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解析与作文范文)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8分)【诗歌励志,展现青春风采】老师在教室设计了风采展示墙,帮助大家互相认识。几位同学想要选取古代诗歌作为风采展示的寄语。
请你将下列诗歌补充完整。
小珠:升上初中,我要像郑燮笔下的竹那样:“千磨万击还坚劲,(1) ”不畏挫折与困难。
小海:面对困难,我们还可以发扬长征精神,以“红军不怕远征难,(2) ”
的勇气去拼搏。
小明:我选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3) ,更上一层楼”,希望自己在学习上尽可能拓宽视野。
小华:“(4) ? ”,正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所言,我要灵活地汲取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境界。
小强:初中三年会过得很快,苏轼在《浣溪沙》中吟道:“谁道人生无再少?(5) ”,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把握时间,珍惜当下
你:小强,你选的这一句主要表达词人乐观的态度。我觉得《汉乐府 长歌行》中劝取青少年惜时拼搏的这两句比较适合你:“(6) , ”。
2.(17分)【竞选演讲,勇担班级责任】
小珠想要在新班级竞选班长职位,请你帮她将竞选演讲稿的部分内容完善。
成为一名班长,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如果这次竞选成功,我将会用(1)mǎn qiāng热情千方百计地为同学们服务,充分发挥我的才能为班级的发展(2)chū móu huà cè,协助老师(3)yì sī bù ɡǒu地把班级管理好。如果我做得不够好,也欢迎大家对班级工作指手画脚。拿破仑以前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站在这里,我(4)zhènɡ zhònɡ地对大家说:“我不仅要做元帅,而且要做一名出色的、能为大家做贡献的元帅!既然是花,我就要开放;既然是树,我就要长成栋梁;_________,______。①我相信,我能够胜任班长这个职位。②假如我落选了,我不会沮丧,我将会一如既往地为班级出力。③当然,落选就像是沙漠里下暴雨,可能性极小。④同学们,请不要吝啬你们手中的票,支持我吧!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mǎn qiāng
chū móu huà cè
yì sī bù ɡǒu
zhènɡ zhònɡ
(2)文段中画横线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协助(xié zhù)
B.贡献(ɡònɡ xiàn)
C.沮丧(jǔ sànɡ)
D.吝啬(lìn qiáng)
(3)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梦寐以求
B.千方百计
C.指手画脚
D.一如既往
(4)请你结合上下文,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5)演讲稿中有一处表达不够得体,请你在标有序号的句子中将它找出来
A.①
B.②
C.③
D.④
3.(8分)【设计班徽,创建班级文化】小海为班级设计了班徽(图1),请你帮他完善设计的创意阐述吧。
①班徽外面的圆环代表着班级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②环内的左侧为一个挺胸向前的人形,线条奔放舒展,是积极向上的同学们的最佳写照。③画面底部的线条象征海上的一叶扁舟,画面右则是高高扬起的风帆。④不仅画面的整体元素组合在一起代表着阿拉伯数字“4”,而且它寓意着我们2021级4班的同学一起在学海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⑤与上述的设计创意相呼应,我将班级文化的精神确定为: 、 、 。
(1)句子①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请你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创意阐述中有一处病句,请你在标有序号的句子中将它找出来
A.②
B.③
C.④
D.⑤
(3)根据班徽设计的阐述,填入横线中最能概括班级文化精神的词语是
A.团结 向上 进取
B.活泼 向上 勇敢
C.竞争 自律 勤学
D.感恩 超越 自强
二、阅读(27分)
4.(10分)【掌握阅读方法】
初中阶段,整本书的阅读尤为重要。语文老师下发了有关阅读的材料给同学们研读,指导同学们更好地开展阅读。
材料一:对初中生进行阅读与语文学业成绩相关性的问卷和测试后,研究人员得出以下数据。
材料三
摘抄是很费时间的,但即使如此,我还是希望你能尝试一次。不试试的话,你是无法体会摘抄带来的惊喜的。
摘抄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作家井上厦在《书的命运》中提到,他会在看报纸或书时把有疑问的内容全都摘抄到一本名叫“摘抄术”的大号笔记本里。为了方便参考,还会写上出处和页码。“这样的笔记本,我一年能写完五六本。虽然只是把文章按原样抄写一遍,但这是效果最好的记忆法。”
摘抄不需要多加考虑,只需要抄写原文就够了。而且,因为作业量=字数,很容易估算摘抄需要的时间。如果只写要点,总结要点比抄写原文还需要动脑,更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心理,而且日后重读读书笔记的时候就会感到迷茫,“这到底是引用原文还是我自己的感想呢”。
摘抄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这样做可以加深理解。在摘抄的过程中,你很容易发现作者经过反复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机锋。虽然写得太详细容易脱离本书主旨,但这种发现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积累。
(选自《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有删改)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2)下列对材料二、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主要说明了树立写读书笔记意识的重要作用。
B.阅读时做读书笔记不仅可以记住书中内容,还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C.摘抄很费时间,比总结要点更容易产生疲劳的心理。
D.材料三引用作家井上厦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摘抄可以促进和加深对书的记忆。
(3)小海说:“我也看过很多书,但很多都记不起讲了什么内容,也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感受。”针对小海的问题,请你结合材料给他提出合理的建议。
5.(17分)【参与阅读分享】
书店太太
李光久
①每当放学,路过老街拐角,柳家书店的几盏灯火便透出斑驳的窗户,给我莫大的温暖。
②这家书店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那静静地端坐,和我淡淡地相处。店主是一位端庄而安静的太太,我从书店门前走过,她不是在整理书架,便是低头捧着一本书,目光深邃而清澈,见了便觉安然、恬静和知性。
③书店毫不起眼,只占据一个很小的门面,面朝西北,采光不好,大白天店内都需点灯。但书店沿墙的两排书架,摆放着那些新的、旧的书籍每每吸引我的眼球,叫我无法挪动脚步。我非常喜欢柳太太的品位,因为书店只卖纯文学作品,有刚出版的名家新作,也有老旧的文人经典。卷卷书册在握,无不使我痴迷。
④因为喜爱,我几乎每天都会进去光顾一会,每次太太都对我莞尔一笑,也不多话,那眼神似乎在说:你好,小姑娘,慢慢看吧!
⑤有一次,给妈妈买生日礼物,选定一本心仪的散文集,看了书背后的价格,再擭摸口袋里的钱币,不经意地摇了摇头。太太看我爱不释手、犹豫不决的样子,已然懂了我的心事,遂走过来关切地问:“想要?”
⑥“似乎钱不够!下次再买吧。”
⑦“我来数数你有多少钱。
⑧我掏出钱袋,一下子将角票、硬币倒入太太双手交叠成窝的手心,此时才发现,太太的手和她的模样一样耐看,纤细而不失温润。
⑨果然,钱不够,差了1角。彼时,书很便宜,一般仅几角或一元多点。“哦,正好!这本书是我朋友寄卖的。他从外地买回这本书,但返家后方知妻子已为他购得,所以这书可打9折。
⑩望着这本崭新的书籍和书店太太温柔、清澈而灵动的目光,我一下子感动起来:“谢谢阿姨!”眼中已是泪点,似乎像清晨的阳光轻轻地印在昨夜微雨细润的花枝,一朵朵的欣喜地绽放。
“你是个懂事、孝顺的女孩。阿姨就喜欢你知书达礼的样子!”书店太太摸了摸我的头。
这本书是否为太太所说那样,是朋友寄卖,我至今仍无法证实,但那天的经历让我一直感怀不已。
此后,我常去书店看书,有时也帮太太整理整理书架,因为我喜欢书店里的氛围和太太的知书懂人。
书店太太的爱也一直对我润泽无声。有时我进去看书不好意思久留,光看不买心里不安,但总去买书,钱袋又不允许。可太太对我每次进入店内从来都投以欣赏的眼神,不声不响让我站在那里选书、看书,从无打搅。我浏览着书籍,她也看书。她有时边看边记,常在那个雪青封皮的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稍后,我也有了这个习惯,将喜欢的句子或感悟记在本子上。多半数的景象是,黄昏店内仅我们两个嗜书的痴女。
一天放学时,天空出现了乌云,太阳早就不知踪影,从东边刮来的风显得闷热,街边的树叶摇曳,树叶坠地时的零落更似点点泪滴。心里祷告,千万不要下雨,我没带伞,一表印花薄裙,淋雨后定难堪无比。但雨还是在我快到拐角处时,无情地落了下来。快步跑过拐角,太太举看一把伞似在等人,背后灯火仍温亮着,见我过来,便满眼怜惜和欣喜地将伞交给我:“快点回家换衣,伞啥时还我都成!”
此刻,这位太太怎么看都是无比的清丽和高远,那天她的样子我一直记着。
说来奇怪,这位大太似乎从不见老,我小学直到大学毕业,她周身似乎始终笔罩着安详、端庄和秀丽,岁月的沧桑好像从不在她的脸上落下尘土。但她和拐角处的书店一直是这条老街安静的所在,并伴我一路成长。
(选自《金山》,2020年第10期,有删改)
读完《书店太太》,同学们进行了阅读分享,请你也参与其中,完成问题吧。
小珠:文中围绕“我”和书店太太写了儿件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足太太得知“我”买书不够钱打折卖给“我”。这让我觉得太太是一个(1) 的人。
小海:与你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件事:(2) 这件事体现了太太乐于助人、关心孩子的形象。
小明:太太从不打扰“我”看书,甚至影响了“我”的阅读习惯,我觉得这两处细节最令我感小华:说到细节,我觉得“眼中已是泪花点点,似乎像清晨的阳光轻轻地印在昨夜微雨细润的花枝,一朵朵的欣喜地绽放。”这个句子写得极好,因为
小强:我有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书店太太”,直接用“书店”来修饰“太太”,为什么不是“书店与太太”呢?
你: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去理解的
小强: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作者的匠心了。
小珠:看完这篇文章,我在笔记上记下了这两个关键词——“阅读之魅”与“人情之美”很希望能听到大家就其中一个关键词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你:我选关键词(5) , 。
三、写作(40分)
6.(40分)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
阅读可以浸润人生,为我们的成长输送营养,激发我们的想象。在你的阅读经历里,定有对你产生过影响的书;当你徜徉书海时,你也一定有过很多美妙的畅想。请以“与_________为伴”为题,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补题提示 写作建议 写作要求
角度一 在题目的横线处补写某本书的书名。 回顾过往,抒写某本书影响自己,陪伴自己成长的故事。 (1)从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作。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4)不得抄袭和套作。
角度二 在题目的横线处补写某本书中人物的名字。 展开想象,设想自己与某本书中的人物结伴同行,一起成长的故事。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8分)【诗歌励志,展现青春风采】老师在教室设计了风采展示墙,帮助大家互相认识。几位同学想要选取古代诗歌作为风采展示的寄语。
请你将下列诗歌补充完整。
小珠:升上初中,我要像郑燮笔下的竹那样:“千磨万击还坚劲,(1)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不畏挫折与困难。
小海:面对困难,我们还可以发扬长征精神,以“红军不怕远征难,(2) 万水千山只等闲 ”
的勇气去拼搏。
小明:我选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3)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希望自己在学习上尽可能拓宽视野。
小华:“(4) 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正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所言,我要灵活地汲取新知识,提升自己的境界。
小强:初中三年会过得很快,苏轼在《浣溪沙》中吟道:“谁道人生无再少?(5) 门前流水尚能西 ”,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把握时间,珍惜当下
你:小强,你选的这一句主要表达词人乐观的态度。我觉得《汉乐府 长歌行》中劝取青少年惜时拼搏的这两句比较适合你:“(6)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任尔东西南北风
(2)万水千山只等闲
(3)欲穷千里目
(4)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注意“渠”的书写)
(5)门前流水尚能西
(6)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17分)【竞选演讲,勇担班级责任】
小珠想要在新班级竞选班长职位,请你帮她将竞选演讲稿的部分内容完善。
成为一名班长,是我梦寐以求的事。如果这次竞选成功,我将会用(1)mǎn qiāng热情千方百计地为同学们服务,充分发挥我的才能为班级的发展(2)chū móu huà cè,协助老师(3)yì sī bù ɡǒu地把班级管理好。如果我做得不够好,也欢迎大家对班级工作指手画脚。拿破仑以前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站在这里,我(4)zhènɡ zhònɡ地对大家说:“我不仅要做元帅,而且要做一名出色的、能为大家做贡献的元帅!既然是花,我就要开放;既然是树,我就要长成栋梁;_________,______。①我相信,我能够胜任班长这个职位。②假如我落选了,我不会沮丧,我将会一如既往地为班级出力。③当然,落选就像是沙漠里下暴雨,可能性极小。④同学们,请不要吝啬你们手中的票,支持我吧!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mǎn qiāng 满腔
chū móu huà cè 出谋划策
yì sī bù ɡǒu 一丝不苟
zhènɡ zhònɡ 郑重
(2)文段中画横线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协助(xié zhù)
B.贡献(ɡònɡ xiàn)
C.沮丧(jǔ sànɡ)
D.吝啬(lìn qiáng)
(3)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梦寐以求
B.千方百计
C.指手画脚
D.一如既往
(4)请你结合上下文,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5)演讲稿中有一处表达不够得体,请你在标有序号的句子中将它找出来 C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mǎn qiāng”写作“满腔”,“chū móu huà cè”写作“出谋划策”,“yì sī bù ɡǒu”写作“一丝不苟”,“zhènɡ zhònɡ”写作“郑重”。可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ABC.正确;
D.有误,“吝啬”的“啬”读作sè。
故选:D。
(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BD.正确;
C.有误,“指手画脚”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
故选:C。
(4)本题考查仿写语句。观察例句,句式是“既然……,我就要……”,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ABD.正确;
C.有误,“落选就像是沙漠里下暴雨,可能性极小”不够谦虚,表达不得体。
故选:C。
【解答】答案:
(1)满腔 出谋划策 一丝不苟 郑重
(2)D
(3)C
(4)既然是雨,我就要滋润大地。
(5)C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8分)【设计班徽,创建班级文化】小海为班级设计了班徽(图1),请你帮他完善设计的创意阐述吧。
①班徽外面的圆环代表着班级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②环内的左侧为一个挺胸向前的人形,线条奔放舒展,是积极向上的同学们的最佳写照。③画面底部的线条象征海上的一叶扁舟,画面右则是高高扬起的风帆。④不仅画面的整体元素组合在一起代表着阿拉伯数字“4”,而且它寓意着我们2021级4班的同学一起在学海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⑤与上述的设计创意相呼应,我将班级文化的精神确定为: 团结 、 向上 、 进取 。
(1)句子①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请你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2)创意阐述中有一处病句,请你在标有序号的句子中将它找出来 C
A.②
B.③
C.④
D.⑤
(3)根据班徽设计的阐述,填入横线中最能概括班级文化精神的词语是 A
A.团结 向上 进取
B.活泼 向上 勇敢
C.竞争 自律 勤学
D.感恩 超越 自强
【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子①中“友爱”“互助”是句中并列成分,句中逗号应为顿号。
(2)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④句关联词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放到“画面的整体元素”后面。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由“代表着班级团结、友爱,互助的氛围”可提炼出:团结;由“是积极向上的同学们的最佳写照”可提炼出:向上;由“在学海中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可提炼出:进取。
故选:A。
【解答】答案:
(1)将句中逗号改为顿号。
(2)C
(3)A
【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二、阅读(27分)
4.(10分)【掌握阅读方法】
初中阶段,整本书的阅读尤为重要。语文老师下发了有关阅读的材料给同学们研读,指导同学们更好地开展阅读。
材料一:对初中生进行阅读与语文学业成绩相关性的问卷和测试后,研究人员得出以下数据。
材料三
摘抄是很费时间的,但即使如此,我还是希望你能尝试一次。不试试的话,你是无法体会摘抄带来的惊喜的。
摘抄的第一个好处是,可以促进、加深对书的记忆。作家井上厦在《书的命运》中提到,他会在看报纸或书时把有疑问的内容全都摘抄到一本名叫“摘抄术”的大号笔记本里。为了方便参考,还会写上出处和页码。“这样的笔记本,我一年能写完五六本。虽然只是把文章按原样抄写一遍,但这是效果最好的记忆法。”
摘抄不需要多加考虑,只需要抄写原文就够了。而且,因为作业量=字数,很容易估算摘抄需要的时间。如果只写要点,总结要点比抄写原文还需要动脑,更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心理,而且日后重读读书笔记的时候就会感到迷茫,“这到底是引用原文还是我自己的感想呢”。
摘抄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这样做可以加深理解。在摘抄的过程中,你很容易发现作者经过反复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机锋。虽然写得太详细容易脱离本书主旨,但这种发现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积累。
(选自《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有删改)
(1)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初中生每天阅读时长和课外阅读种类数量与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呈正比 。
(2)下列对材料二、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材料二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主要说明了树立写读书笔记意识的重要作用。
B.阅读时做读书笔记不仅可以记住书中内容,还可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C.摘抄很费时间,比总结要点更容易产生疲劳的心理。
D.材料三引用作家井上厦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说明摘抄可以促进和加深对书的记忆。
(3)小海说:“我也看过很多书,但很多都记不起讲了什么内容,也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感受。”针对小海的问题,请你结合材料给他提出合理的建议。
【分析】本题考查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图文转换,第二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能力,第三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阅读观点的表达能力。
【解答】(1)从柱状图表现出的数据,能看出成绩和“每天阅读时常”“课外阅读种类数量”关系密切,而且呈正比例关系,即:初中生每天阅读时长和课外阅读种类数量与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呈正比。
(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选项来分析。
ABD.正确。
C.有误,根据“总结要点比抄写原文还需要动脑,更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心理”可知,“比总结要点更容易产生疲劳的心理”这一说法和原文不符。
故选:C。
(3)根据小海的问题,结合材料三“为了方便参考,还会写上出处和页码”,材料二“一边确认重点一边阅读”“重读内容,直到理解为止”等语句提出建议即可。
答案:
(1)初中生每天阅读时长和课外阅读种类数量与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呈正比。
(2)C
(3)建议:①看书的时候把有疑问的内容摘抄到笔记本上,并写上出处和页码;
②一边确认重点一边阅读;
③重读内容,直到理解为止;
④自由调整读书节奏,重视自己的感受。
【点评】概括材料内容及提取材料主要信息答题要点:
组合要点法。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语段中每层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
整体归纳法。提炼出所有信息,再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概括。
进行推论法。寻找文段中的关键句子,综合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推论。
提取中心法。提取最能体现材料信息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
分层归并法。针对有两层或两层以上意思的文段,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各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
比较分析法。对相应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相应结论。
5.(17分)【参与阅读分享】
书店太太
李光久
①每当放学,路过老街拐角,柳家书店的几盏灯火便透出斑驳的窗户,给我莫大的温暖。
②这家书店从我记事起就一直在那静静地端坐,和我淡淡地相处。店主是一位端庄而安静的太太,我从书店门前走过,她不是在整理书架,便是低头捧着一本书,目光深邃而清澈,见了便觉安然、恬静和知性。
③书店毫不起眼,只占据一个很小的门面,面朝西北,采光不好,大白天店内都需点灯。但书店沿墙的两排书架,摆放着那些新的、旧的书籍每每吸引我的眼球,叫我无法挪动脚步。我非常喜欢柳太太的品位,因为书店只卖纯文学作品,有刚出版的名家新作,也有老旧的文人经典。卷卷书册在握,无不使我痴迷。
④因为喜爱,我几乎每天都会进去光顾一会,每次太太都对我莞尔一笑,也不多话,那眼神似乎在说:你好,小姑娘,慢慢看吧!
⑤有一次,给妈妈买生日礼物,选定一本心仪的散文集,看了书背后的价格,再擭摸口袋里的钱币,不经意地摇了摇头。太太看我爱不释手、犹豫不决的样子,已然懂了我的心事,遂走过来关切地问:“想要?”
⑥“似乎钱不够!下次再买吧。”
⑦“我来数数你有多少钱。
⑧我掏出钱袋,一下子将角票、硬币倒入太太双手交叠成窝的手心,此时才发现,太太的手和她的模样一样耐看,纤细而不失温润。
⑨果然,钱不够,差了1角。彼时,书很便宜,一般仅几角或一元多点。“哦,正好!这本书是我朋友寄卖的。他从外地买回这本书,但返家后方知妻子已为他购得,所以这书可打9折。
⑩望着这本崭新的书籍和书店太太温柔、清澈而灵动的目光,我一下子感动起来:“谢谢阿姨!”眼中已是泪点,似乎像清晨的阳光轻轻地印在昨夜微雨细润的花枝,一朵朵的欣喜地绽放。
“你是个懂事、孝顺的女孩。阿姨就喜欢你知书达礼的样子!”书店太太摸了摸我的头。
这本书是否为太太所说那样,是朋友寄卖,我至今仍无法证实,但那天的经历让我一直感怀不已。
此后,我常去书店看书,有时也帮太太整理整理书架,因为我喜欢书店里的氛围和太太的知书懂人。
书店太太的爱也一直对我润泽无声。有时我进去看书不好意思久留,光看不买心里不安,但总去买书,钱袋又不允许。可太太对我每次进入店内从来都投以欣赏的眼神,不声不响让我站在那里选书、看书,从无打搅。我浏览着书籍,她也看书。她有时边看边记,常在那个雪青封皮的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稍后,我也有了这个习惯,将喜欢的句子或感悟记在本子上。多半数的景象是,黄昏店内仅我们两个嗜书的痴女。
一天放学时,天空出现了乌云,太阳早就不知踪影,从东边刮来的风显得闷热,街边的树叶摇曳,树叶坠地时的零落更似点点泪滴。心里祷告,千万不要下雨,我没带伞,一表印花薄裙,淋雨后定难堪无比。但雨还是在我快到拐角处时,无情地落了下来。快步跑过拐角,太太举看一把伞似在等人,背后灯火仍温亮着,见我过来,便满眼怜惜和欣喜地将伞交给我:“快点回家换衣,伞啥时还我都成!”
此刻,这位太太怎么看都是无比的清丽和高远,那天她的样子我一直记着。
说来奇怪,这位大太似乎从不见老,我小学直到大学毕业,她周身似乎始终笔罩着安详、端庄和秀丽,岁月的沧桑好像从不在她的脸上落下尘土。但她和拐角处的书店一直是这条老街安静的所在,并伴我一路成长。
(选自《金山》,2020年第10期,有删改)
读完《书店太太》,同学们进行了阅读分享,请你也参与其中,完成问题吧。
小珠:文中围绕“我”和书店太太写了儿件事,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足太太得知“我”买书不够钱打折卖给“我”。这让我觉得太太是一个(1) 心地善良 的人。
小海:与你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件事:(2) 太太在下雨时送伞给我 这件事体现了太太乐于助人、关心孩子的形象。
小明:太太从不打扰“我”看书,甚至影响了“我”的阅读习惯,我觉得这两处细节最令我感小华:说到细节,我觉得“眼中已是泪花点点,似乎像清晨的阳光轻轻地印在昨夜微雨细润的花枝,一朵朵的欣喜地绽放。”这个句子写得极好,因为 这个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眼泪”比作“清晨的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的感动。
小强:我有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书店太太”,直接用“书店”来修饰“太太”,为什么不是“书店与太太”呢?
你: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去理解的 “书店太太”说明这位太太不仅是经营书店的,自身也有着书卷气。
小强:你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作者的匠心了。
小珠:看完这篇文章,我在笔记上记下了这两个关键词——“阅读之魅”与“人情之美”很希望能听到大家就其中一个关键词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你:我选关键词(5) “人情之美” , 文中的太太得知“我”买书不够钱打折卖给“我”,体现了一种人情的美丽 。
【分析】本文通过写“我”在柳家书店看书时,遇到了柳太太,她得知“我”买书不够钱打折卖给“我”,在“我”买不起书,在店里看书时,也从不赶“我”走,甚至影响了“我”的阅读习惯,体现了人性中善良的魅力。
【解答】(1)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太太得知‘我’买书不够钱打折卖给‘我’”可以看出她心地善良。
(2)本题考查对情节的分析。结合题干“体现了太太乐于助人、关心孩子的形象”,可以结合文中“一天放学时,天空出现了乌云,太阳早就不知踪影,从东边刮来的风显得闷热,街边的树叶摇曳,树叶坠地时的零落更似点点泪滴。心里祷告,千万不要下雨,我没带伞,一表印花薄裙,淋雨后定难堪无比。但雨还是在我快到拐角处时,无情地落了下来。快步跑过拐角,太太举着一把伞似在等人,背后灯火仍温亮着,见我过来,便满眼怜惜和欣喜地将伞交给我:‘快点回家换衣,伞啥时还我都成’”概括出:太太在下雨时送伞给我。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眼中已是泪花点点,似乎像清晨的阳光轻轻地印在昨夜微雨细润的花枝,一朵朵的欣喜地绽放”中“像清晨的阳光轻轻地印在昨夜微雨细润的花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眼泪”比作“清晨的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的感动。
(4)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书店太太”说明这位太太不仅是经营书店的,自身也有着书卷气,而“书店与太太”只能体现书店与太太有联系。
(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此题是开放性题,任选其中一个关键词进行阐述即可。示例:我选择“阅读之魅”,文中的太太太太从不打扰“我”看书,甚至影响了“我”的阅读习惯,这就是阅读的魅力。
答案:
(1)心地善良
(2)太太在下雨时送伞给我。
(3)这个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眼泪”比作“清晨的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的感动。
(4)“书店太太”说明这位太太不仅是经营书店的,自身也有着书卷气。
(5)示例:我选择“人情之美”,文中的太太得知“我”买书不够钱打折卖给“我”,体现了一种人情的美丽。
【点评】赏析句子要依据句子本身的特点去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修辞手法,如果使用了修辞手法就要依据各个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二如果没有使用修辞方法,就要看看是否使用了特殊的表现手法,比如对比,象征等,有就依据各个表现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第三如果都没有,我们就要从句子里面有特色的词语去分析,比如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一系列四字短语的使用等方面去分析,这三点是最常见的,要能够掌握住。
三、写作(40分)
6.(40分)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
阅读可以浸润人生,为我们的成长输送营养,激发我们的想象。在你的阅读经历里,定有对你产生过影响的书;当你徜徉书海时,你也一定有过很多美妙的畅想。请以“与_________为伴”为题,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补题提示 写作建议 写作要求
角度一 在题目的横线处补写某本书的书名。 回顾过往,抒写某本书影响自己,陪伴自己成长的故事。 (1)从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写作。 (2)字数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4)不得抄袭和套作。
角度二 在题目的横线处补写某本书中人物的名字。 展开想象,设想自己与某本书中的人物结伴同行,一起成长的故事。
【分析】本题是半命题作文。根据提示,可以补写某本书的书名,回顾过往,抒写某本书影响自己,陪伴自己成长的故事。可以补写某本书中人物的名字,展开想象,设想自己与某本书中的人物结伴同行,一起成长的故事。“与XX为伴”的岁月是写作的重点,在这个相伴的过程中自己获得的启示与感悟为表现的主旨,写出真情实感。文章适合写成记叙文。
【解答】
与《唐诗三百首》为伴
每每见到你,我就像见到了一位久违的朋友一样,一种熟悉感就会蔓延开来。至今,我还记得与你从相识相依的过程。
六岁,我与你第一次接触。我翻着《唐诗三百首》,映入眼帘的第一句话,便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当时的我还小,并不懂得这诗的内容,只是疑惑,这“明月光”怎么会是“地上霜”呢?或许,我就是从那时起,对你产生了兴趣。
七岁,是我正式认识你的第一年。教室里,时不时地传出我们稚嫩的声音:“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我对你有了一种朦胧的认知,隐约间,似乎开始喜欢上你了。
再到后来,我尝试走进你的内心,去了解你,而你,也大方地对我敞开心扉,让我走进你的世界里。
我和你,手牵手,心连心,像鸟儿一样飞翔在云端,像鱼儿一样畅游在海中。
在你的世界里,我真正地领略到了你的美好,你的意境。
在唐朝,有诗仙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与自信,有诗圣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春”的悲怆与忧愤;在宋代,有陆游的“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安闲和自适,有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壮烈与坚定;在明朝,又有诗人于谦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凛然正气……
在我所读的诗里,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让我深深地震撼:这一个“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啊!它包含着希望,期许,还有现实的失落,遗恨,它包含着太多的人生哲理。
在我看来,诗还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人们缓缓地诉说一段历史的凝重,见证了世态的冷暖,人情的变故,甚至还记述了一个朝代的昌盛和衰败。这滋味正如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与诗,在成长的路上,从相知到相依的过程中,诗教给我很多,也让我感受到了很多,我觉得诗就像水中飘浮的绿油油的荇菜,清新可人,爽心悦目;也像一杯绿酽酽的香茗,清喉润肺,余香袅袅。人们常说“书,是一种意境”,其实,说的正是诗啊!
在成长的路上,有《唐诗三百首》相伴,真好!
与孙悟空为伴
夜里,我正在睡觉。忽然,有一个满脸猴毛的怪物叫醒了我。“啊!你是谁!”我害怕地问。他说:“小孩,别害怕,我就是孙悟空。我奉我师父唐僧的命令,来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去取经。来,跟我走吧!”于是,它带着我飞了起来,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座庙里。我果然见到了唐僧和他的两个徒弟。唐僧说:“原来你就是菩萨叫我们找的人。好吧,人都齐了,我们出发吧!”
走了半天,我们来到了乌鸡国。刚走进城门,就看到一个黑脸大汉,拿着一把大刀。他一看见我们,就说:“啊!你们来了。国王吩咐我在这里专门等你们,来帮我们的国家驱除妖怪,保护环境。”说完,他带着我们,来到了国王的宫殿。只见那国王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样子。国王看见我们来了,就像看见了救兵似的。他对唐僧说:“法师啊!请你为我们驱除妖怪吧!那个妖怪在我们国家捣乱,害得民不聊生。你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唐僧刚想说话,就被孙悟空抢着说:“放心吧!有俺老孙在,保证让那妖怪吃不了兜着走!”国王说:“你要小心啊!据说,那妖怪有股神秘的力量给他提供法力。”
孙悟空把唐僧留在宫中,让另外两个徒弟保护,他带着我去降伏妖怪。那妖怪和孙悟空打了起来,打了三百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我问孙悟空:“悟空哥,怎么回事,那妖怪怎么这么厉害!”孙悟空说:“神了!他把那些污染厂喷出的黑烟,化作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功力提升百倍!你快拿着太上老君给我的风袋,把烟吸光,这样我才能胜利!”于是,我拿着孙悟空给我的风袋,驾驶着他的筋斗云,在空中对乌烟瘴气进行吸收。不一会儿,那些乌烟瘴气就被我吸光了。再看看孙悟空和妖怪的战斗,没了乌烟瘴气作法力,那妖怪自然就不堪一击。我们打败了妖怪,回到了宫殿,向国王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国王说:“你们真是神通广大!我代表全国人民谢谢你们啦!”唐僧说:“你们国家要是不整顿环境,那越来越多的妖怪还会来你们这破坏的!”
“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妈妈叫醒了我。啊!原来我在做梦啊!不过通过这个梦,我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点评】《与<唐诗三百首>为伴》本篇习作以时间为顺序,写了小作者与诗歌相逢、相识与相依的历程,选取了几个较为典型的场景,道出了“诗歌,伴我成长”的独特的内心感受。文中的诗句引用,信手拈来,生动自然,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与孙悟空为伴》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出了“我”与孙悟空共战妖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