。
(3)据图可知,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当该地太阳视运动如③所示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该地昼长是____。当该地太阳视运动如①所示时,上海的昼夜状况是____。
20.(2021·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高二阶段练习)读“某时刻某半球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晨线是_______弧。
(2)此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该日重庆(29°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
(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
(4)若一架飞机由A飞往B地,其最短飞行航线方向为_______
(5)简述此日期之后的半年(6个月)时间,位于广州市中心(23 N,113 E)的地标建筑“广州塔”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地球的运动(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等分为四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到乙 B.乙到丙 C.丙到丁 D.丁到甲
2.2019年2月5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答案】1.A
2.B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据图可知,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等分为四份,甲到乙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所用时间最少,故A选项正确;乙到丙和丁到甲未经过近日点,也未经过远日点,所用时间居中,故BD选项错误;丙到丁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所用时间最多,故C选项错误。故选A。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轨道图上,若地轴向左倾斜,左侧位置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若地轴向右倾斜,右侧位置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即“左倾左冬,右倾右冬”。据图可知,地轴向左倾斜,地球所在位置为冬至日,甲乙离冬至日较近,甲在冬至日之前,乙在冬至日之后,丙丁离夏至日较近,丙在夏至日之前,丁在夏至日之后。故2019年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乙最近,故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地球公转的速度不断发生变化,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2021·陕西·周至县第四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图(单位:千米/小时),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图所示位置在( )
A.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北半球高纬度 D.南半球高纬度
4.若图中甲、乙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甲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乙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C.甲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乙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3.B
4.B
【解析】3.该图线速度向北递减,说明向北纬度越来越高,因此位于北半球,A、D错误;线速度在1480~1500(千米/小时)之间,线速度较大,位于低纬度地区,B正确,C错误,故选B。
4.图中甲的线速度在1480~1490(千米/小时)之间,乙地线速度在1490~1500(千米/小时)之间,因此乙的自转线速度大,A,C错误;甲、乙是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其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乙处的线速度比甲处大,故乙处的海拔较高,B正确,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线速度大小的因素不仅包括纬度,还包括海拔等因素。
(2021·湖北·阳新县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图示意黄赤交角,据此完成下题。
5.黄赤交角是( )
A.地轴与平面③之间的夹角 B.地轴与平面④之间的夹角
C.平面③与平面④之间的夹角 D.23°26′,且永远保持不变
6.地球公转方向与周期的正确组合是( )
A.逆时针1回归年 B.顺时针1恒星年
C.自西向东365日6时9分10秒 D.自西向东365日5时48分46秒
7.“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从冬至那天开始,到3月12日前后结束,经历九九八十一天,春天便翩然而至。这段时间( )
A.南阳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B.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后向北移动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南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8.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赤道 D.45°N纬线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答案】5.C
6.C
7.A
8.C
【解析】5.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图中③是黄道平面,④是赤道平面,因此黄赤交角是平面③与平面④之间的夹角,C正确,A、B错;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D错。故选C。
6.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既不是逆时针也不是顺时针,AB错误;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C正确,D错误。故选C。
7.从冬至那天开始,到3月1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向北移动,B错误;南阳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A正确;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再变慢,C错误; 南阳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D错误。故选A。
8.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叫自转,A错误;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B错误; 赤道周长4万km,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最吻合的地点是赤道 ,C正确;南北纬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自转线速度:某地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弧线长。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海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
(2021·山西·长治市上党区第一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小明同学发现某日太原市(约37°N)某楼房朝南窗户的正午阳光照射情况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若这一天正午阳光照射在室内的面积S达一年中最大值,这一天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0.面积S最大时,关于太原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最长 B.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白昼最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最长 D.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白昼最短
【答案】9.D
10.D
【解析】9.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正午阳光照射在室内的面积越大。太原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这一天正午阳光照射在室内的面积S达一年中最大值,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结合上题可知,冬至日这一天正午阳光照射室内的面积S达最大值,此时太原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AB错误;且白昼也是一年中最短的时候,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规律: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所以:1、在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机会,此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出现极小值。其中除赤道两个极小值都是最小值外,其它地区以太阳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2、在回归线之上的地区,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机会,分别是夏至和冬至。3、在回归线之外的地区,可含南北回归线,在太阳直射本半球回归线时最大,直射另一半球回归线时最小。
(2022·四川·树德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2年3月,成都树德中学举办“春耕节”,同学们亲手种下一颗颗葵花籽,并用黑色地膜覆盖。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白天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透明地膜相比,覆盖黑色地膜有利于( )
A.地温回升 B.抑制杂草 C.增强地面辐射 D.增强大气逆辐射
12.白天,向日葵转动方向是( )
A.自南向北 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答案】11.B
12.C
【解析】11.与透明地膜相比,覆盖黑色地膜不透光,不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不利于杂草的生长,B正确;与普通地膜相比,黑色地膜阻挡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不利于地温回升,故也不能增强地面辐射,AC错;大气逆辐射主要与大气状况有关,覆盖黑色地膜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CD错。故选B。
12.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则太阳自东向西运动,由于向日葵白天花盘随着太阳转动,所以在白天中,向日葵转动方向是自东向西,故选C。
【点睛】地膜覆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地温。二是保持土壤水分。三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四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五是可防除杂草,减少草荒。
(2021·山东·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A.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B.②到③逐渐加快
C.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D.④到①逐渐变快
【答案】13.D
14.C
15.B
【解析】13.读图可知,① 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且昼长逐日递增,A不符合题意;②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但昼长逐日缩短,B不符合题意;③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缩短,C不符合题意;④时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但昼长逐日递增,D符合题意。故选D。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为3月21日到6月22日之间的时段;②为6月22日到9月23日之间的时段;③为9月23日到12月22日之间的时段;④为12月22日到次年3月21日之间的时段。每年国庆节是10月1日,处于9月23日到12月22日之间的③时段,因此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的③地,C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C。
1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①到②中间经历了7月初,因此公转速度先减慢后加快,A错误;②到③逐渐靠近1月初,远离7月初,公转速度应逐渐变快,B正确;③到④中间经历了1月初,因此公转速度应先加快后变慢,C错误;④到①逐渐靠近7月初,远离1月初,公转速度应逐渐变慢,D错误。故选B。
【点睛】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 。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二、综合题
16.(2018·河南·济源市第四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日期是___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
(2)当地球位于C处时,此时北半球为____(季节),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____。
(3)当地球从C运动到D处过程中,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
(4)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____的椭圆形,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____点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5)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并且正在向____移动。
【答案】(1)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2) 冬季 南回归线
(3)先变快后变慢
(4) 正圆 A
(5) 北 南
【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公转速度的特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1)
地球位于A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节气为夏至,日期在6月22日前后。
(2)
当地球位于C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节气为冬至,北半球季节为冬季。
(3)
C为冬至,D为春分,之间经过近日点(1月初),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所以当地球从C运动到D处过程中,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快,过了近日点后再变慢。
(4)
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A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A点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
(5)
A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A→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且正在向南移动。
【点睛】
17.(2020·江西·高安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节气)。
(2)地球位于图中____位置时最接近远日点,此时是____(日期)前后
(3)地球从B位置运动到C位置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太阳直射点逐渐向____移动。
【答案】(1) 赤道 春分
(2) B 6月22日
(3) 先变慢后变快 向南
【分析】本题以二分二至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1)
读图可知,图中地轴倾斜方向是向右侧的,根据“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判断,D为冬至日;依据地球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则A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2)
根据上题分析,B为夏至日,在6月22日前后,距离远日点(7月初)最近。
(3)
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到B为夏至日,C为秋分日,从B到C,经过远日点,所以公转速度先慢后快;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运动,移动方向为向南。
【点睛】
18.(2021·安徽·池州市江南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所示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节气名称),此时地球公转到右图中____处(填序号),
(2)当日左图中a~d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____。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填东、南、西、北)移动,再过4个月,太阳直射在____半球。
【答案】(1) 23°26′S 冬至 ②
(2) d>c>a=b 北 北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公转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公转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知识记忆、分析运用的能力。
(1)由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可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此时地球公转到②处。
(2)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所以四地由大到小依次为d>c>a=b;回归线是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终点,此时在南回归线,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会往北半球移动,四个月后直射点在北半球。
19.(2021·青海·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读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夏至日的是____,表示冬至日的是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的方向分别是:
夏至日:日出____,日落____。
冬至日:日出____,日落____。
二分日:日出____,日落____。
(3)据图可知,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当该地太阳视运动如③所示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该地昼长是____。当该地太阳视运动如①所示时,上海的昼夜状况是____。
【答案】(1) ① ③
(2) 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 正东 正西
(3) 40°N 26°34′ 9小时 昼最长夜最短
【分析】本题展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图,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太阳视运动方位、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图中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①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且昼长最长,为夏至日,③的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且昼长最短,表示冬至日;②为春秋分日太阳运动轨迹。
(2)根据北极星的位置可知,A为北;B为南; C为东;D为西,据图分析出该地二分二至日出日落时的方向分别是:夏至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二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3)因为只有北半球可见北极星,且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地理纬度一致,据图可知北极星的仰角为40°,所以该地的地理纬度也是40°N。当该地太阳视运动如③所示时为冬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当地40°N与直射纬度23°26′S的纬度差为63°26′,所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63°26′=26°34′。图中显示③所示时日落时间为16:30,可知下午为4.5个小时,所以该地昼长是9个小时。当该地太阳视运动如①所示为夏至日,上海的昼夜状况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20.(2021·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高二阶段练习)读“某时刻某半球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晨线是_______弧。
(2)此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该日重庆(29°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__。
(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
(4)若一架飞机由A飞往B地,其最短飞行航线方向为_______
(5)简述此日期之后的半年(6个月)时间,位于广州市中心(23 N,113 E)的地标建筑“广州塔”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___。
【答案】(1)MB
(2) 6月22日前后 (23°26′N,15°W) 84°26′
(3) 21点 165°E向西至180°经线
(4)西南——西北
(5) 由长变短再边长, 昼变短,夜变长
【分析】本题展示光照示意图,设置5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晨昏线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的确定、太阳高度角、国际日界线、最短航线、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从图中30°E和60°W的分布位置分析,东经向东增大,此图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所以是以南极为中心,图中晨线由夜到昼是BM弧,昏线为AM弧。
(2)此图中南极圈以南为极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北回归线,直射点经度为正午12时经线,为图中MN经线,为15°W,所以直射点的坐标是(23 26 N,15 W)。
(3)此时东八区北京时间比15°W早9小时,所以为21:00,日界线0时位于165°E,所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地区范围是165 E向西至180 经线。
(4)A到B的最短航线是沿着AB与地心构成大圆的一段劣弧,劣弧一般向高纬突出,飞行的航线为先西南,再向西北飞,航向为西南-西北。
(5)此日期为6月22日,之后的半年(6个月)时间为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南移到南回归线,所以位于广州市中心(23 N,113 E)的地标建筑“广州塔”正午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由长变短,直射时最短(影长为0),之后再变长,所以为由长变短再边长。当地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是昼渐短,夜渐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