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习题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习题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7 10:5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目录
易错知识点
05
01
知识梳理
02
重点句子
03
看图说史
04
随堂练习
06
素养提升
07
拓展阅读
08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1.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2.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知识梳理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毛泽东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黄埔
蒋介石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
吴佩孚
蒋介石
叶挺
铁军
长江流域
大资产
四一二反革命
张学良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1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重点句子
续表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2 黄埔军校的领导机构是怎样的?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续表
序号 考点问题 解答 掌握程度
3 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未掌握
□要巩固
□已掌握
看图说史
1.__________ 2.__________ 3.__________旧址大门
(1898—1976) (1896—1946)
周恩来
叶挺
黄埔军校
4.______________北伐 5.__________形势图
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
总司令蒋介石
国民革命军
北伐战争
易错知识点
1.正确书写:北伐战争、黄埔军校、吴佩孚、张作霖。
2.被誉为“铁军”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是叶挺领导的独立团为其赢得的美誉。
3.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北伐战争是胜利的,因为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是,国民革命却是失败的,因为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1923年,孙中山说道:“现在中共组织工农革命运动,群众一起来,动辄成千逾万,开滦罢工、‘二七’罢工规模浩大,震惊中外,其势尤不可侮!”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提出(  )
A.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 建立国民革命军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 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巨大障碍
C
2.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于‘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悲壮歌声之中。它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继续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材料中“没有做完的事业”是指(  )
A. 反对帝国主义 B. 反对封建主义
C. 实现共产主义 D.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D
3. 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内部派系林立并割据一方,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两党形成了统一战线。由此可见,当时国共两党合作后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
A. 结束军阀割据,完成国家统一
B. 壮大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C.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D. 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领导权
A
4. 1923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演讲中说:“党之基础何在?在于军队。”他还以俄国为例:“设无此庞大之党军,苏俄之势力必无今日之盛。”正是由于当时的革命党并未完全驾驭军队,民国建造这一问题还有待继续解决。为此,他
(  )
A. 发起二次革命 B. 领导武昌起义
C. 开展护法运动 D. 创办黄埔军校
D
5. 黄埔军校某期毕业生1 200余人中,除部分留校任职外,大多数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中,也有部分被派往北方军阀统治区从事地下活动。这反映了黄埔军校(  )
A. 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
B.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人才
C. 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B
6. 1926年9月,汉阳兵工厂工人实行总罢工,不为吴佩孚制造枪炮。同年,湖北各地工团组织还纷纷组建运输队、铁路破坏队和武装纠察队等应援革命。该现象的时代背景是(  )
A. 北伐胜利进军 B. 国民革命失败
C. 武昌起义爆发 D.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A
7. “此次北伐军能迅速地荡平吴军(吴佩孚),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凡战事区域,我们所组织的农会均号召农民起来实际参加战争,因参战而牺牲的农民虽尚未得确实统计,然大致不在少数。”材料反映了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是
(  )
A. 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 北伐作战方针的正确
C. 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D. 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A
8.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 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 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B
9. 右图为1927年创作的漫画《革命歌声》。该漫画旨在说明(  )
A. 北伐战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 军阀割据导致社会黑暗
C. 农民运动配合革命军行动
D. 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美蒋新军阀
C
10. 分析下表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捕
B. 在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
C. 在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D. 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党员
D
时期 1927年4月前 1927年4月后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 5.7万 1万多
二、综合题
11. 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材料二
材料三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1)材料一中的“军校”指的是什么学校?“军校”的创办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北伐官兵的英勇战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发挥了先锋带头作用;工农运动的支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发动了哪一“反革命政变”?随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反动政权叫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政府。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素养提升
北洋军阀的统治致使中国初步政治现代化严重异化。在短短的12年中,北洋中央政府频繁地更换8位元首、24届内阁和5届国会或参政会。同时,在军阀政治的导演下,各军阀为了扩充地盘,扩大权力,在中国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军阀混战的闹剧。其中,1920年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吴佩孚为首的直系之间发生的第一次直皖战争影响较大。
——摘编自刘永国《国民革命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归纳国民革命之前阻碍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政局动荡;军阀割据;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拓展阅读
英 雄 史 观
英雄史观是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创造作用并把个别杰出人物夸大为主宰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英雄是同人民群众相对应的历史观范畴,通常指杰出人物。有时也泛指对历史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如帝、王、将、相和思想家中的一些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都无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宣扬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者把历史的发展看作由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品格、才能决定的,认为人民群众不过是消极、被动的“惰性物质”,是少数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