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4.2 科学测量 第 2 课时 (总第 6 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2.学会使用量筒,提高学生动手能力。3.通过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的探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使用量筒。2.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刻度尺、棉线、量筒、水、烧杯、带线的小石块(每桌准备一套)。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环节
下列物体仅知道长度够吗? 第4节 科学测量第二课时 体积的测量 导学
有个仓库长8米,宽5米,高4米,这个仓库可以放多少个边长为1米的箱子?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立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固体常用单位:立方米,用“ m3 ”表示其他单位:厘米(cm3 ),分米(dm3 )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 升(L),毫升(mL)1立方米(m3) = 立方分米( dm3 )= (升) 1立方分米= 升1立方分米( dm3 )= 立方厘米( cm3 )= (毫升)1立方厘米 = 毫升练习:2.5升= 分米3= 厘米3= 毫升= 米3 1.3米3= 升= 毫升= 厘米32. 给下面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一瓶娃哈哈矿泉水约595 一瓶伊利纯牛奶约有250 体积的定义复习从体积计算公式,你认为体积的单位是什么?体积单位体积单位换算练习: 一、概念与单位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环节
量筒与量杯相同点:都没有零刻度不同点:量筒中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是上密下疏。1、看清量程、最小刻度和单位;2、平放在桌面上(放在水平桌面上); 错误的表述:放在桌面上。3、静止时形成凹面; 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4、记录数据记得带上单位。 A B 注意观察量筒和量杯的刻度线有哪些异同点?量程: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量筒的使用(四要点)正确读数?俯视?仰视?思考:量取20毫升的液体,应该选择哪个量筒?为什么? 二、液体体积的测量
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物体 体积的测量步骤:①先量出适量的水V1②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然后测出体积V2③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V即V = V2 - V1铁块的体积是 ,蜡烛的体积是 。1、用水可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如果没水,怎样测量?(可以用细沙或面粉代替水)2、物体的形态变了,体积会变吗?(可能会变,如水的体积在4°C时最大) 思考:1、2两步骤能否交换顺序,如果交换了会有什么后果?如果物体在水中不下沉(如石蜡),怎么测其体积?思考 三、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
习题巩固:1.使用量筒测量体积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要把量筒平放在桌面上B.要搞清量筒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C.量筒只能测液体体积不能测固体体积D.液面在量筒内呈凹形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2. 一瓶矿泉水的体积是500 .3.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 ) A. 更大 B. 更小 C. 一样大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4. 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正确的是( ) A.100毫升 B.50毫升 C.200毫升 D.10毫升 5、甲、乙两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 —V1.乙同学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全部浸没石块记下总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 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哪种方法: (选填“甲”或“乙”)(2)如果两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两同学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比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3)如果甲同学实验读数如右图所示,则这块碎石的体积是 厘米3。 C毫升AA甲乙20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