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3)章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3)章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23 19:3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一(1-3)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   )
A、赤道附近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东海海域   D、沙漠地区
2.下列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 (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风干的种子
3.冬天户外的水缸常会破裂的原因是 ( )
A、水缸里水结成冰,密度变大 B、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
C、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缸里水结成冰,体积变大
4.电解水的实验中,要向水中加入少量的浓硫酸,目的是 ( )
A、增加水的导电性 B、浓硫酸能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使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更加纯净 D、使氢气和氧气之间不发生反应
5.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某一电极上产生的气体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可能是 ( )
A、2.5mL或5mL B、5mL或10mL C、10mL或15mL D、10mL或2.5mL
6.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B、水在0oC会结冰
C、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D、水在通直流电的作用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
7.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8.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其结果为 ( )
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 B、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C、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 D、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正极的一半
9.地球上储水量最多的淡水是 ( )
A.地下水 B.冰川 C.河水 D.湖泊淡水
10.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A.人工降雨,促成大气中的水汽输送
B.改造沙漠、增加蒸发量,加速水循环
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表径流
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水径流的循环
11.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实验室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① ② (B) ① ② ③ (C) ②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12.如右图,浸没在水中一定深度的木块,从开始上浮到最后静止在水面上一段时间。这一过程浮力的变化是 ( )
先减少,后不变 (B)先不变,后减少,再保持不变
(C)先不变,后减少 (D)先不变,后增大,再保持不变
13.轮船从江河驶人大海后,所受的浮力将 (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对于水中正在上升的气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15.一长方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如图甲所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使物体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已知物体的下表面到水面的高度为h,水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p,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p、F浮与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在下面所举的人或物体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
A.飘浮在死海中悠闲阅读的人
B.在大气层中缓慢上升的气球
C.2008年在太空中运行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
D.三国时代,诸葛亮放飞的“孔明灯”
17.小张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他沿杯璧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可能是图中的 (   )
B. C. D.
18.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1,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1;第二次变为如图乙所示横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2,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2;则 (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19.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
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
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人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人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
20.“辽宁舰”航母已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系列,其满载时排水量(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为6.75万吨,则满载时其受到的浮力为 (   )
A.6.75×108N B.6.75×107N
C.6.75×104N D.6.75×103N
二、 简答题:( 共20空格,每空格1分,共20分)
1. 潜水员在从水面下20m深处上浮到水面下5m位置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的大
小 (埴“变大”、“变小”或“不变”),浮力的方向 .
2.元宵佳节,湖城许多人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孔明灯上升时,灯罩内的气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灯罩外的空气密度。
3、看图回答:(1)写出水循环中个环节名称
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海洋水到陆地水通过___________的途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4.如图,在水中通直流电后,在  极上产生体积较少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               ,说明这种气体是    ;在另一极产生的气体是   气,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能燃烧,产生    色火焰。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和    组成的。
5.结合示意图分析水的分解过程: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子分解成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 。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一个质量为100g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深桶中,溢出90g水,物体受到的浮力
是 N,(取10N/kg);这个物体在水中将会 (选填:“上浮”“下沉”、“悬浮”),放入物体后水对桶底的压强 放入木块前水对桶底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测量时漂浮在被测液体中.如图所示是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测量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F甲 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共10空格,每空格2分,共2 0分)
1. 小常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庄子曾提出:如果水积得不够多,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有关.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
(1)小常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不吸水)、弹簧测力计等器材,研究浮力大小是否和水的多少有关.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如图甲).再将木块放入烧杯内的水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如图乙).然后他 (填操作),发现木块仍然漂浮.经分析可知,木块两次受到的浮力都为 牛.从而得出木块漂浮时浮力大小与水的多少无关.
(2)小常进一步开展了如图丙实验.往两个形状相同的塑料盒A、B中各加入10牛的水,再将B盆放入A盆,B盆漂浮.这时B盆所示浮力:F浮=GB盆+10N>10N.继续往B盆内加30牛水,B盆仍漂浮.小常此实验的目的是 .
(3)结合小常的探究活动,你认为面对前人的观点,应采取的做法是
A、普通人的观点可以质疑,科学家的观点也可以质疑
B、只要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我们就要全盘接受
C、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法去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
2.如图甲,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 底面积为60cm2、高为12cm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细线拴好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小王要探究圆柱形物体A逐渐浸人圆筒形容器内的水中时( 水没有溢出容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形物体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的关系.( 使用刻度尺测量h,不计细线重)
(1)小王从圆柱形物体A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多组F、h,并将测量的结果填写在实验表格中,依据实验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的方格纸中画出了F与h关系的图象.
①由图象乙可知,物体A的重力为 N.
②观察图象乙,可以得出结论:在物体A没有浸没之前,当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物体A浸没后,当增大h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 (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由图象乙可知:当h等于10cm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2)物体A在容器内浸没后与未放入物体A前比较,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了
(增加、减少、不变)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0分)
为安全起见,初学游泳者常使用一块泡沫浮板,用双臂把浮板压入水中,借助浮板所受的浮力来辅助游泳.已知泡沫浮板的密度是0.1×103kg/m3,体积为3000cm3.
(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当浮板自由漂浮在水面上时,浮板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2)浮板被压没入水中静止时,浮板受到双臂的压力的大小.
2. 如图所示,体积为V=200cm3的木块在绳子拉力F=0.8N的作用下完全浸没在水中(g=10N/kg,ρ水=1.0×103kg/m3,绳子重力不计).求:
(1)木块此时受到浮力.
(2)木块的重力.
(3)剪断绳子,木块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1-3)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A D C C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B A C D A A A
二、简答题( 21空格,每空格1分,共21分)
1. 不变 ;竖直向上;
2. 小于 3. 蒸发; 蒸腾 水汽输送
4. 正(阳)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 氢气 淡蓝色 氢 氧
5 。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6.0.9 下沉 等于
7. 等于 小于
三、实验探究题( 10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1.(1)往烧杯中加入水或从烧杯中倒出适量的水(倒出水未写“适量”、“一定量”等限制语得1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2)探究较少的水能否产生较大的浮力(或10牛的水最多能产生多大的浮力或水产生的浮力能否大于自身重力;要想让少量的水产生较大的浮力,需要满足怎样的条件;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A、C(选对一项得1分,有错选不得分)
2.( 1) ①9 ② 减小; 不变; 无关 ③6 ( 2) 增加
四、分析计算题( 第1题9分,第2题10分, 共19分)
1. 解:(1)V=3000cm3=3×10-3m3
m=ρV=0.1×103kg/m3×3×10-3m3=0.3kg,
G=mg=0.3kg×10N/kg=3N,
∵浮板自由漂浮在水面上,
∴浮板受到的浮力F浮=G=3N.
(2)∵浮板被压没入水中,
∴V排=V,
F浮′=ρ水gV排=ρ水gV木=1×103kg/m3×10N/kg×3×10-3m3=30N,
∵木块完全浸没时:
F浮′=F压+G木,
∴手对木块的压力:
F压=F浮′-G木=30N-3N=27N;
答:(1)当浮板自由漂浮在水面上时,浮板受到的浮力为3N.
(2)浮板被压没入水中静止时,浮板受到双臂的压力为27N.
2.解:
(1)F浮=ρ水gV排=10003kg/m3×10N/kg×200×106m3=2N
(2)G=F浮-F=2N-0.8N=1.2N
(3)F浮=ρ水V1排g=G物 V1排=1.2×10-4N
第22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