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精卫填海 同步练习(含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精卫填海 同步练习(含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7 10:39:36

文档简介

13.精卫填海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
B.课文讲述了黄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
C.精卫填海的起因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经过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D.从精卫鸟誓填东海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它敢于困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韧执着的形象。
E.对那些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地同困难做斗争的人,我们都可以赞扬他们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查课文理解。
《精卫填海》全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选项B“黄帝”说法错误。
2.“故为精卫”中“故”的意思是( )
A.因此 B.故事
【答案】A
【解析】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
“故为精卫”意思:所以化为精卫鸟。“故”的意思是因此。
3.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卫常常衔来西山的木石,用来填塞东海。
B.精卫常常去西山衔木石,所以东海都被堵塞了。
C.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木石,于是东海就堵塞了。
D.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木石,去修补东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辨析,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分析。这是《精卫填海》里的句子。原文: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所以理解正确的是A项。
4.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没有返回。
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到水中不愿起来。
D.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后没有回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辨析,句子出自文言文《精卫填海》,全文: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主要判断“游”字意思,意思是游玩。溺:淹死,溺水。
5.“溺而不返”中“溺”的意思是( )
A.沉没 B.溺水、淹没
【答案】B
【解析】考查了学生对文言文中字词的理解,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
“溺而不返”意思: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溺”的意思是溺水、淹没。
二、填空题
6.感知内容
课文《精卫填海》主要讲述炎帝之女衔木石填东海的动人故事,表现了远古人类_______的不屈精神。它通过对矢志复仇、不懈填海的精卫的歌颂,表现了先民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意志。
【答案】 与自然抗争 征服自然 战胜自然
【解析】略
7.《精卫填海》选自《______》,这本书是一部志怪古籍,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答案】山海经·北山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这本书是一部志怪古籍,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记叙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的故事。精卫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精卫能向凶猛的大海挑战,它好勇敢,值得我们学习。
8.多音字
少______( )______( )
【答案】 shào 少女 shǎo 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
多音字辨析:1、从词性辨别读音。 2、从意义辨别读音。3、从用法辨别读音。
读shǎo表示数量少,与“多”相对;读shào指年纪轻,与“老”相对。
9.比一比,再组词。
撑( ) 液( )
掌( ) 夜( )
竭( ) 劈( )
喝( ) 辟( )
【答案】 支撑 血液 手掌 夜晚 竭力 劈开 喝水 开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撑:[chēng]1.抵住。 2.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3.支持。 4.张开。 5.充满到容不下的程度。
掌:[zhǎng]1.手掌:鼓~。易如反~。摩拳擦~。2.用手掌打:~嘴。3.掌管;掌握:~舵。~印。~大权。4.某些动物的脚掌:熊~。鸭~。5.马蹄铁:这匹马该钉~了。6.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等:前~儿。后~儿。钉一块~儿。7.钉补鞋底:~鞋。8.加上(油盐等):~点儿酱油。9.把:~门关上。10.姓。
液:[ yè ]液体:汁~。血~。溶~。~态。
夜:[ yè ]1.从天黑到天亮的一段时间(跟“日”、“昼”相对):~晚。~班。白天黑~。冬天昼短~长。2.用于计算夜:三天三~。每日每~。3.姓。
竭:[ jié ]1.尽:~力。力~声嘶。取之不尽,
用之不~。2.干涸:枯~。山崩川~。3.姓。
喝是一个多音字。
[ hē ]1.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喝水、喝茶、喝酒;2.特指喝酒:爱喝、喝醉了
[ hè ]高声叫。喝责、喝采、吆喝叹词。表示惊讶。喝!你居然也在这儿。
[ yè ]声音嘶哑、噎塞:“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湿下者夭”。
劈是一个多音字。
[ pī ]1.用刀斧等砍或由纵面破开:~木柴。~成两半。~风斩浪。2.(木头等)裂开:板子~了。钢笔尖写~了。3.(嗓音)变得嘶哑:他喊了半天,声音都快~了。4.正对着;冲着(人的头、脸、胸部):~头。~脸。5.雷电毁坏或击毙:老树让雷~了。6.简单机械,由两个斜面合成,纵剖面呈三角形,如楔子和刀、斧等的刃儿就属于这一类。[ pǐ ]1.分开;分:~成三股。2.分裂;使离开原物体:~莴苣叶。3.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
辟是一个多音字。
[ bì ]1.君主:复~。2.姓。3.排除:~邪。4.同“避”。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 pī ][辟头](pī tóu)同“劈头”。
[ pì ]1.透彻:精~。透~。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10.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溺:___________ 返: ____________ 故: ____________
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溺水,淹没 回 因此 女娃去东海游玩,淹死了,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翻译: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溺:溺水,淹没。
返:回。
故:因此。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 ) 故为精卫 ( )
12.解释下列语句。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
13.读完这篇文言文,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_______________
【答案】11. 小女儿 因此
12.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3.我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不畏艰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等精神。
【解析】11.
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炎帝之少女”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少女”,小女儿。
“故为精卫”意思是:因此化为精卫鸟。“故”,因此。
12.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意思是: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湮:填塞。
13.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精卫即使面对这么困难,难以完成的事情仍然没有退缩,告诉我们要不惧艰险,奋斗不止,做一个有着顽强意志,坚持不懈的人。
【点睛】
参考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一部志怪典籍,大概是由战国中、后期到汉初代中期的出国或巴蜀人所作。古人认为读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山海经》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已佚。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山川、交通、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4.下面关于《山海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海经》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B.《山海经》成书时共18篇,记述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山川、交通、民族、物产等。
C.《山海经》是一部志怪典籍,保存了包括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D.《山海经》中关于矿物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5.请根据上述材料,为这本《山海经》写几句推荐语,把它推荐给更多的学生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B
15.《山海经》是教育部通便语文教材指定阅读的书目。这本《山海经》全本无删节,由名家翻译,有难字注音、难词注释、准确译文,可以实现无障碍轻松阅读,还配有经典插图,而且是大字本,有护眼功效,是青少年的优选读本。
【解析】14.
此题考查段落的理解能力,从文章“《山海经》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已佚。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山川、交通、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可以看出《山海经》现存18篇,并不是成书时是18篇,B选项描述错误。
15.
本题考查拟写推荐语的能力。解答时要在了解名著内容的基础上,写出名著在思想、内容、写法等方面的特点作为推荐的理由,语句要通顺流畅。结合《山海经》的内容来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四、书面表达
16.观察图片,按要求写话。
想象一下如果某天你的家乡遭遇洪水,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完整的句子写下来。
【答案】略
【解析】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13.精卫填海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课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是神话中鸟的名字。
B.课文讲述了黄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化为精卫,衔来西山木石填塞东海的故事。
C.精卫填海的起因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经过是“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D.从精卫鸟誓填东海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它敢于困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坚韧执着的形象。
E.对那些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地同困难做斗争的人,我们都可以赞扬他们具有精卫填海的精神。
2.“故为精卫”中“故”的意思是( )
A.因此 B.故事
3.对“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卫常常衔来西山的木石,用来填塞东海。
B.精卫常常去西山衔木石,所以东海都被堵塞了。
C.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木石,于是东海就堵塞了。
D.精卫常常从西山衔木石,去修补东海。
4.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娃到东海游泳,淹死没有返回。
B.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C.女娃到东海游泳,沉到水中不愿起来。
D.女娃到东海游玩,淹死后没有回来。
5.“溺而不返”中“溺”的意思是( )
A.沉没 B.溺水、淹没
二、填空题
6.感知内容
课文《精卫填海》主要讲述炎帝之女衔木石填东海的动人故事,表现了远古人类_______的不屈精神。它通过对矢志复仇、不懈填海的精卫的歌颂,表现了先民________、________的坚定意志。
7.《精卫填海》选自《______》,这本书是一部志怪古籍,也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8.多音字
少______( )______( )
9.比一比,再组词。
撑( ) 液( )
掌( ) 夜( )
竭( ) 劈( )
喝( ) 辟( )
10.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溺:___________ 返: ____________ 故: ____________
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 ) 故为精卫 ( )
12.解释下列语句。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
13.读完这篇文言文,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内容简介
《山海经》是一部志怪典籍,大概是由战国中、后期到汉初代中期的出国或巴蜀人所作。古人认为读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
《山海经》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已佚。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山川、交通、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4.下面关于《山海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海经》是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可能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B.《山海经》成书时共18篇,记述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山川、交通、民族、物产等。
C.《山海经》是一部志怪典籍,保存了包括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D.《山海经》中关于矿物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15.请根据上述材料,为这本《山海经》写几句推荐语,把它推荐给更多的学生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6.观察图片,按要求写话。
想象一下如果某天你的家乡遭遇洪水,会是什么样的场景?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完整的句子写下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