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荡的春秋时期》分为三部分的学习内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三部分呈现出相互递进的关系。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主要论述铁器和牛耕广泛运用在农业上,引发的生产力革命;同时,手工业和商业也在这一时期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二和第三子目主要论述的是春秋时期上层政治制度发生的变化。由于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开始解体,周王室衰微,诸侯崛起。为了抢占人口和土地,各个诸侯掀起争霸战争。
学情分析
春秋时期的成语故事有很多,学生也很熟悉,这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基础。 初一学生刚开始接触历史,古代史距离较远,不利于学生理解,特别是经济和政治概念。 初一学生,文言文功底弱,史料的采用尽可能是白话文或者有注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出土的铁器、牛耕文物图片等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培养证据意识(史料实证) 2.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春秋分封制的对比,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史料实证) 3.了解春秋时期的经济变化,知道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的生产力变革对政治制度的决定性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分析,客观认识争霸战争的影响。(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其作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原因及其影响。 (二)教学难点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与动荡的关系;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影响。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 (二)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史料研读、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思路与板书设计
【立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引发王室衰微与诸侯争霸,突出春秋时期的“动荡”,酝酿着社会大变革。 【线索】通过了解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及其内在联系,进而理解春秋时期“动荡”伴随“变化”的历史特点。 【板书设计】 动荡的春秋时期 经济发展,风云动 王室衰微,群雄起 诸侯争霸,社会变 (铁农具+牛耕) (分封制瓦解) (灾难痛苦、局部统一、民族融合、社会变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设疑激趣]: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郑庄公的“九鼎八簋”。大家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鼎呢?这在西周时什么人才能用九鼎呢?春秋时,诸侯王怎么敢用九鼎呢? [教师讲述]:可是,这套鼎却发掘于春秋郑国国君的祭祀坑。也就是说一个诸侯居然用了九鼎!可按照西周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用九鼎,而诸侯只能用七鼎。诸侯王怎么敢用九鼎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走进动荡的春秋时期,去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学生观察图片,生疑 设疑激趣,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产生学习的兴趣
一、经济发展,风云动 [回顾]:我们今天学习的春秋时期是哪一段历史时期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动态时间轴来回顾。自公元前2070年中国有了最早的国家开始,我们先后学习了夏、商、西周,而西周之后就是东周。(展示“平王东迁地图”)那有谁知道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讲述]:而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设问:为什么这段历史取名为“春秋”呢? [过渡]: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各方面变化迭起,社会动荡不安。如此动荡局面,它又是从什么领域开始变化的呢? [出示材料]: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出示答案]:1.农业发展2、手工业规模扩大3、商业活跃 1.农业发展 [出示图片“牛尊”]:猜猜为什么牛会穿鼻环呢?说明了什么? [出示结论]:春秋时人们要用牛来耕地,说明春秋时期已出现牛耕。 [出示图片“春秋牛耕画像砖”]:当时牛耕所使用的犁铧可能是什么材质的? [设疑]:春秋时,农民已使用铁农具。这是真的吗?你能找到哪些证据? [出示证据]:古书记载、考古发现。 [温故]:在铁农具出现之前,人们曾用过哪些生产工具呢? [出示史料,通过对比,提出问题]: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大家见过铁农具吗?和这些生产工具相比,铁农具在农业已经机械化的今天也依然还在使用,它到底具有哪些优点呢? [出示结论]:坚硬、耐用、便利、省力。 (材料解读方法指导:勾画关键词) [设问]:那么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强调重点]: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成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手工业规模扩大 3、商业活跃 [教师讲述]:(展示动态示意图)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进而促进商业活跃,因此春秋时期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的经济制度被打破,地方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致使社会政局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并起的局面。 在老师的引导下回顾梳理已学历史时期。 2、学生逐一回答问题。 3、学生阅读阅读课本p29最下面的注释①了解“春秋”的得名。 4、(材料解读方法:勾画关键词句)“找一找”,依据材料归纳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5、学生思考并各抒己见 6、阅读课本p29内容,“说一说”找到的证据。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在铁农具出现之前人们曾用过的生产工具。 8、跟随老师回顾石器、青铜器的使用。 9、在回顾旧知基础上“比一比”:学生阅读材料对比铁农具的优点。 10、阅读课本p29页第一段思考回答问题。 11、记忆 12、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关系,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社会政治变化。 利用时间轴温故知新,理清历史发展脉络,初步构建历史整体意识 在注重课本资源的同时,培养学生史料解读能力 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并学会从不同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逐步掌握史料解读的方法 4、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与史料实证的精神。 5、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的能力 6、通过问题驱动突破本课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理解历史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素养
二、王室衰微,群雄起 [史料实证]:出示结论: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提出问题:请从课本中找出有效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结论。 [出示《春秋列国形势图》]:“周”在哪里? [播放视频]:王室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观看小视频《王室衰微》 [填一填]:出示关键词(不再、仅、不听),根据小视频内容填一填。 [教师小结]:与西周时相比,同学们所填这些关键词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这样一个变化(展示动态示意图):西周时期,周王号令天下,一人独尊;而到了春秋时期王室逐渐衰微,诸侯日益强大。因此,在春秋时出现了诸侯用九鼎的现象! 学生阅读课本寻找史料作为结论“王室衰微,诸侯崛起”的论据。 2、学生在地图中寻找周地理位置,并仔细观察其当前的势力范围。 3、观看小视频,初步了解王室衰微的具体表现。 4、根据小视频介绍,学生以开火车方式完成填空,通过关键词填空进一步了解春秋王室衰微的具体表现,同时理解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周分封制逐步瓦解,导致王室衰微、诸侯崛起。 5、观看动态示意图,进一步感受春秋时期政局的变化。 1、注重课本资源,培养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4、培养关键词提取意识,并通过对比认识历史现象 5、直观形象感知历史现象
三、诸侯争霸,社会变 [设疑过渡]:出示漫画,设疑:面对王室衰微,强大起来的诸侯都在想些什么呢? 1、诸侯争霸 [设问]:出示《春秋列国形势图》,你知道有哪些诸侯国先后称霸? [追问]:其中谁又是春秋第一个霸主? [小组合作]:(出示材料)为什么齐桓公能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小结]:1、自然条件优越(位置临海,盛产鱼盐)。 2、任用管仲成功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认)。 3、打着“尊王攘夷”旗号,号令诸侯。 在齐桓公成功称霸之后,各路诸侯纷纷效仿,增强实力,先后称霸。 2、争霸影响 [小组探究]:依据史料,并结合课本p31页最后一段,分析归纳春秋动荡(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具体:①把学生分为4个组,每个小组负责讨论分析一组史料;②学生小组代表通过投影展台展示讨论成果,并作讲解。 [评价与小结]:灾难痛苦、局部统一、民族融合、社会变革。 [设问]:它们哪些是积极影响,哪些是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补充强调]: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方法。 1、观察漫画 2、学生到讲台上指出齐、晋、楚、秦、吴、越相应的位置。 3、看书回答 4、依据史料,学生小组合作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原因; 学生代表到讲台上勾画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并展示小组成果。 5、学生小组解读史料,分析归纳春秋时诸侯争霸战争产生的影响: 每个小组负责一组史料;小组代表通过投影展台展示讨论成果,并作讲解。 6、对影响进行归类,学会正确评价历史战争 1、生动漫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历史时空观 3、掌握必要基础知识 4、培养小组合作能力,进一步掌握史料解读方法,并提高学生语言归纳概括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突破教学难点,再次促进学生掌握史料解读方法,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进而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6、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能力
回望春秋 [本课小结]:春秋时,牛耕与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手工业与商业也随之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面貌。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经济制度被打破,地方实力迅速发展,王室衰微,进而呈现出诸侯争霸的局面,使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社会大变革时代即将到来。 [过渡]:春秋历史风云涤荡,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能人辈出,流传下来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这些成语展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无不体现古人的智慧。 [连一连]:(出示成语与相关历史人物)请同学们连一连:成语与相关历史人物。 [分享]:分享卧薪尝胆的故事。 [课后活动]:品味春秋成语的智慧。 [结语]:我们能从历史中汲取前人的智慧,能从前人的故事收获启迪。当我们回过头去,能够看到未来的样子!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最后老师希望大家:无论风雨彩虹,都要书写好属于自己的历史! 1、学生通过动态示意图回顾总结本课知识,理清知识脉络。 2、学生完成“连一连”。 3、学生分享“卧薪尝胆”成语故事蕴藏的智慧。 1、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整体框架 2、掌握基础知识 3、感悟、思考,升华情感,师生共鸣,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反思
1、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春秋时期成语故事的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2、注重史料实证与史料解读方法的贯穿; 3、注重以学生兴趣为主(初一学生),可操作性较强; 4、本课也有许多不足,例如小组讨论的时间把控上还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