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
用生动的笔触写世界
——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多向关联,确定单元大概念
一
二
四
三
语文学习跟现实需要的关联
整套教材中相关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
单元人文主题跟语文要素的关联
与新课标(2022年版)的关联
单元人文主题跟语文要素的关联
留心观察
观察所得
只要我们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世界一定会有所发现。
单元人文主题跟语文要素的关联
单元大概念
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生动表达的重要基础,
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连续细致观察的重要表现。
语文学习跟现实需要的关联
观察
表达
认识世界
表达自我
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生动表达的重要基础,
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连续细致观察的重要表现。
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在新课标(2022版)中的递进式呈现
学段 目标表述 分析说明 过程阶段
第一学段 【表达与交流】对写话感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梳理与探究】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 1.重视激发并保护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意识与兴趣。 2.坚持表达自由,支持自由表达。 兴趣激发
第二学段 【表达与交流】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梳理与探究】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积极思考,运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并可尝试用表格、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介,呈现自己的观察与探究所得。 1.重视观察与表达的密切联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 2.要求表达清楚,支持多种方式记录表达。 能力提升
第三学段 【表达与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1.重视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能主动观察、积极观察。 2.重视将观察当做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方式。 习惯养成
整套教材中相关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
第二学段有关“观察”训练的编排
所在单元 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三上第五单元 习作单元:观察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 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三下第一单元 可爱的生灵 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三下第四单元 观察与发现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四上第三单元 连续观察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整套教材中相关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
第二学段有关“表达”训练的编排
所在单元 语文要素
三上第一单元 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三上第七单元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三下第一单元 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四上第三单元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生动表达的重要基础,
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连续细致观察的重要表现。
单元大概念
解读文本,确定单元核心目标
解决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观察方式才能观察得更到位?
2.怎么样的表达能更加准确生动?
单元学习大概念:观察与表达密不可分,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生动表达的重要基础,准确生动的表达是连续细致观察的重要表现。 单元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能知道什么(理解什么) 通过学习学生会做什么
单元整体浏览 课文的观察对象动物、植物等生活中的事物。 选定观察对象,做好观察准备。
课文《古诗三首》 1.《暮江吟》:长时间的观察使诗人对风光有了准确生动的描述。《题西林壁》:多角度的连续观察是诗人有所感悟的基础。《雪梅》:诗人借助多感官的观察表达蕴含的理趣。 2.诗人在表达时使用了高度凝练又十分准确的字眼。 1.调动之前的学习基础,尝试多角度、多感官、长时间的观察方式。
2.想象画面,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文《爬山虎的脚》+课后资料袋 1.叶圣陶先生连续细致地观察了爬山虎的各个部位,以及爬山虎脚的变化。 2.叶圣陶先生用简单准确又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出了爬山虎的特点。 1.能多方面、多角度、多感官、长时间地观察事物,发现事物的变化,并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准确记录。
2.能够体会作者将连续细致的观察融入准确生动的表达中,并摘抄描写准确形象的句子。
课文《蟋蟀的住宅》 连续细致的观察用拟人化的方式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吸引人。 能够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用上拟人化等生动的方式进行表达。
习作:写观察日记+阅读链接《燕子窝》 写观察日记前要观察细致、内容准确;写观察日记时要写出变化、融入心情;写观察日记后要互相品读、修改完善。 能借助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
四上第三单元教材内容与单元大概念
1.学习并应用多方面、多角度、多感官、长时间观察事物的观察方法,初步养成留心观察、主动观察、连续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2.用好观察方法,做好观察记录。
3.感受并摘录准确生动的语言,了解准确生动语言的表达方式并尝试应用。
4.能借助观察记录写好观察日记,开展“小眼睛,大世界——观察分享会”。
四上第三单元核心目标
四大表现性任务
一、跟着作家去观察
二、跟着课文学记录
三、学着作家去表达
四、晒晒我的观察日记
真实性问题情境:好消息!好消息!班级“阳光小作家”公众号来向大家征稿啦!“阳光小作家”公众号将开辟一个自然专栏,鼓励每一个同学都能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用生动的笔触写世界,优秀的观察成果——观察日记将收入到自然专栏里!同时,在本单元活动中表现优异的观察之星、表达之星、阅读之星和合作之星都能以新星介绍的形式出现在班级公众号中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期待一起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一起走进大自然,走近名家的观察日记,在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中,体味连续细致观察的妙处,学习作家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吧!
班级“阳光小作家”公众号“自然专栏”
评价先行:
新星类型 评价标准 自评 小组评 教师评 总评
观察之星 三星观察员: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记录的观察过程详尽有意思,并配有图片或照片。 二星观察员: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的、较为细致的观察,记录的观察过程比较详尽有用,部分配有图片或照片。一星观察员:对观察对象进行连续的、较为细致的观察,有记录的内容。
合作之星 三星合作员:善于并乐于和同学合作,合作中能积极主动参与、控制音量、有序发言、不重复、会补充,为小组合作做出巨大贡献。 二星合作员:能与同学合作,基本遵守“主动参与、控制音量、有序发言、不重复、会补充”的合作要求,为小组合作做出较大贡献。 一星合作员:愿意参与小组合作,能在过程中发表意见,积极主动为小组合作做贡献。
阅读之星 三星阅读员:能认真阅读文本及相关书籍,如《昆虫记》等,感受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及时摘抄体会。 二星阅读员:能认真阅读文本及《昆虫记》,感受作者生动有趣的语言,及时摘抄体会。 一星阅读员:能认真阅读文本,及时摘抄文中描写准确形象的语句。
表达之星 三星表达员:能结合自己当时的想法和心情,借助观察记录表、用日记的形式写清楚观察对象的变化。 二星表达员:能借助观察记录表、用日记的形式尽可能写清楚观察对象的变化,并尽可能多融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或心情。
超新星 总计以上四项星星数量,星星数最多的学生将被评选为本次活动的“超新星”。
单元学习顺序提示:
1.大致浏览课文,确定观察对象
2.学习《口语交际》,做好观察准备
3.再读三篇课文,梳理观察内容
4.学习课后资料袋,设计观察记录表
5.精学三篇课文,学习观察与表达
6.写评选观察日记,向自然专栏投稿
任务一:跟着作家去观察
之观察对象我会定
任务一:跟着作家去观察
之观察对象我会定
任务二:跟着课文学记录
之明亮眼睛去观察
学习目标:
1.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学会控制音量、有序发言、不重复、会补充。
2.能提出保护视力的可行性建议,增强保护视力的意识。
任务二:跟着课文学记录
之观察内容我会梳理
任务二:跟着课文学记录
之设计观察记录表
“最佳记录表”评价标准 日期准确、记录连续
文字简洁、内容准确
排版清晰、图文结合
课时目标:
1.通过画一画、选一选等方法认识爬山虎的脚,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写准确形象。
2.通过同桌合作演一演、师生问答说一说,借助视频,明白爬山虎是怎么爬的,学习用爬山虎的口吻介绍,体会作者观察连续、描写准确形象。
3.通过自查观察记录表,发现自己记录得准确生动的地方,修改自己记录得不够准确生动的地方,为后期的观察记录奠定基础。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
2.思考:这些语句介绍了爬山虎脚的哪些方面?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位置
形状
颜色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我是小画家
实物投影,对比呈现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〇”圈出写得准确形象的动作。
师生合作演一演:当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接着像吸盘一样紧紧地巴住墙,就这样,细丝变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他紧紧地贴在墙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大家好,我是爬山虎,当我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圈一圈:哪些词语说明了作者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自查观察记录表
1.和作者一样都比较准确生动的,画上“~~~~~~”;
2.认为不够准确形象的,用红笔修改
3.认为不够准确形象的,但现场无法修改需要回去后再次观察的,打上“?”,回去后再次仔细观察和记录。
任务四:晒晒我的观察日记
任务四:晒晒我的观察日记 活动 写我的观察日记 分享观察日记 评选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把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日记。2.能把事物变化大的地方或自己感兴趣的变化写清楚。3.能把自己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融入到观察日记中。4.能对照评价标准,互相评价习作,根据评价结果,修改自己的习作。 能结合观察记录表和观察日记,主动分享,在小组和班级里评一评,并根据标准进行自主修改。 1.能根据本单元学生表现,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评选出观察之星、合作之星、阅读之星、表达之星和超新星。
2.将全班作品收入班级“阳光小作家”公众号“自然专栏”进行集体展示。
作业设计 完成习作我的观察日记。 修改习作我的观察日记。 创建班级“阳光小作家”公众号“自然专栏”。
任务四:晒晒我的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