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第三课 光色心情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版高中美术绘画 第三课 光色心情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8-27 14:4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色心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理解色彩的冷暖关系,通过师生互动,了解色彩心理属性具有的共同性和个性特征。
过程与方法: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色彩基本原理,并将生活中的感受灵活运用到绘画创作中来,通过画“色彩心情”实践活动,深化色彩表现的色调知识,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色彩体验并运用色彩相关知识欣赏评述作品。培养细致比较、敏锐观察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
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时会联想到我们视觉经验中自然界中一些物品,根据这些物品给人的心理感受而推测出颜色的感觉。本节的重点是通过图片的对比以及生活中的经验了解几种颜色让人产生的联想和感觉,进而找出这一联想和感觉的关系规律来。通过对作品的鉴赏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感觉要求选择适合的色彩。教学中用了自主式、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
三、学情分析
色彩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对人们的生活、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发挥着精神方面的作用。艺术家在运用色彩时正是依据色彩的这种心理属性,通过巧妙地运用,使作品的主题直达观者的精神层面,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本课“光色心情”这一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本课设置了围绕色彩的不同心理属性而逐步展开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对色彩以往的基础认知,通过直观的体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绘画中色彩语言的情感表现。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色彩,理解色彩的冷暖、色调,并能用色彩表达不同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理解色彩语言,选择合适的色调知识,结合自己对色彩情感的理解来创作色彩作品。
五、教学过程
【导入】光色心情
同学们,在上课前,请听听以下两段音乐?如果用色彩来表达这两段音乐,你觉得应该用什么颜色?
生:用红色、黄色表示欢快的音乐,用黑灰蓝表示哀伤的歌曲。
接下来请看屏幕,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生:灿烂的阳光。
师:阳光会带给大家什么心情?
生:觉得很开心,很热情,很温暖!
师:是的,摄影家们都用阳光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大自然,感谢阳光,因为有光才有色,才能让我们感受到多姿多彩的世界。每一种色彩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心情感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不同光色带来的不同心情。——板书:光色心情
【讲授】有趣的色彩
正如法国狄德罗所说:素描使万物有其形,色彩使万物有生命。
展示带来的卡纸:红色、绿色——你们刚上完体育课,当你们看到这两张色彩,心情如何?(道具:卡纸)
如绿色——情感上的联想,有人觉得舒服,哪里啊!我觉得联想到柠檬,很酸一点都不舒服,因此联想到什么东西,它产生的心理反应也不一样,所以色彩就是这么有趣,为什么说色彩有趣呢?你们觉得色彩看得到冷热酸甜?色彩有喜、怒、哀、乐?不同的形状、肌理、构图、空间会对色彩的表达有所影响吗?色彩的感觉也会因年龄、性别、种族、地域有所影响吗?
1、色彩是看得到冷、热、酸、甜。(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让人有寒冷感,暖色调有热感,黄色和橙色有甜感,而绿色则有酸感)
2、色彩是有喜、怒、哀、乐。(暖色调代表喜悦和快乐,灰色彩调有哀伤和愤怒)
3、不同的形状、肌理、构图、空间会对色彩的表达有所影响。(例:用红色讲解)
4、色彩的感觉也会因年龄、性别、种族、地域有所差异。(当你们很小的时候一般男孩子比较偏向蓝绿色,女孩子喜爱粉红色,恨不得把自己从头到脚都打扮成粉红少女,长大后让你从头到脚都穿粉红色再佩戴粉红发夹,你愿意吗?不愿意,太幼稚了,那这能代表的是你的感觉变了还是色彩变了,感觉变了,因为根据你年龄的成熟度,我相信大家现在普遍都喜欢黑白灰,这就是年龄不同,感觉也会随之而变。另外,中国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代表着喜庆、热闹与祥和。比如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官吏、官邸、服饰多以大红为主,即所谓“朱门”“朱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
【感受】色彩的冷暖
做个小游戏连连看,猜猜色彩的性格。戏剧人物的个性化色彩——关羽、包公、曹操
比较图片,随着天气越来炎热,让你选择一个舒服的卧室,你会怎么选?讲述色彩的冷暖关系。
【拓展】色彩的延伸意义
色彩除了让我们感受到味觉、冷暖、性格等还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感觉?
色彩的收缩与扩张
色彩的进退
东西方的色彩差异
【赏析】画家抹出的喜怒哀乐
其实就色彩本身而言是没有温度、远近、轻重、软硬等等区别的,而刚刚讲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证明色彩有这些感觉,为什么有这种心理效应呢,之所以能使人产生诸多的心理效应,是因为在人们的生活经验中对自然现象的色彩习惯性认识以及由这些现象所引发的一系列感觉所带来的。这种以一种领域的感觉引起另一领域的感觉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同感,即通感。比如柠檬,我们不吃就知道是酸,因为这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而艺术家在运用色彩正是依据色彩的这种心理属性,通过巧妙的运用,使作品的主题直达观者的精神层面,从而产生诸多的心理共鸣。在艺术画坛中,有一位最能用色彩表现心情的艺术家——梵高,对比《吃土豆的人》、《黄色的房子》。
教师提问:同一位作者的不同作品给你们有何情感体验和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心情感? 《黄色的房子》(《拉马丁广场上的黄房子》的中央部分,是一幢二层小楼的建筑物,他在那里住了将近一年,由于多年的过分劳累、营养不良和健康状况不佳,他的力量几乎已经耗尽,希望在那儿平静地作画和恢复他的身体。在画这幅画时,凡 高的第一个念头是想把它画成一幅夜景画:“窗口亮着,空中繁星闪烁。”可是在定稿时,他又强调阳光通过巨大的空隙流进黑暗的屋内。所以整幢房子发出光亮,被他称之为“光之屋”。而在建筑物前急匆匆行走的男人,便是凡 高自己。 他创作这幅画时心境较好,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打算。所以整张画色彩明亮活泼,给人予心情愉悦之感。) 《吃土豆的人》(画家以粗拙、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周围灰暗的色调,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它充分反映了梵高的社会道德感,充满了宗教情感和对农民的敬爱。反映了他与贫穷劳动者之间有某种精神上和感情上的共鸣。梵高自己称这幅画是“表现主义的诞生”。) ——色调、笔触、构图 请同学们回答。同学们都讲得非常到位。
教师总结:于人类的个性一样色彩也具有明朗与忧郁的区别,艺术家们在创作色彩艺术作品时,利用色彩的这种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及情绪。
欣赏毕加索作品《梦》
师:你看到什么?你觉得她在做什么梦?你的心情感受是什么样的
生:看见一位女子坐在红扶手椅上,正做着甜甜的梦。感觉到愉悦、幸福。
师:整幅作品色调鲜明,对比色运用恰当,是画家激情幸福的体现。
分别改变其中色彩,让同学们用词语表达感受。——满足的梦、恬静的梦、颓废的梦、烦躁的梦
刚才同学们很快感受到画面的心情,主要从哪里看出来?——色调
说到色调,在这几张不同色调的图片中你是否能感受到对人生的思考?(学生讨论并陈述其看法)
(第一张是以绿色为主,让人感到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第二张是以红色为主,代表生命如日中天。第三张是以黄色为主,代表生命的衰弱期,如晚霞。第四张是以灰色为主,代表生命的死亡。)
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色彩,简单阐述下色彩在其中的应用。——播放视频
【练习】学生创作实践
运用色彩,享受色彩,放飞你们的心情——用色彩画阴天晴天。
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心情:分组进行作业(1)晴天时候的心情(2)阴天时候的心情。
作品完成,学生进行互评、自评。
他们在表现什么?他们选择了怎样的色调和形来表现主题?
尝试在纸上构图,能够大胆地、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色彩表现自己的看法。
最后,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诵读一下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歌——色彩!
六、教学反思
色彩教学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学生能在这里能找到与生活相呼应的点,在顿悟和联想、动手实践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然而面对现有的高中学生,如像对专业学生那样教学一些专业的色彩知识,,必然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失去兴趣,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因此在短短课堂时间里,如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色彩知识更好运用到课堂中,大胆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是我课前研究的方向。
以发现色彩、感受色彩、观察色彩、运用色彩贯穿,既有整体的探究,也有局部的创新。“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色彩图片,让学生大胆阐述色彩的冷、热、酸、甜,调动了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将著名绘画作品调换不同色彩,让学生感受画面不同色彩情绪所传达的不同心情,进而感受画面通过不同色彩搭配所带来的色调知识,是本节课堂对色彩知识的再次深入探究,且创新性认识知识。难得的是,通过色彩教学和实践,大家更明白了“没有不美的色彩,只有搭配不好的色彩”。
当然在课后,我也一直在思索着许多是否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作品由于时间短,是否启发学生用拓印的方式表达色彩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