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二第四单元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难点】
影响世界各地民居特点的原因;
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基础知识大填空】
出现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居民聚居点——村落。
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用于人们的 、 、 和进行 活动。
原始社会末期, 者开始聚集,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 ,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 。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政治 、军事 、 活动、宗教 的中心场所。
各地民居体现了居住地的 ,也反映了当地的社会 和 。
【课堂小练】
1.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由此可以得出( )
A.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
B.农业的发展是村落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C.村落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保障
D.中国的原始村落规模比其他国家大
2.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
A.草市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显现
D.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3.集镇与城不同,作为商业中心,集镇联系的对象是四周的乡民。明朝前期,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这说明明朝前期( )
A.政府对集镇分布进行合理规划
B.各地的集镇具有明显的排他性
C.新兴集镇导致原有集镇的衰退
D.农业对集镇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4.古希腊雅典城市的中心是卫城,最早的居民中心形成于卫城的山脚下。整个城市形成的标志是卫城西北角城市广场的形成。由此说明( )
A.城市易在山脚下形成
B.城市广场是城市的前身
C.卫城是雅典唯一的城市
D.居民中心结合会形成城市
5.四合院全宅的平面构图是按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此种设计出现的原因是( )
A.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制度
B.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
C.布局对称,主次分明有序
D.使用材料和木构抬梁结构
6.唐宋以来的城市发展展现出一种新的城市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
——摘编自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三版)》
材料二 晚唐以来商业中心兴起,至两宋而大盛,促成了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城市发展的新起点,即商业镇的出现。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们新的城市行政身份。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如在开封府便有31个镇,河南府有22个镇,大名府有20个镇,成都府有19个镇。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汴京城市发展繁荣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商业市镇发展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由材料“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可知,原始村落的形成与水源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推断出农业与村落形成的关系,排除B项;C项属于村落的功能,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与外国原始村落规模的对比,排除D项。
2.B 材料中“棉布”“丝绸业”“瓷业”等反映了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专业化明显,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明清时期农业占经济主导地位,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市镇的专业分工,没有反映市镇的规模,故排除D项。
3.D 根据材料“农民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江南地区在原有集镇的基础上,出现了一批新兴集镇”可知,农业的发展对集镇的兴起有促进作用;根据材料“但集镇的分布不能过于稠密,否则就会出现被迫衰退者”可知,农业的现状对集镇又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选D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在集镇发展中的作用,故排除A项;集镇与集镇之间的关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4.D A项是对“最早的居民中心形成于卫城的山脚下”的错误解读,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商品经济发达的地方容易形成城市,故排除;城市广场是居民中心发展的结果,并不是城市的前身,故排除B项; “唯一”说法太过绝对,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居民中心结合会形成城市,故D项正确。
5.B “家长作为全家核心”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皆低于正房”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等级尊卑,故B项正确;A、C两项是对“家长作为全家核心的原则布置的,一切房屋皆簇拥着正房,而且在开间尺寸、高矮、装饰等各方面皆低于正房”的总结而非原因,故均排除;D项是关于使用材料和设计结构的说明,与原因无关,故排除。
6.答案 (1)表现:商业街繁荣,商业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金融业较为发达;城市交易市场规模扩大;涌现瓦子等娱乐场所;城市功能多样化。
(2)特点:逐步形成镇级聚落;主要依托经济功能;处于交通交汇处;得益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行政功能增强;主要聚集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
(3)因素: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历史的积淀与传承;城郊一体化进程。
解析 (1)据材料一“北宋都城汴京最繁荣的商业街是宣德门东的潘楼街、土市子一带,州桥东的相国寺一带等”得出商业街繁荣,商业发展突破了空间限制;据材料一“潘楼街一带是金融中心。金银交易的发达和交子、会子等货币的发达,正说明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相国寺位于城市繁华区,正在汴河北岸,交通便利,因而形成大的交易市场”得出金融业较为发达、城市交易市场规模扩大;据材料一“城内还有一种瓦子,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这种瓦子全城有五六处”得出涌现瓦子等娱乐场所、城市功能多样化。
(2)据材料二“这些县以下的镇级聚落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自身的经济功能而不是行政功能”得出逐步形成镇级聚落、主要依托经济功能;据材料二“它们中的大部分是不设城墙的、在交通交汇处以手工业或贸易发展起来的小城市”得出位于交通交汇处、得益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据材料二“当发展至一定规模时,政府便赋予它们新的城市行政身份。不少镇是在大型商贸城市周边出现的,如在开封府便有31个镇,河南府有22个镇,大名府有20个镇,成都府有19个镇”得出商业市镇主要聚集在大型商贸城市的周边、城市的行政功能增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地理位置、政府政策、经济发展的程度、历史的积淀与传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