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1 第一单元(上)复习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必1 第一单元(上)复习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9 13: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2023届
历史选考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人事管理、法律教化、民族外交、货币税收、基层治理等都是国家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都有其独特性。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古代:
建立在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以国家统一为依托,以户籍管理和基层组织为基石,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
①中国
②西方
建立在工商业经济基础上的西方文明,民主与法治相对发达,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是典型代表,古希腊的村社自治基层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古西欧政治制度历经封君封臣制、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等多元发展历程,官员选拔采取恩赐官职制,形成日耳曼法和英国普通法,基督教宗教伦理与教化作用巨大。中古西欧的庄园管理、城市自治、宗教伦理和教会管理则是基层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
A.政治制度:先秦实行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世袭制和贵族等级分封制,
秦朝以后实行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B.人事管理: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日益完善的监察、考核制度
C.法律教化:以礼法结合为主要特点的中华法系
D.民族外交:统一多民族国家,丝绸之路,因俗而治、朝贡体制为主要特征
E.货币赋税:以控制货币和赋税征收为特征的财政体系
F.基层治理:以官主民辅为特色的社会救济和日益严密的基层管理
①西方
②中国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近代:
A.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B.人事管理:政党分肥制度到文官制度建立,逐渐制度化、法制化、专业化
C.法律教化: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确立
D.民族外交: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的诞生、外交制度的建立、国际格局
E.货币赋税: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制)的建立与瓦解
F.基层治理:地方自治(自治市、社区)和社会保障的建立
A.政治制度:民主共和制度和政党政治的尝试、中共民主政治的实践
B.人事管理:清末的学堂选官和留学毕业生选官、民国的公务员制度
C.法律教化:
D.民族外交:从不谙熟近代外交到灵活运用国际法,中共的民族政策
E.货币赋税:货币纷杂多变,海关管理权丧失及回归,个人所得税开征
F.基层治理:
①西方
②中国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现代:
A.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成熟
B.人事管理:文官制度发展完善
C.法律教化: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确立
D.民族外交:国际法发展、国际组织(国联、联合国)建立、国际格局
E.货币赋税: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F.基层治理:地方自治(社区)和社会保障(福利国家)的发展
A.政治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四大制度)
B.人事管理:党管干部,公务员制度
C.法律教化: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精神文明建设
D.民族外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E.货币赋税:人民币,关税制度,个人所得税制度
F.基层治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世界各国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有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与共和制等几种主要形式。但是,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
单元导语: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时期
时代特征: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1.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
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
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如尹)
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时期
3.西周:
①实行分封制:
②实行宗法制:
分封对象: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分封序列: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地区:除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
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诸侯权利:享有受封土地上的世袭统治权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含义:主要以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上的矛盾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大小宗有相对性;森严的社会等级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时代特征: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庶民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
诸侯虽享有封地上的统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时期
3、西周:
①实行分封制:
②实行宗法制:
分封对象: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分封序列: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分封地区:除镐京和东都洛邑附近的王畿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
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诸侯权利: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含义:主要以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目的:巩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上的矛盾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大小宗有相对性;森严的社会等级
③原始民主传统
表现:①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②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国君要征求国人意见,国人也可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影响: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时代特征: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时代特征: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瓦解和封建制国家的形成时期
政治大分裂,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民族大融合,文化大繁荣的时代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三)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1、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甲骨文、占卜)
2、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世官制)
3、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之间很难逾越(贵族等级分封制)
4、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分封制)
5、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王位世袭制、宗法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地位: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内容:“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率众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太尉是最高武官,掌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协助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同时又是最高监察官。
②九卿:三公之下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九卿下设若干部门,处理具体事务。
①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
②主要官职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又彼此制约,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③国家重大事务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特点:
内容: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郡县制
县以下设乡(三老、啬夫、游徼)、里(里正)和亭(亭长),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背景:总结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
秦的疆域: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内容:在全国推行战国时就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郡守、郡丞、郡尉、监御史)、县或道(县令【长】、县丞、县尉)两级
影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打破了贵族世卿世禄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特点: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分封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4、文书制度
在秦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文书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秦朝还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5、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格局。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对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消极:专制制度易导致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1、两汉时期
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是三公九卿制。
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的亲信手中,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②西汉晚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③东汉时期,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
中朝(内朝)制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2、隋唐时期
三省六部制
职能: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宰相,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政事堂。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影响:①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②相权相互牵制监督,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成熟,被后世所沿袭。
作用: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意义: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钱穆: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会制。
秦汉独相→隋唐宋元群相→明清兼相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3、宋朝
二府三司制
宋朝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设枢密院(枢密使)掌管军事,三司(三司使)掌管财政,分割宰相的权力。
4、元朝
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枢密院管理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5、明朝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宰相制度终结。
明成祖设内阁,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朝
明朝内阁依附于皇权,不是百官之长
清初继承内阁制度,处理一般日常事宜。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中央行政中枢几经演变;
总体上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步分散、削弱、直至被废除。
三公九卿→中朝→三省六部→二府三司→中书省→内阁→军机处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王国和侯国: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不断被削弱,诸侯国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1、西汉
郡县制:郡设太守、郡尉(军事)、县丞(行政),太守分曹属吏;郡下设县,县设县令或县长、县丞、县尉。
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有行政权、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2、东汉
州郡县三级制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局面
3、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三级制
4、隋朝
道州县三级制
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5、唐朝
全国设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后,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路州县制
6、宋朝
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从而形成路 州(府)县三级制。
7、元朝
8、明朝
9、清朝
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掌管一省政务,简称行省,后来演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行省制的确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的多级行政体制。
行省制
明初废行中书省,权力由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分割。 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省府县制
省府县制
清承明制, 巡抚成了一省长官,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体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总体上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②最基层的县级单位长期保持稳定,其上的行政层级单位形式变动频繁;
③中央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通常会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等)。
学习聚焦①:夏朝建立了世袭制,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学习聚焦②:秦统一后确立的政治体制,主要内容包括皇帝制、郡县制、官僚制度。
学习聚焦③:历代中央行政体制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体制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的调整之中。
朝代 中央行政制度 地方行政制度 演变趋势
夏 世袭制
商 内外服制;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原始民主传统 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文书制度) 皇权与相权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乃至废除
中央与地方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西汉 中朝 郡国并行制→州郡县制 东汉 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 州郡县制 隋 三省六部制 州县制 唐 州县制→道州县制→藩镇割据 宋 二府三司制 州(府、军、监)县制 →路州(府)县制 元 中书省(一省制) 省路府州县多级制 明 废宰相设内阁 省府县制 清 军机处(雍正) 1、学习聚焦①②③
默写:
2、西周分封制的对象、地区及诸侯的权力、义务
3、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4、古代中国历代中央行政中枢的演变过程

5、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总趋势
1、学习聚焦①②③
默写:
2、西周分封制的对象,诸侯的权利义务
3、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4、古代中国行政中枢的演变过程

5、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总趋势
①夏朝建立了世袭制,商朝建立了内外服制,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
②秦统一后确立的政治体制,主要内容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③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制度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的调整之中。
对象: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权利: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三公九卿→中朝→尚书台→三省六部→二府三司→中书省→内阁→军机处
中央行政制度演变的总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总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学习聚焦①:雅典和斯巴达分别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代表。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
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总体特征 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制度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雅典 权力机关 产生方式 职责 斯巴达 权力机构 产生方式 职责
主要特点:公民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力,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 实质: 奴隶主阶级专政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主要特点: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权较少,是古代希腊寡头政治的代表实质: 奴隶主阶级专政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 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议事会 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 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国王 世袭 垄断军事统帅权
官员 由选举产生 一年一任,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长老会 议员30人,终身任职 实际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陪审法庭 抽签产生 主要司法机关,审理大小案件 监察官 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主持国民大会、审判国王等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共和国 权力机关 产生方式 职责 罗马帝国
主要特点: 共和政体,官职无薪资,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实质:奴隶主阶级专政 执政官 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有两人,一年一任 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政治,皇帝(元首)掌控国家权力,是最高立法者 , 又是最高法官 ,军队听命于皇帝 ,是独裁统治的工具。
主要特点:君主政治(元首制),军事独裁统治
实质:奴隶主阶级专政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 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公民大会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 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有权立法、宣战、媾和与审判,但受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思考点: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在哪些方面相似?又有哪些不同?
相似:都有公民大会,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国家权力属于公民;都是奴隶主专政
不同:雅典的公民权更广泛,公民大会能发挥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的作用,民主政治特征浓厚。而在斯巴达和罗马共和国,国王(或执政官)和长老会(或元老院)享有更大的权力,公民大会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且所有官职无薪资,穷人实际上无法出任;寡头政治特征浓厚。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1、中世纪早期
(5—10世纪)
封君封臣制度
世俗王权和基督教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
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了许多王国。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建立起庞大帝国,后一分为三,形成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国王与教会关系: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
学习聚焦②: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表现:日耳曼人君主把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实质:是封建贵族等级制度。
10世纪末开始,在德意志王国,诸侯选举国王,再经过罗马教皇的加冕,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发布“黄金诏书”,确认由七大封建诸侯为“选帝侯”,但是皇帝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解散,选帝侯也变成了荣誉称号。
二、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2、中世纪后期
(11—15世纪)
法国:
等级君主制
英国:
议会君主制
背景:14世纪,法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发生冲突,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阿维农之囚)
结果: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意义: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背景:1215年,贵族、骑士、市民强迫英王约翰签署了《大宪章》,它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保障了封建主的特权,适当照顾了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确立: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意义:形成了“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的政治传统,国王通过议会寻求政策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后来成为资产阶级革命中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
学习聚焦②: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
1、中世纪早期
(5—10世纪)
神圣罗马帝国:选帝侯制度
特点: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贵族和市民代表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
特点:王权借助议会实施统治,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学习聚焦③: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重要概念辨析:君主立宪制、共和制、联邦制、责任内阁制、代议制
1、英国君主立宪制
基础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确立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规定: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
人治→法治 国王→议会
完善 18世纪内阁制度的形成(规定:国王的权力限于邀请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
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进一步发展 19世纪英国三次议会改革,民主制度进一步发展
背景——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推动。
内容——1832年议会改革,重新分配议员名额并修改选民资格,中产阶级大体获得选举权;
1867年议会改革,大大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工人阶级大多得到选举权;
1884—1885年议会改革,基本实现成年男性的普选权。
特点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内阁首脑是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具有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学习聚焦③: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美国联邦共和制(或:总统共和制)
基础 1775年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发生独立战争,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确立 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
内容:①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利; 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②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海陆军总司令;国会分为参议院和众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
③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评价:①首次在一个大国确立民主共和制度,维护了民主,防止了专制,促进了社会稳定。
②为美国内战埋下隐患;民主制度不完善,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印第安人的公民权利等。
完善 美国国会陆续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不断完善1787年宪法,1865年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奴隶制,黑人获得公民权;1920年,随着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获得公民权。
学习聚焦③: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法国议会共和制
过程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1792年首次建立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70年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新宪法,经过数年动荡,法国确立共和制。
标志 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立法权由两院行使。总统任期七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特点 形成总统和议会两大权力中心,导致政局不稳,经过数年动荡,共和派在国会中获得优势并控制了总统职位,法国最终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补充)
1871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成立,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帝国皇帝居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德国由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共和制、法国议会共和制的异同
项目 英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联邦(总统)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国家元首 国王,世袭, 终生,无实权 总统,选民选举, 有任期,有实权 总统,议会选举,
有任期,有实权
政府首脑 首相,议会选举 总统,选民选举 总理,总统任命
元首、议会和 政府的关系 内阁对议会负责, 不对元首负责 政府对总统负责; 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总统与议会相制衡 政府对总统负责;
总统对议会(参议院)负责
行政权归属 内阁(首相) 总统 总统、内阁(总理)
立法权归属 议会 (贵族院、平民院) 议会 (参议院、众议院) 议会
(参议院、众议院)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平民院) 总统 ? 议会(参议院)
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体,都是代议制民主,都实行选举、议会立法、分权制衡和政党政治。 学习聚焦③: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5、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的原因、方式及评价
产生原因 ①旧政治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政治权利
③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产生方式 革命(或改革)、立法
典型代表 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或总统)共和制、法国议会共和制
评 价 ①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②但仍具有历史局限性,如英国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美国宪法一度承认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
③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革命和改革,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1、学习聚焦①②③
默写:
2、例举古代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权力机构
3、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过程
4、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