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9-23 19:41:11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不断地加热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蒸发其中的溶剂,该溶液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说说为什么?思考:各种晶体晶体特点:一、常见的晶体:二、? 晶体的形成 思考:
我们所吃的食盐是如何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晶体:固体非晶体:食盐、明矾、水晶、金属等玻璃、橡胶、塑料、蜡烛、松香等形状规则,固定熔点。食盐是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 ?方法1:蒸发溶剂还有什么办法得到晶体呢?实验:硫酸铜溶液结晶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 二、? 晶体的形成 方法2:思考:
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物质晶体的获得? 适用于所有的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饱和溶液方法1:蒸发溶剂二、? 晶体的形成 冷却热饱和溶液你能举例来说明吗?例: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纯碱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如图)三、关于溶解和析出的平衡 由于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从宏观角度看,把硫酸铜晶体放入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不会继续溶解,但是从微观角度看,一块硫酸铜晶体上可能左边有一部分在溶解的同时,另一部分在析出,溶解和析出的质量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说溶解和析出平衡,质量不变,形状发生变化。 若往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放入一小块敲碎的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假设溶剂不蒸发掉)( )。
A.形状和质量都不变 B.形状不变,质量增大
C.形状改变,质量不变 D.形状不变,质量减小?四、关于结晶水合物 无水硫酸铜粉末
硫酸铜晶体
硫酸铜溶液白色蓝色蓝色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1、有食盐和硝酸钾两种物质(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下图),其中食盐宜采用    法获得晶体,硝酸钾则可采用       法获得晶体。练习:练习: 2、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8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69克,现有80克80 ℃时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则析出晶体多少克?作业作业本单元测试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
A.泥水 B.液氧 C.牛奶 D.碘酒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A.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
B.液态空气不是混合物
C.凡是均—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D,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得到的深紫色液体是悬浊液,
3.可以作为溶质的 --------------------------------------------------------------------- (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液、固体都可以
4.将二氧化锰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分离以回收纯净的二氧化锰(已知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正确的操作方法为 -----------------------------------------------------------( )
A.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回收
B.溶解、过摅、洗涤、烘干、回收
C.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结晶
D.溶解、沉淀、过滤、回收
5.20℃时,把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10克水,再冷却至20℃,析出2克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到25%,则该溶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 )
A.12克 B.20克 C.25克 D.33.3克
6.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 ( )
A.海水分解 B、由于日晒,氯化钠蒸发
C.利用阳光、风力使水分燕发,食盐变成晶体析出
D.海水被晒时,使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7.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溶解度X>Y>Z
B.X、Y、Z都属易溶物质
C.t℃X、Y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当Y中含有少量Z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法提纯
8.从1L1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07g/cm3)中取出100mL,这100mL硫酸溶液中,含溶质硫酸的质量为-------------------------------------------------------( )
A.1.07g B.10g C.100g D.10.7g
9.10%的盐酸5g加水稀释至250g,从其中取出10g,则此10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
A.0.2% B.0.5% C.3% D.10%
10.配制20%的硫酸溶液225g,需量取60%(密度为1.5g/m3)的硫酸------------ ( )
A.45mL B.50mL C.35mL D.67.5mL
11.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跟12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相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
A.30% B.20% C.16% D.15%
12.要使A g20%的食盐溶液变成10%的食盐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 --------------- ( )
A.倒掉A/2 g的食盐溶液 B.加水A g
C.加水A/2 g D.降温
13.在t℃时将w g物质A溶于水中,得到VmL密度为d g/cm3的饱和溶液,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
A.W/V×100% B.W/Vd×l00%
C.W/(Vd-W) ×100% D.W(Vd-W) ×100%
14.下列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是------------------------------------( )
A.氯化铵 B.熟石灰
C.食盐 D.二氧化碳
15.把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lOOg温度降至20℃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溶液的质量 B.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溶解度 D.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16.在lO℃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5g,则在此温度下的氯酸钾饱和溶液里,下列相互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溶液=1:20 B.溶质:溶液 =1:21
C.溶剂:溶质=19:1 D.溶液:溶剂=1:20
二、填空题
1.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 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当温度为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P点表示35℃时KN03的 溶液。
(4)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
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S的单位为g,t的单位为℃,根据图回答。
(1)当温度为 ℃时,SA=SB
(2)随着温度的升高,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有溶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 。
(3)要将B物质从它的溶液中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
(4)t3℃时90克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物质 克。
3.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在此温度下,将25克硝酸钾放入75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4.现有t℃时的KNO3溶液A g,蘸发掉A/2 g水或加入A/4 g KN03固体后,保持温度不变,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该温度下KN03的溶解度是 g,原溶液中KN03的质量是 g
5.20℃时,在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m g硝酸钾,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图(1)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看图回答:
(1)A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 g;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是 g
(2)在20℃时将45gA物质放人盛有50g蒸馏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温度高于 ℃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7.图(2)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填空。
(1)在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2)曲线上P点表示的意义是: ℃时;C物质在 g水里溶解 g达到饱和状态。·
(3)50℃时,在等质量的水中分别溶解B、C两种物质,当形成饱和溶液时, 物质溶解的质量比 物质多。
三、计算题
下表为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回答:(1)40℃时,在25克水中加入12克氯化钾而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40℃时,24%的氯化钾溶液降温到多少℃时,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3)20℃时,将一定量的氯化钾投入到50克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若降温到10℃时可以析出晶体多少克?
2.在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工作中,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具有强氧化能力,可将各种病原微生物杀死。工业品过氧乙酸原溶液通常是15%的过氧乙酸溶液(密度为1.15g/cm3)。使用时,通常取20mL原溶液,加自来水稀释至1OOmL,搅拌均匀,即配制成lOOmL(密度约为lg/cm3)用于空气喷雾消毒,环境地面肖毒的过氧乙酸溶液。
(1)20ml过氧乙酸原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过氧乙酸多少克?
(2)配制成的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 案
一、
1、D A C 2、A 3、D 4、B 5、D 6、C 7、A 8、D 9、A 10、B 11、C 12、B 13、B 14、BD 15、D 16、B
二、(1)25℃ (2)0~25℃ (3)不饱和 (4)20克 2、(1)t2 (2)C物质 (3)蒸发溶剂法 (4)40 3.24% 4、50 A/6 5、不变 6、(1)60 10 (2)80 (3)15 7、(1)A>B=C (2)50 100 90 (3)C B
三、1、(1)28.6% (2)10℃ (3)1.2 2、(1)23 3.45 (2)0.345%