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四年级上册 2.1 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四年级上册 2.1 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27 09:3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感受我们的呼吸
使用的教材
本课内容来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呼吸与消化》单元第一课。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这一单元的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学生能感受到鼻腔,口腔在参与呼吸活动,并且,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人体的呼吸器官是肺。但是,他们对于呼吸过程中人体的一些变化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人体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只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呼吸仅仅只是吸气。
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自己动手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实验过程中的记录和仔细观察还有所欠缺。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并认真观察、记录,在描述、交流活动中发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通过自主感受知道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呼吸活动是气体交换的过程。
2.学生通过人体呼吸的模拟装置知道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1.自主体验,感受呼吸时,人体的变化。
2.运用人体呼吸的模拟装置,了解呼吸活动中,人体各个部分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对探究自己的身体变化产生兴趣。
2.在探究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记录,乐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认识到空气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系,认识到植树造林,爱护花草的重要性。
教学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探究为主,引导学生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从而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资源
PPT课件,人体的呼吸模拟装置,计时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感受和人体呼吸的模拟装置知道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活动中的协同作用。
教学方法与工具
体验感受法:学生体验呼气、吸气、憋气,感受呼吸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
模拟实验法:学生亲自制作呼吸模型,模拟人体呼吸器官及其活动方式。
课堂辩论法:听取学生意见,暴露他们对呼吸的前概念,让他们在思维碰撞中学习接受新的知识。
教学内容
一、聚焦 揭示课题
活动:憋气体验,感受呼吸
1.学生做捏鼻子活动。老师随后提问:捏住鼻子我们有什么感觉或者变化?
(预设:难以呼吸或者变成了用嘴巴呼吸)
2.学生做捏鼻子+捂嘴巴活动。教师随后提问:鼻子和嘴巴都捂住了,我们有什么感觉?
(预设:难以呼吸,十分难受)
3.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那我们为什么要呼吸呢?
(预设:为了获得氧气,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4.揭示课题:感受我们的呼吸。
二、了解呼吸与呼吸器官
活动:辩论大赛,认识器官
1.学生分享关于呼吸器官的知识,教师记录在黑板上。学生对他人的意见进行评论或驳斥。
(预设:呼吸需要鼻腔和口腔;肺是重要的呼吸器官。)
2.人体所需要的气体是哪些?我们呼吸是否只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请说说你的理由和证据。
3.对辩论赛初步小结:鼻腔,气管,肺等呼吸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三、探索1:感受我们的呼吸
活动:呼吸体验,胸腹变化
1.引导学生一起慢慢深呼吸,感受气体进出体内呼吸器官的过程。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指导学生把手分别放在胸廓和腹部,分别感受呼气和吸气时,它们的变化,认真感受并填写表格。
身体部位 吸气 呼气
胸部 收缩 扩张 收缩 扩张
腹部 收缩 放松 收缩 放松
3.小结:人体在吸气时,胸廓向外向上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廓向内向下收缩,腹部放松。
四、探索2:模拟人体的呼吸
活动:模拟装置,深入探究
1.做一做。指导学生自己制作模拟人体呼吸的装置。完成后介绍各部分所模拟的器官名称。
2.用一用。我们能否用这个装置来模拟吸气和呼气?各小组同学在组内自由尝试。
3.演一演。请各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展示,请你来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4.议一议。刚刚各个小组的操作方法都有哪些优缺点?能否用嘴巴去吹气和吸气?呼吸是人体的自主活动还是外力作用下的活动
五、研讨
1.和同学分享,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
(预设:吸气时,气体经过了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它们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小结: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此时,膈肌向下收缩,胸腔向外向上扩张。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1.导入方式新颖高效。两个递进的活动导入,一方面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另一方面也为下面呼吸经过哪些器官作铺垫,即空气既能从鼻腔进入也能从口腔进入。
2.辩论大赛积极有趣。辩论大赛的应用,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和证据去反驳他人的观点,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其次,留下最后难以辩驳的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观点,与课堂最后留下的思考题相呼应,也为下节课作铺垫。
3.模拟探究效果明显。在模拟人体呼吸部分,让学生自行制作,自主尝试,并上台共同展示,再进行操作规范问题的提问,非常深入地探究到人体呼吸的原理,效果十分明显。
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
1.收集资料:收集空气进入人体内后发生了什么变化的资料。
2.体验活动:记录自己安静状态下,走了一圈后以及跑一圈后一分钟内的呼吸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