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论语》十二章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即72岁),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论语》
文体: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
作者:
内容: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论语》
《论语》分三部分:
《古论》,《鲁论》,《齐论》。
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作业本P51 预学一
有生之年居然看到《论语》更新!
在主墓出土的众多竹简中,公布了两张竹简图片,这两张竹简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竹简反面写有“智道”,正面写有: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云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智道”即为“知道”,当为此卷竹书的篇题。汉代“知”、“智”互通。
专家断定,“基本可以确信,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确系失传1800年的《齐论语》。”
一
字音
论语
愠
说
三省
罔
殆
箪
肱
lún
yuè
yùn
xǐng
wǎng
dān
dài
gōng
笃
dǔ
逾矩
吾
yújǔ
wú
为人谋而不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逝者如斯夫
wèi
yòu
hào
f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可 以 为 师 矣
wéi
二
断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三
翻译
子曰:“学 而 时 习 之,不 亦 说 乎 ?
先生,指孔子
复习,温习
按时
同“悦”,愉快
也
表顺承
代指学习的内容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按时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
有朋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
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 君子 乎 ? ”
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也很快乐吗?
生气,恼怒
有才德的人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表转折,却
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 吾身:
为人谋 而 不 忠乎?
我
每天
泛指多次
自我检查 反省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
替人谋划事情
竭尽自己的心力
顺承
顺承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
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 而知 天命,
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同“又”
表顺承
迷惑、疑惑
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上天的意旨
命:命令
越过
法度
能听进不同意见
顺从意愿
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顺从意愿,不会越过法度。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
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懂得上天的意旨,
子曰:“温 故 而 知新,可 以 为 师矣。”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个)就可以成为老师。”
做,成为
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温习
可以
凭借
表顺承
学过的知识
子曰:“学 而 不 思 则 罔,
思 而 不学则殆。”
表转折,却
疑惑
表转折,却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学习
思考
就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
本义:渔猎用的网
甲骨文象渔猎用的网形,是象形字。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品质高尚
能忍受
快乐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相当于现在的碗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的忧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颜回是一个怎样的人?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公治长》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雍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罕》)
德行高尚,追求“仁心”,坚定执着;勤奋好学,天资聪颖;崇敬孔子,心怀感恩。
子曰:“知 之 者 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代词,学问和事业
……的人
喜爱、爱好
以……为快乐
形容词的意动
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子曰:“饭 疏食 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 亦在 其中矣。不义 而 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表顺承
乐趣
正当手段
表引出对象,对于
那
表转折 却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用头枕着它,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说就像浮云一样。”
子曰:“三人 行,必有 我师焉。择 其善者 而 从 之, 其不善者 而改 之。”
几个
兼词,于此,在其中
表顺承
跟从、学习
走
一定
选择
好的方面,优点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就要改正。”
代词,它,优点
代词,他们的
顺承
代词,它,缺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不 舍昼夜。”
河流
往,离去
代词,这,指河水
舍弃
孔子在河边(感慨地)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
军队
平民百姓
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平民百姓却不可改变志向。”
改变
志向
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
表并列
坚定
恳切
仁德
表并列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也就在那里面了。”
作业本P53 导学四
“仁”的思想
(1)广泛地学习并且志向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并且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存仁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人的感受。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对于年老的,使他得到安乐;对于朋友,就信任他;对于年幼的,就关怀他。我们青少年一定要怀仁志:尊敬老人,信任朋友,关心身边的人,为和谐美好的社会出一份力。
孔子非常了解弟子的才干,知道他们的才处与不足。孔子认为,一个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仁”,而要做到“仁”,就要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修炼,完善自己的德行。
用《论语》
如果我们教室黑板上方要张贴一幅标语,你会选择《论语》十二章中的哪一句?请你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一场晚会中,主持人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你认为他读得对吗?
小文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把学习小组的六名成员都拉进群里,大家讨论起个什么群名。小文说,就叫“三人行”。你们觉得这个群名好不好?
写赠言
温故知新、三十而立、逝者如斯,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从心所欲、乐在其中、博学笃志、饭蔬饮水、曲肱而枕、箪食瓢饮、不舍昼夜、切问近思。
选择以上两个成语,写一段话送给同学。
课后拓展
拓展一
拓展二
四
特殊词句
之
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凑音节,无义。
久之,蛇竟死。(《聊斋志异》)
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动词,译为“到、往”。
送孟浩然之广陵
而
表顺承,不译。(有顺序,分先后。)
表转折,但,却。
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翻译成“又”。
(没有顺序,先后可以互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表修饰,可翻译成“着、地”前后顺序不可以互换。
河东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表递进,译作“并且”,或者不译。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其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其一犬坐于前《狼》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前一个“其”译作“难道”,后一个“其”译为“恐怕”。
者
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的人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的原因
语气助词,起判断作用。如:
文言文词语学习方法:
1、“单”变“双”:
学—— 温——
乐—— 师—— 知——
思—— 见—— 改——
择—— 逝—— 舍——
学习
温习
快乐
老师
知道
思考
看见
改正
选择
流逝
舍弃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高兴。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古今异义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天天
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词类活用
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一词多义
为:
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知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当、做
替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其
仁在其中矣
其不善者而改之
转折
顺承
并列
代词 那
代词 他的
特殊句式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五
知识考察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
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
入仕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语录
弟子
再传弟子
大学
中庸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