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用生动的笔触写世界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用生动的笔触写世界 课件(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8-27 11:0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
用生动的笔触写世界
——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多向关联,确定单元大概念




语文学习跟现实需要的关联
整套教材中相关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
单元人文主题跟语文要素的关联
与新课标(2022年版)的关联
单元人文主题跟语文要素的关联
留心观察
观察所得
只要我们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世界一定会有所发现。
单元人文主题跟语文要素的关联
单元大概念
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生动表达的重要基础,
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连续细致观察的重要表现。
语文学习跟现实需要的关联
观察
表达
认识世界
表达自我
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生动表达的重要基础,
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连续细致观察的重要表现。
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在新课标(2022版)中的递进式呈现
学段 目标表述 分析说明 过程阶段
第一学段 【表达与交流】对写话感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梳理与探究】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 1.重视激发并保护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意识与兴趣。 2.坚持表达自由,支持自由表达。 兴趣激发
第二学段 【表达与交流】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梳理与探究】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1.重视观察与表达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2.要求表达清楚,支持多种方式记录表达。 能力提升
第三学段 【表达与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1.重视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能主动观察、积极观察。 2.重视将观察当做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方式。 习惯养成
整套教材中相关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
第二学段有关“观察”训练的编排
所在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三上第五单元 习作单元:观察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三下第一单元 可爱的生灵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三下第四单元 观察与发现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四上第三单元 连续观察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整套教材中相关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
第二学段有关“表达”训练的编排
所在单元 语文要素
三上第一单元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三上第七单元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三下第一单元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四上第三单元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生动表达的重要基础,
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连续细致观察的重要表现。
单元大概念
解读文本,确定单元核心目标
解决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观察方式才能观察得更到位?
2.怎么样的表达能更加准确生动?
单元学习大概念:观察与表达密不可分,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生动表达的重要基础,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连续细致观察的重要表现。 单元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知道什么(理解什么) 通过学习学生会做什么
单元整体浏览 课文的观察对象动物、植物等生活中的事物。 选定观察对象,做好观察准备。
课文《古诗三首》 1.《暮江吟》:长时间的观察使诗人对风光有了准确生动的描述。《题西林壁》:多角度的连续观察是诗人有所感悟的基础。《雪梅》:诗人借助多感官的观察表达蕴含的理趣。 2.诗人在表达时使用了高度凝练又十分准确的字眼。 1.调动之前的学习基础,尝试多角度、多感官、长时间的观察方式。
2.想象画面,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文《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 1.叶圣陶先生连续细致地观察了爬山虎的各个部位,以及爬山虎脚的变化。 2.叶圣陶先生用简单准确又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了爬山虎的特点。 1.能多方面、多角度、多感官、长时间地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变化,并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准确记录。
2.能够体会作者将连续细致的观察融入准确生动的表达中,并摘抄描写准确形象的句子。
课文《蟋蟀的住宅》 连续细致的观察用拟人化的方式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 能够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用上拟人化等生动的方式进行表达。
习作:写观察日记+阅读链接《燕子窝》 写观察日记前要观察细致、内容准确;写观察日记时要写出变化、融入心情;写观察日记后要互相品读、修改完善。 能借助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
四上第三单元教材内容与单元大概念
1.学习并应用多方面、多角度、多感官、长时间观察事物的观察方法,初步养成留心观察、主动观察、连续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2.用好观察方法,做好观察记录。
3.感受并摘录准确生动的语言,了解准确生动语言的表达方式并尝试应用。
4.能借助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开展“小眼睛,大世界——观察分享会”。
四上第三单元核心目标
四大表现性任务
一、跟着作家去观察
二、跟着课文学记录
三、学着作家去表达
四、晒晒我的观察日记
真实性问题情境:好消息!好消息!班级“阳光小作家”公众号来向大家征稿啦!“阳光小作家”公众号将开辟一个自然专栏,鼓励每一个同学都能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用生动的笔触写世界,优秀的观察成果——观察日记将收入到自然专栏里!同时,在本单元活动中表现优异的观察之星、表达之星、阅读之星和合作之星都能以新星介绍的形式出现在班级公众号中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期待一起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近名家的观察日记,在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中,体味连续细致观察的妙处,学习作家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吧!
班级“阳光小作家”公众号“自然专栏”
评价先行:
新星类型 评价标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总评
观察之星 三星观察员: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记录的观察过程详尽有意思,并配有图片或照片。 二星观察员: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的、较为细致的观察,记录的观察过程比较详尽有用,部分配有图片或照片。一星观察员: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的、较为细致的观察,有记录的内容。
合作之星 三星合作员:善于并乐于和同学合作,合作中能积极主动参与、控制音量、有序发言、不重复、会补充,为小组合作做出巨大贡献。 二星合作员:能与同学合作,基本遵守“主动参与、控制音量、有序发言、不重复、会补充”的合作要求,为小组合作做出较大贡献。 一星合作员:愿意参与小组合作,能在过程中发表意见,积极主动为小组合作做贡献。
阅读之星 三星阅读员:能认真阅读文本及相关书籍,如《昆虫记》等,感受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及时摘抄体会。 二星阅读员:能认真阅读文本及《昆虫记》,感受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及时摘抄体会。 一星阅读员:能认真阅读文本,及时摘抄文中描写准确形象的语句。
表达之星 三星表达员:能结合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借助观察记录表、用日记的形式写清楚观察对象的变化。 二星表达员:能借助观察记录表、用日记的形式尽可能写清楚观察对象的变化,并尽可能多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或心情。
超新星 总计以上四项星星数量,星星数最多的学生将被评选为本次活动的“超新星”。
单元学习顺序提示:
1.大致浏览课文,确定观察对象
2.学习《口语交际》,做好观察准备
3.再读三篇课文,梳理观察内容
4.学习课后资料袋,设计观察记录表
5.精学三篇课文,学习观察与表达
6.写评选观察日记,向自然专栏投稿
任务一:跟着作家去观察
之观察对象我会定
任务一:跟着作家去观察
之观察对象我会定
任务二:跟着课文学记录
之明亮眼睛去观察
学习目标:
1.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学会控制音量、有序发言、不重复、会补充。
2.能提出保护视力的可行性建议,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
任务二:跟着课文学记录
之观察内容我会梳理
任务二:跟着课文学记录
之设计观察记录表
“最佳记录表”评价标准 日期准确、记录连续
文字简洁、内容准确
排版清晰、图文结合
课时目标:
1.通过画一画、选一选等方法认识爬山虎的脚,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写准确形象。
2.通过同桌合作演一演、师生问答说一说,借助视频,明白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学习用爬山虎的口吻介绍,体会作者观察连续、描写准确形象。
3.通过自查观察记录表,发现自己记录得准确生动的地方,修改自己记录得不够准确生动的地方,为后期的观察记录奠定基础。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2.思考:这些语句介绍了爬山虎脚的哪些方面?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位置
形状
颜色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我是小画家
实物投影,对比呈现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〇”圈出写得准确形象的动作。
师生合作演一演:当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接着像吸盘一样紧紧地巴住墙,就这样,细丝变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他紧紧地贴在墙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大家好,我是爬山虎,当我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圈一圈:哪些词语说明了作者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自查观察记录表
1.和作者一样都比较准确生动的,画上“~~~~~~”;
2.认为不够准确形象的,用红笔修改
3.认为不够准确形象的,但现场无法修改需要回去后再次观察的,打上“?”,回去后再次仔细观察和记录。
任务四:晒晒我的观察日记
任务四:晒晒我的观察日记 活动 写我的观察日记 分享观察日记 评选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把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日记。2.能把事物变化大的地方或自己感兴趣的变化写清楚。3.能把自己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融入到观察日记中。4.能对照评价标准,互相评价习作,根据评价结果,修改自己的习作。 能结合观察记录表和观察日记,主动分享,在小组和班级里评一评,并根据标准进行自主修改。 1.能根据本单元学生表现,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评选出观察之星、合作之星、阅读之星、表达之星和超新星。
2.将全班作品收入班级“阳光小作家”公众号“自然专栏”进行集体展示。
作业设计 完成习作我的观察日记。 修改习作我的观察日记。 创建班级“阳光小作家”公众号“自然专栏”。
任务四:晒晒我的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