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8-27 22: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程标准的内容与学业要求
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主要史事,以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初步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能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1、英、法、美、俄分别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________年 10 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3、1858 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___________,逼近天津。
4、1858 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_______________
5、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___________的合法化。
6、 _______年10 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7、在《北京条约》中,清政府又增开______为商埠,割_________地方一区给英国。
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___ 平方千米领土。
9、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______________地区
10、中国的_____________程度进一步加深。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预习反馈
马神甫事件
《天津条约》
亚罗号事件
1856
鸦片贸易
天津
大沽炮台
150 多万
半殖民地化
长江中下游
1860
九龙司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温故知新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根本原因: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开辟海外市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是否就此停止?
没有停手,而是蓄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目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火索是什么?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会发生。“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世界资本主义在19世纪50年代迅速发展。扩大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侵略中国,就是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时间:
1856 年 10 月-1860年10月
经过:
1856 年 10 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 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第一阶段:1856-1858;
第二阶段:1860
1860 年,英、法两国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年10 月,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条约?
《天津条约》
(英法俄美)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美)
《北京条约》
(英法俄)
《瑷珲条约》
(俄)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天津条约》 时间 1858 年
国家 中俄美英法
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时间 1858 年
国家 中英法美
内容 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北京条约》 时间 1860年
国家 中英法
内容 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瑷珲条约》 时间 1858 年
国家 中俄
内容 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迫开通的通商口岸
从北到南
营口
天津
烟台
镇江
江宁
汉口
九江
淡水
汕头
台湾
琼州
两口三江水,琼台烟汕天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1860.1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020年阔别160年的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到截至目前,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马首铜像7个已经回归祖国怀抱,然而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万园之园——圆明园
模拟修复图
十二生肖兽首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1860.1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后与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尼布楚条约》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堪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时间 1689 1858 1860 1864 1881
内容 规定待议地区 割占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割占中国领土约40万平方千米 割占中国领土40多万平方千米 割占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千米
沙俄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150多万平方千米)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两次鸦片战争的对比 侵略国 (个数) 签订条约 (个数) 开口岸 (个数) 赔款 (数量) 割地 (数量) 特权
第一次(1840.6-1842.8) 英法美 3个 中英《南京…》 中英《虎门…》 中美《望厦…》 中法《黄埔…》 4个 5个 广厦福宁上 2100万两 白银 英国割香港岛 ①协商关税
②领事裁判权
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第二次(1856.10-1860.10) 英法 美俄 4个 《天津…》 《通商章程善后…》 《北京…》 《瑷珲…》 …… 10多个 两口三江水 琼台烟汕天 大幅增加 英国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沙俄割占 150 多万平方千米 ①外国商船、军舰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鸦片贸易合法化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经过对比,对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你得出什么结论?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②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本课小结
C
部编历史八上 第1课 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美国人德涅特在《美国东南亚外交史》中写道:“(19世纪50年代)美国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他)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实。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这里美国的“树上的伙伴”是指( )
A.日本侵略军 B.英法联军 C.沙俄侵略军 D.八国联军
B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疯狂的帝国主义扩张没有给清王朝喘息的机会。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危机再次从海上来。这一次,侵略者直接逼进了大清国的首都。”这里的“危机”指的是 ( )
A.香港岛被强占 B.虎门炮台被攻破
C.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D.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到:“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C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如下图废墟与语文教材中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相关,从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鸦片战争的耻辱
B.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耻辱
C. 侵华日军的暴行
D.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B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天津开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大肆掠夺华北经济的侵略据点;割占九龙司等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材料分析的是哪一条约的危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B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注:第二次鸦片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英国和法国在这次战争中没有得到任何实际上的好处
B.俄国通过这次战争,侵占的中国领土最多
C.由于英法联军的暴行,使它们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局面
D.俄国通过这次战争,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最广
B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清朝时期,商人张三从上海运一批货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商船为什么不行 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这里的“条约”是指 ( )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C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帝国主义的侵略方式由商品变成了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
D
部编历史八上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巩固练习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材料二:“当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它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文中的两个强盗分别指代哪两个国家?这件事发生在哪次战争期间?
(2)材料三中“它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获得更多好处”,这里的“好处”指的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我国多少领土?
(3)“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据此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什么?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圆明园;英国和法国;第二次鸦片战争。
(2)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是侵略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