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爬山虎的脚 同步练习(含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爬山虎的脚 同步练习(含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7 10:46:38

文档简介

10.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
A.变圆片→触墙→巴住墙→贴在墙上→细丝拉住
B.触墙→变圆片→巴住墙→细丝拉住→贴在墙上
C.变圆片→贴在墙上→细丝拉住→触墙→巴住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作答。根据《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可知,爬山虎先触墙,接着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然后巴住墙,用细丝拉住,最后紧贴在墙上。
2.下列对“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
B.“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是写叶子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
C.这段话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长得整齐,铺排得均匀。
D.这段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关键句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正确选择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中的关键句,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和关键词等入手,学生在课下要多去练习这几种方法。
从句中的“那些叶子”“叶尖”可知这里写的是爬山虎的叶子,没有写爬山虎的脚,D选项错误。
3.下面句子意思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B.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
C.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句子的意思。
A.“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意思是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B.“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表示肯定,意思不同。
C.“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意思和选项A的意思一样。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拯铁面无私,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B.王老师讲课非常幽默,我总是被逗得哄堂大笑。
C.联欢会上,大家各显神通,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D.归根到底,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刘义付出的努力更多一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应用。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归根结底:意思是归结到根本上。
选项B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可以改为:王老师讲课非常幽默,我总是被逗得捧腹大笑。
5.回忆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下面的动词顺序正确的是( )
A.触——贴——巴——贴 B.触——巴——拉——贴
C.贴——触——拉——巴 D.触——贴——巴——拉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
结合文章内容“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可知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是触——巴——拉——贴。
二、填空题
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这句话中的“拂”能换成“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漾起波纹”一般用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在这里用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能。“拂”在这里的意思是轻轻地擦过,与“漾”字呼应,比“吹”更能准确地表现出风轻轻擦过叶子的情景。 水面微微动荡 爬山虎的叶子像水波一样微微动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1)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解答此题要结合词语意思与语境,综合进行分析。答题时,首行明确观点。示例“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拂”不能换成“吹”。因为“拂”意思:轻轻擦过。“吹”意思:合拢嘴唇用力出气。句子描写的是风轻轻地吹拂着叶子,这样才能荡起美丽的波纹,而吹则不能体现出这样的效果。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漾起波纹”一般用来形容,句子的“漾起波纹”形容满墙绿叶如同水面轻轻泛起的波浪。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叶子 绿得( )
( )的爪子 巴得( )
( )的细丝 铺得( )
( )的脚 看得( )
【答案】 嫩绿 新鲜 蛟龙 牢固 弯曲 均匀 细小 仔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和“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如:金黄的叶子、绿得发亮、锋利的爪子、巴得很紧、长长的细丝、铺得整齐、厚实的脚、看得出神。
8.读句子,把加点的字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字。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 )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 )
(3)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 )
(4)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 )
【答案】 全 荡 挨 别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1)这句话的意思是学校操场北边墙上爬满了爬山虎。“满”是表示程度的副词,说明了墙上全是爬山虎,突出了爬山虎的多。”满“的近义词“全”“都”也表示多的意思。
(2)“拂”是动词,一个“拂”字写出了一阵风吹过叶子的样子。“吹”“飘”也是动词和“拂”意思相近。
(3)“触”是接触之意,爬山虎是藤本植物,根茎必须吸附在墙上生存,“触”字写出了爬山虎的生存方式,“挨”和“触”字意思相近。
(4)“休想”的意思是别妄想,“休”与“别”“不要”意思相近。
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
(3)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
【答案】 难受 立刻 松垮
【解析】本题考查反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就是意思相反的词语,要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即可。
1.舒服: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反义词有:别扭、难受、受苦等。
2.逐渐:渐渐。反义词有:立刻、突然、马上等。
3.牢固:结实;坚固。反义词有:脆弱、薄弱、松散等。
10.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 )( )
(2)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 )( )
【答案】 牢靠 别想 匀称 间隙
【解析】本题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写近义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找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近义词。二是根据词义找出与其意思相近的近义词。
1.牢固:意思是结实;坚固。其近义词是“结实”;休想:意思是不要妄想。其近义词是“别想”。
2.均匀:意思是指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其近义词是“匀和”;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尚未占用的时间。其近义词是“间隙”。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片段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地往上爬。
11.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说一说这个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还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一自然段把爬山虎的脚写得很具体,写明了爬山虎的脚生长在__________,它的颜色是________。
13.第二自然段写出了爬山虎一步步往上爬的动态,请填写完整。
触墙——( )——( )——紧贴在墙上(往上爬)
【答案】11.文中的比喻句: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这个句子将细丝比喻成蜗牛的触角。这些细丝还可以比作蝈蝈的胡须、头发丝、棉花糖的拉丝。
12.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嫩红
13. 巴住墙 拉一把
【解析】11.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比喻句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文中的比喻句: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这个句子将细丝比喻成蜗牛的触角。这些细丝还可以比作蝈蝈的胡须、头发丝、棉花糖的拉丝。
12.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从文中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可以知道爬山虎的脚生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颜色是嫩红。
13.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要概括爬山虎一步步往上爬的动态,就要抓住动词,再补充相应的名词即可。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词有触、巴、拉、贴。根据文意,爬山虎的动态应概括为:触墙——巴住墙——拉一把——紧贴在墙上(往上爬)。
课内阅读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4.请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15.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请用“﹏﹏﹏”画出相关的三个句子。
16.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 蜗牛的触角
15.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16.爬山虎的脚
【解析】14.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句中的比喻句:“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将“细丝”比作了“蜗牛的触角”,形象写出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将“爬山虎的脚”比作了“蛟龙的爪子”,形象写出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15.
本题考查找出关键句子。
选文第二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写了爬山虎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详细过程。
16.
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选文出自课文叶圣陶《爬山虎的脚》,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四、书面表达
17.书面表达
百字练笔
请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抓住牵牛花的生长特点写一写。
__________
【答案】例文:牵牛花有着一根根绿色的茎。那茎犹如一条条披着绿衣的手臂,绿得像碧玉.像翡翠。它们伸展到旁边的树上,把树缠了一圈又一圈,好看极了。茎上又伸展出一片片叶子,叶子绿极了,让人看着很舒服,绿叶如春,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
【解析】本题为自命题的状物作文。
要求抓住牵牛花的生长特点写一写。
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抓事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事物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③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事物写生动,写形象;
④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10.爬山虎的脚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爬山虎的脚》一文中,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
A.变圆片→触墙→巴住墙→贴在墙上→细丝拉住
B.触墙→变圆片→巴住墙→细丝拉住→贴在墙上
C.变圆片→贴在墙上→细丝拉住→触墙→巴住墙
2.下列对“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
B.“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是写叶子长得如此整齐,铺排得那么均匀。
C.这段话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长得整齐,铺排得均匀。
D.这段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
3.下面句子意思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B.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
C.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禁不起这猛烈的风雨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包拯铁面无私,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老百姓都很敬重他。
B.王老师讲课非常幽默,我总是被逗得哄堂大笑。
C.联欢会上,大家各显神通,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
D.归根到底,在这件事情上,还是刘义付出的努力更多一些。
5.回忆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下面的动词顺序正确的是( )
A.触——贴——巴——贴 B.触——巴——拉——贴
C.贴——触——拉——巴 D.触——贴——巴——拉
二、填空题
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这句话中的“拂”能换成“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漾起波纹”一般用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在这里用来形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叶子 绿得( )
( )的爪子 巴得( )
( )的细丝 铺得( )
( )的脚 看得( )
8.读句子,把加点的字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字。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 )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 )
(3)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 )
(4)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 )
9.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
(3)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
10.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 )( )
(2)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 )( )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片段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地往上爬。
11.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说一说这个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还可以把它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一自然段把爬山虎的脚写得很具体,写明了爬山虎的脚生长在__________,它的颜色是________。
13.第二自然段写出了爬山虎一步步往上爬的动态,请填写完整。
触墙——( )——( )——紧贴在墙上(往上爬)
课内阅读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14.请用“——”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
15.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请用“﹏﹏﹏”画出相关的三个句子。
16.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7.书面表达
百字练笔
请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抓住牵牛花的生长特点写一写。
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