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山西·稷山县稷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小明同学于2021年1月1日乘坐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40°N,116°E)出发飞往拉萨贡嘎国际机场(30°N,91°E)。下图为该同学所乘坐飞机的航班信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和拉萨两地(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北京的线速度小于拉萨 D.线速度相同,北京的角速度大于拉萨
2.航班到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时,拉萨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
A.15时45分 B.13时45分 C.15时49分 D.13时49分
(2022·河北·张北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64场比赛分别在11个城市进行,举办城市集中在欧洲部分,但最东端的比赛地叶卡捷琳堡(56°N,60°E)和最西端的比赛地加里宁格勒(54.5°N,20.5°E)仍相距近3000千米,如此长距离的周转给参赛队伍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俄罗斯世界杯举办城市集中在欧洲部分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欧洲国家近 B.城市众多,基础设施完善
C.夏季气候凉爽多雨 D.减小各球队的周转距离
4.本次世界杯比赛开赛时间多安排在当地时间的16:00—22:00,我国球迷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时间可能是( )
A.10:00—16:00 B.20:00—2:00
C.4:00—10:00 D.12:00—18:00
5.举办世界杯对俄罗斯的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岗位
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加快城市化进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21·河南·濮阳一高高三阶段练习)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器“羲和号”,“羲和号”搭载太阳空同望远镜运行于距离地球表面517公里的轨道上,对太阳进行全天不间断观测,填补了我国对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的空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羲和号”发射时,成都(104°E)的地方时为( )
A.17时47分 B.18时47分 C.19时55分 D.20时55分
7.“羲和号”发射时,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濮阳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C.濮阳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往南移
(2022·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表为11月11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北京 哈尔滨 西安 上海 成都 拉萨
日出 7:18 6:54 7:33 6:36 7:44 8:34
日落 16:50 15:51 17:35 16:51 18:02 18:56
8.表中六个城市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A.1小时25分 B.3小时5分 C.2小时6分 D.1小时58分
9.请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 )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2022·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德州地处约37°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1.德州四季分明的原因是( )
①地处中纬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
③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
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2·辽宁·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五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低纬度地区
13.热带地区( )
A.无极昼极夜现象 B.无太阳直射现象 C.气温季节变化大 D.可以看到极光
(2021·吉林·长春市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全程现场直播。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14.中国留学生大孟在伦敦(零时区)观看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8日7时40分 B.9日7时40分 C.9日8时20分 D.8日8时20分
15.当“天宫课堂”开始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
C.长春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短 D.长春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长
二、综合题
16.(202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日期为____月____日前后,节气为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东或西)侧。
(4)A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
(5)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6)这一天,汕头、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___。
17.(2021·四川省仁寿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晚,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C线为____(晨线/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____。
(3)图示日期为北半球____(节气),地球公转速度____(较快/较慢)。
(4)图示日期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____地,夜最长是____地;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是____地。
(5)C地所在温度带为____;该日C地日出的地方时为____时,A地的昼长是____。
18.(2021·青海·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该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________日(节气),一般为每年的________日前后。
(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F点在________(晨或昏)线上。
(3)这一天,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其白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这一天,在A、B、C、D、E五地中,有两点的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它们是________。
(5)B点在________带,D点在________带。(五带)
(6)此时的北京时间是________,伦敦________。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19.(2021·湖南·涟源市行知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月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当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
(4)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东或西)侧。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乙点的日落时间是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甲点的夜长为____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20.(2021·黑龙江·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等于90°的是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
(4)C点的昼长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021·山西·稷山县稷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小明同学于2021年1月1日乘坐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40°N,116°E)出发飞往拉萨贡嘎国际机场(30°N,91°E)。下图为该同学所乘坐飞机的航班信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和拉萨两地(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角速度相同,北京的线速度小于拉萨 D.线速度相同,北京的角速度大于拉萨
2.航班到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时,拉萨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
A.15时45分 B.13时45分 C.15时49分 D.13时49分
【答案】1.C
2.D
【解析】1..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在全球的分布规律为除极点外,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的在全球的分布规律为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北京比拉萨纬度高,两地角速度相同,北京的线速度小于拉萨。C正确; ABD错误。故选C。
2.图中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且东早西晚。拉萨91°E位于120E以西29°,相差1小时56分,航班到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时,北京时间是15:45,拉萨所在地的地方时=15时45分-1小时56分=13时49分。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方时计算的一般步骤:1、找两地的经度差(同减异加):(1)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一经度小的度数;(2)如果已知地和要求地一个东经,一个西经,则:经度差=两经度和。2、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每小时或地方时差=经度差×4分钟。3、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要求点在已知点的东方,用加法;如要求点在已知点西方,则用减法。
(2022·河北·张北县第一中学高二阶段练习)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64场比赛分别在11个城市进行,举办城市集中在欧洲部分,但最东端的比赛地叶卡捷琳堡(56°N,60°E)和最西端的比赛地加里宁格勒(54.5°N,20.5°E)仍相距近3000千米,如此长距离的周转给参赛队伍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俄罗斯世界杯举办城市集中在欧洲部分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欧洲国家近 B.城市众多,基础设施完善
C.夏季气候凉爽多雨 D.减小各球队的周转距离
4.本次世界杯比赛开赛时间多安排在当地时间的16:00—22:00,我国球迷在电视机前看直播的时间可能是( )
A.10:00—16:00 B.20:00—2:00
C.4:00—10:00 D.12:00—18:00
5.举办世界杯对俄罗斯的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岗位
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加快城市化进程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3.B
4.B
5.C
【解析】3.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人口和城市众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接待能力强,B正确。距离欧洲国家近、夏季气候凉爽多雨、减小各球队的周转距离均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
4.由材料中最东端的比赛地叶卡捷琳堡(56°N,60°E)和最西端的加里宁格勒(54.5°N,20.5°E)可知,比赛城市主要分布于东一区至东四区,我国采用东八区区时,与比赛地16-22点相差4一7个小时,所以我国球迷观看直播的时间应在晚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举办世界杯可以吸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大量球迷到俄罗斯观赛,可以促进旅游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国际影响力,①②③正确,C正确。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有关,与举办世界杯无关,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点睛】时区是根据世界各国家与地区不同的经度而划分的时间定义,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的早。区时的计算公式:某地的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2021·河南·濮阳一高高三阶段练习)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器“羲和号”,“羲和号”搭载太阳空同望远镜运行于距离地球表面517公里的轨道上,对太阳进行全天不间断观测,填补了我国对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的空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羲和号”发射时,成都(104°E)的地方时为( )
A.17时47分 B.18时47分 C.19时55分 D.20时55分
7.“羲和号”发射时,最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濮阳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C.濮阳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往南移
【答案】6.A
7.B
【解析】6.由材料信息““羲和号”探测器发射时的北京时间(120°E)是18时51分”可知,成都经度为104°E,与120°E相差16°,有64分钟时差;成都的位置更西,因此成都为17时47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由材料信息““羲和号”探测器发射时的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4日是18时51分”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且太阳直射点南移,濮阳位于北半球,所以濮阳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B正确,D错误。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以此时的地球公转速度变快,A错误。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因濮阳比北京的纬度低,所以濮阳的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小于北京地理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因此濮阳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C错误。故选B。
【点睛】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経度差)×4分钟(东加西减)
(2022·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表为11月11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北京 哈尔滨 西安 上海 成都 拉萨
日出 7:18 6:54 7:33 6:36 7:44 8:34
日落 16:50 15:51 17:35 16:51 18:02 18:56
8.表中六个城市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A.1小时25分 B.3小时5分 C.2小时6分 D.1小时58分
9.请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是( )
A.西安 B.成都 C.上海 D.拉萨
【答案】8.A
9.A
【解析】8.11月1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全球越往南昼越长,故表格中各城市中,昼长最长的应为最南面的城市,结合计算拉萨的昼长最长为10小时22分;而昼长最短为最北面的城市哈尔滨,其昼长为8小时57分,故两地的白昼时间差值为1小时25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由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可计算出四地的昼长,西安昼长为10小时2分;成都为10小时18分;上海为10小时15分;拉萨为10小时22分。因为11月1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短,即北半球白昼越短的城市,其纬度越高,因此四城市中纬度最高的,为昼长最短的城市西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解答该题,首先利用表格中的信息计算出昼长时间,然后根据昼长在全球的分布判读各城市的纬度位置的高低。
(2022·山东·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一阶段练习)德州地处约37°N,四季分明。读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关于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1.德州四季分明的原因是( )
①地处中纬度
②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
③昼夜长短季节变化较大
④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10.C
11.D
【解析】10.结合图示可知甲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乙和丙表示昼夜长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11.德州纬度为37°N,地处中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当昼长一年内最长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就是夏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为冬季。春季和秋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所以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四季分明。正午太阳高度终年不变获得太阳辐射不变,不会有明显的四季变化②错误,其余均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高纬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因而长冬无夏;中纬地区,四季分明;低纬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全年气温高,因而为长夏无冬。
(2022·辽宁·昌图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读五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低纬度地区
13.热带地区( )
A.无极昼极夜现象 B.无太阳直射现象 C.气温季节变化大 D.可以看到极光
【答案】12.B
13.A
【解析】12. 热带地区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全年皆夏,四季变化不明显,A错误;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南北温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大,气温变化大,因而季节更替最明显,B正确;寒带地区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小,气温低,全年皆冬,四季变化不明显,C错误;低纬度地区为0-30°范围内,该范围内大多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变化不明显,D错误。本题应选B。
13.极昼极夜现象只能在南北极圈及以内出现,热带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A正确;图中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B错误;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季节变化小,C错误;极光一般在靠近极圈或极圈以内的高纬度地区可见,而热带地区看不到极光,D错误。本题应选A。
【点睛】五带是指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它是依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两个因素来划分的,热带的显著特征是有太阳直射,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每一地带有一定的纬度范围。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到南极点;北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到北极点。
(2021·吉林·长春市第六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进行全程现场直播。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生动介绍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
14.中国留学生大孟在伦敦(零时区)观看直播时,当地时间是( )
A.8日7时40分 B.9日7时40分 C.9日8时20分 D.8日8时20分
15.当“天宫课堂”开始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 B.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
C.长春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短 D.长春昼长夜短,白昼逐渐变长
【答案】14.B
15.A
【解析】14.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八区与零时区时差是8小时,已知东八区区时是12月9日15时40分,因此,伦敦(零时区)时间是9日7时40分,B正确。故选B。
15.12月9日“天宫课堂”开始,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A正确,B错误;长春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此日长春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二、综合题
16.(202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一阶段练习)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日期为____月____日前后,节气为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
(3)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东或西)侧。
(4)A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
(5)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6)这一天,汕头、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___。
【答案】(1) 12 22 冬至
(2)(23.5°S,90°W)
(3) A>D>E 东
(4) 12 12
(5)D
(6)哈尔滨
【分析】本题以地球冬至日光照图为材料,涉及太阳光照图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意义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读太阳光照图可以看出,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运转,此图是以南极为中心的南半球,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是冬至日节气,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2)读图可知,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中90°W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地方时为12时,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S,90°W)。
(3)地球上地球自转线速度,赤道最大,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线速度越小,所以图中A、D、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D>E。一发炮弹从D点向乙点方向,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物体的行进方向在南半球会向左偏,所以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的经线的东侧。
(4)读图可知,图中A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时。E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上,地方时为12时。
(5)读图可知,图中A所在的经线是180°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通过的地方,图中90°E经线上的地方时是0时,所以从A所在经线180°向东至90°E经线日期相同,范围占全球的3/4,从90°E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日期相同,范围占1/4。所以与图中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范围是3/4,大于1/2。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读图可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应该越早打开路灯。在汕头、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哈尔滨,所以最早打开路灯的是哈尔滨。
17.(2021·四川省仁寿第二中学高一阶段练习)下图为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晚,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BC线为____(晨线/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____。
(3)图示日期为北半球____(节气),地球公转速度____(较快/较慢)。
(4)图示日期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____地,夜最长是____地;ABC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大是____地。
(5)C地所在温度带为____;该日C地日出的地方时为____时,A地的昼长是____。
【答案】(1)晨线
(2)110°E
(3) 夏至日 较慢
(4) A C B
(5) 南温带(温带) 8 14小时
【分析】本题展示某日光照示意图,设置5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晨昏线判读,太阳直射点计算,地球公转速度,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昼夜长短的计算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判断,BC上的点将进入白昼,故BC为晨线。
(2)由图可知,两条经线之间间隔30度,太阳直射图上最右侧的经线,即110°E经线。
(3)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23°26'N,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地球公转位置接近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4)由上题 分析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A地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在A、B、C三地中最大。由图可知,A地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B地位于赤道,昼夜等长;C地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此日A、B、C三地中C地夜最长。图中B点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
(5)由图可知,C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属于南温带。图中B地位于晨线和赤道的交点,B地地方时为6时,C地与B地经度相差30°,且C地位于B地东侧,C地地方时比B地早2小时,故C地日出的地方时为8时,A地位于北回归线上,通过昼弧计算A地的昼长,A地昼弧跨210°,昼长为210/15=14h,A地的昼长为14小时。
18.(2021·青海·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该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________日(节气),一般为每年的________日前后。
(2)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F点在________(晨或昏)线上。
(3)这一天,图中A、B、C、D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其白昼长为________小时。
(4)这一天,在A、B、C、D、E五地中,有两点的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它们是________。
(5)B点在________带,D点在________带。(五带)
(6)此时的北京时间是________,伦敦________。
(7)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夏至 6月22
(2) D>E>A 晨线
(3) A 24
(4)C、E
(5) 北温带 热带
(6) 14:00 6:00
(7) 23°26′N(90°E) 90°E(23°26′N)
【分析】本大题以地球光照图为背景,涉及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直射点的运动、地球公转的自转的意义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地理学科素养。
(1)由图可判断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一般为每年6.22左右。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D>E>A。
(3)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越往北昼越长,A、B、C、D四地中A点昼最长,为24小时。
(4)在A、B、C、D、E五地中,C、E在同一条纬线上,白昼时间相等,正午太阳高度也相等。
(5)B点在北温带,D点在热带。
(6)D点经度为90°E,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00,北京时间是120°E地方时,120°E比90°E早2小时,是14时;伦敦时间为0°经线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14-8=6:00.
(7)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90°E)。
19.(2021·湖南·涟源市行知中学有限公司高二阶段练习)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月____日前后。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当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
(4)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东或西)侧。
(5)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乙点的日落时间是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甲点的夜长为____小时。
(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答案】(1) 南极点 12 22
(2) (23°26′S,90°W)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AB弧
(4)东
(5) 12 21
(6) 12 10
(7)D
【分析】本题展示极地俯视光照图,设置7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光照图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水平运动的偏转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所以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区域图。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所以在12月22日前后。
(2)从上题可知,南极圈内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26′S;图中E点所在经线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与90°E组成经线圈,所以其经度为90°W,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90°W)。
(3)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AB线由夜半球到昼半球,所以AB弧为晨线,则BC弧为昏线。
(4)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所以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东侧。
(5)从(2)题可知,此时E点为太阳直射的经线,所以其地方时为12时;C点为赤道的昏线的交点,赤道上日落为18时;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是45°,乙点的昼弧跨270°,所以其昼长为270/15=18小时,所以其日出时间是12-18/2=3时,日落时间是12+18/2=21时。
(6)读图可知,图中A点在赤道上,赤道地区昼夜平分,通过昼弧占比也可知道A点的昼长为12小时;甲地位于南纬30度,昼弧跨210°,昼长为210°/15°=14h,夜长则为24-14=10h。
(7)甲乙同在南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从所处纬线来看从甲到乙自东向西,距离较短,但甲到乙最短距离为甲、乙和地心三点所在圆的劣弧,最短距离凸向高纬(南),即先向西南再向西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021·黑龙江·海林市朝鲜族中学高二阶段练习)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EF线的名称叫____(晨线、昏线)。
(2)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
(3)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____等于90°的是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
(4)C点的昼长是____。
【答案】(1)晨线
(2) 冬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
(3) D A B
(4)8小时
【分析】本题以光照图设置问题,涉及光照图的判读、晨昏线、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及计算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分析,图中EF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并且自西向东越过该线后,昼夜状态由夜进入昼,可知为晨线。
(2)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了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了极昼现象,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3)此时BC位于晨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D点位于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A点位于南回归线,且位于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可知A点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等于90°;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白昼时间从北极圈向南极圈递增,越往南昼长越长,四点中B位于最南方,可知昼长最长。
(4)从图中可读出C点所在纬线的昼弧为120°,可知其昼长=120°/15°=8小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